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青枯劳尔氏菌潜在新寄主鉴定与青枯病防治策略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充分发挥农业措施管理,合理轮套作技术在防治农作物青枯病的作用,结合云南当地农业生态实际情况,采用分离自雪莲果青枯病植株上的青枯劳尔氏菌,在28℃温室条件下,遵循柯赫氏法则,接种、分离、再接种和再分离该病菌,完成了植物病害验证过程。结果表明:在接种后,杜氏鼠尾草、曼陀罗和鸭趾草等3种昆明地区田间常见杂草均出现青枯病典型症状,首先在接种部位出现黑色病斑,继而植株萎蔫,并有大量的乳白色菌脓溢出。结合在自然界下尚未发现这3种杂草感染青枯病和在根部有青枯劳尔氏菌富集的研究结果,这3种杂草被推断为青枯劳尔氏菌的潜在寄主。本研究结果对农作物青枯病防治策略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了改善旱地小麦的土壤水分状况,提高旱地小麦的产量,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休闲期施肥覆盖对播前土壤水分含量的影响及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休闲期施有机肥提高了休闲期降雨补给率,但不显著,休闲期地膜覆盖与纸覆盖均可显著提高休闲期降雨补给率。休闲期施有机肥、覆盖均可提高播前0~100 cm、100~200 cm、0~3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施肥与覆盖对播前200~3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的影响较小。结果还表明:地膜覆盖对播前不同土层土壤含水量的增加效果均大于纸覆盖,施肥可增大地膜覆盖对土壤水分的影响范围,在有机肥条件下地膜覆盖可增加40~160 cm各土层土壤含水量,不施肥条件下可增加40~140 cm各土层土壤含水量。休闲期施肥、覆盖均可显著增产。相关分析表明:播前0~100 cm、100~200 cm、0~300 cm土壤含水量与旱地小麦穗粒数、产量均显著正相关,在20~ 140 cm各土层土壤含水量与产量和穗粒数的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总之,休闲期施肥与覆盖均有利于旱地小麦播前土壤水分状况的改善和产量的提高,且以有机肥条件下地膜覆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不同培肥方式对盐碱土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了提高盐碱土壤肥力,提升土壤中脲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通过定位试验,研究了有机-无机复混肥、生物肥、有机肥、厩肥、化肥5种肥料对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并对这2种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因子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种培肥方式对盐碱土中脲酶活性均有明显提高,并切脲酶活性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有机-无机复混肥对土壤中脲酶活性提高效果最为显著,是对照的1.421倍,有机肥和生物肥分别是对照的1.335倍和1.322倍。各种处理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尽管并不显著,但与对照相比较,均有所提高。通过对这2种酶活性与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速磷、速钾的相关性研究得出,速效磷和全氮对脲酶活性影响最大,相关系数分别达到了0.8737和0.8451,过氧化氢酶与有机质和碱解氮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796和0.754。  相似文献   

