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粗粒土作为一种填料广泛应用大坝工程和人工地基基础工程中。笔者就湖北咸宁核电厂和蚌埠火电厂扩建等场平工程对建筑地基中几种常见的粗粒土的基本性质、填土压实标准的确定及检测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公路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很大程度取决于路基填料的性质、压实时的含水量及其压实的程度.路基工程性质除受土体本身具有不均匀性的特点影响之外,还有在投入使用过程中受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因此是1个非常复杂的实际工程难题,特别是对于细粒土.目前,我国公路早期病害严重,除施工原因外,现行路基压实标准不当也是原因之一.本文以不同特性的土样为研究对象,进行室内试验,研究细粒土的特征参数与其对应的回弹模量之间的关系,为路基施工提供更加合理的控制依据.  相似文献   

3.
变量施肥机连续混合装置中肥料颗粒运动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连续混合装置是混合变量施肥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混合装置中肥料颗粒的运动是影响各种肥料成分精确混合配比的重要因素。为了研究混合装置中肥料颗粒的混合特性,采用离散单元法跟踪每一个颗粒,仿真混合装置内颗粒的混合过程。在Hertz接触理论和牛顿第二定律基础上建立了肥料颗粒运动的数学模型,以变异系数作为反映颗粒混合程度的指标,着重探讨了混合装置内部结构、主轴转速对肥料颗粒混合特性的影响。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增加装置内分洒盘、拦料筒数目可以改善肥料颗粒的混合效果;随着主轴转速的增加,肥料颗粒混合均匀程度得到明显改善。仿真结果可为混合装置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采用自行设计大型水平渗透试验装置,对某枢纽工程坝体填筑料进行了原级配水平渗透及渗透变形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粗料含量的增加,土体骨架作用增强,水平渗透系数有所增大;粗料含量为65%~75%时,粗粒土水平渗透系数及抗渗强度发生显著变化,临界水力坡降与水平渗透系数存在一定负相关,随着水平渗透系数增大,临界水力坡降减小。  相似文献   

5.
运用加筋土原理设计新型挡土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是加筋土原理在工程实践中应用的一个实例,文中对加筋土挡土墙的工作原理、组成以及挡土板、拉筋、回填料的结构、材料与计算作了概括介绍。  相似文献   

6.
超径无粘性粗粒土填筑标准的确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受室内测试方法及模拟理论研究的限制,超径无粘性粗粒土的最大、最小干密度应通过现场碾压试验来确定。基于黄河小浪底及陕西省黑河水利工程大坝填筑质量控制检测的实践,提出了通过现场碾压试验来确定超径无粘性粗粒土的最大、最小干密度的密度试验桶法,使试验用料的最大粒径由100mm增大到360mm。介绍了用4因素(ρd~dmax~p5~Dr)相关图进行质量控制的方法、超径无粘性粗粒土全料含水量计算的经验公式以及含特大粒径砾石料的无粘性粗粒土填筑质量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7.
一、配制营养土 土、沙、肥以1:2:1的比例配制为好,土要选择含有机质多、熟化的表土.沙以粗粒为好,带细泥的沙透气性差,不宜使用.肥料以腐熟的羊粪、马粪为好.配制前三者都需过筛,然后混合均匀.  相似文献   

8.
贫胶粗粒料是利用就地开挖的弃渣经破碎,不需分级筛分,经简易拌合,利用振动碾碾压施工的一种经济、环保、便捷的施工建筑材料,是一种可在低坝大体积混凝土与施工道路路面硬化处理中广泛应用。文章以柬埔寨甘再水电站工程为例,介绍了贫胶粗粒料的应用情况,认为贫胶粗粒料可以在很多建筑领域特别是铺筑施工道路中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9.
凹凸棒土粉在鱼类颗粒铒料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华荫  陈余玲 《安徽农业科学》1995,23(3):279-279,281
凹凸棒土粉含有鱼类生长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并具有吸附性和粘结性。作为添加剂应用在鱼类颗粒配合铒料的主产中,可以减少无机盐用量,部分取代常用的粘结剂。制成的颗粒铒料有良好的漂浮性和粘结性,符合鱼类颗粒铒料的质量要求。凹凸捧土粉价格低廉,用作添加剂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土的抗剪强度指标是工程设计中极其重要的计算参数,其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工程成败.工程性质较差的细粒土实际中广泛分布,其抗剪强度指标受多种因素影响,变化复杂,不易准确确定.本文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考虑了孔隙比、含水率、塑性指数3个主要影响因素,利用正交设计的方法优化试验方案进行直剪试验研究细粒土抗剪强度指标影响因素.根据试验结果,计算了抗剪强度指标对各因素的敏感性系数,据此分析了抗剪强度指标对各因素的敏感程度,并利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建立了粘聚力和内摩擦角与孔隙比、塑性指数、含水率等3个因素的回归方程,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6和0.99,说明有很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小兴安岭典型树种粗根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小兴安岭树木良好生长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撑。 方法  以红松、落叶松、红皮云杉、樟子松为研究对象,在凉水实验林场选取了8个样地进行试验。以样木为圆心,采用树木雷达扫描以0.5、1、1.5、2 m为半径的圆周上的根系,采用环刀法和取土样法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并测量树高、胸径、冠幅等树木因子,分析小兴安岭树木粗根分布状况,并对粗根密度与树木因子及土壤因子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1)小兴安岭4个典型树种在水平方向粗根密度随着与树干距离的增加而减少;在垂直方向上,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红松和落叶松粗根密度逐渐减少,红皮云杉和樟子松粗根密度先增加后减少。红松、落叶松、红皮云杉、樟子松分别有82.1%、82.0%、89.6%、67.6%的粗根分布在0 ~ 40 cm土层深度。(2)树木粗根密度与树高、胸径、冠幅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 < 0.05),与树木平均阻力值无显著相关关系(P > 0.05)。(3)树木粗根密度与土壤含水量、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 < 0.05),与土壤密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 < 0.05),与毛管持水量相关程度最高(r = 0.538,P = 0.012)。树木粗根密度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水解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 < 0.05),与全氮含量相关程度最高(r = 0.646,P = 0.002)。 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树木因子和土壤因子均对小兴安岭4个典型树种粗根分布产生不同程度影响,树木粗根分布不仅与自身特性有关,还与其生存环境有关,而与树木材质状况无关。   相似文献   

