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宁  杨彩虹  贾德山  马涛 《南方农机》2023,(10):29-30+46
【目的】国内现有的株间除草机除草效率低、能耗高、适应性不强。【方法】课题组设计了一种新型株间除草机,分析了整机结构及工作原理、除草范围及运动轨迹、避障液压控制系统原理以及除草刀具设计,对该新型株间除草机关键零部件进行了静应力和模态分析仿真校核,并以避障液压杆芯的往复运动速率和避障弹簧弹性系数为试验对象,进行了双因子交叉仿真试验。【结果】该新型株间除草机除草率随着弹簧弹性系数的增大而逐步提高,当弹性系数超过40 N/mm时,除草率增长率趋于水平,杆芯运动速率的最值对弹性系数变化而对应的除草率影响不大;除草率随着杆芯往复运动速率的增大而逐步降低,避障弹簧弹性系数的最值对杆芯往复运动速率变化而对应的除草率影响较大。【结论】1)该新型株间除草机可以实现自动避障,并保证清除果树附近的杂草,设计合理、可靠;2)没有对除草机滑杆机架、避障主杆及总成铰链机构连接轴进行轻量化设计,缺少对除草机其他铰链机构动作的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2.
田间管理中使用除草机械来抑制杂草可以有效避免化学除草剂对农作物和环境带来的影响和潜在危机。设计一种手推式电动除草机,以蓄电池为动力驱动除草刀片旋转入土,实现切断杂草并埋入土中,并有翻出草根的功能。该除草机结构紧凑、使用方便。通过试验得到电机的转速与刀片的入土深度呈正比关系,具有良好的除草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前水稻除草作业主要以化学除草为主,通过植保喷雾机械完成,防治效果较好.但大量使用除草剂对农田土壤造成严重污染,同时也带来了食品安全问题.人工除草劳动强度很大,且效率低.如何既有效控制杂草,又能减少除草剂的施用并且提高作业效率,成了目前水稻耕作业急需解决的问题.文章设计了一种往复摆动式水田机械除草机,整体结构由往复摆动...  相似文献   

4.
复合式水稻田除草机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灭除行、株间杂草,减少伤苗率,降低化学除草剂的投入量,研制了一种复合式水稻田除草机。该机与12k W水田拖拉机后悬挂配套,分别配备行间机械除草部件与株间除草剂喷施系统,通过机械除草部件对土壤及杂草的剪切、翻耕作用以及喷施选择性除草剂共同完成除草作业。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除草效果最佳组合为机具前进速度为0.6m/s,除草轮入土深度为6cm。由综合试验结果可知:该机平均除草率为86.7%,单位面积雾滴沉积数为35.1滴/cm2,符合机械除草与喷雾除草作业质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针对玉米田杂草的机械防除需求,设计了一种行间锄铲式玉米中耕除草机,从土壤和杂草运动、土壤破碎、除草效果等角度对其作业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锄铲式玉米中耕除草机作用下,表层各位置土壤的水平位移显著大于其纵向位移,且位于锄铲高效运动范围内的土壤运动位移显著大于非高效运动范围内的土壤运移;同时,靠近锄铲高效运动范围内的杂草运动比例高达80%。锄铲式除草机的除草株防效为83.4%、鲜重防效为82.6%。锄铲式玉米中耕除草机作用后,土壤结构典型直径为10.4 cm,5 cm深度处土壤紧实度降低了64.4%。研究结果为除草机械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水田机械除草作业效率低、除草过程中伤苗率高、化学除草容易引起的环境污染及水稻品质下降等问题,研制了一款六行水田除草机。该机由3.8kW汽油机提供动力,工作幅宽为1.8m,一次作业可覆盖6行栽植行宽为0.3m的水稻,并配备了执行机构摆动块。作业前,根据操作者身体情况调节摆动块,使机器重心达到适宜的位置,并可根据杂草高度利用摆动块调节浮筒高度,使整机满足除草深度的农艺要求。此外,根据水田土壤特性和现有除草部件的特点,除草机构旋转时对土壤及杂草根部的剪切作用、翻耕作用使杂草脱离土壤,在碾压轮的作用下完成压碎与掩埋,从而实现中耕除草作业。以除草率和伤苗率为试验指标开展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新型六行水田除草机在前进速度为0.9m/s、除草深度为6cm的条件下,除草率可达94.4%,伤苗率仅为3.6%,满足水田中耕除草的农艺要求,可为水田机械除草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垄作喷药浅松除草机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固定垄保护性耕作模式下,杂草种类繁多,多年生杂草根系粗大,春季较易复苏,不易喷杀,一年生杂草多为田旋藤蔓缠绕型,机械铲除不彻底等问题,设计了一台垄作喷药浅松除草机.该机采用化学喷药和机械浅松组合除草原理,由三段式可折叠机架、圆弧形防飘罩盖、化学喷药系统和机械浅松系统等组成.玉米苗期田间除草试验表明,机械浅松机构主要铲除玉米行间杂草,单独作业时杂草清除率为89.2%;化学喷药系统主要覆盖性喷杀作业区一年生杂草,单独作业时杂草清除率为94.6%;两种方式联合作业模式下杂草清除率为97.3%,说明机械浅松与化学喷药相结合的方式杂草综合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水田株间立式除草装置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机械除草是解决除草剂大量使用而造成环境严重污染、杂草抗药性增强等危害的最佳方法。