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秦岭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k tsinlingensis)属典型的陆封性冷水鱼类,国家II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是细鳞鲑属(Brachmystax lenk)所有物种中分布最南端的1个亚种,秦岭山脉北麓的渭河流域内目前数量较多。通过实地调查表明,渭河流域内分布的秦岭细鳞鲑种群发生了3个明显的变化:分布最低高度由原来海拔1000米上移至1200米,分布范围缩小;个体小型化;种群数量减少。文中还就秦岭细鳞鲑的保护对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秦岭细鳞鲑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丰 《陕西农业科学》2011,57(5):179-181
对秦岭细鳞(Brachymysta x lenok tsinlingensis Li)的分布范围、资源现状、研究价值等方面做了综述,介绍了目前秦岭细鳞鲑的研究现状、进展。笔者并展望了秦岭细鳞鲑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甘肃东部秦岭山麓的张家川秦岭细鳞鲑驯养繁殖场,在适应人工养殖环境并完成食性驯化的279尾秦岭细鳞鲑亲鱼池中,按照雌雄3:1的比例挑选出20尾亲鱼作为亲本,用注射催产素的办法调节性成熟时间,使雌雄同步。经过人工采卵采精,并完成受精,在人工控温、遮光、增氧等养殖条件下,完成孵化工作,共孵化培育出秦岭细鳞鲑苗种5500尾。  相似文献   

4.
细鳞鲑的生物学及养殖前景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属鲑形目,鲑科,细鳞鱼属。俗称山细鳞鱼、江细鳞鱼(东北)、闾鱼、闾花鱼、金板鱼、花鱼(陕西)、梅花鱼(甘肃)、小红鱼(新疆),其中以秦岭细鳞鲑中文名称较为科学。中国仅1属1种,是一种名贵的陆封型冷水鱼。为保护这一珍稀物种,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已将其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细鳞鲑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黑龙江至辽河的支流浑河上游,图门江、鸭绿江、松花江,向西经辽河、滦河、秦岭直至额尔齐斯河。河北及内蒙古潮白河与滦河上游,黄河的上游及其渭河支流和长江的汉水北侧支流子河、子午河的上游也有分布…  相似文献   

5.
分布在甘肃东部渭河支流的国家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秦岭细鳞鲑,曾是宋代朝廷贡品,其具有生长快,肉质细嫩,无肌间刺,味道鲜美,有防止血栓,加快伤口愈合之功能,亦称脑黄金,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为了保护好该物种,一代代渔业工作者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其加以保护。近年来,天水市渔业工作者及时转变观念,决定走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的路子,决定先将野生秦岭细鳞鲑捕捉来驯养,研究其生长阶段特点,掌握生活习性,对其进行人工驯养,最终完成人工繁殖,扩大种群数量。  相似文献   

