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机械制造基础”是机械类专业核心课程,然而目前该课程已无法适应国家战略转型升级的需要,需对其进行深层次的教学改革。【方法】课题组通过走访企业、院校交流、专家座谈、回访学生、教研室讨论,发现“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知识体系相对陈旧、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不足、课程育人能力未充分发掘、过程考核有待加强等问题,结合学校办学定位,根据课程内容特点,坚持“三全育人”要求,提出更新课程内容、融入思政育人元素、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同步、构建过程考核体系等教学改革措施。【结果】“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改革通过两年的建设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增加了课程深度和强度,延伸了课程广度,提升了课程温度,提高了课程的精度,使得内容更加完善,育人环节更加突出,理论与实践结合更加紧密,过程考核更加充实,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提高,课程改革成果具有示范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赵晓丽  李铁磊  吴迪  肖钢 《南方农机》2023,(11):161-166
【目的】面对国家制造强国战略人才需求和新时期人才培养要求,需要打造立体化的创新实践育人课程,满足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方法】笔者以哈尔滨工程大学工程训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开设的创新实践课程为研究对象,以“新工科”为背景,通过对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下创新实践类课程的教学设计优化研究,构建成果导向教学设计模型,开展教学目标优化、教学项目优化、教学内容衔接优化、考核方式优化研究。【结果】通过构建的项目“准入制”模型和基于OBE的“三位一体、六要素、一中心”教学设计模型和创新实践课程教学模式,提升了课程教学质量,学生在优化的教学过程中获得了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增加了学生的体验感,提升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结论】高标准的教学设计为创新实践课程改革提供范例,为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的应用和实践提供可行的方法和思路,对于高校各创新实践类课程的建设和改革都可以起到引领和示范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课程思政教学方式单一、评价方式仍以分数为主、教学资源没有对标课程建设要求,且机械类专业的课程思政研究成果较少,还未形成面向课程思政的有效教学方法。【方法】课题组以“工程软件应用”课程为教学研究对象,构建基于“课程思政”的机械专业课程教学资源,探索教学方法的集成创新形式,研究专业课程融合思政目标的达成度评价体系,并将评价结果进行了反馈。【结果】通过坚持党的领导、细化教学目标、建设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评价等措施,构建了基于“课程思政”的工科类专业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体系,形成了稳定的专业课持续改进机制。【结论】本研究将“立德树人”贯穿教学始终,有助于新时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促进工科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史玉立 《南方农机》2023,(20):167-171+179
【目的】“传感与检测技术”课程是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为了发展培养各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亟需在此类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方法】教学团队根据国家对高职人才的培养要求,基于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深入研究了在专业课程中进行职业素养、能力培养和思政教育的思路。根据职业院校专业课程的特点,归纳总结了实践思政教育的方式方法,并以专业群平台课程“传感与检测技术”为例,进行了深度改革和建设。【结果】授课班级的教学效果、学生学习的成就感显著提升。课程由原先的难度较大、学生怕上的课程变成了学生喜爱的课程,教学满意度高于其他课程,期末成绩优良率达到85%以上,学生课程讨论参与度高,毕业生在实习调查中多次提到了本课程的学习,多名同学应用课程知识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并获奖。【结论】本课程的建设经验可以为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经验借鉴,是对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一次有效探索。能够在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同时,加强学生的德育意识和德育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韩振华  魏群  李文娟  单文桃  巢渊  丁力  黄明 《南方农机》2023,(14):159-162+165
【目的】改变传统机器人实践类课程教学与应用脱节的现状。【方法】课题组将虚拟仿真技术融入机器人实践类课程教学中,分析了国内机器人实践类课程教学现状与虚拟仿真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在新工科背景下虚拟仿真技术融入机器人实践类课程的创新教学方案。首先,分析了创新教学内容的总体导向,基于现有教学硬件资源,将新工科、课程需求与虚拟仿真技术所构建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相结合;其次,以机械手臂涉及的相关虚拟仿真为例,确立虚拟仿真技术在课程中的融合点;最后,以机器人RV精密减速器结构建模与装配虚拟仿真为教学实践案例,建立机器人实践类课程创新教学体系以及相应的课程考核方法与成绩评定形式。【结果】机器人实践类课程创新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新性,锻炼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机器人应用能力与就业竞争力,满足社会对机器人创新人才的需求。【结论】创新教学为新工科背景下机器人相关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提供了有益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孔令蕾  张锁荣  陈国炎  曹健  唐明 《南方农机》2023,(20):183-185+189
【目的】针对“数控技术”课程偏重理论和研究型教学的方式,提出产教融合育人模式,以培育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能人才。【方法】基于产教融合模式,以“数控技术”课程为研究对象,以新工科课程建设改革为指导,明确课程教学改革目标,理清设计教学改革思路与内容,合理分配校企教师教学内容,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加强课程的过程性考核,注重学生作为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能人才的培养。【结果】产教融合育人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应用型本科生专业核心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学效果显著。【结论】基于产教融合模式的教学改革可以提高企业岗位入职率,降低企业人才培训成本,促进社会就业稳定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李健  杜彦斌  陈鹏 《南方农机》2023,(24):178-180+183
