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吴伟  莫绪群 《北京农业》2003,(3):22-22,21
一、育苗技术 欧李,又称钙果.用播种、扦插或嫁接法繁殖均可.采用实生(种子)播种育苗,出苗率可达70%,但变异性较大.采用优良单系进行嫁接可达到去劣存优的目的,方法可于春季采用劈接或搭接法进行嫁接,成活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2.
新疆杨水浸法覆膜大田扦插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杨是我区防护林体系建设中的的优势栽培树种,单因扦插插条较难生根,一般大田扦插,插条成活率只有50%左右,影响了育苗农户的积极性,而采用水浸法覆膜大田扦插育苗技术育苗不仅使育苗成活率由一般大田扦插成活率底50%左右提高到95%以上,而且极大的提高了育苗户的收入。  相似文献   

3.
菜豆断根扦插播种育苗对总产量的影响郑德龙王岐陈爱星蔡世霞(吉林市农科院园艺所断根扦插播种育苗是先播种育小苗,把幼苗下胚轴的先端生根部分切掉,再扦插于营养钵的育苗方法.此法在日本已广泛应用普及,在我国尚未应用.笔者利用菜豆断根扦插播种育苗法进行试验,结...  相似文献   

4.
为了简化五指毛桃的扦插育苗法,本试验研究在荫蔽度高达90%的胶园中进行扦插育苗。并比较了扦插苗与种子苗的形态差异。结果表明,胶园扦插育苗法的出苗率和成活率均达100%;沙地种子育苗法的出苗率为82.8%,成活率为100%。与种子苗相比,扦插苗生长发育进程要快一点,表现为已经结果,而且结果数较多;叶片形态进一步分化为3叶形、4叶形和5叶形等叶片形态;株高、茎粗、根长、根粗、根条数和叶片数均有增加。另外,扦插苗子根部颜色要深一点,气味要淡很多。本试验研究简化了五指毛桃的育苗技术,提供了2种操作简单、易于管理、成本低廉、出苗率与成活率均高的育苗技术,以期为五指毛桃的扩大种植提供优质苗木,也可以充分利用闲置的胶园林下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沙棘育苗的方法,即播种法、扦插法、分株法,以期为沙棘的育苗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桂花树育苗及移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桂花树的育苗技术,包括种子育苗法、高压快速繁殖法、枝条扦插法等内容,并简要总结了其移植技术,以期为桂花树的育苗及移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桂花树的育苗技术,包括种子育苗法、高压快速繁殖法、枝条扦插法等内容,并简要总结了其移植技术,以期为桂花树的育苗及移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竹类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竹类5种育苗方法,其中种子育苗法适用于丛生竹、散生竹(毛竹等);移鞭育苗法和诱鞭育苗法适用于散生竹和混生竹;埋节育苗法和扦插育苗法适用于主枝明显的丛生竹种。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加强金银花繁殖方法的研究,探索金银花最佳的繁殖途径,切实为治理环境石漠化、促进金银花种植经济效益增加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本文通过对不同繁殖方法金银花的生长性能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扦插育苗法比压条育苗法育苗成活率高18%,移栽成活率高8%,当年金银花产量高13%,并归纳了提高扦插育苗法育苗成活率和移栽成活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浅议全光自动喷雾扦插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光照自动喷雾扦插育苗技术是扦插育苗技术领域的一次重大飞跃。本文从全光照自动喷雾扦插育苗基质与材料的选择,扦插育苗环境条件的控制及全光照自动喷雾扦插育苗具体实施措施等方面重点阐述了全光照自动喷雾扦插理论和实践技术。  相似文献   