4.
多胺及稀土对欧石楠诱导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多胺(ployamines, PAs)及稀土元素(rare-earth elements)在植物组织培养应用中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以欧石楠继代瓶苗为外植体,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研究不同浓度的多胺及硝酸铈和硝酸镧对其继代瓶苗诱导分化的作用。在基本培养基(1/2 WPM+ZT 1.0 mg/L+IBA 0.3 mg/L)中添加1.0 mg/L的亚精胺(Spd),欧石楠的平均分化倍数、平均分化苗高及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别达到3.89、3.11 cm、98.30%;在基本培养基中添加1.0 mg/L的硝酸铈[Ce(NO3)3],欧石楠的平均分化倍数、平均分化苗高及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别为6.9、4.0 cm、98.70%;在基本培养基中添加0.5 mg/L的硝酸镧[La(NO3)3],欧石楠的平均分化倍数、平均分化苗高及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别为5.5、3.89 cm、100%,这3组试验,显著性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结果显示,该处理相对于其他处理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低浓度的多胺及稀土元素对欧石楠继代瓶苗的分化及生长具有促进作用,而高浓度则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不同蔬菜对重金属汞、铬、砷、镉、铅积累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对辽宁省葫芦岛龙岗区蔬菜生产基地蔬菜生产结构的调整提供科学的参考,采用原子吸收的方法,对该生产基地的土壤与蔬菜中重金属(Hg、Cr、As、Cd、Pb)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蔬菜基地土壤中Hg的含量平均为0.42 mg/kg,Cr的含量平均为52.20 mg/kg,As的含量平均为34.92 mg/kg,Cd的平均含量为0.93 mg/kg,Pb的含量平均为98.49 mg/kg,说明该地区的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基本符合农业生产的要求;该蔬菜基地蔬菜中Hg的含量平均为0.92 μg/kg,Cr的含量平均为120.09 μg/kg,As的含量平均为13.80 μg/kg,Pb的含量平均为94.17 μg/kg,Cd的平均含量为15.65 μg/kg,并且所测定的蔬菜样本中甘蓝在5种重金属的含量上均比其他蔬菜的含量高,但也能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此实验可为该蔬菜区蔬菜生产结构的调整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从分子水平深入了解鸭梨多酚氧化酶结构特点,基于已知的鸭梨多酚氧化酶基因cDNA片段序列设计引物,以鸭梨果实总mRNA为模板,对该基因cDNA 5’端和3’端未知序列进行了RACE扩增,最终获得鸭梨多酚氧化酶基因cDNA全长序列。该序列长度为2126 bp,开放性读码框位于136~1917 bp之间,可编码593个氨基酸残基。对该基因所翻译的氨基酸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基因编码的多酚氧化酶属酪氨酸酶超级家族成员,三级空间结构为可溶性球状蛋白,不具备跨膜结构,在细胞中的定位应该位于类囊体腔中。这些生物信息的获得将为今后应用生物技术开展鸭梨多酚氧化酶的调控从而抑制鸭梨果实褐变提供十分重要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7.
在山西中部研究发展复播玉米生产,是增加玉米产量与收入的有效途径。适宜品种少、栽培产量低是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特早熟品种‘并单4号’、‘特早1号’、‘极早单2号’和早熟品种‘郑单958’为试材,经过4个密度和3个播期的多因素试验与分析。结果表明:品种间以‘并单4号’和‘特早1号’产量较高为6308 kg/hm2和6255 kg/hm2,均比对照‘极早单2号’极显著增产,‘郑单958’未正常成熟。密度间以75000株/hm2产量高为6231 kg/hm2,67500株/hm2减产显著,再降低密度即极显著减产。播期以6月25日产量最高为6723 kg/hm2,6月30日和7月5日迟播均极显著减产。迟播使玉米生育中后期受低温及早霜影响,导致秃尖增加、穗粒数和百粒重下降与最终减产关系密切。此研究三因素互作效应明显:应用‘并单4号’和‘特早1号’,采用75000株/hm2密度,于6月25日播种产量分别达8003 kg/hm2和7770 kg/hm2。  相似文献   

8.
湖南浓香型烤烟总糖含量与物理性状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烤烟总糖含量与物理性状的定量关系,对湖南浓香型烟区烤烟样本的总糖和物理性状进行检测鉴定,并对总糖与各项物理性状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各项指标中变异系数从大到小排序为:单叶重=叶质重>叶厚>总糖>叶宽=开片度>含梗率=平衡含水率>叶长;叶长、单叶重、叶厚、叶质重与总糖含量呈负相关,含梗率、平衡含水率与总糖含量呈正相关;叶宽与总糖含量的关系可用二次函数y=-0.0254x2+1.4442x-1.6097来描述;开片度与总糖含量可用二次函数y=-0.0347x2+2.1903x-1.502来描述,且均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明气候变暖对郑州市冬小麦适宜播种期的影响,对郑州市1981-2010年间冬小麦冬前生长期内的正积温及其生长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郑州市10-12月的正积温呈上升趋势,且与冬小麦冬前株高和分蘖数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20和0.495;同时1981-2010年间,稳定通过冬小麦适宜播种温度的日期呈推后趋势,2001-2010年以来稳定通过17℃的日期分别较1981-1990和1991-2000推后5天和6天,而稳定通过15℃的日期分别推后5天和4天。因此,初步认为郑州市冬小麦适宜播种期在10月中下旬。  相似文献   

