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调查发现,在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历来都采取粗放的方式进行辣椒栽培,技术含量不高,并且没有规范化种植,只是单一的在耕地里种植辣椒,导致了辣椒产量不高。近几年,随着辣椒需求量的不断提高,农民种植辣椒的热情也在提高。为了探究出辣椒与玉米间作辣椒是否有增产的潜力,于2014年进行了辣椒与玉米的间作栽培试验。  相似文献   

2.
李慧敏  王瑞  石承智  施卫明  李奕林 《土壤》2021,53(6):1167-1173
以不同辣椒品种薄皮椒(Capsicum annuum)、线椒(Capsicum frutescens)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方式,通过分析同种种植或混种(交叉及同行)模式下两种辣椒的产量、生物量、氮素积累量及根际土中氮形态和含量的变化,探究同种或混种辣椒根系互作对氮吸收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辣椒混合种植的果期茎叶干物质量、产量及果实氮积累量均高于同种种植,其中果期茎叶干物质量、产量及果实氮积累量平均增加26.67%、63.65%、15.08%;且同行种植的产量及果实氮积累量均为最高,但果期不同处理之间的根系干物质量无显著差异。果期时混种种植辣椒的铵硝比显著低于同种种植,平均降低67.39%。通过两种辣椒混合种植,特别是同行种植,能够达到增加产量、提高氮素积累量的目的,在实际的生产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3.
山西省具有辣椒种植的优势,有青椒生产大县和辣椒种子生产大县。建议山西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辣椒产业开发的科技含量,加强辣椒品种选育研究;加强宏观指导,实现辣椒产业现代化;加强技术培训,提高椒农素质;加强辣椒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  相似文献   

4.
张晶  罗佳  马艳 《土壤》2017,49(6):1108-1114
以发酵床垫料为主要原料的有机基质作为栽培基质,采用槽式栽培方式,研究其在辣椒种植上的应用效果以及种植不同茬次辣椒后基质理化和微生物学性状的变化情况;并研究该有机基质的重复利用效果。结果表明:基质栽培的辣椒与土壤对照相比,在株高、根长、整株鲜重和产量方面均无显著差异,且用完1茬的旧基质继续种植第2茬辣椒不影响其产量。种植第1茬辣椒后对基质理化性状影响最大,其中,EC值、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与新基质相比变化最为显著,分别降低了81.17%、92.15%和85.16%,种植2茬辣椒后基质理化性状与1茬时相比变化不显著。Real-Time PCR结果表明:连续种植2茬辣椒对基质中细菌数量影响不大,而真菌数量1茬后显著降低,2茬后真菌数量与1茬时相比差异不显著。PCR-DGGE结果表明种植第1茬辣椒明显改变了基质中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并能明显提高真菌的群落多样性,但种植第2茬辣椒对基质中细菌和真菌多样性影响较小,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与1茬时相比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叶菜及经济效益较高的茄果类如辣椒、番茄等占云南省设施蔬菜栽培面积的62.19%,蔬菜连作以及氮肥的大量施用制约了设施蔬菜高产优质,降低了土壤质量。研究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和氮水平对作物生长、土壤氮残留及生物相关特性的影响,为提高设施蔬菜产量,减少氮肥施用量,降低土壤氮残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豆和辣椒间作为种植模式进行盆栽试验。设计了接种AMF、氮肥用量、种植模式三因素试验。在大豆、辣椒单作、大豆辣椒间作3个种植模式下,分别设3个施氮(N)水平:0、100、200 mg/kg土(N0、N1、N2);每个氮水平下,再设土壤不接种、接种AMF菌剂处理(NM、AMF),共组成18个处理。在蔬菜收获期,取样测定蔬菜生物量、根系长度、AMF侵染率,测定根际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含量、氮代谢酶活性以及菌丝密度。【结果】接种AMF、施氮量、种植模式及三者的交互作用对辣椒和大豆根系AMF侵染率、植株生物量和根长的影响都达到显著水平(P<0.01)。N1处理显著增加了辣椒、大豆根系的菌根侵染率,且在间作条件下的增幅最高;N1处理下,接种AMF和间作均显著增加了辣椒、大豆植株生物量和氮...  相似文献   

