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机肥还田是农业废弃物肥料化利用的收官环节,而适宜的有机肥撒肥机欠缺,不仅阻碍废弃物肥料化利用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更制约农业整体发展。在基于我国现有大田作物广泛的耕地面积、地形地貌以及土壤贫瘠等现象,分析有机肥还田的必要性。充分介绍国内外现有的相关机型,从工作原理、优缺点及适用范围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合我国南北地块的差异,分别提出不同条件下对应机型的选择与研发方向,并对未来大田作物撒肥机从抛洒的均匀性、上料技术、智能调控等方面进行展望,为我国大田作物有机肥撒施装备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畜禽粪便及其浸出液常常是污染农村环境的根源。研究粪便分离物及其固形物厌氧发酵的各自沼气转化效率,确定分离液厌氧发酵的最适浸泡时间,既为粪便固液分离进行厌氧发酵提供理论基础,又为畜禽养殖场废水能源化和废渣的肥料化利用以及厌氧法处理有机废水提供技术依据。试验以调制的总固体质量分数(TS)为8%的新鲜猪粪、牛粪为原料,分别静置浸泡3,6,9和12h后进行固液分离,固形物和分离液分别加入200 g沼液接种物,在20℃,30℃条件下分别研究固形物和分离液的厌氧发酵产气效果,结果表明:猪粪浸泡12 h后分离液发酵效果较好,而牛粪的最佳浸泡时间为3h。  相似文献   

3.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随着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作物收获后的秸秆和养殖业产生的禽畜粪便如何得到有效利用,是农业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牛粪与玉米秸秆生物质资源肥料化,是一种投资少、成本低、产出高附加值产品的技术方法,让秸秆和禽畜粪便变害为利、变废为宝.以喂料量和混合时间为试验因素,混合均匀度为评价指标,选用示踪物法对牛粪与玉...  相似文献   

4.
采用大田试验方法,在当地常规化肥施用量90%的基础上,施用等量分别添加花生麸(OFH)、棉籽麸(OFM)、油菜籽麸(OFY)和大豆麸(OFD)辅料的菌渣牛粪有机肥,研究其对土壤有机质、速效养分、烟株生长、化学成分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麸粕与木耳菌渣、牛粪按照10∶100∶100质量比制作成的有机肥,施用3.0 t/hm2于土壤中后,不同麸粕的有机肥肥效有所不同。OFH处理旺长期烟叶氮含量和单鲜叶质量最大,烟叶磷、钾含量与其他处理相当;OFH处理上等烟比例和烟叶产值最高,其产值与OFD处理无显著差异,但都显著高于OFY和OFM处理;不同处理对烤烟化学成分无不良影响,OFH处理化学成分更协调;各处理烤烟感官质量综合评价分值无明显差异,4个处理中OFH处理总分最高,其次是OFY处理。以花生麸为辅助原料制作菌渣牛粪有机肥在改善烟株营养和烟株生长及提高烤烟产量和品质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的政策方向与发展状况,阐述了粪污处理制取有机肥的生产工艺,介绍了发酵生产有机肥的发酵设备的分类,组成和工作原理。对有机肥的生产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对有机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代晓航  魏超 《农业机械学报》2019,50(7):275-280,321
以废弃菌棒为主要原料,添加牛粪和草炭,进行堆肥发酵,取腐熟完成后的2种肥料样品DNA,采用16SrDNA V3+V4区和ITS2高通量测序方法,研究不同配方粗制肥料中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牛粪+菌棒"制得的有机肥生物多样性高于"草炭+菌棒",且真菌差异大于细菌;"牛粪+菌棒"有机肥相对"草炭+菌棒"有机肥具有10个优势细菌属和6个真菌属,"草炭+菌棒"有机肥相对"牛粪+菌棒"有机肥具有14个优势细菌属和4个真菌属。两种配方堆肥制得的有机肥微生物群落结构无显著性差异。研究发现了多种具有农业价值的功能菌,可为功能性微生物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此外,也发现一些潜在危害因子,如黄曲霉和杂色曲霉亚种在"牛粪+菌棒"有机肥中丰度较高,产生的黄曲霉毒素、杂曲霉毒素易造成农作物污染。  相似文献   

