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8 毫秒
1.
贾楠 《南方农机》2023,(16):91-94
乡村旅游与乡村本底条件有着极高的契合度,在乡村振兴战略成为我国乡村建设发展的指导战略的背景下,乡村旅游成为促进乡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笔者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内涵与发展特点以及乡村旅游产业的建设现状,探讨了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的基础条件和产业要素,并在此基础上对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的作用进行研究,从合理进行顶层设计、充分发掘自身要素、注重精品项目运作、灵活开展市场推广四个方面构建其发展路径。在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行动纲领,而乡村旅游会将“三农”资源作为主要依托,形成新型发展业态。相关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从多方面、多角度优化乡村旅游发展环境,使乡村文旅产业能够得到深入融合,促使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以及保护同步进行,从而确保乡村旅游能够助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
随着乡村振兴的实施,以红色资源作为农村旅游经济增长点成为革命老区的重要优势,拉动当地经济增长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撑点。文章以灌阳县红色资源为例,从红色资源视角深入剖析灌阳县旅游经济的现状,阐述红色旅游资源的重要性,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3.
郭慧毅 《南方农机》2023,(1):190-192
乡村振兴,关键是人才振兴。加快乡村建设,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吕梁市城乡面貌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吕梁精神”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推动着吕梁老区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然而,一些革命老区地理位置比较偏远,经济基础比较薄弱,阻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此,笔者建议应锚定吕梁乡村人才振兴需求,依托学校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加强农业技能培训、学生劳动实践以及科研成果转化,采取高校教育辅助和助推老区振兴的方式,以高校教育推动老区经济发展,为吕梁老区早日实现乡村振兴,在吕梁这片红色土地上续写新的发展篇章助力。  相似文献   

4.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乡村旅游作为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大重要动力,完善和发展乡村旅游具有重要意义。伴随着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乡村旅游资源得到了开发和利用,提升了乡村居民收入,完善了乡村产业结构,同时也加快了乡村的发展进程。文章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阐述了乡村旅游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探讨了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解决措施,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王金凤 《南方农机》2023,(7):112-114+143
康养旅游是旅游的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乡村康养旅游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笔者通过分析重庆乡村康养旅游发展的优势和挑战以及乡村康养旅游的多元融合,提出“乡村景观+康养旅游”“乡村空气+康养旅游”“乡村农耕+康养旅游”“乡村人文+康养旅游”“乡村食品+康养旅游”“乡村环境+康养旅游”六大乡村康养旅游发展模式,并提出了完善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培育壮大人才队伍、提高乡村科技含量等保障重庆乡村康养旅游发展的措施,以促进重庆乡村康养旅游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对于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起着关键性作用。自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为推动赣南革命老区产业振兴,赣州市以“三农”现代化为中心,立足本土农业优势特色,充分挖掘农业功能,出台针对性政策文件并采取一系列产业发展措施,积极推动了现代种养业、乡土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文旅产业等乡村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强化农业产业经营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加强金融对农业发展的支持作用、建设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格局、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落实产业帮扶等方面形成了赣南模式。赣州市在赣南革命老区产业振兴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过程中,通过强化金融支持、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造优势特色品牌、促进产业融合,取得了阶段性进步,积累了有效的工作经验,并给进一步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带来启发:发挥农民在产业振兴中的主体作用,健全人才培育引进机制,构建产业科技创新体系,精准定位产业优势特色,加强农业全产业链建设,提升文化旅游产业质量。  相似文献   

7.
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中的重要环节,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发展乡村旅游有助于推动产业融合,拉动乡村经济发展;有助于提升环境保护整治、建设美丽农村;有助于挖掘乡村文化,激活乡村旅游发展动力。嵩县自然资源和历史资源丰富,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发展旅游业具有极大的优势。但是当前嵩县乡村旅游发展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文章重点分析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嵩县乡村旅游的现状、嵩县乡村旅游发展的困境以及嵩县乡村旅游开发的路径选择,旨在为促进嵩县乡村旅游创新性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也是推动红色乡村实现振兴的内生动力。基于此,课题组深入分析了被誉为“红军村”的贵州黄连村的红色文化资源利用现状,发现其存在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力度不足、开发意识不高及专业人才匮乏等现实困境,并提出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创新红色文化展现形式、加大红色文化宣传力度、打造“红色文化+”辐射模式等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将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乡村振兴路上的“红色动能”,将“红色基因”转化为“发展基因”,以红色信仰之光照耀乡村振兴之路,可以有效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红色文化发展与乡村全面振兴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9.
雷剑 《农电管理》2023,(5):70-71
<正>国网浙江遂昌县供电公司王村口供电所立足革命老区,传承发扬红色基因深入开展“薪火铸魂挺进燎原”党建示范点创建工作,激活思想引领力、盘活组织带动力、做活价值创造力,将供电所“小党建”融入革命老区“大党建”,助力王村口镇打造独具浙西南特色的红色旅游示范基地和乡村振兴示范区。  相似文献   

