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茶园养鸡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探讨了茶园养鸡对茶叶生产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收到的主要效果是:控制害虫和杂草、培肥土壤、降低农残、综合效益提高。文中提出了茶园养鸡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针对不同采摘方式对茶园虫害及天敌蜘蛛的影响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显示,适度机械采摘比重度机械采摘和手工采摘对茶园虫害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同时对茶园天敌蜘蛛的数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正>茶园养鸡,可以借助鸡在茶园觅食、活动,清除茶园杂草,消灭茶园害虫,疏松茶园土壤,增进茶园肥力,减少茶园施肥,降低喷药次数;同时茶园养鸡还可节省养殖场地与鸡饲料费用,鸡活动量大,肌肉紧致,营养丰富,鲜香味美,价高易销。将种茶与养鸡结合,可谓互惠互利,一举多得。但在山区实际调查中发现,不少茶农在茶园养鸡,不仅没有达到赚钱目的,反而把鸡赔了个精光。其主要原因是对茶园养鸡  相似文献   

4.
茶园套种圆叶决明对杂草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明确圆叶决明对茶园杂草生长的影响,观测闽北茶园套种圆叶决明1~2 a春、夏、秋季杂草群落的多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和生物量变化。结果表明:套种圆叶决明1~2 a,茶园秋季杂草群落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分别提高了0.187~0.431和0.567~2.312,均匀度指数提高了0.187~1.004。套种处理茶园全年杂草干重较常规栽培(人工除草)分别下降55.8%~61.6%。说明套种圆叶决明可以应用于马唐占优势的茶园,用于控制杂草生物量。  相似文献   

5.
幼龄茶园和未封行茶园是杂草发生危害的主要时期.本试验通过覆盖一种新型材料——防草布,研究其对茶园杂草的防治效果,同时探究对茶园土壤温度、水分的影响.结果显示:夏季覆盖防草布可以降低夏季茶园不同深层的土壤温度,同时可以提高0~20 cm土层土壤的含水量.覆盖防草布对茶园行间杂草防治效果可达100%,比黑色地膜的93.5%高6.5%;覆盖防草布的防草成本仅为清耕除草的56.9%.覆盖防草布可以改善茶园土壤温度和水分,促进茶树的生长,同时对杂草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可以在茶园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不同种养模式对椰园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不同种养模式下椰园田间试验,研究了椰园间种牧草-养鸡、间种牧草-养羊及椰园自然状态下的杂草-养鸡3种不同种养模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 (1)不同种养模式下土壤pH值与对照相比,椰园间种牧草-养鸡模式显著提高土壤pH值,其它种养模式对土壤pH值影响不显著; (2)不同种养模式下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对照,且椰园间种牧草-养鸡模式土壤有机质显著高于其它处理,杂草-养鸡、间种牧草-养羊与对照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差异未达显著水平; (3)在不同种养模式下0~20 cm表层土壤中有效氮、有效磷及有效钾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在20~40 cm土层中各处理养分含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徐曦  秦晨  冉景丞 《茶叶通讯》2023,(1):120-128
为了探明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模式下的生态茶园在生态与经济方面发挥效益的特点和机制,以茶园鸟类和杂草作为指示生物类群,对位于浙江绍兴会稽山南麓的不同管理类型茶园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发现:在鸟类调查的200 m半径样地内,鸟类丰富度和多度呈现生态型茶园>放荒型茶园>常规型茶园的特征,生物多样性指数也如此;茶园样地鸟类丰富度与生境复杂性、植被垂直结构复杂性和茶树蓬径呈显著正相关(P <0.01),与25 m2植物样方丰富度呈显著正相关(P <0.05);鸟类多度与水面占比、植被水平结构复杂性呈显著正相关(P <0.01),与道路占比和植物面积占比显著负相关(P <0.05)。结果表明:茶树平均蓬径和种植密度是生态型茶园杂草控制的关键因素。茶树蓬径和种植密度越高,地表裸露面积越小,杂草控制效果越好;而杂草丰富度并非如此,呈现出生态型茶园>放荒型茶园>常规型茶园的特征,反映出基于生物多样性的种植方法带来杂草种类多而总量小的特点;杂草丰富度与鸟类丰富度呈显著正相关(P <0.05),说明杂草可能直接或间接为鸟类提供食物和生境。生态型茶园种植鸟嗜...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宽幅条播和种植密度对燕麦茎秆抗倒伏性能的调节作用,于2019—2020年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农牧业科学研究院试验基地,以燕麦品种蒙农大燕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宽幅条播和常规条播两种播种方式及300万株·hm-2、450万株·hm-2、600万株·hm-23个种植密度,分析不同播种方式和种植密度下燕麦茎秆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和钾含量及抗倒伏指数和倒伏率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燕麦倒伏率及倒伏等级均呈增加趋势,茎秆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钾含量及抗倒伏指数均呈下降趋势。在同一种植密度下宽幅条播燕麦的茎秆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钾含量及抗倒伏指数均高于常规条播,其中纤维素含量较常规条播增加了5.7%~16.3%,且在高密度下增幅最大;半纤维素、木质素和钾含量及抗倒伏指数分别增加10.9%~20.3%、13.6%~23.3%、1.6%~25.5%和12.7%~56.5%。宽幅条播有利于燕麦产量构成因素协同增加,尤其是穗数增加,进而起到增产作用,在高密度下效果更显著。由此可见,宽幅条播可有效缓解群体密度增加...  相似文献   