7.
李文欢 《南方农机》2023,(10):14-18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对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目前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程度和效率有所提高,但仍然存在多重困境,其根源在于多元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和利益失衡。笔者从时间、空间、管理主体、技术这四个维度梳理我国畜禽粪污肥料化利用模式,在此基础上总结目前畜禽粪污肥料化利用的困境,并从农户层面、政府层面、市场层面多角度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提出推进畜禽粪污肥料化利用的建议: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加强肥料化利用技术指导;充分发挥政策作用,进行精准补贴;打通政府各部门沟通渠道,形成政策合力;加强有机肥市场监管,推动有机农产品认证。肥料化利用是当前使用范围最广的一种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方式,形成了多种利用模式,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涉及的主体众多,只有协调好各主体之间的利益才能形成合力,构建粪污肥料化利用的长效机制,从而提高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8.
有机肥生产中若干设备的选型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环保农业日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有机肥逐渐被农民所认识,有机肥的生产与市场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但大部分生产有机肥的企业都不是传统的复合肥生产企业,而是拥有有机资源,原来没有从事肥料生产的企业,如:糖厂、污水处理厂、养殖场、废物处理场、食品加工厂、屠宰场等,或者是依附于这些企业而新设的生产厂。有机肥与无机复合肥生产的前期阶段的工艺完全不同,有机肥生产设备的选型,将直接影响到有机肥的生产成本和产品质量,以及生产场地的大小和周围的环境。  相似文献   

9.
针对我国养殖业发展趋势及当前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方式,系统分析了各种处理方式的利弊,提出好氧堆肥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通过阐述好氧发酵堆肥技术的原理和发展过程,确定容器式堆肥是最适合死畜禽肥料化处理的装备,同时对国内外的容器堆肥装备从结构和性能两方面进行分类研究,提出养殖规模与技术装备的配套应用方案,最后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死畜禽肥料化处理利用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促进养殖业稳定、健康发展,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不同有机肥对矿区复垦土壤磷素矿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究不同有机肥对采煤塌陷复垦土壤磷素的矿化特征。【方法】采用室内培养试验,以不施肥处理为空白处理(CK),研究了施用3种有机肥(鸡粪、猪粪、牛粪)对矿区复垦土壤速效磷的动态变化,并综合其矿化过程中的磷酸酶活性及磷转化强度,分析了不同有机肥对矿区复垦土壤磷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结果】①在整个室内恒温培养过程中,各施肥处理的速效磷量均随培养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不同培养时期速效磷量大致呈现出:鸡粪>猪粪≥牛粪>化肥>CK。培养结束时(105d),鸡粪、猪粪和牛粪处理较化肥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速效磷量(18.56%~37.09%);鸡粪处理较猪粪和牛粪处理速效磷量显著提高了11.93%~15.62%,而猪粪和牛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②在整个室内恒温培养过程中,拟二阶动力学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各施肥处理速效磷释放过程,其次为Elovich模型和幂函数模型,而粒内扩散模型拟合效果较差。③在整个培养时期施有机肥处理的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化肥处理,提高幅度为39.14%~120.70%。④培养前期(0~14 d),猪粪处理与化肥处理对土壤有机磷转化强度影响较大,二者间差异不显著,且猪粪处理较牛粪、鸡粪处理能显著提高有机磷转化强度,分别提高了41.51%和86.52%;在培养中后期(42~105d)各施肥处理的有机磷转化强度差异均不显著。【结论】施用有机肥能促进矿区复垦土壤磷素矿化,其中鸡粪较猪粪和牛粪对提高土壤有效磷量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有机肥是无公害农业和绿色食品生产的主要肥料,增施有机肥是我国强化耕地质量建设的有效途径。减少土壤中重金属污染是现代农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一方面要加强有机肥中重金属监测,避免有机肥施用给土壤带来重金属污染;另一方面要科学合理施用有机肥,防止土壤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养牛业的快速发展,粪便污染已成为一大难题,据有关资料显示,在一些地方,牛粪对环境的污染已超过了工业污染的总量,部分地区的牛粪污染问题甚至达到工业污染的2倍以上。针对养牛场的牛粪水污染环境问题,将牛粪进行脱水,分离为液态有机肥和固态有机肥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针对现有牛粪脱水设备存在生产率低、故障率高等难题,对现有的牛粪脱水设备进行重新设计,研制了一种新型牛粪脱水设备。  相似文献   