12.
应用传统的地质重砂矿物测量法,穆斯堡尔谱以及光学显微镜技术,鉴别福建南亚、中亚热带的赤红壤、红壤和黄壤诊断层的粗粒氧化铁矿物。结果表明,黄壤电磁性矿物以针铁矿为主,铝硅酸盐矿物结构中含有较多的Fe~(2+);而红壤和赤红壤则以赤铁矿和针铁矿为主。黄壤中残留的原生矿物种类远较红壤和赤红壤复杂多样。由此认为,土壤粗粒矿物的组成特性,尤其是粗粒氧化铁矿物,与粘粒矿物一样反映了相应的土壤发生环境和过程,可作为自然土壤发生分类的一项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关中地区两种不同农业管理方式下土壤微形态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对关中地区不同土壤微形态特征的研究和对比,试图阐明农业管理方式对土壤发育过程和方向的影响。【方法】用偏光显微镜和NIKON NISBR2.2软件对土壤微形态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灌溉和非灌溉土壤均具有Ap1-Ap2-BC剖面构型, 但前者分异更明显;粗颗粒矿物组合均以石英和长石占绝对优势;与非灌溉土壤相比, 灌溉土壤Ap1和Ap2层中颗粒的长度、等圆直径、周长、面积、圆度、C/F(10μm)值降低的程度更大,残积粘土数量更多且出现一定数量的淀积粘土,孔隙形态更规则和孔壁更光滑。【结论】农业管理方式对土壤剖面分异和微形态有显著的影响;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灌溉可增强风化强度,使颗粒形态细化和园化程度增强,残积粘土数量显著增加且可出现淀积粘土,但对粗颗粒主要矿物组合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对位于英国东Shropshire的Hilton试验点中,已裸露12年的坡地侵蚀小区内的Bridg-north砂壤进行调查分析,并与小区相邻的自然草地作比较,结果显示,裸露砂壤土的有机质和大多数营养元素的含量显着低于草地;草地的有机质含量较裸地高2.15倍;草地含有较高比例的粗砂(0.355~2.0mm),尤以0.500~1.0mm部分较为突出,以及较少的粘粒(<0.002mm)和石砾(>2mm);说明,粗砂易于流失,Bridgnorth砂壤被长期侵蚀后,粗砂趋于减少,粘粒、石砾所占比例则逐渐增加.结果同时还指出,裸土的pH值不断降低,草地的粘粒和粉粒含量与坡度呈显着正相关,粗砂与坡度则负相关,这与福林等人研究的裸土的情形相似.以上结果表明,如果坡地被长期暴露,并且不投入任何营养物质,土壤肥力将迅速下降,质地发生变化,而种草可以保持和改善土地生产力,阻止土壤质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土壤类型和林分类型对土壤活跃有机质组分和微团聚作用的影响,及活跃有机质组分与微团聚作用之间的关系,采集秦岭辛家山林区云杉林、红桦林、杉桦混交林、华山松林、锐齿栎林和松栎混交林的表层(Ah)土壤样品,分析针叶林、阔叶林与针阔混交林之间以及冷凉湿润雏形土(云杉林、红桦林和杉桦混交林)与简育湿润雏形土(华山松林、锐齿栎林和松栎混交林)之间的土壤热水溶有机碳(HWEOC)含量、颗粒有机质(POM,分为3个组分:粗>0.25 mm,0.25 mm>细>0.053 mm和微团聚体内含组分)含量和微团聚作用比(MIR,微团聚体粘粉粒/土壤粘粉粒总量)。结果表明:1)林分类型对土壤粗POM含量和MIR有极显著(P<0.01)影响;土壤类型对土壤HWEOC含量、各POM含量和MIR均有极显著影响;2)针叶林地土壤粗POM含量显著(P<0.05)高于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和阔叶林林地土壤的MIR显著高于针阔混交林,冷凉湿润雏形土的HWEOC、粗POM、细POM含量和MIR均显著高于简育湿润雏形土;3)HWEOC、粗POM、细POM含量、MIR及海拔两两之间均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4)粗、细POM的含量解释了HWEOC含量87%的变化,海拔解释了MIR中81%的变化。林分类型和土壤类型都是影响林地土壤活跃有机质含量和土壤微团聚作用的重要因素,土壤类型是主要因素;活跃有机质的含量与土壤微团聚作用有紧密联系,土壤类型和林分类型能够通过对活跃有机质的作用进而影响土壤的微团聚性。  相似文献   