针对株间杂草难以控制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水田株间立式除草装置,并对其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了阐述。运用Pro/E软件建立了三维模型,并通过ADAMS软件对株间立式除草刀盘进行运动学仿真,获得株间立式除草弹齿的除草轨迹。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了最佳速比为1.65、齿数k=8时最接近各参数要求的结论,为水田除草机整机关键部件的研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田间除草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保障农作物稳产高产意义重大,随着农业机械化生产的普及,化学药剂除草的方式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而且不利于农作物食品安全,探索机械技术为主体的自动化除草设备意义重大。以自动除草机的国内外研究情况及趋势特点为基础,分析了除草机田间作业过程有效避障的关键因素及避障工作实施原理,对自动避障控制系统进行软硬件选型与功能设计,并针对自动作业除草机的避障功能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智能化作物株间机械除草技术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化学除草方式是生产有机农产品的前提,传统的机械中耕除草技术可有效去除行间杂草,但株间杂草密集度大且分布区域不连续,目前以人工除草为主,效率低且劳动成本高。机械除草作为化学除草的有效替代,除草高效且无化学药剂残留,符合绿色精准农业的发展要求,引起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为此,介绍了传统除草技术及株间除草技术的现状,重点介绍了国内外株间除草装置的关键部件与智能化系统,并分析比较了各种除草技术的优势与不足,最后对智能化作物株间机械除草技术作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1.
目前,除草作业以人工为主,效率低且劳动成本高,为了解决现代农业中农药残留、铲除杂草不彻底、杂草易再生等问题,研究设计了一种智能除草收草机。该文对智能除草收草机总体结构进行设计分析,主要包括机架、除草结构、铲草过滤结构和收集结构等。除草结构包括推草和割草两部分,此部分是将杂草进行铲除;铲草过滤结构是将杂草铲起并进行过滤;收集结构是将过滤后的杂草进行收集。该机械的设计可有效替代化学除草方式,减少化学药剂残留,符合绿色农业的发展要求,适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化学除草地膜、黑色地膜和白色地膜在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田的最佳覆膜时期。【方法】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测定了3种地膜在不同时期覆膜的控草、增产、增收效应。【结果】化学除草地膜和黑色地膜在不同时期覆膜,对田间杂草均有理想的控制效果,阔叶杂草株防效和鲜质量防效分别超过85%和95%,禾本科杂草株防效和鲜质量防效分别超过60%和75%;对玉米出苗率、叶绿素相对量等无明显影响;对玉米株高、株高整齐度、产量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均有较明显影响,提前覆膜有利于改善各农艺性状并明显提高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化学除草地膜和黑色地膜上年秋覆膜较播期覆膜分别增产4.19%和9.85%、分别增收839.51和1 855.31元/hm2。白色地膜在不同时期覆膜,对田间杂草的控制效果均明显低于化学除草地膜和黑色地膜,但推迟至播期覆膜亦可起到较好的控草作用,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的鲜质量防效分别达到90.21%和74.70%;对玉米出苗率、果穗粗度无明显影响;对玉米叶绿素相对量有一定的影响,在玉米幼苗期以顶凌期覆膜较高,播期覆膜的次之,在玉米快速生长期则无明显影响;对玉米株高、株高整齐度、双穗率、穗有效长度、穗粒数、百粒质量、产量及经济效益有明显影响,均随覆膜时期的提早而明显降低,上年秋覆膜较播期覆膜减产19.09%、减收3 861.73元/hm2。【结论】在陇东旱塬区杂草严重或较重发生条件下,化学除草地膜和黑色地膜以上年秋季覆膜最佳,顶凌期覆膜次之;白色地膜在土壤墒情较好时应尽量安排在玉米播期覆膜。  相似文献   

13.
精密除草机     
《湖北农机化》2008,(5):34-34
日本北海道美呗市的一些农业从业人员和农机具生产厂家共同开发出了一种精密稻田除草机,这种除草机将使除草作业不再依赖除草剂,受到农业团体和农机生产业界的广泛关注。这种新型除草机装有7根耙子状的除草装置,装置的金属爪张开来约有20cm宽,能左右晃动,可以有效去除田间的杂草,连植株间的草也不放过。田间试验表明,新型除草机每小时约能除完3000m^2水田的杂草,杂草去除率可达90%。新型除草机由旧插秧机改造而成,价格比较便宜,而且构造简单,不易出故障,维护费用也较低。  相似文献   

14.