6.
秦岭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 tsinlingensis)成熟卵呈圆形,黄色,沉性,卵径(3.97±0.07)mm,受精卵吸水充分膨胀后卵径为(4.30±0.07)mm.在水温8.5~12.5℃条件下,秦岭细鳞鲑胚胎发育需415h.根据胚胎发育的外部形态及典型特征,将其分为受精卵、胚盘形成、卵裂、囊胚、原肠、神经胚、器官分化和孵化共8个阶段、32个时期.出膜仔鱼全长(10.11±0.65)mm;出膜13d后卵黄耗尽,全长(14.32±0.22)mm;出膜后20d,鱼苗全长(18.13±0.21)mm,臀鳞出现,各鳍均已出现,鱼苗侧线全部形成且清晰,体色接近成鱼.秦岭细鳞鲑早期发育的特点反映了其对水域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7.
细鳞鲑属于鲑科,主要生活在海拔2000米以上、水质清澈、水底有大型砂石的河段中.由于近年来全球气候发生巨变,人类活动使得环境破坏严重,加之过度捕捞等问题,细鳞鲑的生活区域遭受一系列重创,细鳞鲑种群数量也开始不断减少.本研究的出发点就是基于当前细鳞鲑生活的困境,由小及大,对当前濒危水生野生动物资源的增殖保护办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挑选平均体重(4.0±1.4)g、平均体长(8.0±1.2)cm的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幼鱼,研究了不同盐度(0、6、12、18、24、30)对细鳞鲑幼鱼鳃丝和肝脏中Na+-K+-ATP、抗氧化酶(SOD、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盐度对细鳞鲑幼鱼鳃丝中Na+-K+-ATP活性及肝脏中抗氧化酶活性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盐度的升高,细鳞鲑鳃丝和肝脏中的Na+-K+-ATP活性升高,抗氧化酶(SOD、CAT)的活性则随着盐度的升高而降低.虽然细鳞鲑能够通过自身的渗透调节和抗氧化系统应对外界盐度变化带来的压力,但是长期的盐度胁迫也会给细鳞鲑幼鱼机体带来损害.研究结果为今后细鳞鲑的耐盐度选育、养殖推广等方面的工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细鳞鲑在太白山南坡黄柏塬地区的适应性生长情况,为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物种的适应性研究提供支持。【方法】在黄柏塬区域的湑水河、太白河及其支流,对细鳞鲑的栖息地特征、种群结构、生长状况以及分布进行调查。【结果】最近10年(1997-2007年)的年均气温较20世纪中后期(1970-1996年)升高1℃左右,细鳞鲑能够适应当地的生态环境,喜欢选择水流速度较缓(0.19~0.52m/s)、中午水底温度在6℃以上、水深35~112cm的环境中进行繁殖;细鳞鲑的洄游习性有所改变,迁移距离相对较短,甚至不迁移。所捕获的细鳞鲑年龄组成为1~4龄共4个年龄序列;多数雄鱼于2+龄达到性成熟,而雌鱼为3+龄;细鳞鲑体质量(W)和体长(L)关系符合Keys增长函数-W=0.045L-2.725。对细鳞鲑体长和体质量的实测值进行回归,可得VonBertalanffy生长方程的参数为:渐进体长L∞=42.12cm,渐进体质量W∞=1202.11g,生长系数k=0.134,理论起始生长年龄t0=-0.517。细鳞鲑群体垂直分布表现出高年龄个体多分布于海拔高处的趋势。【结论】细鳞鲑对黄柏塬山地气候和生境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0.
秦岭细鳞鲑亲鱼培育和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秦岭细鳞鲑亲本人工驯化、催产、孵化和育苗的关键技术以及促熟催产中的外源性激素选择及用量。实验用野外捕捞秦岭细鳞鲑,从2011年3月开始逐年筛选,到2014年3月共培育5~9龄亲鱼580尾。实验显示,通过30 d有计划地添加黄粉虫投喂,可使野生亲鱼完全摄食人工配合饲料。注射马来酸地欧酮DOM(2.5 mg/kg)和鲑鱼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S-GnRHa(3μg/kg),促熟催产3 d后效果明显。2013年采卵约4.56×104粒,平均受精率为82.5%,平均孵化率为63.0%;2014年获得受精卵约8×104粒,平均受精率为85.5%,平均孵化率为62.5%。鱼苗上浮后的开口期和转口期最为重要,为育苗的关键时期。根据秦岭细鳞鲑亲鱼性腺发育的规律,提出了在人工培育过程中,通过加强"冬护、春繁、夏壮、秋养"4个环节,有助于提高精子和卵子质量;在人工培育关键期选择卤虫开口较为适合,在鱼苗消化系统和免疫器官发育完全后选择高蛋白人工配合饲料进行转口,有利于提高鱼苗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1.
温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278-14280,14284
介绍了大秦岭地区的地理概况及水资源状况,并分析了陕西秦岭地区资源保护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措施和政策;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是大秦岭保护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刘晓清  张霞  王亚萍  成西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365-7367,7496
[目的]研究秦岭地区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对策。[方法]从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价值等同角度系统评述了秦岭地区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并提出秦岭地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策。[结果]秦岭是研究生物起源、发展和演替规律的天然基因库,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体,多种生态系统并存,植被垂直带谱完整;植物种类丰富,区系成分复杂,珍稀濒危、特有植物丰富,具古老孑遗性;脊椎动物722种,其中鱼类7目16科162种、两栖动物2目8科26种,爬行动物2目8科44种,鸟类17目53科373种,兽类7目27科117种,脊椎动物的目、科、种分别占全国相应类别的70.00%、53.04%、22.06%。可通过制定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政策,建立自然保护区网络体系等途径,保护秦岭地区生物多样性。[结论]该研究为今后秦岭地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秦岭是我国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之一,蕴藏着中国生态密码和人文密码。然而秦岭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情况愈加严重,因此,秦岭保护的行动刻不容缓。传统的生态观测方法效率低、时效性差,难以满足当前秦岭生态保护对环境监测的高时效性需求。遥感技术以其覆盖范围广、获取信息速度快等优点,已成功应用于众多领域。研究首先介绍秦岭生态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然后重点介绍遥感技术在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领域与前景。  相似文献   

