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广西群体种茶树品系华江六垌茶的一芽二、三叶鲜叶为原料,研究了不同杀青温度对传统工艺六堡茶品质及内含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滚筒杀青时,杀青温度在220~240℃制作出来的传统工艺六堡茶品质较佳,干茶主要体现为香气纯正,汤色橙黄明亮,滋味浓醇、甘爽,叶底黄亮、匀整,同时干茶中含水量、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碱、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总体随着杀青温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试验的结果有利于传统工艺六堡茶产品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雅安藏茶制作工艺的品质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雅安藏茶制作工艺品质成分的分析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制作工艺递进茶叶的含水率递减,渥堆前3 d,含水率下降最少,失水率仅为3.01%,其他各工序含水率下降均较多;渥堆1~3 d,中层堆温上升了24.40℃,而上层和下层的堆温均下降,渥堆6~9 d,上、中、下3层的堆温均较稳定;鲜叶制成雅安藏茶后,儿茶素、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咖啡碱和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分别降低了69.88%、46.39%、68.53%、25.85%和7.11%;茶红素、茶黄素和茶褐素质量分数较鲜叶分别提高了24.33、53和5.67倍,而叶绿素总量下降了48%。分析表明,渥堆工序是雅安藏茶内含成分含量在各个工序下降(升高)最快的环节,温、湿度对其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3.
利用N+诱变选育的茶树新品系"茶农8号"的特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经N 诱变后的福鼎大自茶种子为原始材料,经系统选种和无性繁殖,育成了综合性状优良的茶树新品系“茶农8号”。经1998-2003年品种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品系春季萌发期较早;绿茶品质佳,尤以香气和滋味表现突出;鲜叶中生化成分含量丰富,比例协调,其中含茶多酚27.89%、咖啡碱4.55%、氨基酸2.01%、茶多糖2.04%、水浸出物50.49%;对倒春寒的抗性较强,抗虫害能力强。  相似文献   

4.
茶树修剪时期和程度对早市名优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取随机区组,就不同修剪时期和不同修剪深度对早市茶的品质影响作出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修剪时期对茶多酚和氨基酸影响不显著,对可溶性糖影响较显著,而对水浸出物和叶绿素影响极显著;其中,以10月份轻修剪茶叶品质成分含量最高,早春2月份次之。在不同修剪程度方面,除了对氨基酸影响不显著外,对其它几种内质均极显著;茶叶主要内含成分的含量为未修剪>轻修剪>深修剪。从品质成分分析看,采摘茶园春茶前不修剪或10月份修剪有利于名优茶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对新研发的荼用"叶壮"叶面肥进行了田间试验,对于春茶、夏茶和秋茶进行了3次田间试验,结果证明施用该叶面肥2~4次后,鲜茶叶的产量较对照增产20%以上,而施用双吉尔-GGR的对照增产小于10%.施用该叶面肥后生产的成品茶在茶叶感官评审方面与对照没有差异.茶叶理化指标分析结果表明施用该叶面肥后生产的成品茶在茶多酚、水浸出物、氨基酸和咖啡碱含量指标上均有提高.  相似文献   

6.
经试验,茶园在春、夏季施用“迦姆丰收”,以750倍液和1000倍液灌根增产效果最明显,鲜叶产量较对照提高42.25%-69.12%,在秋季施用“迦姆丰收”,以750倍液灌根和1000倍液叶面喷施、灌根,鲜叶增产效果明显,产量较对照提高18.2%-18.6%。经对茶叶成分化验得出,秋季采用750倍液叶面喷施效果最好,茶叶中多酚类、氨基酸、水浸出物分别较对照高6.64%、15.4%和4.74%,对春、夏季茶叶品质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湖南特种绿茶的主要化学成分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测定和分析了湖南省25只具代表性的特种绿茶的主要生化成分。结果表明:特种绿茶的全氮、游离氨基酸和咖啡碱的含量均高于普通绿茶,而可溶性糖和粗纤维的含量则低于普通绿茶;就品质成分来分析,产于山区的特种绿茶优于产于丘陵区的;茶树品种和原料嫩度均影响特种绿茶的主要生化成分含量。根据研究结果,作者提出了湖南名优茶在生产时间上限制在早春,在生产布局上应以山区为主,结合有特殊条件的其他地区来发展名优茶,在生产原料上,应以一芽一叶为主,适当考虑有特色的茶芽和一芽二叶初展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茶叶是世界上最为普遍的一种饮料,居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首,为国内外公认的“多维低糖及多功能”保健饮料。茶含600余种成分,可分为生物碱类、茶多酚、蛋白质和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脂肪类、有机酸、芒香物质、茶叶色素、酶类、维生素类、无机物类等11大类。其中茶咖啡碱等生物碱有松驰支气管平滑肌的解痉作用,茶多酚的杀菌消炎作用,茶多酚与茶中所含维生素C结合的抗过敏作用,维生素A、B、C、E等的  相似文献   

