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综述玉米渍涝的类型和危害、淮河流域夏玉米渍涝灾害发生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淮河流域夏玉米渍涝灾害的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2.
以驻马店市为例,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影响渍涝灾害灾损的因子。借助于渍涝灾害筛选模型,挑选出驻马店市1971~2007年夏季的渍涝时段,并对渍涝灾害发生规律和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对玉米全生育期降水量在各个发育期阶段的分布及对玉米最终产量的影响进行了初步评估分析。  相似文献   

3.
农田渍涝灾害是三江平原农业生产的主要矛盾之一,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阐述了目前三江平原农田渍涝灾害的主要防治措施,并对今后治理三江平原农田渍涝灾害的研究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连阴雨引发的渍涝灾害是影响玉米生产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时开展灾前、灾中、灾后监测预警评估,可为农业生产提供决策依据和咨询服务。本文通过解译分析石嘴山市玉米主要种植区灾前灾后的遥感影像数据,对玉米主要种植区进行了监测,并对玉米受灾面积进行定量评估。结果表明:灾害前后玉米种植区发生较大变化,受灾区域主要分布于石嘴山市惠农区的南部和东南部、平罗县西部和中部地区,其中惠农区和平罗县的交界处是玉米的重度受灾区;经验证,玉米总种植面积解译精度为64.9%,受灾面积解译精度达到91.7%。表明利用遥感技术对玉米生产中连阴雨灾害的定量监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我们从南阳绿豆生产环境入手,分析绿豆生长过程与气候的矛盾,指出渍涝灾害是影响绿豆产量的第一因素,并围绕渍涝灾害总结集成出一套垄作高产栽培技术,为南阳盆地绿豆实现高产稳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渍涝胁迫是我国南方烟区烤烟生产中重要的非生物逆境之一。通过综述渍涝胁迫对烤烟相关酶类、光合作用、化学成分、农艺性状和产质量的影响研究现状,旨在为推广抗渍涝胁迫农艺措施、研究烤烟渍涝灾害救治追肥技术和选育耐渍涝胁迫品种,获得优质适产的烤烟烟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保山市雨季常在6月下旬或7月上旬开始,此时正值玉米苗生长期,其间降雨比较持续集中,降雨量较大,因而玉米苗期渍涝时有发生。介绍了玉米苗期渍涝的特点,分析了苗期渍涝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结合生产实践,提出了有效补救措施,为玉米苗期渍涝及田间管理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
鲁西平原是主要的玉米的产区,同时也是气象灾害的频发区,因此加强鲁西平原地区夏玉米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有着重要的意义。以东阿县为例,利用当地气象观测数据,结合GIS技术对夏玉米的干旱、高温、渍涝等气象灾害进行风险性评估与区划。结果表明:玉米综合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度为0.25~0.30,各乡镇综合气象灾害风险度均在轻微灾害风险区。牛角店镇玉米综合气象灾害风险度最小,为0.25;姚寨镇最高,为0.30。全县玉米气象灾害风险较小,适合玉米的种植。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山西省积极开展粮棉高产创建活动,为全省农业生产树立了样板,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2013年山西省克服了前期干旱,中期局部地区发生严重暴雨、冰雹、渍涝、大风等灾害,后期病虫害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玉米高产创建示范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10.
根据农田水分平衡原理,基于日渍涝灾害指标和权重指数构建渍涝灾害过程指数模型,使用江苏历史农业旱涝灾情、土壤水分自动观测资料确定模型参数,建立渍涝灾害过程等级判别指标体系,系统分析江苏省农田渍涝时空分布规律和气候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江苏渍涝灾害苏南西南部最多,淮北西北部最少。1年4季中,夏季渍涝灾害渍涝灾害过程占全年40%~60%,渍涝最为频繁也最为严重;春季渍涝灾害南北差异最大,苏南地区年均近2次,淮北西部地区约2年1遇;秋季淮河以南地区发生频率明显轻于春季,但发生程度重于春季,淮北地区发生频率和程度略高于春季;冬季渍涝灾害过程全年最轻,淮北地区无中等程度以上的灾害。54年来,淮河以南地区渍涝灾害过程呈"W"形波动,经历了3个相对高峰期,分别为20世纪60年代前期、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21世纪前期、2010年至今,以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21世纪前期发生最为频繁;淮北地区渍涝灾害过程呈"L"形变化,经历了20世纪60年代初期有1个相对高峰期后,年际变化小,基本在3~5次之间波动。从气候变化趋势看,苏南地区春季渍涝灾害呈现一定的减少趋势,江淮之间夏季渍涝灾害呈现显著的增多趋势,淮河以南地区冬季渍涝灾害呈现显著的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形和气候条件,成为气象灾害发生较频繁、较严重的省份之一。其中由暴雨引发的渍涝灾害是最主要的灾害,它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气候变暖导致了降水格局的变化,也使渍涝灾害发生频率增加。从分析诱发渍涝灾害发生因子入手,以气象条件为基础,分析了渍涝灾害发展趋势,并建立了渍涝等级预报指标,对气象防灾减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为气象更好地服务农业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宝丰县是河南省产粮大县,2015年玉米播种面积达到3.33万hm~2。宝丰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地带,为北亚热带向南暖温带过渡区,具有明显的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夏玉米生长季常遭受各种农业气象灾害的影响,严重制约了玉米的高产和稳产。其中以高温、干旱、渍涝、倒伏和低温阴雨寡照为主要灾害。玉米高温热害是指玉米开花授粉期较高的气温导致玉米雄穗开花散粉少,花粉丧失授粉能力,以致授粉受精率低,形成大量缺粒或较  相似文献   

