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4年3月上句至4月下旬,笔者在云南瑞丽利用边民集市交易之机,对来源于缅甸的农付产品,其品种种类、来源、流向、带虫情况作了调查检验。观将结果介绍如下。1.品种多、数量大、来源远、流向广:瑞丽互市市场的互市产品种类,一年内变化不大,其数量随农产品各成熟季节若有  相似文献   

2.
我们瑞丽和畹町检疫分所的主要任务是负责中缅边境其中一段的动植物检疫工作。但由于边境线长,又没有天然屏障,边民来往自由,不易管理。特别在互市市场上有大批的粮豆和牛肉、猪肉出售;并有一定数量的种子、苗木和耕牛从缅甸由边民走私入境,给检疫工作带来许多麻烦,时有漏检现象发生,致使一些仓库害虫和疫情传入内地。通过边境的小额贸易,从缅甸进口的动植物及其产品有大米、绿豆、花生、黄豆、芝麻、木耳、茶叶、辣椒、水果、砂仁、枣  相似文献   

3.
郧西县位于秦岭南坡东段,是湖北省的“西北门户”。境内气候条件极适宜绿茶生产,并且绿茶生产历史悠久,品质优异,主要品种有“神雾毛尖”、“仙姑玉眉”、“白龙芽”、“佛山翠峰”、“箭春”等,素以生产“神雾毛尖”、“仙姑玉眉”和“白龙芽”而著名。全县共有茶园面积826hm^2,年产量达200t,有茶叶初制加工厂(点)30多家,年产值900万元,是湖北有名的绿茶产区;  相似文献   

4.
当前,大田病虫害的防治主要采取喷施化学药剂,这样就导致“四多和四害”:“四多”:广谱性的多、复配剂的多、毒性大的多、残留高的多。“四害”:污染环境,危害人类、动物健康和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杀灭田间有益生物,由过去的天敌和药剂共同杀虫变为现在的化学药剂单独杀虫;害虫抗药性越来越强,用药量越来越大,防效越来越差,防治成本越来越高;产量更易受到病虫害制约,品质较差,  相似文献   

5.
杨沛  苏志坚 《昆虫天敌》2000,22(2):95-96
“虫瘟一号”是我国首个登记应用在蔬菜上的昆虫病毒杀虫剂,是以斜纹夜蛾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litura Nucleopolyhedrovirus,简称SpltNPV)为主要有效成分的商品化杀虫剂,主要用于防治暴食性、多食性的斜纹夜蛾。斜纹夜蛾为害的植物有99科290种之多,在广东对蔬菜、花生、甘薯等为害极大。而且,目前对多个常用化学农药的抗性日趋严重,造成防治工作的困难和被动。  相似文献   

6.
李南  李平 《植物医生》1999,12(3):38-38
在美国出现了一种新型农场———“生物农场”,现有400多个。这类农场有两大特点:一是实行“生物动力学”的耕作方法;二是由社区居民交钱入股办场,农场定期分配产品。这些“生物农场”在耕作中从不使用化肥和杀虫剂。农场的主人认为,农作物和土地是有生命的,具有...  相似文献   

7.
谈苹果锈果病的发生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苹果锈果病是由病毒所致的传染性病害,在我国的辽宁、河北、山东、山西、甘肃、陕西、河南等省的苹果区都有发生。本病在洋苹果上,特别是栽培较广的“国光”品种上,主要表现“锈果型”症状;而在属于花红和海棠这两个栽培种的小苹果上,主要表现“花脸型”症状。因此,锈果病在这些地区俗称花脸病。其实,锈果和花脸乃是同一病  相似文献   

8.
《湖北植保》2008,(4):65-65
从江南到东北,种水稻的农民朋友都使用“吡虫啉”来防治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但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用的是“吡虫啉”,因为它的商品名称有700多个,而且在产品标签上很难找到“吡虫啉”这个通用名称,光鲜夺目的是它的商品名称、注册商标名称。“一药多名”弄得农户头晕目眩,  相似文献   

9.
云南德宏州位于祖国西南边陲,与缅甸的东部,东北部接壤,国境线长约500公里。陆路口岸,错综复杂。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传统的民族风俗,两国人民保持着友好的贸易往来,边民互市较为频繁。从贸易情况来看,主要分为两大类:(1)国营和集体单  相似文献   

10.
柑桔黄蜘蛛是为害柑桔的主要害虫之一。我们在果树病虫害教学备课和实习时,发现国家与省级出版的一些果树病虫害防治方面的书籍中,对柑桔黄蜘蛛名称及成虫主要形态特征的记述各不相同。如1981年农业出版社出版的《果树昆虫学(下册)》第427面记述“柑桔黄蜘蛛又叫始叶螨、柑桔四斑黄蜘蛛,成虫体背有黑褐色斑纹四个”,图版中“成虫体背有四个黑斑”,若虫无黑斑;1980年农业出版  相似文献   