【目的】在“新工科”以及“智能制造”专业的建设背景下,“测试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如课时少、教学模式单一以及实践环节不足等,亟须解决这些问题。【方法】课题组基于课程培养目标,提出“双线”结合教学方法,充分利用中国大学教学平台的“线上”教学资源,让学生自主预习,提高“线下”教学的效果;提出多元融合的教学模式,采用板书和多媒体课件对知识点的关联进行梳理,采用动画或视频,对复杂数学模型变换的过程进行展示,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出实践教学环节的强化措施,利用学校虚拟仿真平台进行测试系统的搭建,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基地,让学生感受测试系统实际工作过程。【结果】通过教学模式改革,可以在有限的课时条件下达成教学目标,同时增强了学生对复杂知识点的理解,学生学习效率明显提高,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结论】可有效解决现阶段“测试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进而为将来的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新工科专教育背景下,专业课程教学中通过融入课程思政,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以实现专业教育与立德树人并举的教育目标。机械制造工艺学为机械类本科专业核心课程,具有专业综合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文中以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思政教学为例,介绍了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分析了课程中的德育素材,进行了案例展示,并对课程思政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机械类专业课程思政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互联网+”时代,传统实验教学已不能完全满足新时代专业人才的培养需求,如何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设计适合线上教学的实验教学体系是高校需要思考的问题。【方法】课题组以机械基础实验教学为研究对象,基于新工科建设要求,融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OBE理念,创新性地构建了新的机械基础实验教学体系,并基于VR和UE4引擎技术,搭建了集虚拟3D展示与交互于一体的软硬件结合、数字资源丰富的网络虚拟实验教学平台,探索了网络实验平台的功能实现及应用场景。【结果】该平台可作为线下相关课程学习的辅助和补充,促进高校“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开展,丰富现有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有效推进和带动数字化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温成卓  刘红  郑虎  赵艳妮 《南方农机》2023,(14):166-169
【目的】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与“双高”建设深度融合,强化课程育人导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课题组以“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课程为例,结合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和课程内在素养要求,合理设计和挖掘思政育人元素,基于项目化教学思路,根据课程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点设计了包含6个教学项目的“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课程整体教学方案,并以项目五“工业机器人在线编程与调试”为例,设计以“中国太空站灵活的机器人手臂展科技实力”为主题的课程教学,通过课前咨询预习、课中导学汇报、课后巩固拓展等环节全方位展示了教学实施过程。【结果】“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效果显著,切实提升了立德树人的成效,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治学严谨、敢于挑战的科学精神和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和思政素养,为相关课程的改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宋理敏 《南方农机》2023,(9):192-195
【目的】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再次明确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类型教育背景下,为快速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有效落实教学计划、培养德技双修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高职专业课程须进一步深化改革。【方法】以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专业核心课程“零件的数控铣削加工”为突破口,通过剖析课程存在的问题,对课程理念、育人模式、教学内容、教学实施方法、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改革和创新性实践。【结果】教学团队通过课程改革,育人成效显著,2 000余名学生直接受益,数控铣工职业资格证书首次通过率由50%上升到80%,“1+X”车铣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取证率达50%以上,实习生对岗率达75%以上,企业满意度达98%,并建成了优秀教学团队,为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深化改革提供了可行思路和方法。【结论】通过对“零件的数控铣削加工”课程全方位改革实践,有效解决了课程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脱节,日常教学与大赛训练、证书考核培训分离,课岗对接、课赛融合、课证融通不畅以及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不仅使课程改革、专业建设迈上了新台阶,而且教学能力、专业水平得到了较大提升,有效提高了课程的教学效果与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培养满足注塑制品生产企业和模具企业对注塑模具设计岗位的技能要求的高素质人才,使学生达到国家模具设计师(中级)的职业技能和职业资格标准。【方法】课题组以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针对高职模具专业核心课“塑料模具数字化设计”课程改革的背景、现状和问题,探讨了该课程进行“岗课赛证”四位一体融合课程改革的必要性,根据企业行业要求、职业标准、技能大赛、“1+X”证书标准,形成以注塑模具设计员岗位能力为目标,以典型注塑模具结构设计为主线,以企业真实案例为载体,以培养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为思政要素的“岗课赛证”融合课程改革与实践的育人模式。【结果与结论】佛山职业技术学院经过“塑料模具数字化设计”课程“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改革实践后,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大大提高,其学习成绩、课程完成度、出勤率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都有一定提升,为其他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卢慧娟 《南方农机》2023,(9):171-174
【目的】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方法】笔者利用专业基础课受众面广的特点,在“机械制图”课程中进行“三全育人”教学改革,组建课程教学育人团队,建构课程教学育人体系,并结合农业类高职院校就业特点,确定家国情怀、“三农”情怀、工匠精神、职业素养四方面的育人维度。【结果】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经过教学改革与实践,确定了“立足苏南、服务‘三农’”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了一批具有正确的工程伦理观、良好的职业素养、励志建设更好的“三农”、德才兼备且具备一技之长的高技能专业人才。【结论】在高校进行教学改革,实现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可以切实有效地提高立德树人的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14.