13.
影响湖南油菜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有秋旱或秋冬连旱、播种期阴雨与渍涝、花荚期阴雨、越冬期冻害、春季倒春寒(冷害)、花荚期光照不足、成熟期高温逼熟等。针对这些主要影响因素,可采用品种选择、抗逆播种、渍害防控等技术措施予以应对,以减轻灾害对油菜生产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分析2019年辽宁农业气象条件,为气象条件的对比分析和灾害影响研究提供参考。2019年辽宁秋收作物生长季内,农业气象条件为近5年最好,主要表现为旱田作物需水关键期水分条件较充足,成熟收获期农业气象条件利于作物籽粒继续增重。农业气象灾害种类多但对农业影响轻,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为局地渍涝和阶段性干旱,干旱影响为近5年最轻,病虫害影响轻。实地调查显示,主产区农业气象利于粮食作物丰收,辽西地区玉米产量潜力得以发挥,但各地大豆籽粒灌浆不充分。  相似文献   

15.
根据洞庭湖区城镇渍涝灾害特点,分析了湖南省汉寿县城镇渍涝灾害的成因,并针对城区地势平坦、排水设施标准偏低、城市路面过度硬化等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近11年来渍涝灾害影响棉花生长与生产的资料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抗灾避害对策,即调整棉田位置、改进育苗方式、推广多熟模式等棉花产业可持续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7.
喷施锌钼肥对渍涝胁迫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苗期喷施Zn,Mo和Zn+Mo对灌浆初期渍涝胁迫下玉米生长发育、光合特性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均可有效缓解渍涝胁迫导致的叶片生长受阻及快速枯死、叶绿素破坏及其含量的快速下降,降低渍涝胁迫引起的光合气孔限制,提高渍涝胁迫下叶片气孔导度(Cs)和蒸腾强度(Tr),维持其较高的光合性能,提高光合速率,维持渍涝胁迫后玉米相对平稳的生长,从而促进玉米干物质积累,提高玉米穗粒重12.26%~13.99%,子粒的粗蛋白质、粗脂肪和氨基酸含量分别提高8.25%~9.69%,12.05%~13.98%和10.71%~14.29%,产量提高11.51%~12.90%。和对照比,差异达显著水平。其中,以锌钼配合喷施的上述指标增效最好。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气象灾害日益频繁,对临澧县烤烟生产危害甚广,且大有渐增之态。每年在烤烟生长期间出现的不同程度低温、干旱、渍涝、大风、冰雹等多种气象灾害,对烟草的生长发育构成严重破坏,直接导致烤烟的减产,甚至绝收,大大挫伤了烟农的生产积极性。为了减少气象灾害的影响,我们就要必须了解和掌握烤烟生长期间气象灾害发生的特点及规律,建立长效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并采取相应的防灾应对措施,把灾害损失程度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9.
黔东南州2010年秋收作物农业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健  梁平  闵新平 《农技服务》2011,28(5):689-691
利用贵州省黔东南州16县市2010年气象观测资料,根据水稻、玉米、烤烟获得高产所需农业气象条件,对黔东南州2010年秋收作物生长期内气象条件进行利弊分析,结果表明:在大秋作物生长期间,气温,前低后高,水稻、玉米低温冷害不明显,但烤烟早花,不利生产高产优质烤烟;个别乡镇出现了作物高温热害,造成玉米籽粒不饱满、空壳率高,明显地影响烟株的生长、成熟和烟叶的品质;降雨量,作物生长初期少、干旱较为严重,影响播种进度;中期降雨多,局部地区遭受洪涝和农田渍涝灾害,导致玉米、水稻生育期滞后,烤烟早花现象严重;后期晴热少雨、伏旱来得早,对水稻、晚玉米、烤烟影响较为严重;日照时数,中前期少,但作物阴害不明显,后期日照充足,但光照强度强,不利于生产优质烤烟。  相似文献   

20.
分析2008年1~2月低温冰冻灾害对广西玉米生产的影响,提出抵御低温冰冻灾害对玉米生产影响的技术措施及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