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新疆马鹿血液蛋白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首次对我国新疆3个马鹿品种181只个体的13个血液蛋白位点进行了遗传检测,结果表明:Hb,Pr2,Alb,Gc,Sag,Pa,Prt1,Prt2,Tf,Ptf分别受一个基因位点上的2,1,1,1,2,2,2,2,3,2个等位基因控制。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分析表明:阿尔泰马鹿Prts2,Pa位点,天山马鹿Tf,Prt2,Pa,Ptf位点,塔里木马鹿Ptf,Tf,Prt2位点为平衡位点。多态蛋白位点的平均杂合度的大小依次为:塔里木马鹿(0.2438)>天山马鹿(0.2294)>阿尔泰马鹿(0.2181)。三个马鹿品种间的亲缘关系为:天山马鹿与阿尔泰马鹿最近(D=0.0274),天山马鹿和塔里木马鹿次之(D=0.0513),阿尔泰马鹿与塔里木马鹿最远(D=0.1078)。  相似文献   

2.
新疆马鹿群体的系统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新疆马鹿系统发生关系及分类地位,对塔里木马鹿、阿尔泰马鹿、天山马鹿共3个亚种38个个体的Cyt b全序列(1 140 bp)扩增、测序,分析了碱基组成和变异以及核苷酸序列差异,并以黇鹿(Fallowdeer,Cervus dama Linnaeus)为外群,分别采用邻接法(NJ)和最大简约法(MP)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突变转换/颠换比值较高(R=25.665),Cyt b基因密码子碱基使用具有偏倚性;塔里木马鹿与阿尔泰马鹿、天山马鹿遗传距离较远;塔里木马鹿与天山马鹿有部分单倍型与其他亚种聚为一类。因此认为塔里木马鹿与阿尔泰马鹿、天山马鹿属于不同的类群;塔里木马鹿与天山马鹿都受到外种入侵,疑为引种杂交所致。  相似文献   

3.
【目的】揭示西北马鹿(Cervus elaphus)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系统地位,为科学地保护和利用我国西北地区马鹿资源提供基础研究材料。【方法】对塔里木马鹿、阿尔泰马鹿、天山马鹿、甘肃马鹿及阿拉善马鹿5个群体108个个体的D-loop全序列进行扩增、测序,分析其碱基组成及变异,构建系统发育树,研究西北马鹿群体遗传结构、群体遗传多样性及其系统地位。【结果】共检测到40个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度(Hd)为0.998±0.006,平均核苷酸多样度(Pi)为0.041±0.005,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为36.08。构建NJ和MP分子系统发育树发现,塔里木马鹿与其他马鹿遗传距离较远,分属于不同的类群;阿尔泰马鹿、天山马鹿及甘肃马鹿之间均存在基因交流,可能是群体间引种杂交所致。【结论】西北地区马鹿整体遗传多样性丰富;中国马鹿可能起源于欧洲;部分马鹿群体间存在基因交流情况。  相似文献   

4.
1、购买优良品种 如天山马鹿、塔里木马鹿以及天山马鹿和东北马鹿杂交培育出的东新马鹿。这些鹿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比未经培育的鹿种可提高鹿茸产量30%~60%。若能购买超特级(产茸18公斤以上)或特级(产茸15~18公斤)种公鹿的后代,则增产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5.
一、养鹿业现状 目前,我国人工驯养的鹿类动物主要有梅花鹿(东北梅花鹿)、马鹿(东北马鹿、天山马鹿、阿尔泰马鹿)。国内经过多年的人工驯养和选育已经培育出了鹿茸生产性能高、品质好的双阳梅花鹿、西丰梅花鹿、敖东梅花鹿、四平梅花鹿、兴凯湖梅花鹿、东丰梅花鹿、  相似文献   

6.
一、养鹿业现状 目前,我国人工驯养的鹿类动物主要有梅花鹿(东北梅花鹿)、马鹿(东北马鹿、天山马鹿、阿尔泰马鹿)。国内经过多年的人工驯养和选育已经培育出了鹿茸生产性能高、品质好的双阳梅花鹿、西丰梅花鹿、敖东梅花鹿、四平梅花鹿、兴凯湖梅花鹿、东丰梅花鹿、  相似文献   

