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水稻防虫网隔离育秧,使秧苗避过苗期灰飞虱传毒高峰期,可切断灰飞虱入侵秧田的传毒途径,培育无病虫的健壮秧苗,提高抗病虫能力,结合本田期防治,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效达96%以上。  相似文献   

2.
邰祥友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3):145-146
本文通过调查分析,探明了我地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的病毒来源,病毒在带毒灰飞虱体内越冬,成为主要初侵染来源,麦田是灰飞虱向秧田和直播田迁入传毒的主要虫源地。如果秧苗期与灰飞虱迁入期吻合程度大,发生危害程度重,4月底-5月下旬早播的秧田,感染灰飞虱传毒的机率大。如果灰飞虱基数大,该病就易大流行。直播田还受到二代灰飞虱的传毒风险,因此直播田要加强防治。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治应坚持“治虫防病、早预防早控制”的防治策略。药剂拌种和秧苗期采用长效药进行预防,其次是合理调整播期,避开灰飞虱传毒危害高峰,减轻发病程度。  相似文献   

3.
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稻条纹叶枯病也称"假枯心",是一种病毒性病害,俗称"水稻癌症"。此病是由灰飞虱传毒感染发病,水稻的秧苗期最易感病,其次是分蘖期,再次是水稻幼穗分化前,秧苗越小,感病的可能性越大。灰飞虱具暴发性、迁移性和间歇性。防治措施要以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其中化学防治以治虫防病为主。防治传毒媒介灰飞虱是防治本病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水稻苗期防虫网覆盖控制条纹叶枯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苗期覆盖防虫网能有效隔绝1代灰飞虱对秧苗的传毒危害,切断传毒链,从而达到有效控制水稻生长前期条纹叶枯病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水稻秧苗期覆盖防虫网防治条纹叶枯病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防虫网覆盖对条纹叶枯病的防效,结果表明:水稻苗期采用防虫网隔离育秧,能有效避过苗期1代灰飞虱传毒高峰期,可切断灰飞虱入侵秧田的传毒途径,培育无病虫的健壮秧苗,提高抗病虫能力。  相似文献   

6.
芮明方  谭宏  叶根如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5793-5793
[目的]为了明确湖州市条纹叶枯病主要病区灰飞虱的传毒率。[方法]用人工饲养的五代灰飞虱,对“嘉花1号”水稻进行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接毒试验。将饲养的5代灰飞虱成虫每穴1头接入瓶内的试验苗上,用网罩隔离培养接虫苗,连续观察60 d,通过统计计算带毒灰飞虱传毒率。[结果]主要病区灰飞虱的传毒率为5.69%。[结论]带毒灰飞虱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传毒率较高,应密切监控灰飞虱的发生动态,防止条纹叶枯病扩散蔓延。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宣州区灰飞虱大发生,其传毒的水稻病毒病为害加重,直接威胁着该区的水稻生产。通过近几年对灰飞虱发生情况的跟踪观测和调查,分析灰飞虱在该地的发生规律,并结合其传毒特点,提出了灰飞虱和水稻条纹叶枯病及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8.
灰飞虱传水稻病毒病综合防控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和验证诸多防治技术集成的综合应用效果,2011年,开展了水稻病毒病综合防控技术示范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运用机插方式集中育苗、无纺布全程覆盖辅助抗病品种的应用、适期药剂防治传毒昆虫,控制水稻病毒病效果显著。秧田期全程覆盖技术,能彻底隔绝1代灰飞虱对秧苗的传毒危害,切断传毒链,达到有效控制水稻病毒病的目的,结合大田防治2代灰飞虱,对大田期水稻病毒病的防治效果可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9.
吡蚜酮等杀虫剂防治麦田灰飞虱效果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吡蚜酮是江苏克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防治灰飞虱的新型杀虫剂,与其它杀虫剂比较,具有很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防效也较好。特别是在5月上中旬对麦田中灰飞虱低龄若虫的杀灭性更强,防效更高,极大地减少了虫口基数,有效阻遏大量灰飞虱向水稻秧田迁飞、向秧苗传毒。  相似文献   