10.
冯叶 《南方农机》2023,(15):114-118
乡村美食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业态,作为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途径之一,有利于推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山西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饮食文化博大精深,食物种类丰富,发展乡村美食旅游的潜力巨大。笔者从美食旅游、乡村旅游及二者与乡村振兴的关系入手,运用SWOT分析法,结合具体数据,综合研究了山西乡村美食旅游的开发现状,探究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美食旅游发展路径,提出应挖掘文化内涵,开发乡村美食旅游主题产品;注重美食营销,构建乡土美食旅游品牌;强化政府支持,促进旅游服务水平提升。本研究旨在促进山西乡村美食旅游蓬勃发展,为乡村美食旅游的实践和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我国乡村文化遗产资源极其丰富,价值无穷,是乡村振兴多维度发展的雄厚资源之一.各乡村旅游目的地不同程度地对其进行开发和发展,但多侧重于如何利用方面的研究,对文化遗产挖掘利用的价值认识分析成果相对匮乏,亟待进一步拓展和深入.笔者主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社会教育等几个维度,试图对乡村文化遗产在乡村旅游目的地的价值意义进行分...  相似文献   

12.
廖晓斌 《南方农机》2023,(12):125-127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已成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乡村旅游无疑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基于此,笔者梳理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乡村旅游的资源与现状,发现其拥有明显的农业产业基础和红色基因等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理念创新不足、产业融合不够、产品不丰富等问题短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乡村旅游发展政策保障体系、不断集聚和丰富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实施乡村旅游精品工程、持续提升旅游品质和影响力等对策建议,最终实现推进兵团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3.
苏婵 《现代农机》2021,(1):14-16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进一步实施,乡村旅游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在国内旅游市场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但是从长远来看,目前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及乡村旅游模式建设中,存在同质化发展趋势.以乡村旅游开发中农产品资源的开发建设为例,可以发现当前乡村各种农产品发展势单力薄,无法构建农产品品牌和形成竞争优势,已然严重影响着乡村旅游...  相似文献   

14.
杨磊 《南方农机》2023,(1):105-107
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推动乡村文化旅游的全面发展,笔者以武陵山地区为例,探讨了武陵山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策略,剖析了乡村振兴和旅游的基本发展概况。研究结果表明,乡村旅游产业的兴起,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同时协调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土地的内部关系,拓宽了市场资源,推动了乡村生态旅游建设。  相似文献   

15.
俞秀红  张建徽 《南方农机》2023,(22):108-111
江宁作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大力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课题组从资源禀赋、地理位置、交通设施、经济基础等方面分析了江宁发展文旅产业的优势,梳理了近些年江宁关于美丽乡村的政策规划,实地调查记录了代表性美丽乡村的发展,总结概括了江宁美丽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的路径:整合优势资源,做强做大“源文化”,实现“源文化”的规模化发展;保护生态资源,农文旅深度融合,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入挖掘区域文化因子,打造代表性文旅新地标,以点带面,带动全域旅游;推进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延伸文旅产业链。课题组通过实地调查、案例研究,探析了江宁文旅融合发展的实绩和路径,以期对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提供示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随着创意农业在乡村振兴中重要作用的发挥,创意农业景观的研究也日趋完善。文章依托计量分析软件,对近20年国内与创意农业景观相关的文献进行分析,通过对“规划设计”“乡村旅游”“地域文化”3个方面热点的研究,分析总结“规划设计与方法”“景观评价及优化策略”“乡村旅游景观资源”“地域文化的创意表达”4项当下创意农业景观研究的主要观点,以期为我国创意农业景观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之一就是产业兴旺。产业兴则乡村兴。乡村旅游产业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优势产业,必然会带动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笔者着重分析衡阳市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背景下,特色乡村旅游成为一些乡村快速发展的催化剂,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对未来乡村的发展特别是有旅游资源开发潜力的乡村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背景支持。本文以临颍县南街村为例,具体结合南街村特色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政策保障体系、经营管理方式、旅游产品创新等方面探讨了南街村乡村旅游的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路径支持。  相似文献   

19.
覃婷婷  蒋荣  潘斌  谢依玲 《南方农机》2023,(20):121-123+131
农耕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底色,是乡村文化振兴的价值引领和精神源泉。在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如何保存原始农耕文化的传承主体、话语体系、价值体系,传承优秀的农耕文化,培养少数民族人才,重塑民风民俗,建设特色生态村落等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课题组以怀化少数民族地区农耕文化为切入点,探讨了农耕文化与乡村旅游的内在联系与互动条件,分析了怀化农耕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的可行性。研究表明,怀化农耕文化资源丰富,种类、空间分布以及现有的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等都已形成初步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农耕文化与乡村旅游资源融合的可行性。在尊重农耕文化底色、遵循乡村旅游开发规律的基础上,促进传统农耕文化与乡村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有助于推进乡村旅游、农耕文化传承与群众多元需求持续对接。  相似文献   

20.
强娇娇 《南方农机》2023,(6):118-120
乡村振兴不仅需要外部资源的注入,也需要内生动力的挖掘,作为留存于乡土社会中的文化基体,乡愁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基于此,笔者分析了乡愁与乡村振兴的关系,阐述了“记住乡愁”品牌打造的现实价值。广元市青川县张家村的实践表明,构建乡愁符号、打造乡愁经济、唤醒乡愁记忆、守住乡愁根魂、丰富乡愁载体,让乡愁助推乡村振兴,在当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