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利用CFD计算软件对天然气发动机气缸盖及其冷却水套进行了三维流固耦合流动与传热数值模拟,得到了缸盖温度场和水套流场的信息并进行了分析评价;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模拟的准确性。根据计算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改变上水孔面积的改进措施,通过加大第5缸附近的水流量,减小第1、2缸附近的水流量,改善了冷却效果。  相似文献   

2.
利用三维CAE软件对我所某款高速轻型柴油机冷却水套进行开发。首先运用Star-ccm+对整个冷却水套进行优化,初步获得较为理想的冷却流场分布,并提取该方案的缸盖热边界条件,即流体壁面温度及换热系数;然后将提取的热边界条件映射到有限元面网格,并运用有限元技术将其与缸盖体单元进行耦合,先后计算出缸盖的温度场及热应力分布,结合缸盖热应力分析结果,对冷却水套及缸盖固体区域进行优化,重复前面仿真工作,直到整个水套流场及缸盖热应力分布合理。  相似文献   

3.
运用CFD分析软件STAR CCM+对某6缸柴油机冷却水套的冷却性能进行了数值计算。对CFD计算获得的水套流场的速度场、压力场、换热系数及水流量分布结果进行分析,并结合前期机型冷却水套成功开发经验,对该机型水套进行了优化。优化后,冷却水套中的水流冷却性能有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某涡轮增压汽油发动机在投产过程中,因铸造工艺问题,需在冷却水套内腔中增加芯撑,由此可能导致冷却液的分布不均,并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冷却效率.使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对水套流场进行分析,分析发现增加芯撑后冷却液分布不均匀,由此,本文提出了优化方案,优化后的水套冷却液分布均匀,满足冷却要求.  相似文献   

5.
采用CFD-FEA耦合方法对某柴油发动机进行温度场分析,通过AVL FIRE软件建立三维缸内燃烧模型和水套流动分析模型,为发动机缸体缸盖温度场分析提供换热边界条件。采用ABAQUS软件计算了缸体缸盖温度场,采用AVL沸腾插件计算了水套壁面的沸腾换热。结果显示,缸盖缸体水套壁面温度离沸腾"开锅点"均保持了20℃以上的温度距离,无沸腾风险。该分析方法可以很好地预测缸体缸盖的温度及水套的沸腾换热情况,为发动机缸体缸盖和水套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对某8缸柴油机冷却水套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及分析。运用ICEM CFD软件对整机冷却水套进行了网格划分,获得较高质量的有限元模型,导入FLUENT计算水套的流场。通过对水套速度场和压力场的分析,得出各缸冷却特性分布的规律,判断出第8缸冷却性能相对较差。尝试通过改变进水总管末端的长度,探究其对各缸冷却液流动的影响,尤其是对第8缸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延长进水总管末端的长度,可以有效平衡各缸冷却水流量。  相似文献   

7.
利用AVL F ire软件对SNH4102Z柴油发动机的缸体水套进行了冷却水的流动分布、压力损失及换热性能的CFD分析,然后在原机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改进。结果表明:原机缸体水套存在背水侧冷却强度不足、冷却均匀性差的缺点,不能满足缸套冷却要求。而提出的改进方案明显提高了缸体水套背水侧的冷却强度,改善了缸体冷却的均匀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卧式柴油机结构特点,设计了强制冷却闭式循环系统水套结构,在不同工况下对水套入口流量及关键点的温度和压力进行了测试与分析.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对冷却水套的流场、压力场和换热系数分布进行了分析,并对原水套结构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原水套平均流速为1.00 m/s,平均换热系数为7 767 W/( m2· K),压力损失为0.027 MPa,基本符合工程设计要求;但各缸冷却水流速和传热系数不均匀,在公共水腔中部、二缸缸体水套上部出现大的漩涡,二缸鼻梁区、两个排气道下方局部区域存在流动死区.结构优化后,水套平均流速达到1.35 m/s,平均换热系数达到9 826 W/(m2·K),较原方案分别提高了35%和26.5%.在热负荷最大的缸盖鼻梁区,冷却水平均流速达到1.33 m/s,提高了41.5%,换热系数都在5000 W/( m2· K)以上,没有出现原方案中的局部流动死区和大的漩涡.  相似文献   

9.
基于CFD的柴油机气缸体冷却水腔改进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CFD模拟计算软件FIRE对六缸柴油机冷却系统的流动和传热进行数值模拟,给出了柴油机气缸体部分的冷却水腔内冷却液的流速分布、传热系数分布和压力损失,为气缸体冷却水腔部分的优化改进设计提供了参考.根据计算结果对原机气缸体模型中不合理的地方作了相应的改进设计,在确保缸盖水腔内流动性能良好的前提下,改进设计后气缸体内的流体流动和传热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细说节温器     
<正>为了调节冷却水的温度,使发动机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在多缸发动机的冷却系中气缸盖水套出口与散热器之间一般都装有节温器。一、节温器在冷却系中的作用节温器能随发动机负荷的大小和水温的高低改变水的循环强度(路线和流量),因而能保证发动机在最佳的温度下工作。如图所示,当发动机起动后,在尚未达到适宜温度时,节温器主阀门关闭.旁边阀开启,冷却水只能经旁边管直接流回水泵进水口,再由水泵压入水套。此时,水不流经散热器,只在水套和水泵间小范围内循环(小循环)。由于冷却水的流动路线  相似文献   

