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史玉立 《南方农机》2023,(20):167-171+179
【目的】“传感与检测技术”课程是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为了发展培养各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亟需在此类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方法】教学团队根据国家对高职人才的培养要求,基于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深入研究了在专业课程中进行职业素养、能力培养和思政教育的思路。根据职业院校专业课程的特点,归纳总结了实践思政教育的方式方法,并以专业群平台课程“传感与检测技术”为例,进行了深度改革和建设。【结果】授课班级的教学效果、学生学习的成就感显著提升。课程由原先的难度较大、学生怕上的课程变成了学生喜爱的课程,教学满意度高于其他课程,期末成绩优良率达到85%以上,学生课程讨论参与度高,毕业生在实习调查中多次提到了本课程的学习,多名同学应用课程知识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并获奖。【结论】本课程的建设经验可以为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经验借鉴,是对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一次有效探索。能够在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同时,加强学生的德育意识和德育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强化机器视觉技能实践,完善课程体系及成绩评价体系,实施新形态项目化教学。【方法】以机电一体化专业核心课程“工业机器人视觉技术及应用”的教学改革为例,构建“岗课赛证”融通的产教融合育人模式,对接职业技能竞赛和“1+X”证书,采用多维度评价体系,利用“四有课堂”模式构建高效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动手能力。【结果】在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2020级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专业中采用“岗课赛证”融通的教学改革方式,“工业机器人视觉技术及应用”课程课堂实践任务参与完成度从65%提高到85%,课后拓学完成率由73%提高到87%,学生参加“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1+X”证书中级考核通过率高达90%。【结论】通过课程改革并实施多维度课程评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加“1+X”证书考核和参与职业技能大赛的热情,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机器视觉相关岗位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王智森  肖扬 《南方农机》2023,(21):171-174
【目的】“机械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对毕业生能否快速进入工程师角色至关重要,为了提高本课程教学效果,实现更高水平的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融合培养,亟须探索创新课程教学模式。【方法】课题组以景德镇学院机械电子工程学院统招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大二、大三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提出将“本科生开展科研训练+项目驱动+竞赛促学”三位一体培养模式融入“机械设计”课程教学中,贯穿全项目、全时域、全过程,挖掘学生创造潜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同时,建设“双师双能型”青年教师队伍,促使教师真正做好学生的引路人。【结果】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的实施激发了学生主观能动性,打破了传统“一考定成绩”的考核方式,为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相关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有利于培养基础扎实的高素质工程类人才,从而服务地方产业升级,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张元晶  杨勇  沈惠萍  马振武 《南方农机》2023,(16):179-181+198
【目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存在教学模式单一、教学目标与考核方法脱节、思政要素欠缺及缺乏复杂工程项目牵引等问题,造成“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思政教学难以满足现阶段教学要求。【方法】面向新工科建设、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课程思政改革的要求,课题组提出了线上线下混合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融入课程思政要素、OBE导向教学考核改革、引入复杂工程案例等“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改革的思路与方法。【结果】通过上述措施,可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育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的创新型高质量工程应用人才,有助于使该课程教育满足高端制造类人才培养需求,满足新工科建设要求,对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BOPPPS教学模型是一种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为了解决传统课堂学生参与度不高、一卷定成绩、不能学以致用等种种问题,探索高效实用的教学模式。【方法】课题组以“金课建设”为契机,探索BOPPPS教学模型在“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中的教学改革,结合超星学习通、慕课等现代信息化教学平台,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用一个教学设计贯穿“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教学环节。【结果】选取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2018级机电专业学生为实验对象,对教学环节进行一站式教学设计。该班级的平均签到率为88%,学生到课并积极参与的情况比较乐观。【结论】改革后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和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教学效果,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信息化为载体的“金课”课堂蜕变。  相似文献   

6.