9.
通过设置了不同浓度的硒处理,调查了各处理下POD(过氧化物酶)、SOD(超氧化物歧化酶)、CAT(过氧化氢酶)等生理特性酶以及游离氨基酸、茶多酚、水浸出物、酚氨比等主要影响品质的化学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较低浓度的硒处理(1 mg L~(-1))不会对粗壮女贞叶片内的防御体系产生不利影响,一般体内的生理酶活变化不明显,且游离氨基酸、水浸出物的含量最高,酚氨比最低,茶的苦涩味有所降低,茶多酚也有明显的提高,提高品质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典型相关分析在茶叶贮藏保鲜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典型相关分析应用于茶叶贮藏品质与环境因子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茶叶贮藏保鲜中首先要控制茶叶的含水量,它是影响茶叶贮藏品质劣变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氧气、温度和光照等。在茶叶品质中以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碱、叶绿素为主要营养成分,应作为判断茶叶品质必测生化指标,从而揭示了茶叶贮藏品质与环境因子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锰对苦丁茶化学品质的影响,采用国际通用的营养液配方对苦丁茶进行砂培盆栽试验。结果表明:MnCl2·4H2O对苦丁茶叶片中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等含量的提高非常有利。锰处理苦丁茶30 d后,上述各物质含量均随着锰质量浓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而锰和皂苷则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MnCl2·4H2O质量浓度为6.0 mg/L时,苦丁茶叶片中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黄酮及茶多酚含量最高,此质量浓度对提高这几种化学物质含量较好;MnCl2·4H2O质量浓度为8.0 mg/L时,苦丁茶叶片中锰和皂苷含量最高,分别为0.555μg/g和0.828 mg/g。酚氨比随着锰质量浓度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以MnCl2·4H2O质量浓度为6.0mg/L时茶多酚、黄酮、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品质良好,开发利用价值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2.
腌制竹笋品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竹笋腌制是我国传统竹产品加工方法之一。近年来,降低含盐量,及变腌干笋为及食、休闲、风味食品,在大中城市和国际市场需求中有上升的趋势,但这类产品货架期寿命、夏季高温导致质量难以控制等系列问题已经成为研究者和商家关注的焦点。就腌制及品质通过正交实验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新鲜竹笋氨基酸种类和含量丰富,腌制后氨基酸种类及含量均有变化:种类增加、含量减少;含盐量对腌制竹笋中的黄酮、粗纤维和氨基酸含量有很大影响;以总黄酮、粗纤维、氨基酸含量作为产品质量考察指标,竹笋腌制的最优组合为A1B3(含盐量为25%,有笋衣);竹笋腌制过程中的变色可能与氨基酸分子中羟基变性有关;竹笋腌制后氨基酸种类增加与竹笋蛋白质变性及腌制中微生物有关。  相似文献   

13.
茶多酚、茶氨酸联合分离提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绿茶为原料,先采用ZJL大孔离子交换树脂从茶叶的浸提液中提取茶氨酸和脱除咖啡因,再用ZJX大孔吸附树脂提取茶多酚.通过对树脂的静态、动态吸附性能的实验研究,确定了茶多酚、茶氨酸联合分离提取的工艺.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能很好地脱除咖啡因,提取的茶氨酸纯度达85.43%,提取率为0.94%;提取的茶多酚纯度达95.62%,提取率为12.35%,且茶多酚中的咖啡因含量低于0.8%.  相似文献   