13.
有机肥撒施技术及装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废弃物的随意排放、化学肥料的过量施用给环境带来严重破坏。在大力提倡有机肥代替化肥的政策背景和实际需求下,成熟实用的有机肥撒施装备亟待研究和开发。为提高有机肥施用设备的作业质量和工作效率,开发三套有机肥施用装备,可针对不同作业条件实现肥料的定量均匀撒施。针对研发的三套装备结构、工作原理及关键工作部件进行详细介绍,并进行田间试验,检验输肥机构、撒施机构、传动机构、行走机构的工作性能,测定撒肥均匀度、工作幅宽、作业效率等工作参数。结果表明:大田多功能撒肥机圆盘撒肥和拨料辊抛肥机构的横向和纵向均匀度变系数分别为20.6%、15.5%和27.4%、10.7%;履带自走式撒肥机的横向和纵向均匀度变异系数分别为19.5%和10.1%;轮式自走式撒肥机的横向和纵向均匀度变异系数分别为22.7%和11.4%;三台撒肥机的最大工作幅宽分别为7.2 m(圆盘撒肥功能为7.2 m,拨料辊抛肥功能为4.3 m)、5.8 m和5.2 m,三台撒肥机的工作效率分别为1.3 hm~2/h(圆盘撒肥功能为1.3 hm~2/h,拨料辊抛肥功能为0.9 hm~2/h)、0.5 hm~2/h和0.8 hm~2/h。该系列化撒肥机的成功研制为我国农业废弃物肥料化利用提供装备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崔晋波  高立洪  李萍  周蕊  李平 《湖南农机》2012,39(3):169-170,172
通过总结国内外养殖场沼气发电技术装备现状,对热电肥联产-沼液还田利用、气电肥联产-沼液自然处理、气电肥联产-沼液工业化处理等三种沼气发电工程技术模式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分析,提出了沼气发电行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技术、装备、设计、管理和推广等问题,并建议通过注重技术创新、加大政策支持和完善行业标准等措施,促进养殖场沼气发电行业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为了加强耕地质量保护、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大力提倡有机肥,在田间应用政策影响下,机械化撒施有机肥得到了广泛应用,正确掌握有机肥撒施机操作技术是提高田间机械化施肥装备作业质量与效率的关键因素。结合2FGHW-8型液压推送式有机肥撒施机,系统讲述其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操作形式。  相似文献   

16.
畜禽粪便精制有机肥关键设备和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项技术对粪便能源化、肥料化综合利用设备进行集成配套,对有机肥生产工艺发酵菌剂进行优化造型,实现从畜禽粪水到沼气、有机肥的多层次重复利用产业化。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有机肥发酵方式设施设备简陋、效率低、能耗高、发酵不彻底且容易造成固液气环境二次污染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畜禽粪便高温快速发酵装备。简述了畜禽粪便全封闭快速自动化腐熟工艺流程及工作原理,对发酵装备的整机结构、发酵罐主体结构、搅拌系统等关键部件进行了设计、计算及有限元分析。结合发酵工艺要求,以含水率为55%的牛粪为原料,对罐体内物料温度分布及均匀性进行了试验分析,并对发酵产物进行了测试。试验与测试结果表明:在设备入料后第4天,罐体内物料平均温度为64.81℃,温度均匀性变异系数为1%;经发酵装备生产出的有机肥有机质质量分数为53.5%、总养分质量分数为5.36%、蛔虫卵死亡率为100%、粪大肠菌群数在2个/g以内,均达到国家有机肥料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18.
东北地区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现状与发展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作物秸秆是一种重要的可供开发利用的生物质资源,其综合利用对稳定农业生态平衡、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缓解能源与环境压力具有重要作用。结合东北地区地域环境及资源配置特点,综合评价了秸秆资源产量分布及焚烧问题,阐述分析了秸秆收储运模式和"五化"综合利用(能源化、饲料化、肥料化、原料化和基料化)技术特点、配套装备及应用现状。深入了解了国内外其他地区秸秆利用发展特点与借鉴经验,总结归纳了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秸秆利用政策措施。在此基础上结合秸秆利用政策、技术状况、市场企业需求及存在问题,指出了东北地区秸秆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茶叶生长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设置醋糟有机肥和化肥不同配比的5个处理:100%有机肥、70%有机肥+30%化肥、50%有机肥+50%化肥、30%有机肥+70%化肥以及100%化肥,并以不施肥为对照(CK),研究不同肥料配比对春茶生长、产量、品质及茶园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都有促进春茶产量、品质和土壤养分含量的作用,但处理之间差异较大。增产作用以70%有机肥+30%化肥的处理最显著,比对照平均增产276.91%,30%有机肥+70%化肥的处理次之,50%有机肥+50%化肥的处理居中;茶叶的新梢长、叶面积、芽密度、百芽质量等生长指标,以及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水浸出物等品质指标都以70%有机肥+30%化肥的处理为最高。茶园土壤中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随有机肥在肥料中所占比例的增加而增加,即以100%有机肥的处理最高,70%有机肥+30%化肥的处理次之,但两者差异不显著。综合分析表明,70%有机肥+30%化肥的配施是值得在茶园推广应用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河南省淮滨县积极探索实践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秸秆饲料化-基料化-肥料化“三化”循环利用典型模式是以秸秆生产食用菌为纽带,联动发展秸秆养殖和有机肥生产,实现农作物秸秆从耕地中来,最终又回归耕地的全过程闭环循环,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明显。介绍了淮滨县探索实践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模式的做法与成效,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持续深入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