11.
棉铃虫不同寄主植物间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铃虫在棉田的发生和为害,一方面受棉田内自身生态条件影响,另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是与棉田外寄主植物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2a的多点调查认为:棉铃虫在不同区域、不同生态环境和寄主的不同生育期,对寄主的“亲和性”是不同的,同时不同寄主植物对棉铃虫的“适应性”也不同,由此可将棉铃虫寄主分为4个类型;另一方面,各寄主植物间虫源表现为相互转移和扩散,即寄主间有“库”与“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植物保护》2009,35(1)
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控预警数字化网络平台软件研发与应用项目针对当前农业信息化、数字化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集成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乖多媒体技术,研究构建了“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控预警数字化网络平台”,建设了核心平台-“中国农作物病虫害监控信息系统”,支撑平台-“31个省级农作物病虫害监控信息系统”,基础平台“1200多个县级农作物病虫害信息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3.
乐吉化工先后研制生产了 2 0多个“乐吉”牌水田、旱地系列除草剂、杀虫剂和杀菌剂 ,主要品种有 :30 %精乐草隆、17 2 %幼禾葆、35 %抛秧丰、5 %精旱作丰、15 %农乐宝、40 %直播青、40 %乐吉农哈哈、5 0 %农朋友、5 8%旱星、60 %农师傅以及灭蝇胺、异菌脲原药和烟碱杀虫剂等 ,是浙江省“稻田无草害工程”的重点推广产品 ,也是全国农技推广中心“水稻轻型栽培”重点推广产品。“乐吉”牌系列产品先后荣获“农民信得过农药”、“市场质量服务双满意名品”、“中国优质名牌产品”、“农民首选农药品牌”、“高质量科技产品”、“稻田无草害工程…  相似文献   

14.
小麦纹枯病主要以菌核附着在寄生残体上或落入土中越冬、越夏。小麦播种后幼苗就易遭病菌侵染 ;其一生中有3个敏感时期 :三叶期、拔节期、孕穗期 ;发生时期愈往后感染也愈严重 ;从预防角度考虑 ,则是防得愈早效果愈好。因此 ,小麦纹枯病的防治至少应从播种时抓起。一是选择抗(耐)纹枯病的小麦品种。如目前黔中一带主要示范推广的“绵阳26”、“丰优5号”、“安顺鉴4”等均相对较抗(耐)纹枯病。二是推行种子消毒和推广种衣剂包衣 ,种子和种衣剂以1∶50拌种 ,即拌即播。三是适期早播 ,使小麦的敏感生育期与纹枯病最佳发病条件错位…  相似文献   

15.
雷会蓉 《植物保护》1983,9(3):37-37
近几年来,害鼠日益严重,种类也多,密度较大,直接威胁着农、林、牧业生产和人民生活。1982年全公社灭鼠3.5万只,堵鼠洞1.8万个,防鼠面积10多万亩,取得显著成绩。主要经验是“六抓、五统一、四结合、一奖励。”  相似文献   

16.
泰安市主要草坪杂草种类、发生危害及防除适期的调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向增旭  王金信  强胜 《杂草科学》2002,(1):28-30,17
泰安市草坪地常见杂草有52种,分属20个科,以菊科、禾本科和十字花科杂草为多。主要杂草有牛筋草、马唐草、莎草、荠菜、苦荬、反枝苋、藜。7-9月是杂草危害的关键时期。草坪杂草的防除应坚持的原则是“土壤处理为主,茎叶处理为辅”,第一次土壤处理时间宜在5月上中旬。  相似文献   

17.
过去,柑桔果实采后用多菌灵、托布津等处理,虽有一定防腐保鲜效果,但这些药剂对人类健康有不良影响,国外许多国家已禁止在鲜果上使用。为此1984年以来,我们引进“特克多”等防腐剂在甜橙和无核蜜桔上试用,并组织了13个地(市)、23个县进行试验、示范,现将主要结果介绍如下: 1.1984年试验,贮藏135天,1000ppm  相似文献   

18.
甘薯瘟病(Pseudomonas solanacearum)是甘薯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近年来已在我省45个(县) (市)发生为害,我们于1979年用“普薯125”与“南灰3号”杂交育成“闽抗329”。作者在1981—1984年对“闽抗329”进行了室内抗瘟性、田间苗期抗瘟性、田间小区和全省重点薯瘟区多点重复试验。三年试验表明用66个不同毒力的菌株测定“闽抗329”平均病情指数为7.4,而我省当家种“新种花”达47.7;田间  相似文献   

19.
广西苎麻害虫名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1—1989年,作者在广西苎麻主产区的平乐、阳朔县以及有代表性的梧州、武鸣、合浦、靖西及三江等30多个县(市)进行了苎麻害虫种类的调查,同时.经过采集、饲养证实和整理,已鉴定出104种.现按昆虫分类系统编成名录,供参考.由于条件所限,尚有不少种类待收集补充.名录前“(?)”“(?)”分别表示主要、次要种类,其余则表示偶停偶害种类.  相似文献   

20.
建立植物隔离检疫圃是实施植物检疫的重要配套措施。加强对进口种苗的检疫,建立多层次的“植物隔离检疫圃”已势在必行。1.进口种苗基本情况80年代以来,安徽省进口种苗日益增多,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种类多:进口种子有粮食类、蔬菜、瓜果、牧草、饲料、花卉、园艺及一些特用经济作物。苗木有木材类、果树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