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凡纳滨对虾营养需要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凡纳滨对虾(Penaeus(Litopenaeus)vannameiBoone,1931)属对虾科、对虾属、白对虾亚属,也称为万氏对虾、南美白对虾、白皮虾等,原分布在中、南美太平洋沿岸的水域,以厄瓜多尔沿岸的分布最为集中。凡纳滨对虾与国内其他养殖对虾相比,具有繁殖周期长、对水环境因子变化的抗逆能力强、生长快,适应性强,抗病能力强、对饲料营养要求低等优点,是当今世界养殖虾类产量最高的3大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2.
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俗称白肢虾或白对虾,主要分布在美国西部太平洋沿岸热带水域,是世界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优良品种之一。南美白对虾贝壳较薄,正常体色为青蓝色,全身没有斑纹,形态与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相似。自然栖息在水深0~70m的海区,属杂食性,具有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等特点。肉质鲜美、出肉率高,广盐性、耐高温,幼苗经100多天的培养即可长成为体长可达24cm的成体。  相似文献   

3.
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mei)又称凡纳对虾或万氏对虾,原产于美洲太平洋沿岸水域,主要分布秘鲁北部至墨西哥湾沿岸,以厄瓜多尔沿岸分布最为集中。1988年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引入我国,因其具有对水环境抗逆能力强、营养要求低、生长速度快虾体含肉量大、对盐度适应范围广、离水存活时间长和抗病力强等优点,与斑节对虾、日本对虾成为目前世界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虾种。我国成功地进行了南美白对虾人工育苗,1994年开始在全国各地进行了人工养殖。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养殖强度不断增加,养殖生态环境也在不断恶化,目前世界上各地虾类养殖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其中对虾类养殖业发展威胁最大的问题是虾病的流行,每年因虾病造成的损失巨大。  相似文献   

4.
本文观察中华被毛孢(Hirsutella sinensis)作为饲料添加剂对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的养殖效果.在南美白对虾饵料中添加5%中华被毛孢干燥菌体,经过30 d养殖,对虾的存活率、日增重率和日增长率分别提高了52%、30%和25%,饲料系数则降低了66%.同时,试验组对虾血清中溶菌酶和酚...  相似文献   

5.
在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wei)的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含有中草药的两种免疫添加剂"平安蛋白"、"水产免疫王",研究南美白对虾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观察对虾的生长情况;分别于第1、7、13、19、25d测定南美白对虾血清中免疫相关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南美白对虾服用免疫添加剂后具有明显的抗病防病能力,可显著提高南美白对虾血清中酸性磷酸酶(ACP)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平安蛋白"的作用效果要比"水产免疫王"的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松籽多糖复合物对南美白对虾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 Boone)属对虾科,对虾属,自对虾亚属,1998年被引入我国,它头胸甲较小,含肉率高(53.03%-53.81%),蛋白质含量和必需氨基酸指数等营养指标均高于其他对虾,且肉质鲜美(陈琴等,2001)。近几年来南美白对虾养殖出现了严峻的挑战。细菌病、病毒病、真菌病、寄生虫病等导致大量死亡或成为病原携带者(管诗华,1999)。研究发现,肽聚糖、脂多糖、葡聚糖等微生物多糖和藻类多糖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生物机体的免疫能力,增强抗病力,  相似文献   

7.
南美白对虾饲料中添加牛磺酸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初始平均体重(2.46±0.012)g的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8周的摄食生长试验,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梯度牛磺酸(0、500、1000、2000 mg/kg)对南美白对虾成活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转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不同梯度的牛磺酸对南美白对虾成活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转化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8.
复合中草药制剂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及抗病力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Boone)亦称万氏对虾或南美白对虾,与斑节对虾和中国对虾并列为世界上养殖产量最高的3大优良虾种。凡纳滨对虾具有生长快、抗应激能力强、肉味鲜美且易进行集约化养殖等优点,自1998年在我国华南地区推广养殖后,现已是我国沿海地区首要的对虾养殖品种  相似文献   

9.
<正>南美白对虾又称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mei),是当今世界对虾产量最高的品种之一,具有生长快、盐度适应范围广、抗病力强等特点,风味鲜美,目前在世界各地得到大面积推广养殖,现已成为我国对虾养殖规模最大  相似文献   

10.
周兴华  向枭等 《饲料广角》2002,(4):14-15,13
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原产于太平洋沿岸,该虾生长快、对饲料要求低、产肉率高、离水存活时间长、抗病力强,是迄今世界上养殖产量最高的虾种之一,它对于盐度的适应范围广,经驯化可在淡水中养殖,是海虾淡养很有前途的一个新品种。近年来,国外对南美白对虾的研  相似文献   

11.
南美白对虾,国外称白脚虾。原产于中、南美太平洋沿岸水域,是迄今全球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优良虾种(斑节对虾、南美白对虾、中国对虾)之一。 山东文登市华山盐场和埠口镇渔技站,分别于今年6月和7月,从台湾购进体长0.5厘米南美白对虾苗320万尾和40万尾,亩平均放苗5000尾,实行二茬虾养殖。经过两个多月的精心养殖,平均体长即达11厘米,最大个体15厘米,平均月  相似文献   

12.
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亦称凡纳对虾,英文名白脚虾,原产中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水域,是世界上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虾种之一。其产量占世界虾产量的27%,仅次于产量60%的斑节对虾。中国大陆最早由中科院海洋所张伟权教授引进,近年来随着淡化技术的逐步发展,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养殖面积迅速扩大,并且正在向北方地区推进。  相似文献   