6.
选取连续种植辣椒3、7、10、15 a的大棚土壤,以种植黄瓜的邻棚土壤为对照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了连作对辣椒植株株高、茎粗、叶面积、产量、叶片中光合色素质量分数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连作年限增加,辣椒植株的株高、茎粗及产量都明显低于对照;光合色素质量分数降低,其中叶绿素a质量分数和总叶绿素质量分数显著低于对照。连作条件下辣椒果实品质显著下降,其中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和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均显著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7.
LED蓝光对辣椒采后色泽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LED蓝光处理对辣椒采后贮藏过程中品质的影响,采用强度为14 μmol·m-2·s-1的LED蓝光(470 nm),在温度25℃、相对湿度80%条件下,对采后新鲜绿辣椒和红辣椒分别进行蓝光照射、避光处理(对照组),测定贮藏过程中辣椒色泽、叶绿素含量、辣椒红素含量、辣椒碱含量、维生素C(Vc)含量和Ccs基因表达量等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LED蓝光处理会加速绿辣椒退绿,使其叶绿素含量在第8天时降为初始值(0 d)的17%(P<0.01);LED蓝光处理可有效提高辣椒中辣椒红素的含量,红、绿辣椒中的辣椒红素含量在第8天时分别是对照组的1.60倍和5.59倍(P<0.01);LED蓝光处理可显著增加辣椒中辣椒碱含量,处理第8天时红、绿辣椒中的辣椒碱含量分别是对照组的1.53倍和1.85倍(P<0.01),Ccs基因的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组的1.35倍和4.01倍(P<0.01)。此外,LED蓝光可促使辣椒中Vc含量显著升高,处理第8天时,红、绿辣椒中Vc含量分别为对照组的1.25倍和1.58倍(P<0.01)。综上,在采后贮藏过程中,LED蓝光照射可以加速绿辣椒退绿,并促使红、绿辣椒变红,显著提高辣椒红素、辣椒碱和Vc含量。本研究结果为LED蓝光在辣椒采后贮藏过程中品质保持,尤其是增加辣椒红素含量及改善辣椒色泽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针对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辣椒组育苗棚、试验地以及近郊辣椒种植田病毒病发病严重问题,开展了病毒病病原种类鉴定,并比较了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DAS-ELISA)和简易试纸条对同一种病毒的检测结果。结果检测出了TMV、PVV和PVS 3种病毒,其中TMV为优势种群,侵染率高达66.7%,未发现CMV侵染。试验结果表明,DAS-ELISA法和简易试纸条法对同一种病毒检测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重庆辣椒品种市场需求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火锅四海飘香,涪陵榨菜天下闻名,均少不了辣椒的增色添香。重庆人喜吃辣椒,爱种辣椒,重庆是辣椒的主产区和集中消费区之一,是辣椒制品加工的重要原料生产基地。辣椒已成为重庆特色农产品之一,据不完全统计,重庆辣椒常年种植面积约占重庆蔬菜种植面积近10%,约3.4万余hm^2。  相似文献   

10.
线辣椒/玉米带状套作的光能截获和利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阳辐射的有效利用是间套作种植模式呈现产量优势的根本原因。本试验研究了线辣椒/玉米带状套作群体的叶面积指数(LAI)动态变化趋势及光合有效辐射(PAR)的截获和利用规律。试验设线辣椒单作(SC)、线辣椒/玉米套作(IMC)、玉米单作(SM)3个处理。研究结果表明:线辣椒和玉米的叶面积指数在生育期内均呈单峰型曲线变化,单作线辣椒和单作玉米的LAI均稍大于各自的套作;套作线辣椒的消光系数低于单作。玉米、线辣椒单作与套作整个生育期内的PAR截获量差异显著,带状套作的PAR截获量比按套作比例(0.788:0.222)对单作PRA截获量加权的平均值高42.25%。线辣椒/玉米带状套作的PAR利用效率比按套作比例对单作PAR利用效率加权的平均值高39.51%。套作玉米的干物质积累速率大于单作,套作线辣椒的干物质积累速率低于单作。套作线辣椒的干物质向茎、枝的分配比例显著低于单作,而向果实、根的分配比例分别比单作高2.8%和2.6%;套作玉米的干物质向各器官最终分配比例与单作无显著差异。与单作相比,线辣椒/玉米带状套作模式的产量优势归功于PAR截获量和利用率的提高。合理的套作可以使作物对PAR的截获和利用在时间和空间上达到互补。  相似文献   

11.
为了保持和恢复地方传统特色品种的优良种性,强化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金川红辣椒”提供优质种源和品种及技术支撑,进一步培优“金川红辣椒”品种,提高当地红辣椒生产水平,经过多年的试验示范和生产实践,从种植品种、提纯复壮指标、提纯复壮方法等方面总结提出了“金川红辣椒”提纯复壮技术,从壮苗培育、整地施肥、移栽、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总结提出了“金川红辣椒”绿色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2.
2008年6月11日,重庆市辣椒专家大院授牌暨重庆市农科院石柱辣椒研究中心启动仪式在石柱县龙沙镇举行。重庆市科委副主任张文为专家大院授牌并宣布市农科院石柱辣椒研究中心正式启动,我院副院级领导、重庆市蔬菜育种首席专家、石柱辣椒研究中心主任吕中华研究员代表我院接牌。石柱县辣椒产业迅速发展,2008年种植面积已达1.67万hm^2,是我市最大的加工型辣椒生产基地。但由于该县辣椒产业存在新品种应用较少,新技术推广不够,种植水平较低等问题,在市科委等相关部门的支持下,  相似文献   