11.
短冷却水套在非道路移动机械用发动机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短冷却水套在车用发动机上应用广泛,能够有效地将冷却水集中在热负荷高的机体中上部,冷却缸孔,减小缸孔的不合理变形。利用成熟的CFD模拟技术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验证短水套在非道路发动机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利用Pro/E软件对某柴油机气缸盖进行三维实体建模,并对该模型进行了热负荷分析,其中水腔的热边界条件用CFD软件Fluent进行求解,将CFD计算出的对流边界条件影射到缸盖水腔表面,最后利用ANSYS-workbench软件计算出缸盖的温度场,并进行热-机耦合应力分析。结果表明,气门周围的应力较大,应作为设计重点考虑的部位。  相似文献   

13.
车用493型柴油机在我国主要是轻卡的配套动力,量大面广。为了在提高升功率的同时满足国家排放要求,很多研究工作主要着重于强化结构件、改进气道及工作过程、提高供给系统的喷油压力等,在冷却方面着力不够。实际上冷却不均衡,热应力集中同样会造成机体变形,导致颗粒物排放上升。冷却效果的好坏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冷却水套内冷却介质流动以及分布的情况。本文从冷却分析入手,利用CFD商用流体软件STAR-CD对车用493型柴油机的冷却系统中的机体内冷却水的流动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给出冷却水套内冷却介质的流动场,分析它对换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改善柴油机缸盖的性能指标,首先针对不同传热公式进行了缸盖火力面第三类边界条件的计算,然后给出缸盖冷却性能工程评价指标,并对某型柴油机缸盖利用CFD软件进行耦合计算,最后进行缸盖冷却性能工程评价指标对比分析.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传热公式对模拟计算的缸盖温度场及应力场有影响,而对流场基本无影响,冷却效果评价指标与流阻评价指标差别不大,而热应力效果评价指标差别较大.该研究结果为缸盖的优化设计提供了较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正>例84:冷却水单向流动,使发动机温度过低现象:发动机冒白烟、功率下降,油耗上升.原因:冷却水温度过低.分析:发动机固定作业,尤其是抽水作业时,最易发生这一故障.驾驶员把发动机冷却水管与抽水泵出水管连通,让抽出的冷水直接进入发动机冷却水道,再把机体水套内的温水往外放出、使冷却水单向流动而不进行循环.  相似文献   

16.
强制循环式水冷却柴油机,其冷却系统主要包括水箱、风扇、散热器、水泵、缸盖水套及缸体水套等。其工作过程为:在水泵作用下,流入机体和气缸盖水套内的冷却水,吸热后由缸盖出水口进人散热器,靠自身和风扇产生的气流散发,降低水的温度。冷却后的水又被吸入水泵,经过配水室,重新进人机体和气缸盖水套,再进行循环。  相似文献   

17.
增压中冷柴油机缸盖水套CF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增压中冷柴油机气缸盖冷却水套进行了三维CFD数值模拟,对冷却水套入口流量以及特征点的温度、压力进行测试,为CFD计算提供了准确的边界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气缸盖冷却水套中流速和换热系数均能满足冷却要求,4缸附近的流速相对于其他各缸要小一些;进入气缸盖冷却水套各缸的流量不太均匀,主要原因是大量的冷却水直接从1缸流入气缸盖,这样很容易造成其它缸冷却能力不足,故该气缸盖局部结构需进一步优化处理。  相似文献   

18.
利用现代计算技术,建立了6200型柴油机缸盖的实体模型和有限元模型,利用发动机热力仿真软件、CFD软件与有限元软件的交叉计算为气缸盖的强度计算提供了温度场和传热系数分布等边界条件。在此基础上,对该柴油机功率提升前、后的气缸盖在柴油机装配状态下和最大功率工况时拉应力情况进行了计算分析,确定了不同情况下的缸盖产生最大拉应力的位置。对气缸盖的疲劳强度安全系数进行了计算分析,为生产部门提供了参考。1000h的可靠性试验证明了计算结果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柴油机缸盖水腔流动与沸腾传热的流固耦合数值模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CFD软件STAR-CD和FEA软件ABAQUS对226B型柴油机缸盖冷却水腔内的流动和传热过程进行了流固耦合数值模拟计算.为反映沸腾传热的影响,基于FORTRAN语言开发了单相流沸腾传热模型,将其嵌入到STAR-CD中.与试验结果的比较表明,加入沸腾传热模型可以大幅度提高模拟计算的精度,最大误差由18%下降至7%,为柴油机冷却水腔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利用分析软件ANSYS对某型号发动机排气管在高温废气作用下的温度场和热应力进行模拟分析。首先利用ANSYS对该发动机排气管做内外流场CFD分析,得到排气管内外表面的对流换热系数和流场的温度分布,然后把CFD分析得到的结果作为边界条件对排气管做流固耦合分析得到了排气管的热应力分布。文章的分析结果对于分析裂纹产生原因和降低裂纹发生频率有着很重要的参考价值,并为该排气管的下一步优化改进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