7.
新疆马鹿mtDNA细胞色素b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对新疆马鹿23个个体mtDNA细胞色素b序列进行扩增,所得PCR产物测序,得到405bp大小的核甘酸片段序列,统计分析了3个类型间的遗传关系,通过遗传关系建立了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新疆马鹿的遗传关系与它们的地理位置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塔里木马鹿、甘肃马鹿与塔甘杂交马鹿的产茸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塔甘杂交马鹿的产茸量整体优于纯种甘肃马鹿且差异显著(P<0.05),塔甘杂交马鹿与纯种塔里木马鹿相比第6锯产茸量高、且差异显著(P<0.05),指出利用塔里木马鹿杂交改良甘肃马鹿,能使杂种后代的产茸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用PCR法克隆测定了4个品种金鱼(草金、文种、龙种和蛋种)、6个不同水域鲫与银鲫的m tDNA控制区部分序列,并对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测得的金鱼与鲫的序列长度均为471 bp,银鲫为472bp;在所用样品中共检测到10种单倍型,金鱼4品种间序列无差异,共享1种单倍型;11尾鲫(来自6个不同水域)呈现8种单倍型,4尾银鲫(来自2个不同水域)共享1种单倍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金鱼隶属于鲫的一支,银鲫呈独立的另一支。对金鱼与不同地域鲫的遗传距离测定结果表明:金鱼与嘉兴南湖的鲫亲缘关系最近(遗传距离D=0.00426),其次为盐城射阳湖鲫(D=0.00534)、淮河鲫(D=0.00641)、鄱阳湖鲫(D=0.00749),再次为黄河下游鲫(D=0.01073),与闽江鲫亲缘关系较远(D=0.01291)。据此推测,金鱼起源于长江流域的鲫。  相似文献   

10.
对不同年龄东北马鹿和塔里木马鹿血浆T3(triodothyroxine)、T4(thyroxin)、cAmp、cGmp与其成品茸重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东北马鹿再生茸血浆T3与成品茸重呈显著正相关(P<0.05);cAmp与成品茸重亦呈显著正相关(P<0.05);塔里木马鹿中仅cAmp与其成品茸重呈显著正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1.
我国茸鹿遗传资源的利用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中国茸鹿遗传资源的分类、地理分布及数量等,并分析茸鹿人工培育品种(品系),如东北梅花鹿、双阳梅花鹿品种、长白山梅花鹿品系、天山马鹿清原品系和西丰梅花鹿、水鹿、白唇鹿等品种的体质外貌特征、生产性能、主要数量性状的遗传性能、繁殖性能等种质特性,并科学地阐述了处理选育与保种的相互关系,为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茸鹿种质资源、杂交优势利用、鹿群品质改良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国8个地方驴种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生关系的微卫星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为分析我国驴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生关系。【方法】利用24对微卫星标记,采用PCR扩增,用非变性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法显色,对中国8个大、中型驴品种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统计了各群体的等位基因组成、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E),利用等位基因频率计算出各群体的平均遗传杂合度(h)、多态信息含量(PIC)和群体间的遗传距离(DA)。利用DISPAN软件,采用邻接法构建系统发生树,并进行了系统发生分析。【结果】结果表明,24对微卫星座位在8个驴品种中的多态信息含量除NVHEQ18为中度多态外,其余23对微卫星均为高度多态;8个驴种的平均PIC(0.6940)、h(0.7119)和E(3.94),基因多态性和遗传多样性相对较高;大型品种关中驴、晋南驴、广灵驴、德州驴和中型品种庆阳驴聚为一类,中型品种泌阳驴、淮阳驴和佳米驴聚为另一类,各驴种的分子系统发生关系与其育成史和地理分布基本一致。【结论】24对微卫星座位可作为有效的遗传标记用于各个驴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生关系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利用微卫星标记分析云南6个地方鸡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选用30个多态性较好的微卫星标记,检测了云南省武定鸡、茶花鸡、云龙矮脚鸡、盐津乌骨鸡、腾冲雪鸡和西双版纳斗鸡共6个地方鸡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利用等位基因频率计算出各群体的平均遗传杂合度(H)、多态信息含量(PIC)和群体间的DA遗传距离。结果表明:30个微卫星位点中有24个微卫星位点在6个鸡群体中的多态信息含量为高度多态,还有6个微卫星位点为中度多态,这些位点均可作为有效的遗传标记用于各鸡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生关系的分析中;在6个品种中,武定鸡杂合度最低,为0.602 3,腾冲雪鸡杂合度最高,为0.668 9,杂合度的高低与PIC值的大小体现了较高的一致性。对DA遗传距离的计算结果表明,体型较小的茶花鸡与其他大中型鸡品种距离均较远。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6个鸡品种被聚为3类:云龙矮脚鸡、盐津乌骨鸡和武定鸡聚为一类;腾冲雪鸡和西双版纳斗鸡聚为一类;茶花鸡独自为一类,这与几个鸡品种的来源、分化、选育历史及地理分布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4.
 对中国6个山羊品种(辽宁绒山羊,内蒙古绒山羊,西藏山羊,中卫山羊,济宁青山羊和龙陵山羊)的52个样本进行mtDNA的D-Loop区的全序列测定,用来研究中国山羊品种的线粒体DNA遗传多态性及系统发育。用NJ法构建单倍型系统发育树,结果发现6个山羊品种的线粒体DNA控制区聚类后得到了4个很明显的分支,即单倍型A,B,C,D.品种间遗传结构分析发现内蒙古绒山羊、辽宁绒山羊两个绒山羊品种与西藏山羊、中卫山羊3个可产绒的山羊品种聚在一起,接着与产羔皮的济宁青山羊聚在一起,最后与产肉性能强的龙陵山羊聚在一起。  相似文献   

