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苹果叶盘法基因转化中抗生素种类和浓度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苹果品种嘠拉试管苗为试材,研究了卡那霉素(Km)、潮霉素(Hm)对继代苗生长和离体叶片再生的影响,以确定叶盘法基因转化的选择压和转化体的筛选浓度以确定苹果叶盘法基因转化中的选择压和抗性芽的筛选浓度;同时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头孢霉素(Cef)和羧苄青霉素(Carb)对苹果离体叶片再生的影响及对农杆菌EHA105和LBA4404的抑菌效果,以确定苹果叶盘法基因转化中合适的抑菌抗生素种类和浓度;以确定侵菌共培养后合适的抑菌抗生素种类和浓度。。结果证明表明:Km卡那霉素10mg/L、Hm4.0 mg/L完全抑制了叶片不定芽的分化,可作为苹果叶盘法转化时抗性芽的选择压; 在Km 50mg/L、Hm5.0 mg/L达到继代苗的半致死浓度,可作为基因转化后抗性芽苗的筛选浓度,10mg/L时完全抑制供试叶片不定芽的分化。;由于抗性芽再生的选择压与抗性苗筛选浓度相差较小,Hm相对于Km更适合作为苹果基因转化的选择标记;培养基中附加潮霉素的浓度为5mg/l继代苗不再分化生长,作为基因转化后抗性芽的筛选浓度,2.0mg/L时完全抑制供试叶片不定芽的再生,作为基因转化后抗性芽的筛选浓度。头孢青霉素在Cef 300mg/L时就能完全抑制农杆菌生长,对叶片不定芽的再生影响不大;而附加Carb羧苄青霉素则需400mg/L以上时才能抑制农杆菌LBA4404的生长,同时严重抑制了叶片再生。因此,宜选用Cef作为苹果基因转化的抑菌抗生素。  相似文献   

2.
以嘎拉苹果叶片为外植体,利用GUS瞬时表达率,对农杆菌介导法转化苹果的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卡那霉素(Km)选择压在30 mg/L时,外植体预培养2~3 d后以OD600=0.3~0.5农杆菌菌液浸泡3~5 min,共培养3 d,延迟筛选3 d可明显提高M2叶片转化效率,GUS阳性率达50%.PCR检测初步证明,LFY基因已整合到苹果再生植株中.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贵州珍珠半夏外植体类型、外植体年龄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叶柄为珍珠半夏植株再生最佳外植体,叶片次之,珠芽较易再生成苗,但出芽数较低;叶柄诱导再生的适宜培养基为MS附加0.5mg/L BA和0.2mg/L IBA,叶片诱导再生的适宜培养基为MS附加0.2mg/L TDZ和0.2mg/L IBA;正常生长20d左右的外植体有利于植株再生。半夏组培苗较易生根;生根苗经过驯化移栽后成活率均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4.
苹果砧木玻璃化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含量变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HPLC方法测定了苹果砧木茎尖培养苗玻璃化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玻璃化苗叶片及茎尖中赤霉素(GA3)、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含量极显著降低,同时细胞分裂素(CTK)含量则显著上升,在茎叶极度玻璃化时CTK含量显著下降。在继代培养过程中,叶片玻璃化症状出现之前5~10天,已开始了GA3、IAA的下降和CTK的上升过程,GA3/CTK、IAA/CTA比值也急剧下降。培养基高浓度6-苄基腺嘌呤(6-BA)能引起叶片GA3、IAA含量下降及玻化出现,表明苹果砧木茎尖培养玻化现象与GA3、IAA、ABA及CTK含量及比值的急剧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5.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苹果组培苗延缓生长保存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富士、乔纳金、金矮生、嘎拉组培苗为试材,在继代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比久、矮壮素、多效唑及脱落酸,研究了植物生长延缓剂和生长抑制剂对苹果组培苗延缓生长种质保存的效应。结果表明:比久、矮壮素均有明显抑制苹果组培苗生长的作用,且茎尖存活率高,试管苗生长状况较好,转入常规继代培养基当代即可恢复生长,可用于苹果种质资源的离体保存,比久适宜的浓度为80mg/L,矮壮素为75mg/L左右;多效唑处理虽能明显抑制苹果试管苗生长,但易使有些品种试管苗玻璃化,可选择性应用;脱落酸作用过于剧烈,绝大部分处理苗死亡,不宜在苹果种质保存中使用。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苹果端粒酶特性与组培试管苗繁殖、衰老的关系,本试验选取‘金冠‘’富士’及‘嘎拉’3个苹果品种的不同继代次数、不同苗龄的试管苗叶片及不同的试管材料(试管苗叶片,茎段,愈伤组织),分别用改良TRAP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了端粒酶活性和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表达量。研究表明,随继代次数增加,保存多年的苹果试管苗端粒酶活性变化不显著;苹果试管苗在90 d的生长期内,不同苗龄叶片端粒酶活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不同试管材料端粒酶活性具有组织特异性,其中‘金冠’愈伤组织端粒酶活性最高,‘嘎拉’叶片的端粒酶活性最高。本研究中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表达量与端粒酶活性的变化规律一致。  相似文献   

