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杜振华  李著信 《油气储运》1995,14(2):25-26,28
国内目前铁路油罐车轻质油品的装卸多数采用上装上卸式,此方式存在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如气阻,蒸发损耗超标准,操作程序复杂,劳动量大,不安全等。为此,设计了气隔式油脂密封下部卸油装置。它是由密封活塞,传动机构和活塞缸组成。密封活塞又和活塞缸共同组成油脂室和空气室。油胆内装满密封油脂,两端由密封密封,空气室则把油品与油脂隔绝开来。该装置与阀门内装满密封油脂,两端由密封圈密封,空气室则把油品与油脂隔绝开来  相似文献   

2.
潜水泵的漏水故障,大多是密封装置老化、磨损所致,除了更换新的密封件外,还可采取以下简易排除方法。一、潜水泵密封圈由于长期使用失去弹性,此时可取出密封圈,找一块0.3~0.5毫米厚的纸或布,剪成比原密封圈稍大的垫块装到凹槽中,最后装上原密封圈。二、如尼龙密封座内的橡胶密封圈磨损,可将其取出,调换位置安  相似文献   

3.
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双螺旋密封装置(CN91.2.26522.1)自开发以来,由于其密封性能好、使用周期长、安全可靠等特点,具有普遍的推广价值。胜利石油管理局油气集输公司与专利权人刘祖益高级工程师合作,首次将其应用于250D 60×8型和250Ys 150×2型外输油泵上。该密封装置运行时间已超过8 640h,至今,密封部位不漏油、不发热,中间无维修和更换配件,没有发现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4.
潜水泵的漏水故障,大多是密封装置老化、磨损所致,除了更换新的密封件外,还可采取以下简易排除方法。 一、潜水泵密封圈由于长期使用失去弹性,此时可取出密封圈,找一块0.3~0.5毫米厚的纸或布,剪成比原密封圈稍大的垫块装到凹槽中,最后装上原密封圈。  相似文献   

5.
王猛 《油气储运》2000,19(6):44-46
在D型输油泵螺旋密封装置的应用中发现,不同规格的D型泵在输送不同原油及在不同运行工况下,会导致密封效果出现较大差异。通过分析,指出在螺旋密封装置设计时将输送介质粘度、运行温度及压力等参数作为常数,是导致密封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实际工况,确定了螺旋密封装置的设计参数选值,对原设计进行了修改,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螺旋密封装置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6.
袁进军 《油气储运》1998,17(11):44-45
分析了闸阀阀杆密封填料渗漏的原因,认为主要是阀门经过长时间的运行,阀杆密封填料出现老化和磨损,针对这一问题,对油浸石棉盘根,柔性石墨,耐油橡胶,聚四氟乙烯材料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和选择,实践证明,采用聚四氟乙烯密封圈和耐油橡胶密封圈珂以很地地解决阀门阀杆密封的渗漏问题。  相似文献   

7.
以O形密封圈为例,介绍了密封的工作原理,并结合实例从设计、材料、安装、预热和润滑等方面对其失效原因进行分析,最后总结了密封件的存放、使用和工作环境对密封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针对环锁型快开盲板在工程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门盖开闭困难或密封失效的原因,介绍了自主发明的鞍形橡胶密封圈的结构原理及应用情况。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模,对自主发明的鞍形橡胶密封圈和进口的唇形橡胶密封圈进行密封性能比较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工况条件下,鞍形橡胶密封圈的各项密封性能指标均优于唇形橡胶密封圈,且其自身的Mises应力分布也优于唇形橡胶密封圈,不影响实际使用寿命。鞍形橡胶密封圈已应用于国产化高压大口径环锁型快开盲板,鞍形密封圈及其配套的密封结构可以解决快开盲板启闭过程中的卡死问题。  相似文献   

9.
张健 《油气储运》1999,18(12):37-39
对比了外浮顶油罐一次密封与加一次密封的密封效果,分别介绍了一次密封、二次密封结构及密封机理,着重从对储液表面温度及变化的控制以及降低风荷载引起的油气损耗等方面分析了二次密封装置的机理。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有柱塞泵在使用中存在的密封性不好、寿命短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地面高压柱塞泵的密封结构改造方案。该装置采用多级液压密封结构,利用泵内自身泄露出的高压液体,作用在密封件上,形成密封自紧力;多级密封之间分级工作,可实现对柱塞泵内高压液体的完全密封,达到微漏失、甚至零漏失的效果,工作寿命长,维护工作量小;在保证密封的前提下,可以随压力自动调整对柱塞的抱紧力,减少了的磨阻损失;在密封环发生一定量的磨损时,在高压作用下,能自动补偿,仍能保证完好的密封效果。该研究的成果有利于解决现有的填料密封造成的漏失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对于液体,根据分子运动论可知,在分子之间有着作用力。液体受压时,分子间距减小,分子之间产生斥力,就表现为压力,即压力的表现形式为要求膨胀的能。液体的压力产生还有一个液柱高度产生的位置能,位置能在液柱高度存在时是始终存在的。  相似文献   