为减少除草剂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和解决人工除草劳动强度大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水田行间除草机。除草机采用主、被动除草轮旋转将杂草埋压和挑出。建立关键部件结构模型,通过对水稻秧苗和杂草根系特点进行分析,得出主动除草轮半径、宽度、转速、耙齿等结构参数的计算公式,得出被动除草轮和限深板结构参数的设计依据;建立主动除草轮、被动除草轮、机架和限深板的力学模型,推导出主动除草轮的驱动力矩。根据结构模型、力学模型的分析结果和农艺技术指标要求,确定了主动除草轮半径为0.15 m,被动除草轮半径为0.1 m,主动除草轮转速为0.6 r/s,耙齿数量为6,耙齿长度为0.12 m,驱动力矩为27 N·m。对设计的水田行间除草机进行田间试验和性能检测,结果表明,除草率为78%,达到农艺技术指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丘陵山区前胡种植使用除草机时存在草土不分离导致杂草复生、碎石飞射伤人的问题,设计了一款抛推组合式草土分离除草机。对称螺旋结构的除草轮将土推向两侧,避免碎石飞射伤人。刀齿将杂草抛向后方实现草土分离,防止杂草复生。螺旋结构除草轮采用中轴对称左右旋向相反布置,使得碎石沿轴向两边飞离,有效防止碎石飞射伤到后方机手。通过理论分析确定除草轮的齿形、齿数,分别进行除草轮在杂草-土壤、碎石-土壤模型中的运动分析。使用EDEM和ANSYS耦合仿真,验证其工作性能和物理性能。通过田间试验,验证除草轮能够实现草土分离,得出机具的最佳工作参数为:除草轮转速13 r/s、前进速度400 mm/s、除草深度35 mm,平均除净率为86.7%。  相似文献   

16.
有机水稻田的杂草处理是影响有机大米产量与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鉴于有机稻田的零化学残留属性,机械除草技术成为有机稻生产过程中降低成本的重要环节,其中如何提高除草率以及降低除草过程中除草部件对秧苗的损伤成为研究的难点。对此,对水田除草机苗间除草装置的除草以及伤苗情况进行了试验,通过记录数据得到机具作业时前进速度、除草部件转速、除草深度这几项指标对除草率与伤苗率的影响,从而得到在保证除草率与伤苗率的最优情况下,机具的最佳作业参数。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前桑园宜机性差,现有除草机械难以适应,普遍采用人工除草和化学除草的现状,设计一种轻简型桑园电动除草机,详细介绍机具整机结构和动力系统、除草轮、传动系统等关键部件的设计选配,并以除草率和电耗为指标进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和除草效果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除草机操控轻便,可以在桑园中灵活作业和转移;除草机作业的最佳参数组合为除草轮转速200 r/min、除草深度20 mm、行走速度0.2 m/s,此条件下除草率不低于85%,电耗不高于2 W·h/m,作业效率大于300 m~2/h,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机械除草作业效率,减轻劳动强度,解决稻田除草机作业过程中除草率低、伤苗率高等问题,结合水田行间除草农艺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遥控转向的稻田行间除草机。阐述了整体结构及工作原理,建立除草机的力学模型,通过分析获得了主动除草轮所需最大驱动力矩为49.42N·m,根据阿克曼转向原理设计了梯形转向机构,通过分析确定了梯形转向机构的结构参数,对转向过程进行力学分析得到梯形转向机构所需最大驱动扭矩理论值为4.57·m,并对转向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实现远程控制除草机转向及接收反馈信息功能。进行了除草机转向性能试验,记录除草机实际转角与理论转角并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理论转角与实际转角最大偏差为1.3°,控制系统精度较高,满足田间实际作业时的转向要求;进行了除草性能试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除草机除草率均不低于77.9%,伤苗率均不高于3%,满足水田除草农艺指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自走式前胡除草机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前胡药田人工除草效率低、化学除草农药残留等问题,设计了一款小型自走式前胡除草机。为此,阐述了机具的结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动力传动方案及关键部件的设计,并对除草轮的运动、性能进行理论和模态分析。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用于前胡行间杂草的除净率为98.5%,伤苗率低于3.5%,除草效率约为人工的5倍,其它各项技术性能符合设计要求。该机可满足前胡中耕除草的农艺要求,为宁国地区前胡的中耕除草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玉米田间发生杂草30余种,杂草发生密度较传统耕作增高31.8%~42.6%,农田杂草发生频度增加13.3%~31.6%,二年生及多年生杂草发生程度日益严重。杂草普查采取踏查和定点观察法,在借鉴加拿大保护性农业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化学除草(播后苗前、生长季、收获后)、机械除草(播前、苗期)、人工除草、农业轮作等除草方法试验研究。试验每个处理三次重复,设对照,随机排列。化学除草在播后苗前土壤处理用莠去津、乙草胺、乙草胺 莠去津,茎叶喷雾使用玉农乐、玉农乐 2,4-D丁酯配伍组合效果比较好,收获后用草甘膦进行秋季灭草效果比较好;机械除草用浅旋 深松 中耕除草效果比较好;机械与化学相结合用浅旋 化学除草、深松 化学、中耕 化学除草及综合除草效果比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