15.
蒙古马与其他品种马的ELA-DRA*exon2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通过PCR-SSCP技术检测了三大品种6个类型共296匹马ELA-DRA* exon2的多态性。用12%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将已变性的PCR扩增产物分离,并用银染法显色。结果296匹马中共出现6种基因型:三种纯合子分别记为AA、BB和CC型,均为3条带;三种杂合子分别记为AB、BC和AC型,均为4条带;且AA和AB两种基因型是所研究的各类型马的优势基因型。纯血马和三河马的PIC和He值均较高,属于高度多态,4个类型蒙古马均属于中度多态。聚类分析表明三大品种各聚一支,各类型蒙古马中锡尼河马和巴尔虎马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16.
应用MHC B-L 基因外显子2直接测序的方法,对9个地方鸡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通过等位基因频率对各群体的遗传参数、群体间的Tajima Nei遗传距离和Maximum Likelihood遗传距离进行计算,并采用邻接法(NJ)和 Fitch Margoliash方法聚类。结果表明,导致9个地方鸡品种群体间遗传分化的主要原因为基因流,分析聚类的结果显示,不同鸡品种的分子系统发生关系与其地理分布和每个品种的育成史较一致。  相似文献   

17.
文登奶山羊、辽宁绒山羊和安徽白山羊分别为奶山羊、绒山羊和板皮用山羊的典型代表,利用微卫星标记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检测。同时以波尔山羊作为对照,分析北京本地山羊与上述3个山羊品种的进化关系。结果显示,上述4个中国山羊品种的有效等位基因数(NEA)、Nei's无偏基因多样性(H)和等位基因丰富度(AR)分别为5.16~6.72、0.80~0.85和7.30~7.89,表明中国4个山羊品种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然而,杂合子缺失的结果提示波尔山羊和北京本地山羊品种内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近亲交配或人工选择。上述5种山羊品种间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FST=0.063),与之前报道的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山羊结果类似。进化树和主成分分析显示,北京山羊与辽宁绒山羊遗传关系最近,与安徽白山羊的遗传关系较远,与文登奶山羊的遗传关系最远,这4个品种为进化的一个分支,而波尔山羊为另一个分支。该进化关系与产区气候条件和育种目标一致。  相似文献   

18.
用长白、雅南、内江等猪种及其杂交种,采用放射免疫法和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研究了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血液甲状腺激素、乳酸脱氢酶和酯酶同工酶的遗传特性以及它们与日增重和胴体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1) 血液生化性状的遗传表达随生长发育时期而变化,而且品种组合间存在一定差异;(2) 同工酶的定量分析较定性分析更能反映同工酶基因功能表达与“终结性状”的关系;(3)血液生化性状与日增重和胴体性状的关系在不同生长时期表现不同。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对瘦肉率及日增重进行选择的最优回归方程,并建议在猪育种中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