13.
加工型辣椒是石柱县特色优势产业,该县2008年规划种植辣椒1.67万hm^2。我院作为该县辣椒产业的科技支撑单位,将经常性地为该县辣椒生产提供技术服务与指导。4月8日,我院副院级领导吕中华研究员率蔬莱花卉所相关科技人员到石柱县指导辣椒育苗并提出了辣椒苗期管理的三大措施:①督促指导椒农加强苗床除草、控温、控水、追肥等管理,达到促苗生长、增强抗性,改善苗床环境、抑制病虫害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以干制辣椒品种辣丰3号为材料,采用非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方案进行大田试验,研究氮、磷、钾配施对四川紫色丘陵区干制辣椒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露地种植辣椒的氮、磷和钾养分最佳配比(N-P2O5-K2O)为205~225-125~135-210~225 kg/hm2,该肥料配比下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氮(N)、磷(P2O5)和钾(K2O)的农学效率分别为15.6、11.4和11.5 kg/kg。产量最高时干鲜比值最大,利于干制,但高产时辣椒中的Vc和氨基酸总量均较低。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重庆两翼山区发展加工型辣椒的优势,指出加工型辣椒产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发展加工型辣椒的建议:加速加工型辣椒品种的示范推广;加速加工型辣椒安全高效栽培关键技术示范;改变净作模式,开展辣椒生物多样栽培;发展初级加工,提高辣椒附加值;鼓励企业建基地、基地建厂,引导企业技术创新;建设重庆辣椒交易平台,规避市场风险;组建辣椒专业合作社,培育辣椒营销队伍应对市场。  相似文献   

16.
当前西南黄壤地区辣椒生产中,大量元素肥料配比不合理,钙、镁肥料投入不足是限制辣椒提质增效的重要因素.基于辣椒的养分需求规律设计了辣椒配方肥,并在此基础上添加钙镁形成含钙镁辣椒配方肥.同时在重庆石柱和贵州锦屏分别进行田间试验,研究含钙镁辣椒配方肥对辣椒产量、植株干物质累积量、钾钙镁养分平衡、氮磷肥偏生产力、品质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钙依赖性蛋白激酶(CDPK)在植物细胞钙信号转导中起重要作用。为筛选鉴定辣椒CDPK基因家族,探讨其基因功能及进化模式,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辣椒品种遵辣1号基因组中对其进行系统鉴定分析;同时,与辣椒品种CM334基因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遵辣1号基因组中共鉴定获得30个CDPK基因,分布在11条染色体上,命名为CaCDPK01~CaCDPK30。其中,有6对CaCDPK基因发生了片段复制。辣椒CDPK基因家族可分为4个亚族,亚族间基因数目及结构差异较大,Ⅳ亚族最保守。CaCDPKs在辣椒不同组织及成熟的不同阶段中具有表达特异性,部分基因对之间表达趋势相关性较高。在2个辣椒品种中,CDPK基因也发生了明显分化。本研究为深入解析CaCDPKs基因功能及进化模式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干旱胁迫下不同茸毛性状辣椒植株抗旱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宏芹  刘建萍 《核农学报》2010,24(4):835-839
干制辣椒种子经60Coγ射线辐照后种植,获得一株茸毛变异株。以多年自交的多茸毛系及其姊妹系无茸毛系和少茸毛系为试验材料,研究干旱胁迫条件下辣椒体表不同茸毛状态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多茸毛系植株抗萎蔫的能力显著优于无茸毛系和少茸毛系;干旱胁迫前期主要表现为抑制植株生长,多茸毛系的株高,茎粗和节间数分别比对照降低3.38%,7.25%和2.7%,降低幅度显著低于其他系;持续到结果期,多茸毛系的抗旱能力优势表现在产量降低量较少,为22.94%,而无茸毛系降低69.91%,少茸毛系降低42.94%,表明辣椒体表茸毛性状在干旱胁迫下能有效降低辣椒经济产量的损失率,耐旱能力与茸毛多少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加工型辣椒种植面积约50万hm2,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加工型辣椒产业成为山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重庆市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选育出的适宜干制、泡制的杂一代新品种艳椒425(481-4-1-l×750-1-1-1),该品种于2008年7月经重庆市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通过,近年来在加工型辣椒产区重庆、四川、云南等地推广种植1000余hm2.  相似文献   

20.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对辣椒疫病等土传病害具有生防潜力,但由于难以纯培养而未能实现规模化生产应用,如能调动土著AM真菌的抑病功能则对实际生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依托重庆石柱辣椒科技园,研究设施大棚中间作玉米对土著AM真菌生长及辣椒疫病防治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辣椒单作相比,间作玉米处理辣椒根系AM真菌侵染率、根际AM真菌数量与土壤磷酸酶活性以及小区作物养分总吸收量均显著提高,辣椒疫病发病率与病情指数、单株辣椒的磷吸收量及果实生物量均显著下降,其中种植密度更高的等垄宽间作处理两种作物根系AM真菌侵染率、小区玉米产量及作物养分总吸收量均显著高于等行距间作处理,辣椒疫病发病率与之正好相反。设施环境下间作玉米或能通过促进AM真菌生长及其对辣椒根系的侵染来增强其对辣椒疫病的防治功效,其中等垄宽间作处理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