9.
湘阴杂草种群结构调查及生态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觉晚 《茶叶通讯》2011,38(2):14-16
查明湘阴原兰岭茶厂六塘基地茶园杂草有43科、112属、128种,其中1~2年生杂草71种,多年生杂草57种,提出12条可行的生态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
周雪峰  蒋鹏  谢小兵  邹应斌 《作物研究》2013,27(2):108-112,138
于2009~2011年,在湖南长沙进行双季稻不同栽培方式("三定"栽培、免耕摆栽、传统栽培)定位试验,研究了双季稻不同栽培方式对冬闲期稻田杂草生长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栽培相比,"三定"栽培和免耕摆栽方式下冬闲期杂草的密度、单株干重和单位面积生物量以及土壤表层(0~5cm)的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较高。其中,冬闲期杂草单位面积生物量、单株干重、单位面积密度与土壤表层碱解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冬闲期杂草在双季稻稻田土壤养分循环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YU Cuiping;YANG Mai;YAN Yuncheng;WU Jianhua;HUAGN Liyun;QIU Ruijin(Agricultural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of Wuzhou/Wuzhou Branch,Gu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Wuzhou543000;Liupao Tea Research Institute of Wuzhou, Wuzhou 543000;Newspaper office of Xijiang Metropolitan Daily, Wuzhou 543000;Wuzhou Tea Factory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Wuzhou 543002)  相似文献   

12.
我国油菜产业发展现状、潜力及对策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油菜是我国最主要的油料作物,大力发展油菜产业将有助于保障我国油料供给安全。近年来,我国油菜产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油菜生产的比较效益有所下滑,国外进口油料冲击十分突出,产业发展处于瓶颈期,面临着巨大挑战。基于2018年农业农村部油料作物专家组的大量调研数据,通过广泛收集一手资料,结合国内外油菜产业发展形势,对我国油菜产业发展现状、困境以及潜力进行了系统梳理,为促进我国油菜产业发展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保障我国油料产业供给安全、更有效地应对中美贸易摩擦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3.
为探明黄淮区冬小麦主栽品种的根系性状和氮素利用率的年代变化趋势,以12个不同年代主栽品种为材料,采用根袋盆栽方法,研究了根系形态、吸收能力与生产力及氮素利用率的年代差异。结果表明,随着年代的推进,小麦籽粒产量、生物量、氮肥偏生产力和氮素吸收效率显著提高,增长率分别为每年0.53%、0.38%、0.53%和0.59%,而氮素内部利用效率则呈下降趋势。小麦孕穗期和成熟期的根系总长、总表面积、总体积和平均直径均随着年代推移和品种改良呈显著下降趋势,其中成熟期的相应指标分别每年下降0.68%、1.48%、2.26%和0.78%;根系生物量和根冠比亦显著降低,而比根长则呈显著递增趋势。单位根表面积吸氮量随着年代推移而显著增加,平均每年增长2.09%。此外,近根区土壤硝态氮含量和硝化势随年代推移和品种更新有增加趋势。可见,近期小麦品种比早期品种在生产力和氮素利用效率上更具有优势,可能与根系生长冗余的降低、根系氮素吸收能力的增强、根冠关系的协调优化以及硝态氮营养的增强等有关。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通过了解海南岛芒果园施肥现状及对应的土壤养分状况,综合分析施肥管理现状,为芒果种植科学施肥提供理论基础。研究结果表明,海南岛芒果主产区肥料投入平均水平为 N 334.01 kg/hm2、P2O5 177.10 hm2、K2O 184.21 hm2,其中 N∶P2O5∶K2O 为 1∶0.53∶0.55,芒果化肥消耗系数为 0.059 01 kg/kg,纯氮消耗系数为 0.020 7 kg/kg,施用有机肥农户比例为 76.92%,有机肥平均施用量低于 333.33 kg/hm2。海南岛芒果主产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范围为 11.16~17.22 g/kg;碱解氮含量偏高,范围为 278.86~859.10 mg/kg;速效磷含量差异较大,为 21.74~81.73 mg/kg;速效钾含量在96.56~97.19 mg/kg。综上所述,海南岛芒果园氮磷钾肥料投入比例不科学,钾肥投入量偏低,建议增施钾肥;有机肥投入严重不足,建议提高施用有机肥农户比例,增大有机肥施用量。  相似文献   