13.
南美白对虾又称白肢虾、白对虾、白虾,原产于南美太平洋沿岸的水域,以厄瓜多尔沿岸分布最为集中,是当今世界上公认的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优良虾种(其他两种是斑节对虾和中国对虾)之一。该虾繁殖周期长,生长快,抗病力强,加工出肉率高,肉味鲜美,经济价值高,是目前国际水产市场上的畅销产品,养殖前景广阔。它为热带型种类,适宜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养殖。目前该虾种已在我国沿海部分地区得到大面积推广养殖。  相似文献   

14.
通过8周的生长实验,研究了两类饲料糖源在低、中、高三个饲养频率下(分别为S1、S2、S3、C1、C2、C3)对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营养组织和免疫力的影响。测定了不同实验组对虾的生长、体组成成分、肝胰腺指数和免疫相关指标。实验结果显示:(1)投喂频率对南美白对虾的性腺发育无显著影响,但显著影响了对虾增重率、特殊体重增长率、特殊体长增长率和肥满度(P<0.05);(2)投喂频率对南美白对虾的全虾水分、全虾粗灰分、全虾粗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提高投喂频率粗脂肪含量呈上升趋势;(3)投喂频率对南美白对虾肝胰腺AKP、ACP、SOD活性影响显著(P<0.05),对血淋巴中ALT和AST及肝胰腺中T-AOC无显著影响(P>0.05)。高投喂频率投喂下S3、C2、C3组南美白对虾肝胰腺中的AKP、SOD活性显著高于低频率投喂S1组和C1组(P<0.05)。综上,提高投喂频率有利于南美白对虾的生长和提高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15.
<正>南美白对虾,学名凡纳滨对虾,原产于南美洲太平洋沿岸的暖水水域,主要分布于秘鲁北部至墨西哥湾沿岸,具有养殖周期短、适应范围广、抗病力强、海淡水均可养殖等优点,是集约化高产养殖的优良品种。我国最早于1988年从美国引进,经过近30年的发展,南美白对虾是我国所有养殖的甲壳类中养殖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品种。南美白对虾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3~32℃,属于热带高温虾类。当前我国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方式主  相似文献   

16.
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又称白肢虾、白对虾,过去国内曾译为凡纳对虾,为热带型种类,是当今世界养殖虾类产量最高的三大品种之一。我市于2006年5月引进该品种在青格达湖试点养殖,但在8月12日左右出现了大批死亡现象,渔民损失惨重。为此技术人员对死亡原因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7.
目前华南地区对虾料系列主要有南美白对虾料、斑节对虾料、日本对虾料,其中南美白对虾饲料因为养殖面积日益扩大而销售量也逐渐增大。粗蛋白含量日本对虾料高于斑节对虾料,斑节对虾料高于南美白对虾料。  相似文献   

18.
《饲料研究》2008,(5):63
南美白对虾产业是湛江市的重要产业,已成为湛江的一张名片,同时湛江在全国南美白对虾产业中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据了解,湛江的南美白对虾养殖规模占全国近1/3,同时养殖技术也属同行翘楚;湛江的对虾饲料规模也很大,诞生了如粤海饲料集团、恒兴集团这样在全国南美白对虾饲料行业中数一数二的企业;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在保证饲料安全的前提下,根据市场的需要开发出高效、环保的对虾饲料,以促进饲料和对虾产业的协调健康发展。同时,湛江的对虾加工和流通企业也有几十家之多,对虾加工的产量和技术水平都居全国之首,特别是湛江国联水产开发有限公司在对虾质量安全危机和反倾销诉讼事件中取得突破成就,对整个产业意义重大;同时,湛江的与南美白对虾相关产业也非常发达。  相似文献   

19.
试验在南美白对虾体内注射小球藻多糖(0,5,20μg/g),荧光显微镜观察对虾血细胞的吞噬,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对虾免疫相关因子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小球藻多糖极显著提高对虾的血细胞吞噬活性(P0.01),5μg/g小球藻多糖的对虾血细胞吞噬与20μg/g小球藻多糖极相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小球藻多糖能够显著提高南美白对虾肝胰腺中免疫相关因子基因的表达水平(P0.01),5μg/g小球藻多糖极显著提高南美白对虾鳃中的过氧化酶(CAT)、酚氧化酶(PO)和Toll基因表达水平(P0.01),20μg/g小球藻多糖极显著提高南美白对虾鳃中的CAT、PO、溶菌酶(LZM)、Toll和IMD基因表达水平(P0.01);5μg/g小球藻多糖极显著增强南美白对虾血细胞中的CAT、PO、LZM、Toll和IMD基因表达水平(P0.01),20μg/g小球藻多糖极显著增强南美白对虾血细胞中的CAT、PO和LZM基因表达水平(P0.01)。由此推测,小球藻多糖参与了南美白对虾的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 Boone,1931)也称南美白对虾,自然分布于太平洋沿岸水域的秘鲁北部至墨西哥桑诺拉一带,已成为世界上养殖规模最大、产量最高的对虾品种(Liao等,2011)。2010年,仅我国凡纳滨对虾养殖产量就达134.8万吨(2011年渔业统计年鉴)。随着甲壳动物养殖业的不断推进,对凡纳滨对虾养殖技术研究以及其饲料研发工作也随之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