10.
绿肥轮作对早稻生长动态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合评价南方稻区不同冬季绿肥种植下水稻对氮素的吸收利用特性,为水稻高产栽培中氮肥的合理运筹和水稻氮素营养性状改良提供依据。比较不同冬季绿肥紫云英、油菜、黑麦草及混播绿肥对后作水稻产量、生长动态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变化。结果表明:(1)处理紫云英—早稻—晚稻(MV-R-R)的早稻产量分别比黑麦草—早稻—晚稻(RG-R-R)、油菜—早稻—晚稻(RP-R-R)、混播绿肥—早稻—晚稻(MS-R-R)高6.61%、3.29%及0.78%。(2)在分蘖期、孕穗期、抽穗期和成熟期植株含氮率均是处理MV-RR达到最大,较其他处理平均分别高9.68%、19.72%、6.23%和8.66%。在分蘖期、孕穗期、抽穗期和成熟期植株吸氮量均是处理MV-R-R最高,处理RP-R-R最低。(3)处理MV-R-R在分蘖期至孕穗期、孕穗期至抽穗期及抽穗期至成熟期各处理的吸收量较其他处理平均分别高出21.81%、68.73%和286.5%,且绿肥轮作条件下水稻氮素阶段吸收量及其占总吸收量的比例均以抽穗至成熟期最小,最大值所处的生育阶段则是分蘖前。因此,MV-R-R处理具有较高的增产潜力,有利于提高氮肥利用效率,改善稻田氮素循环。  相似文献   

11.
荒漠化地区生态经济林效益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促进生态经济林在中国荒漠化地区发展,使其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笔者综述了国内外近30年生态经济林的研究成果。研究发现,生态经济林不仅在治理沙漠、保持水土、改善土壤、恢复生态诸方面能取得巨大的生态效益,而且可带来良好的经济收入,获得生态、经济双赢利,是中国恢复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但是,关于生态经济林研究内容还不够广泛,理论研究也比较肤浅,示范推广相对缓慢。今后应开展广泛的研究工作,促进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使生态经济林为改善环境,增收创汇,造福人类发挥应有的作用。笔者通过分析荒漠化地区的环境特点以及生态经济林在荒漠化地区的效应和作用,提出了在荒漠化地区建设生态经济林应关注的问题,旨在为荒漠化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牡丹胚珠的结构观察与珠心的非酶法分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获得牡丹胚珠内的珠心,在对牡丹胚珠的结构进行观察的基础上,研究了牡丹珠心的非酶法分离技术。以新鲜和酒精溶液固定的牡丹胚珠为材料,利用荧光显微镜、84消毒液的整体透明技术及切片技术,研究了牡丹胚珠的结构,并以新鲜的牡丹胚珠为材料,在解剖镜下利用胶块对牡丹的珠心等结构进行了非酶法分离。结果表明:在牡丹胚珠的2层珠被中,外珠被很厚,容易除去,而内珠被的外层容易与珠被绒毡层脱离并除去。在牡丹的胚珠中,只有珠被绒毡层能够发出清晰的荧光。在解剖镜下,利用胶块依次将牡丹胚珠的外珠被、内珠被外层和珠被绒毡层除去后,可分离出具有原有形态的牡丹珠心。  相似文献   

13.
芒属植物多倍体诱导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芒属植物是一种新兴的纤维素类生物质能源植物。为了提高芒属植物生物质产量和开发具有抗逆性的新品种,国内外广泛开展了关于其多倍体育种的研究。近年来,通过对其体外再生和诱变育种等方面进行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本研究从芒属植物体外培养时外植体的选择,愈伤和丛生芽的诱导,多倍体诱导过程中秋水仙碱和氨磺灵的处理,倍性鉴定方法这几个方面对芒属植物多倍体诱导的相关研究做了综述,并对芒属植物多倍体育种的应用和发展前景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BP神经网络在许昌土壤墒情预测模型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李文峰 《中国农学通报》2013,29(32):238-241
为了科学指导农业灌溉和抗旱救灾,通过采用BP神经网络方法,研究许昌现有土壤墒情经验分析模型,建立了许昌土壤墒情预测模型并结合许昌多年的土壤水分实测数据和气象资料进行误差分析,应用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模型可较好地应用于许昌土壤墒情分析和预测,对于不同条件的地区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降解性能及其对棉花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针对棉花生产中使用普通农用塑料地膜导致棉田土壤污染的现状,进行了不同配方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和普通地膜棉花栽培对比试验,探讨可降解地膜的降解性能及其对土壤水分、温度和棉花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比对照降解效果显著,降解1号降解率达74.5%,不同降解地膜的降解速率及强度不同,具有一定可控性。降解后残存地膜碎片化、变薄、变脆并紧贴地表,继续起到一定的增温、保墒作用。合理设定降解诱导期的降解地膜对土壤水分、温度和棉花生长的影响与普通地膜相当,未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水平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微米氧化亚铜可见光降解甲基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氧化亚铜的光降解成为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笔者主要通过自制的微纳米氧化亚铜为催化剂,以甲基橙模拟印染废水进行光降解研究,通过吸光度评价降解效率。实验探究了氧化亚铜的形貌、粒径、用量以及使用频率等因素的改变对光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2 μm球形微米氧化亚铜用量1.2 g/L,甲基橙初始质量浓度为20 mg/L时,经过16 h无阳光直射条件下,测得的降解率最高可达90%。实验还进一步发现,添加纤维素载体不仅能够减少光催化剂团聚,而且方便回收。  相似文献   