温成卓  刘红  郑虎  赵艳妮 《南方农机》2023,(14):166-169
【目的】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与“双高”建设深度融合,强化课程育人导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课题组以“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课程为例,结合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和课程内在素养要求,合理设计和挖掘思政育人元素,基于项目化教学思路,根据课程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点设计了包含6个教学项目的“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课程整体教学方案,并以项目五“工业机器人在线编程与调试”为例,设计以“中国太空站灵活的机器人手臂展科技实力”为主题的课程教学,通过课前咨询预习、课中导学汇报、课后巩固拓展等环节全方位展示了教学实施过程。【结果】“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效果显著,切实提升了立德树人的成效,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治学严谨、敢于挑战的科学精神和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和思政素养,为相关课程的改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培养满足注塑制品生产企业和模具企业对注塑模具设计岗位的技能要求的高素质人才,使学生达到国家模具设计师(中级)的职业技能和职业资格标准。【方法】课题组以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针对高职模具专业核心课“塑料模具数字化设计”课程改革的背景、现状和问题,探讨了该课程进行“岗课赛证”四位一体融合课程改革的必要性,根据企业行业要求、职业标准、技能大赛、“1+X”证书标准,形成以注塑模具设计员岗位能力为目标,以典型注塑模具结构设计为主线,以企业真实案例为载体,以培养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为思政要素的“岗课赛证”融合课程改革与实践的育人模式。【结果与结论】佛山职业技术学院经过“塑料模具数字化设计”课程“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改革实践后,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大大提高,其学习成绩、课程完成度、出勤率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都有一定提升,为其他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张永红  胡慧琴  刘燕华 《南方农机》2024,(2):186-188+195
【目的】开展关于导师制教育对学生学习绩效影响的研究,对推动教育模式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课题组采用准实验研究方法,以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专业两个班级为研究对象,在大三实习阶段实验组采用导师制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辅导员联系模式,并通过问卷调查和成绩比较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绩效进行了评估。【结果】实验组的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学习绩效的实习工作满意度(t=2.576,p=0.012)、专业知识掌握度(t=8.033,p=0.000)、综合素质达成度(t=5.543,p=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论证了导师制教育模式对学生的学习绩效具有积极的影响。【结论】本研究为导师制教育的实证研究提供了案例支持,也为导师制教学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借鉴,后续研究可以通过扩大样本继续验证导师制教育的效果,探讨导师制适用的具体条件与途径。  相似文献   

9.
韩振华  魏群  李文娟  单文桃  巢渊  丁力  黄明 《南方农机》2023,(14):159-162+165
【目的】改变传统机器人实践类课程教学与应用脱节的现状。【方法】课题组将虚拟仿真技术融入机器人实践类课程教学中,分析了国内机器人实践类课程教学现状与虚拟仿真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在新工科背景下虚拟仿真技术融入机器人实践类课程的创新教学方案。首先,分析了创新教学内容的总体导向,基于现有教学硬件资源,将新工科、课程需求与虚拟仿真技术所构建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相结合;其次,以机械手臂涉及的相关虚拟仿真为例,确立虚拟仿真技术在课程中的融合点;最后,以机器人RV精密减速器结构建模与装配虚拟仿真为教学实践案例,建立机器人实践类课程创新教学体系以及相应的课程考核方法与成绩评定形式。【结果】机器人实践类课程创新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新性,锻炼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机器人应用能力与就业竞争力,满足社会对机器人创新人才的需求。【结论】创新教学为新工科背景下机器人相关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提供了有益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
卢慧娟 《南方农机》2023,(9):171-174
【目的】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方法】笔者利用专业基础课受众面广的特点,在“机械制图”课程中进行“三全育人”教学改革,组建课程教学育人团队,建构课程教学育人体系,并结合农业类高职院校就业特点,确定家国情怀、“三农”情怀、工匠精神、职业素养四方面的育人维度。【结果】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经过教学改革与实践,确定了“立足苏南、服务‘三农’”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了一批具有正确的工程伦理观、良好的职业素养、励志建设更好的“三农”、德才兼备且具备一技之长的高技能专业人才。【结论】在高校进行教学改革,实现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可以切实有效地提高立德树人的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11.
郑明强 《南方农机》2023,(11):184-186
【目的】“机械制图”是机械专业学生学习三维软件的基础必修课程之一,其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较多,相比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难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充分应用到实践中,不能满足此课程的教学需要,应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水平。【方法】将OBE理念融入“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从教学方式、评价机制、教学内容等方面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探索。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导向,采用“教学继续开展,改革先行”的方式,不断优化、提升专业建设和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能力和掌握实践技能的水平。【结果】该教学模式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能力,进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结论】基于OBE理念,以学习产出作为依托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班集体之间的团结,为“机械制图”课程的改革和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为培养综合性应用技术型人才助力,进而推动职业教学的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12.
王波  马桂潮  陈奕辉 《南方农机》2023,(20):175-179
【目的】针对技工院校不少学生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兴趣缺乏和自主性不够,而传统教学模式与工学一体的融合度不够紧密、评价与考核方法相对简单的问题,引入一种可应用于技工院校一体化课堂的教学方法——系统教学法。【方法】首先,根据西门子柏林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相关课程资源与原理,结合技工院校人才培养需求对其进行本土化,形成具有技工院校特色的职业教育模式;其次,与西门子公司展开深度的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场地,共同开发教学资源,共同培养师资;最后,以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引进的“通风控制系统”课程为例,根据系统教学法对一体化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评价与考核等多个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教学。【结果】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了一定的激发,学生在专业方向和学习目标方面的感知更为明确,自信心更足。【结论】系统教学法不仅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还显著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教学效果显著,为学生今后的工作走向指明了道路。  相似文献   

13.