12.
有些卸车栈桥不能满足上卸鹤管的应用条件,使卸油作业难以进行,为此提出根据所卸介质的挥发性合理选择鹤管,鹤管出厂前做虹吸试验,加强鹤管的密封性,密封圈应设计成自封式,自动补偿密封圈磨损的能力,如采用“O”型圈时,应保证密封圈的压缩量可调。在上卸作业的工艺流程中,高位汇管布置会破坏鹤管的虹吸能力,使上卸速度减慢,甚至终止卸油,而低位汇管能避免鹤管间相互干扰,降低对管系严密性的要求,从而顺利地实现上卸作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介绍了渗透式石蜡封口技术的工艺流程和技术原理,并采用3种不同的石蜡封口法对马铃薯环腐病(块茎)、稻瘟病(茎、叶)、柑桔溃疡病(枝叶、幼果)、辣椒炭疽病(果)等4种植物病害标本进行封口保存试验,结果表明渗透式封口法标本保存时间最长。并分析了渗透式石蜡封口技术的优点及局限性,介绍了渗透式石蜡封口法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4.
可变径油气管道检测器是一种可以同时对一个发、收球站间距内的不同口径管道进行在役检测的管道检测设备,其优点是通过能力强、适用范围广、经济性好。通过对实现变径检测的可变径皮碗的结构设计及密封性能进行研究,提出一套适用于油气介质的40~48 in(1 in=25.4 mm)可变径皮碗结构。利用有限元仿真分析、可变径管道检测器牵拉、气体密封驱动测试方法,验证了可变径皮碗结构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通过现场工业应用,证明可变径皮碗结构设计及密封性能均满足设计指标和现场应用要求。打破了国外长期对可变径清管与检测技术的垄断,为中国自主研发可变径清管及检测装备早日实现系列化工业现场应用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楔形双闸板闸阀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密封失效的问题,利用ANSYS软件对闸阀进行有限元建模,并进行热力耦合分析与密封性能评价。结果表明:在热应力和介质压力作用下,最大Mises应力出现在出口阀座处;出口阀座两条危险路径的3种不同应力强度评定结果均不合格,且出口阀座密封面的最大密封比压超过许用比压。基于以上分析结果,结合闸阀结构,获得了闸阀密封失效原因,进而对闸阀结构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结构优化后的出口闸阀的最大Mises应力、密封面的最大密封比压均大幅降低,两条危险路径的3种不同应力强度评定结果均达到合格要求,能够有效解决密封失效问题。研究结果可以在楔形双闸板闸阀结构设计与优化方面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从密封元件的接触摩擦特性出发,创新性地提出一种清管器清洁能力评价方法。利用ANSYS软件建立两种常见形式的清管器在水平直管内运行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通过现场试验对其准确性进行验证。通过分析计算结果,分别对不同摩擦工况下的两种清管器的清洁能力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接触摩擦因数对清管器在运行过程中的密封紧密度、切向刮擦力、有效清洁面积均存在影响,随着摩擦因数的增加,清管器密封元件的切向刮擦力增大,而接触紧密度和接触面积减小。在相同摩擦工况下,当密封元件材料和过盈量相同时,直板型清管器的密封紧密度和刮擦力均优于皮碗型清管器;然而在运行相同距离的情况下,皮碗型清管器所能产生的有效清洁面积大于直板型清管器。根据待清洁管道内的杂质类型来合理选择清管器种类可以有效发挥其清洁能力,提高清洁效率。  相似文献   

17.
汤占岐  李晓瑞  姜国平  康亚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853-22854,22899
[目的]探讨动压槽的槽深、槽数对农用潜水泵机械泄漏量、液膜刚度等密封性能的影响。[方法]在潜水泵机械密封的设计上应用流体动压润滑理论,通过密封端面的斜直线槽产生流体动压效应,以提高密封装置的寿命。应用CFD技术建立密封的几何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以确保密封具有较小的泄漏量和较大的液膜刚度为优化准则,探讨动压槽的槽深、槽数等结构参数对泄漏量、液膜刚度等最佳密封性能参数的影响。[结果]外装式内侧斜直线槽密封具有明显的流体动压效应,能产生较大刚度的液膜,可实现密封端面非接触,减少摩擦磨损,能抵抗较为剧烈的外界工况变化;内侧斜直线槽能产生上游泵送效应,密封泄漏量小,当槽数为30,槽深为5—8μm时,密封综合性能最佳。[结论]斜直线槽密封具有泄漏量小、液膜刚度大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陈锡山  马铁伦 《油气储运》1998,17(10):15-17
针对外浮顶油罐密封装置在生产运行中出现的密封不严或密封压缩过紧的现象进行了现场调查,分析了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提出油罐基础沉降,罐壁的垂直度和椭圆度超差等是造成密封不严或密封压缩过紧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施工控制方法,特别是要加强油罐壁板预制质量控制,提高底圈壁板的安装质量,对第二圈以上壁板垂直度逐圈控制,把总体垂直度的控制误差分解到各圈壁板中,建议在大型储罐施工中,除提高技术水平外,还应加强人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