14.
Tea (Camellia sinensis (L.) O. Kuntze) leaves are a major source of flavonoids that mainly belong to the flavan 3-ols or catechins. Apart from being responsible for tea quality, these compounds have medicinal properties. Flavanone 3-hydroxylase (F3H) is an abundant enzyme in tea leaves that catalyzes the stereospecific hydroxylation of (2S)-naringenin to form (2R,3R)-dihydrokaempferol. We report a full-length cDNA sequence of F3H from tea (CsF3H Accession no. AY641730). CsF3H comprised 1365 bp with an open reading frame of 1107 nt (from 43 to 1149) encoding a polypeptide of 368 amino acids. Expression of CsF3H in an expression vector in Escherichia coli yielded a functional protein with a specific activity of 32 nmol min(-1) mg protein(-1). There w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oncentration of catechins and CsF3H expression in leaves of different developmental stages. CsF3H expression was down-regulated in response to drought, abscisic acid and gibberellic acid treatment, but up-regulated in response to wound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catechins paralleled the expression data. Exposure of tea shoots to 50-100 microM catechins led to down-regulation of CsF3H expression suggesting substrate mediated feedback regulation of the gene. The strong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oncentration of catechins and CsF3H expression indicates a critical role of F3H in catechin biosynthesis.  相似文献   

15.
近十年来国际国内的大量调查与实验表明:占工业化国家中死亡和发病首位,并在发展中国家日益上升的心血管病疾病,与膳食结构中的脂肪来源有密切关系;并且,在中、老出  相似文献   

16.
Introduction Tea polyphenols, extracted from tea leaves, is a hydroxyl phenol compound. Of the components of green tea (Camellia sinensis), the content of (?)-epigallocatechin gallate (EGCG) is high, and this catechin has been extensively studied (Harold …  相似文献   

17.
冬青苦丁茶氨基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氨基酸对苦丁茶口感、香味以及营养价值均有重要影响.采用岛津LC-4A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了湖南、海南、广西、广东的商品冬青苦了茶以及广西大新小明山林场种植的冬青苦了茶树老叶的氨基酸组分及其含量.结果表明:苦丁茶游离氨基酸与水解氨基酸种类相同,均为17种;苦了茶游离氨基酸含量低,仅34.24~119.93mg/100g.其中,以组氨酸占绝对优势,占总量的90%左右;苦丁茶水解氨基酸含量较高,达4.38~11.52g/100g,其中以组氨酸稍高,占总量的14%左右;湖南、海南苦丁茶游离氨基酸含量比广东、广西的高,水解氨基酸则是湖南、广西比海南、广东的高;老叶苦丁茶氨基酸比嫩芽叶的低得多。但组分相同,且老叶产量高,收购价格低,老叶仍有较大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为初步探讨高寒地区软枣猕猴桃新梢的越冬性,以“魁绿”为试材,测定露地栽培条件下不同新梢、新梢不同部位的枝条干物质含量、相对电导率及萌芽率、成枝率。结果表明:春梢干物质含量最高,夏梢的干物质含量中等,秋梢干物质含量最低,同一枝梢基部的干物质含量最高,顶部的干物质含量最低。秋梢顶部的相对电导率最高,其次秋梢中部、夏梢中部、夏梢顶部和春梢顶部的电导率中等,春梢中下部、夏梢基部和秋梢基部的相对电导率最低,呈现显著性差异。春梢中部的萌芽率最高,18%,春梢基部和秋梢顶部萌芽率为0%,其余部位的萌芽率中等,成枝率与萌芽率变化基本一致。综合评价新梢越冬性由强到弱为:春梢基部>夏梢基部>春梢中部>秋梢基部>春梢顶部≈夏梢中部≈夏梢顶部>秋梢中部>秋梢顶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