17.
研究树木抗旱性机理,选育耐旱性品种,同时提高抗旱造林技术对辽西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选择该地区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阔叶造林树种山杏、刺槐、蒙古栎、元宝枫、黄栌为研究对象,测定并研究它们在生长季节的光合生理特性,作为这些树种抗旱性研究的生理基础。研究结果表明:5个树种光合速率平均值由高低排序依次是山杏、元宝枫、黄栌、蒙古栎和刺槐,表明山杏比其他树种具有更高的潜在光合生产能力。气孔导度平均值由低到高排序依次是刺槐、山杏、蒙古栎、黄栌、元宝枫,表明刺槐、山杏阻止水分从气孔散失的能力较强,具有优良的抗旱基础。5个树种蒸腾速率日变化曲线与气孔导度日变化曲线有明显的相关性。蒸腾速率平均值由低到高排序依次是刺槐、山杏、蒙古栎、黄栌、元宝枫,表明刺槐、山杏单位时间内水分散失量较少,水分利用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生态农业观光园景观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章兵  殷巧  汪天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1):278-282
为了建立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生态农业观光园的景观评价系统,了解各景观元素在生态农业观光园景观营造中的作用,笔者应用层次分析法的原理,构建一套完整的生态农业观光园景观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专家咨询法和萨蒂(Satty)制定的1~9标度法构造判断矩阵,计算出各评价因子的权重。系统运算结果表明,项目层中自然景观的权重远大于人文景观和生产景观,因素层中农业景观权重最大,其重要性高于同项目层下园林植物景观,在指标层中,农业景观总体意象权重最大,其次是物种的多样性,农事体验、农事活动、民风民俗展示、园林建筑总体风格也占有一定的地位。该研究为生态农业观光园的景观设计与营造、等级评定及分级管理和分级指导提供理论依。  相似文献   

19.
植物根系固土作用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佳  曹兵  及金楠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21):209-219
植物根系固土作用模型研究已历经近40年,从简单的极限平衡模型到复杂的有限元和离散元数值模型,已发展到10余种。总结这些根系固土作用模型不仅对揭示根系加固土壤作用的力学机制和分析林地边坡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对根系固土作用模型未来的研究方向也具有积极指导意义。笔者对根系固土作用模型分2部分进行综述,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根系固土作用的理论模型,包括:Wu模型、倾斜根系模型、位移模型、纤维束模型、根束增强模型和能量模型,以及这些模型的应用条件、模型优缺点、适用范围等。第二部分主要综述根系固土作用的数值模型,包括:有限元数值模型、离散元数值模型和造林边坡稳定性分析数值模型,并详细比较了有限元与离散元数值模型的优缺点和在造林边坡稳定性分析上的应用。最后探讨了目前根系固土作用模型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为准确、客观地筛选出适宜龙岩烟区种植的优良烤烟品种(系),联用方差分析、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3种方法对‘闽烟35’、‘C2’、‘FL88f’、‘翠碧1号’、‘闽烟38’、‘闽烟57’、‘F31-2’、‘FL25’和‘云烟87’等9个烤烟品种(系)连续2年的经济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多目标决策值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龙岩烤烟品种(系)的经济、品质性状表现主要受品种效应影响,其次是品种×地点互作效应。其中,‘FL88f’经济性状丰产性表现最好,显著优于‘云烟87’,稳定性较好且适应性强;品质性状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均较好,稍优于‘云烟87’。因此,综合经济性状和品质性状表现,品系‘FL88f’可以作为龙岩烟区的后备品系,建议审定后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