15.
大豆蛋白中蛋氨酸等含硫氨基酸含量偏低,探究蛋氨酸合成过程关键酶胱硫醚-γ-合成酶编码基因Gm CGS表达规律,对于改善这一缺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过表达At D-CGS转基因大豆株系及其受体品种Jack为材料,从上游物质硫酸根和下游产物蛋氨酸两方面入手,探究硫酸根和蛋氨酸对Gm CGS在转录水平上的影响。结果显示,较高浓度的硫酸根会促进野生型材料中该基因的表达,抑制转基因材料中该基因的表达;蛋氨酸处理之后,对Gm CGS的表达没有显著影响;转基因株系中,Gm CGS表达量显著低于野生型材料中该基因表达量。以上结果说明通过外界硫肥等栽培措施的改变只可以小幅度改变Gm CGS表达量,难以有效改善大豆蛋氨酸含量偏低的缺陷,这为提高大豆蛋氨酸含量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水稻在新疆农业生产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但水资源短缺已经严重影响了当地的水稻生产。以新稻11号和新粳2号为材料,比较分析了控制灌溉和常规灌溉条件下水稻的生长需水量、生理生化指标、农艺性状、产量及产量构成。结果表明,常规灌溉处理比控制灌溉处理的分蘖数高,但是最终有效分蘖数及成穗率要小于控制灌溉处理;控制灌溉比常规灌溉每667m2少灌水134.4m3,节水23.5%;新稻11号和新粳2号的产量控制灌溉处理比常规灌溉处理分别增产4.93%和4.42%,控制灌溉处理增产的原因在于其穗长、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表现均比常规灌溉好。可见,水稻控制灌溉技术不仅可以节约大量水资源,还能提高水稻产量,实现节本增效的目的,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绥粳28是以绥粳4号为母本、绥粳1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利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集优质、抗逆、香型等诸多优点于一身的水稻新品种,2018年通过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并对该品种未来在黑龙江省的推广应用前景进行分析,为今后寒地优质粳稻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广西机直播稻发展难点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地调研、科学试验和文献查询等方法,全面掌握了广西直播稻的发展现状,明确了广西机直播稻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广西发展水稻机直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适宜品种、现有直播机的适应性不广、一次性成苗全苗困难、杂草防治难等。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对策,以期为广西发展水稻机直播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金华市种植的马铃薯多以农家种为主,这些品种退化严重,产量较低,而且近年来疮痂病越发严重,已成为限制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引进13个新品种(系),以‘中薯3号’为对照,对引选品种(系)植物学特征、生育期、抗性和经济性状等进行观测。结果表明,‘D16’、‘N157’和‘D335W’产量较对照分别增加38.53%、32.97%和31.89%,且综合性状优良,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0.
花生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与栽培种相比,花生野生种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能够适应一系列复杂环境,是抵抗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的重要基因来源。多项研究表明,花生野生种对根结线虫病、晚斑病和锈病具有较高抗性。本文综述了野生花生的种类以及花生栽培种起源种相关研究进展,总结了野生花生对花生病害的抗性以及在育种中的应用。结合花生基因组学最新研究,展望了花生野生资源的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