7.
以烟草NC89叶片为材料,研究了叶片直接再生植株所需的IAA、6-BA浓度配比,并对叶片植株再生中卡那霉素和潮霉素的抑制浓度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在MSB+0.1~0.5 mg/L 6-BA+0.5 mg/L IAA的MSB处理培养基上,外植体边缘细胞通过器官发生途径可以高频直接植株再生,抗生素对叶片直接再生芽的抑制浓度为卡那霉素30 mg/L,潮霉素30mg/L.  相似文献   

8.
苹果丰木玻璃化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含量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HPLC方法测定了苹果砧木茎尖培养苗玻璃化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玻璃化苗叶片及茎尖中赤霉素(GA3)、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含量极显著降低,同时细胞分裂素(CTK)含量则显著上升,在茎叶极度玻璃化时CTK含量显著下降。在继代培养过程中,叶片玻璃化症状出现之前5 ̄10天,已开始了GA3、IAA的下降和CTK的上升过程,GA3/CTK、IAA/CTK比值也急剧下降。培养基  相似文献   

9.
从叶片解剖学角度分析不同苹果砧木品种的耐盐碱性,旨在筛选适宜新疆南疆盐碱土壤栽培的优良苹果砧木。本研究以7种四年生苹果砧木为试验材料,将NaCl、Na2SO4、NaHCO3、Na2CO3按1:9:9:1的比例混合,盆栽浇灌1/2 Hoagland营养液,模拟浓度为60 mmol/L的盐碱复合胁迫,对照浇灌1/2 Hoagland营养液。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14项叶片解剖结构,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系统法综合评价各砧木的耐盐碱性。研究发现盐碱复合胁迫对砧木叶片叶肉解剖结构产生的影响大于叶脉结构;盐碱复合胁迫后,耐盐碱性较强的砧木叶片的栅栏组织细胞、维管束结构和厚薄壁组织细胞变得发达,组织紧实度增大,而耐盐碱性较弱的砧木叶片的栅栏组织细胞短缩,海绵组织疏松,组织疏松度变大,主脉厚度减小。结果表明,7种供试材料的耐盐碱性分为三类,包括耐盐碱性强的八棱海棠,较强的小金海棠和平邑甜茶,较弱的野苹果、白海棠、山定子、湖北海棠。本研究结果为耐盐碱性强的苹果砧木选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采用60Co-γ辐射处理马铃薯单细胞,快速高效获得马铃薯突变体材料,为丰富马铃薯育种材料提供支持。以紫色马铃薯‘黑美人’试管苗和块茎2种外植体为材料,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培养并建立细胞悬浮培养系。以紫色马铃薯‘黑美人’单细胞为辐射材料,采用5个剂量的60Co-γ射线辐射处理,观察比较不同辐射处理条件下单细胞的再生率。结果表明:经过10 Gy的60Co-γ辐射处理后,有一定数量的再生植株产生,20 Gy的60Co-γ辐射处理后,植株再生慢,再生率低。经过40Gy、60 Gy的60Co-γ辐射处理后无再生植株。细胞核制片观察结果表明:通过30天的再生培养后,细胞核的外形有明显的变化,10 Gy的辐射处理对细胞核的影响仍明显低于20 Gy,说明60Co-γ辐射处理单细胞引起的诱变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有望获得到马铃薯突变体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