李兵 《南方农机》2023,(10):173-175
【目的】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快速发展,基层的农业机械化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出现短缺,特别是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专业硕士的需求量大,高质量的专业硕士培养对专业课程的教学提出新要求。【方法】笔者对如何完善“农业机器运用管理学”课程目标及内容进行了分析,对新时期“农业机器运用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了建议,具体为利用慕课资源提升教学效果,利用翻转课堂进行师生角色变换,利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改进教学质量。【结果】利用慕课、翻转课堂及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能突破时空限制、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大规模个性化学习,满足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的差异化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立德树人”是当前高等教育的核心和根本任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都在紧紧围绕着如何实现这一目标而进行着探索性研究。在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专业课教学改革的前提下,首先论述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其次结合专业课程实例的教学内容,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引导学生学习;最后对课程思政融入教学改革的实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面向高职院校全体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传统计算机教学重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处理各种复杂办公事务的计算机专业能力,忽视了或弱化了立德树人的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吻合,不利于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让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同时又能提高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本文分析了当前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基本现状,探讨了课程思政如何融入“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在“新工科”背景下,笔者以“电子技术”课程为分析对象,详尽分析了其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提出了积极推动“互联网+”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打造混合式金课;删繁就简,发挥工程主导,突出专业导向;以赛促教,积极提高学生创造力;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等一系列教改举措。教改结果证明: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学生可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课程学习,突破了传统教学时空上的限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专业技术过硬、思想素质优良的复合型工程人才,有利于打造“金课”。  相似文献   

17.
黄瑶 《南方农机》2023,(12):191-192+198
【目的】为了实现“三全育人”的培养方针和育人体系,需要挖掘自动控制理论课程中包含的科学方法论以及隐含的核心价值思想,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方法】基于自动控制理论课程思政设计内容及目标,凝练专业课程建设的核心价值观,从反馈核心思想、系统评价体系、整体局部关系、辩证发展思路四个方面打造“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思政模块。设计融合了课程思政的“自动控制原理”教学内容,采用润物无声的方式自然和谐地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当中。【结果】该设计使学生具有切实的体验和收获,并培养初步的科学创新意识以及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爱国情怀、求实精神、奉献精神、民族使命感和责任感;引导当代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能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世界发展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李健  杜彦斌  陈鹏 《南方农机》2023,(24):178-180+183
【目的】在“新工科”以及“智能制造”专业的建设背景下,“测试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如课时少、教学模式单一以及实践环节不足等,亟须解决这些问题。【方法】课题组基于课程培养目标,提出“双线”结合教学方法,充分利用中国大学教学平台的“线上”教学资源,让学生自主预习,提高“线下”教学的效果;提出多元融合的教学模式,采用板书和多媒体课件对知识点的关联进行梳理,采用动画或视频,对复杂数学模型变换的过程进行展示,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出实践教学环节的强化措施,利用学校虚拟仿真平台进行测试系统的搭建,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基地,让学生感受测试系统实际工作过程。【结果】通过教学模式改革,可以在有限的课时条件下达成教学目标,同时增强了学生对复杂知识点的理解,学生学习效率明显提高,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结论】可有效解决现阶段“测试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进而为将来的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赵艳霞 《南方农机》2024,(7):173-176
【目的】“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作为高职学校机电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载体。传统教学方法普遍存在教学内容枯燥难懂、理论知识与实践环节衔接不当等问题,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学习效果较差,因此亟须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方法】根据“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现代学徒制学习方式的特点进行探索与实践,提出了一种“项目化”和“过程评价”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项目化”教学模式通过项目的形式引入教学内容,让学生依据项目需求开展知识学习,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化。“过程评价”考核模式的运用,能减轻学生期末考核压力,将课程考核分散于课程学习过程中,提高知识的运用效率。【结果】56名学生中有45名学生表示基本掌握了单片机的基本知识,能独立完成基本的程序设计及硬件调试任务,而且有多名学生表示愿意再深入学习本课程。【结论】通过此教学模式的实践运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大幅度提升,能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提升了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20.
如何将"课程思政"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是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以德州学院机械类专业的"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课程为例,结合"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以课堂教学为平台,整合课程教学内容,将法治、诚信、职业规范、职业道德等思政元素融入教材内容,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和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