14.
植物保护重要区识别和空缺分析是制定和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计划的重要内容。以秦岭生物多样性优先区为研究对象,选取71种珍稀濒危植物作为目标保护物种,基于文献资料和数字植物标本信息,建立重要植物生境数据库。利用物种生境适宜性评估方法识别植物保护重要区和空缺区。结果表明:1)秦岭优先区植物保护极重要区和重要区主要分布于西秦岭的中高山区,总体呈中西部连片集中、东部零散分布的特点。2)786.01 km2的植物保护极重要区处于自然保护区的管控范围,仍有4 869.79 km2的极重要区尚未得到自然保护区覆盖,保护空缺较大。3)2000-2015年,秦岭优先区林地面积增加、耕地和草地面积减小,一般重要区、重要区和极重要区的人类活动强度依次降低。研究结果可为秦岭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地规划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不同化学处理对秦岭冷杉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硝酸钾(KNO3)和氯化汞(HgCl2)溶液等几种化学试剂浸泡种子的方法,对秦岭冷杉种子的萌发特性进行研究,旨在寻求适宜的化学试剂,并确定最佳使用浓度,以提高秦岭冷杉种子发芽率。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均可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其中200 mg/L的赤霉素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最高,较对照(清水浸泡)提高110%;不同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对秦岭冷杉种子发芽的影响不明显;不同浓度氯化汞溶液对秦岭冷杉种子的发芽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宁陕火地塘珍稀濒危木本植物计有15种,占秦岭林区木本保护植物的71%,是秦岭珍稀濒危植物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之一。本文在阐明火地塘分布的珍稀濒危木本植物的分类、分布及保护价值的基础上,提出了拟采取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7.
秦岭北麓环山带是秦岭山前冲洪积扇和浅山区,是秦岭自然资源、环境涵养的根基,探讨区域内的生态保护长效机制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本文在分析秦岭北麓环山带生态保护系统现状的基础上,以解决系统整体效益下降、系统层次性不足、系统开放性缺乏的问题为目标,从区域整合视角出发,开展秦岭北麓环山带自然保护地体系重构,支持区域文化、自然资源、特色产品的深入融合,进而形成了“四位一体”的生态保护长效机制。合作博弈的激励机制、高效规范的法治机制、多主体参与的监管机制、公开透明的网络治理机制,对秦岭北麓环山带的生态保护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秦岭羚牛(Budorcas taxicolor bedfordi)作为"秦岭四宝"之一,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IUCN)列为易危级物种。本文从秦岭羚牛的生态学、分类学地位、寄生虫病、瘤胃微生物区系、功能基因挖掘及人工圈养等方面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并对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指出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期为秦岭羚牛的保护和管理提供  参考。  相似文献   

19.
陕西省栓皮栎群落物种多样性的空间异质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重要值作为多样性测度指标,计算了物种丰富度指数S、多样性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均匀度Pielou指数和A latlo指数.分渭北黄土高原、秦岭北坡、巴山地区三区,研究了陕西不同区域生物多样性特征,物种从渭北到秦岭,再到巴山,越来越丰富,林内的差异性也越来越大,均匀度就越来越差.分海拔探讨了物种多样性特征,得出海拔700-900 m处是最适宜栓皮栎生长的.讨论了其它环境因子对多样性的影响,进而提出了在暖湿的陕南秦巴山区,海拔700-900 m处,营造栓皮栎的人工林,把人们的对栓皮栎的利用转到人工林的利用上来,应该尽快采取措施对原有天然林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20.
“3S”技术在秦岭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曦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9):4707-4709
在简要介绍秦岭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简称"3S"技术)在秦岭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特别是在生态环境调查、生态环境监测、环境质量评价等方面的应用,同时对"3S"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