16.
TSP和PM10来源解析表明,土壤风沙尘是颗粒物的重要尘源,为此收集了源解析土壤风沙尘17种元素的质量浓度谱(成分谱),应用地质累积指数(以土壤元素背景值为背景浓度)来分析人类活动对城市颗粒物源解析土壤风沙尘的污染,为选择标识元素和治理风沙尘提供参考。结果表明:⑴粗颗粒土壤风沙尘中Al、K、Ti基本未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Ca、Ni、Cu、Zn、Pb已为中到强污染水平;⑵细颗粒土壤风沙尘中Na、Mg、Al、K、Ti、V、Fe、Ba、Mn未达到一般污染水平,Cr、Ni、Cu、Zn、Br元素达到较重的污染水平;⑶粗细颗粒元素地质累积指数城市间差别较大,细颗粒的地质累积指数相对高于粗颗粒元素的地质累积指数。  相似文献   

17.
根据含超粒径非均质混合土压实的试验结果,分析了非均质混合土的压实规律,总结出考虑颗粒级配确定非均质混合土最大干密度的拟合公式。所给公式模型清晰,概念明确,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极端干旱地区胡杨林根系分布的非线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2006年5—7月在极端干旱区额济纳旗的实测资料,对胡杨林的根系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期望对全面认识胡杨根系、根系吸水及胡杨SPAC系统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有力的试验依据和理论支持.该文将根系分为输运根系(d02 cm)和吸水根系(d≤02 cm).输运根系的分布存在分形现象,根系土壤水分的变化对胡杨输运根系的分布有着直接影响.分析过程引入了土壤含水率期望的概念,当土壤含水率期望的平均值为25.03 cm·g/g时,输运根系分布的分维值为2.000 7;当土壤含水率期望的平均值为55.95 cm·g/g 时,输运根系分布的分维值为1.627 5.即当土壤含水率期望值较低时,输运根系分布的分维值较大;当土壤含水率期望值较高时,输运根系分布的分维值较小.对于吸水根系,该文建立了根长密度在垂直和水平方向的一维分布函数以及二维分布函数.采用指数函数对吸水根系的根长密度分布函数进行拟合,拟合函数与实测数据的R2分别为:0.89、0.68、0.73和0.69,说明胡杨吸水根系根长密度的分布基本符合指数衰减规律.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盆栽的1年生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幼苗进行为期8周的适宜水分、中度和重度干旱3个土壤水分梯度(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70±5)%、(50±5)%和(35±5)%)处理,研究不同土壤含水量对刺槐叶片光合能力及碳水化合物在不同器官中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土壤含水量减少,刺槐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及光合能力逐渐降低;2)叶、茎干和细根的生物量显著减少,粗根的生物量也表现出降低的趋势,但根苗比增大;3)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保持不变,但淀粉含量显著减少,同时,茎干、粗根和细根中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均升高;4)可溶性糖和淀粉的总量在叶片和茎干中显著减少,在粗根和细根中也表现出下降的趋势。说明在干旱条件下,刺槐光合能力降低,有限的碳水化合物优先分配给非光合器官,特别是根系,引起根苗比的增大。  相似文献   

20.
天然沉积砂卵石粒度分布的分形结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分形几何学理论 ,研究了我国黄河及陕西省的黑河、石头河、冯家山古河道河床天然沉积砂卵石的粒度成分特征 ,发现在双对数坐标下粒度含量与粒径之间呈直线关系 ,表明粒度分布具有分形结构。根据直线的斜率 ,可求得相应的分维 (D=2 .5 5~ 2 .87) ,并讨论了分维与粗粒土级配的关系 ,提出可以以分维代替不均匀系数和曲率系数作为表征粗粒土级配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