10.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带毒灰飞虱传播的病毒病,田间灰飞虱传毒率是反映条纹叶枯病发生流行的重要指标。为明确湖州市水稻条纹叶枯病主要病区灰飞虱的传毒率,2005年笔者捕捉了本市老病区——道场乡菰城村直播单季晚稻田的二代灰飞虱成虫。进行网罩大棚繁殖饲养后。测定了五代灰飞虱成虫的传毒率,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为了加快灰飞虱传病毒病接种鉴定的速度,研究了冷冻处理带毒灰飞虱的最佳时间以及对灰飞虱传毒及羽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20℃冷冻处理带毒灰飞虱20 min不影响灰飞虱传播水稻条纹病毒,冷冻处理对灰飞虱传毒能力和羽化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一、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 水稻条纹叶枯病毒是由灰飞虱传给稻苗而导致发生的病.灰飞虱能在本土越冬,一年繁殖5~6代.灰飞虱获毒和传毒的能力很强.病毒被灰飞虱传给稻苗后,秧苗期10~15天后发病,分蘖盛期15~20天后发病,分蘖末期拔节初期30天后发病,甚至更长时间才发病.稻苗越小越容易染毒发病.秧苗至分蘖期极易染毒发病,稻苗圆株拔节后耐毒能力逐渐增强,不宜发病显症.秧苗一旦染毒发病,同株的所有分蘖都发病,而且不可康复转好,全部死亡,或穗不畸形、很少结实.  相似文献   

13.
杨荣明 《农家致富》2012,(23):34-35
一、条纹叶枯病由灰飞虱传播水稻条纹病毒引起的病毒病。本世纪初以来,一度在江苏省灰飞虱发生量大、带毒率高的地区发生普遍而严重。1.发生规律病原传毒介体为灰飞虱,灰飞虱一旦获毒,终身传毒且可经卵传毒。病毒在小麦、杂草和传毒介体内越冬,以冬前越冬代灰飞虱传播为主,春季越冬代灰飞虱可继续在麦苗上刺吸传毒,但冬前通常不表现症状,分蘖期开始表现症状,分蘖盛末期进入发  相似文献   

14.
灰飞虱是水稻条纹叶枯病毒的带毒寄主,又是传毒媒介.近年来,我县灰飞虱连续大发生,导致水稻条纹叶枯病大流行,给水稻生产带来较为严重的损失.压低麦田灰飞虱的虫量,减少向秧田的迁入量,降低传毒机率,是水稻条纹叶枯病防治中的有效措施,笔者于今年对麦田灰飞虱防治中常用的药剂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15.
无纺布覆盖秧苗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用无纺布覆盖水稻秧苗,控制灰飞虱传毒,在秧田期效果达到100%,移栽到大田后,控制条纹叶枯病效果仍达到90%,并且具有较好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16.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传毒引起的顽固性病毒病,近年来,由于该病逐年加重,已成为影响水稻生产的主要病害。2004年年底残存的灰飞虱经整个冬春季,个体携带病毒量剧增,群体带毒率高,经第一次繁殖后虫群数量也剧增,对水稻幼苗造成巨大危害,秧苗一旦被传染病毒,轻则造成大面积死  相似文献   

17.
水稻重大病虫害发生原因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本市水稻生产上主要虫害有内源性害虫灰飞虱,迁飞性害虫褐飞虱、纵卷叶虫、白背飞虱;病害则主要是由灰飞虱传毒引起的水稻条纹叶枯病。其中灰飞虱(条纹叶枯病)、褐飞虱和纵卷叶虫在较长时期内仍然是威胁水稻安全生  相似文献   

18.
灰飞虱是水稻生产中的一大害虫.采取切实可行的灰飞虱防治措施,对确保水稻安全生产具有重要作用。文章结合灰飞虱发生规律,分析了由灰飞虱传毒导致的水稻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的发生症状,并从农业防治、药物防治方面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控制灰飞虱流行,保障水稻的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9.
秧苗期覆盖防虫网对灰飞虱的防控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防虫网覆盖水稻秧苗,能有效阻止灰飞虱在秧苗上传毒危害,对控制灰飞虱虫量和条纹叶枯病作用十分明显。初步试验调查表明:防虫网对水稻秧苗期的控虫效果达100%,对水稻大田前期灰飞虱和条纹叶枯病的防治效果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本区麦田灰飞虱发生严重,据监测,3年来本区麦田灰飞虱均为大发生,且带毒率逐年上升,而水稻条纹叶枯病即由灰飞虱传毒引起,因此,加强麦田灰飞虱防治,能有效降低灰飞虱全年发生量和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