赵林林  武涛  林伟 《南方农机》2024,(3):172-176
【目的】提高“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方法】针对“汽车机械基础”课程存在涵盖知识面广,知识点零散;课程教学目标与企业对接不够深入,学生对新技术、新方法、新思路掌握不足;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兴趣不是很高,课堂参与率低,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欠缺等问题,课题组开展“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职“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课程教学改革可以从三方面着手,即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成果为导向,从教师、教材、教法三方面,依靠“学习通”平台,精准完成学情分析;改革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开展第一课堂教学实施。【结果】通过改革,学生主体地位得到贯彻,学生积极性不断提高,课堂参与度将持续上升;学生的创造性得到尊重,能够提高机械设计能力、创新设计能力;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强化,团队协作精神、工匠精神等获得了训练和提高。【结论】高职“汽车机械基础”教学改革模式对其他课程改革,有着十分可行的可复制性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机电一体化”是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是培养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需要围绕更好提升学生工程创新能力而不断探索改进教学模式,探讨新教学理念与教学技术,提升教学效果。【方法】课题组结合机械电子工程学科特点,提出“机电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从“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转变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工程教学相互支撑”的模式,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等方面剖析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工程教学三个阶段。理论教学应注重知识结构完整性,实践教学可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工程教学注重问题分析能力和知识灵活运用能力,以工程案例教学和工程项目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展示其教学要点。同时,围绕创新能力培养,在总结创新能力培养的一般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以科研项目为支撑开拓学生视野并锻炼学生良好思维的方法。【结果】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和反思所学内容,帮助他们进一步深化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结论】在机电一体化理论教学中,教师结合具体的案例和实践,加强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可提升“机电一体...  相似文献   

16.
郑明强 《南方农机》2023,(11):184-186
【目的】“机械制图”是机械专业学生学习三维软件的基础必修课程之一,其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较多,相比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难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充分应用到实践中,不能满足此课程的教学需要,应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水平。【方法】将OBE理念融入“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从教学方式、评价机制、教学内容等方面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探索。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导向,采用“教学继续开展,改革先行”的方式,不断优化、提升专业建设和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能力和掌握实践技能的水平。【结果】该教学模式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能力,进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结论】基于OBE理念,以学习产出作为依托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班集体之间的团结,为“机械制图”课程的改革和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为培养综合性应用技术型人才助力,进而推动职业教学的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17.
基于"新工科"建设的人才培养目标,文章从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教学体系与考核评价体系的优化和校企融合等方面对汽车类专业的教学进行研究创新,探讨了如何提升学生工程实践技术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以满足新形势下对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高峰  夏庆锋  肖扬 《南方农机》2024,(2):192-195
【目的】探索建立一种高质量的机械电子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无锡产业发展。【方法】课题组以无锡学院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地方本科高校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短板,确定了新工科背景下机械电子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目标,构建了“四位一体”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思政文化+传统文化+专业课程”的人才培养专业文化建设、“案例化教学+本科生导师制+毕业设计双导师制”的课程体系改革、“‘鱼池’教学法+专业学科竞赛+企业项目实训+行业技能证书”的教学方法建设以及“内培外训基础师资+外引挂职双师师资+外聘外协企业师资”的师资队伍建设。【结果】“四位一体”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工程综合素质,可为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点申报及无锡学院升格大学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9.
刘婷  胡红  梁剑 《南方农机》2023,(15):192-194
【目的】农科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培养农机专业人才,提高农科人才质量。【方法】课题组结合西华大学“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的开展,以“农业机械学”教学实践为载体,分析了该课程现有教学体系和教学实际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了新的教学改革思考与建议。【结果与结论】讲授好“农业机械学”课程不能仅从传授理论知识出发,更要全方位地考虑学生的能力培养,从培养方案、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多个方面共同完善,不断提升“农业机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谢菲  胡荣  唐磊 《南方农机》2023,(11):190-191+195
【目的】为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在线开放平台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迫在眉睫,以解决目前教学中出现的知识点抽象、课堂活跃度低、学生自主能力差、参与度不高等问题。【方法】基于智慧职教平台“机车车辆主型电器装调”在线开放课程,根据铁道机车车辆制造与维护专业课程标准,课题组从课程目标和考核标准出发,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建设智慧职教平台在线开放课程,整合教学资源,为师生提供沟通交流平台。【结果】有效地发挥了在线课程教学的优势,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了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实践动手的能力,为其今后从事铁路机车车辆电气设备维护与检修相关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