11.
不同处理对桂花扦插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不同激素、不同扦插时间和不同扦插基质对桂花扦插繁殖效果的影响,以便更好地指导当地桂花扦插繁殖生产,进行了不同激素、不同扦插时间和不同扦插基质处理桂花插穗的试验.结果表明,激素、扦插时间和扦插基质的选择对桂花成活率均有显著的影响;对桂花扦插繁殖效果最佳的处理组合是每年5~6月切取生长壮实、成熟的桂花茎节,以珍珠岩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中山杉在沿海地区的露地扦插繁殖技术。[方法]采用嫩枝扦插方法,通过单因子比较试验,研究适宜沿海地区露地扦插中山杉的扩繁条件。[结果]通过10 cm砂石层将扦插床隔离地面,采用全光照喷雾控制叶片湿度达90%,于6月中下旬在3年生中山杉母本上采集插穗,并采用500 mg/L的NAA和1 000 mg/L的IBA分别处理30 s,扦插于体积比3∶3∶4的泥炭土、蛭石和园土混合基质中,可获得最大生根率为93.67%的扦插效果。[结论]该研究为在沿海地区建立中山杉的快繁体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采用6种外源刺激物质3种浓度的两因素完全随机设计,研究各因素及其组合处理对茶树扦插繁殖的6个生长性状的影响,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组合处理的育苗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个主因素中,外源刺激物质种类对茶树扦插繁殖的部分性状有显著影响,而外源刺激物质浓度对茶树扦插繁殖的6个生长性状无显著影响;6种外源刺激物质中,IBA处理在存活率、生根率、最长不定根长、平均根长、不定根数量等性状上表现最佳,为其扦插育苗的理想生根剂,GA_3处理总体效果最差,不宜用于其扦插育苗;外源刺激物种类×浓度交互效应对存活率有显著影响,最佳浓度因外源刺激物质种类而异。主成分综合评价表明,100 mg/L IBA处理为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扶桑扦插生根率及其后续生长表现,使用生长调节剂NAA对2个扶桑新品种‘Yukarin’‘Summer Yellow’插穗进行浸泡。结果发现:2个扶桑品种扦插繁殖生长调节剂NAA的应用最佳浓度为800 mg/L,可提高‘Yukarin’扦插成活率至78.3%、‘Summer Yellow’至93.3%;增加‘Yukarin’生根数量至7.33、Summer Yellow’至17.67条/株。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中山杉的扦插繁殖技术。[方法]利用全光照间歇喷雾条件,对中山杉系列新品种进行嫩枝扦插,研究不同基质对中山杉扦插生根的影响以及不同品种的扦插生根能力。[结果]118号、27号、146号扦插生根能力较强;扦插基质以珍珠岩+泥炭土最好。[结论]建立了中山杉优良品种的扦插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16.
亮叶忍冬嫩枝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9(3。)正交试验法,研究不同基质、生长素类型以及新梢枝段对亮叶忍冬(Loniceranitida‘Maigrun’)嫩枝扦插繁殖效果的影响。对扦插成活率、生根数、根系总长度、根鲜重、新梢数、新梢总长度、新梢鲜重等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以河沙或珍珠岩为扦插基质时,各测定指标均极显著高于草炭处理;吲哚丁酸(IBA)或萘乙酸和吲哚丁酸等量混合液(N+I)处理的扦插成活率极显著高于萘乙酸(NAA)处理,其它各指标则均无显著差异;以新梢基部段位为插条时,生根数极显著高于其它枝段,基部和中部枝段为插条的新梢总长度和新梢鲜重极显著高于梢部,其余各测定指标在不同枝段间的差异不显著。综合各测定指标,进行亮叶忍冬嫩枝扦插繁殖时,以河沙或珍珠岩为扦插基质,采用亮叶忍冬新梢基部或中部段位作为插条,经浓度为1000mg·L。吲哚丁酸和萘乙酸等量混合液(N+I)或吲哚丁酸(IBA)处理,可获得较高成活率(70%以上)以及较高质量的扦插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明不同刈割次数在围栏内外对白喉乌头的防除效果.[方法]设置围栏内外刈割次数实验,采用方差分析比较法(Duncan新复极差法)对围栏内外不同刈割次数样地内白喉乌头的密度、高度、株丛径、有性繁殖丛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不同的生境下采取不同的刈割次数进行防除,当年导致处理问的白喉乌头各监测指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1)短时间的围栏封育对白喉乌头的防除效果并不明显.(2)三次刈割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其有性繁殖带来的蔓延危害.(3)当年的三次刈割即在人为干扰下的长期竞争中使白喉乌头处于劣势,实现防除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相思类树种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养地能力强,在中国南方广泛引种栽培,是南方大力发展短周期工业原料林的重要树种。根据近年来研究报道,笔者主要讲述了相思类树种的外植体在组培快繁和扦插繁殖中的应用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当前利用外植体繁殖研究的发展建议,为今后解决中国相思类树种在推广和应用中的种苗问题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北美冬青硬枝扦插技术研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北美冬青的扦插繁殖是北美冬青种苗繁殖的主要方式之一。本试验在武汉地区以引进的北美冬青品种‘奥斯特’( Oosterwijk)为试材,从不同生根激素处理、扦插时间、插条选择等方面进行了北美冬青硬枝扦插技术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武汉地区宜在秋季剪取北美冬青健壮硬枝,选其其基部到中部的枝条部分作穗条,扦插时用911生根快沾粉剂1进行根部快沾后进行扦插,可以保证80%以上的生根率。  相似文献   

20.
以1年生杨树新品种秦白杨3号扦插苗为材料,通过L9(33)正交试验研究不同插穗长度、扦插时间、生长调节剂浓度对秦白杨3号扦插成活率、株高、地径的影响,并采用极差分析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选择扦插时间在3月10日、插穗长度为20cm、在1.00g·L-1的NAA浸泡2h的试验组合,其扦插成活率最高为90.50%;扦插时间在3月20日,插穗长度为16cm,在1.00g·L-1的NAA浸泡2h的试验组合,其生长量最大。本试验是秦白杨3号扦插技术的初步研究,为构建秦白杨3号种苗繁育技术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