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冀中南是我国重要粮食产区,夺取夏玉米高产对实现全年粮食增产,保证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因此冀中南在夏玉米生产中要紧紧围绕"一增五改"技术(即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改种紧凑耐密型高产品种、改套种为直播、改粗放用肥为配方施肥、改人工种植为机械作业、改早收为适时晚收),充分挖掘夏玉米群体增产潜力,实现夏玉米高产、丰收.  相似文献   

2.
肃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结合农业部高产创建项目实施,总结出了玉米"两增八改"密植高产栽培技术,即合理增加密度和增施粒肥,改有机肥春施为秋施、改常规品种为耐密品种、改多粒播种为单粒播种、改等行种植为宽窄行种植、改传统施肥为测土配方施肥,改大水漫灌为农田节水灌溉,改人工收获为机械收获,改适时收获为适时晚收。  相似文献   

3.
邯郸市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根据邯郸市玉米生产现状,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重点是落实"一增五改",即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改种紧凑耐密型高产品种,改套种为直播,改粗放用肥为配方施肥,改人工种植为机械作业,改早收为适时晚收。1选用紧凑耐密型高产品种  相似文献   

4.
现在我国正在大力推广的玉米"一增四改"高产栽培技术,其主要核心技术是: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改种耐密型品种、改套种为直播、改粗放用肥为配方施肥、改人工种植为机械化作业.由于其贴近生产实际,可操作性强,具备广适性、系统性、完整性等特点,在发挥玉米增产潜力、提高玉米单产方面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为了挖掘玉米增产潜力,加快玉米生产发展,推广玉米"一增四改"技术势在必行。通过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改种耐密型高产品种;改套种为平播;改粗放用肥为配方施肥,改人工种植为机械化作业来提高夏玉米产量。"一增四改"技术的全面应用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玉米产量,且可以促进我国玉米生产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夏玉米“一增四改”高产栽培技术,核心内容是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改种耐密型品种、改套种为直播、改粗放用肥为配方施肥、改人工种植为机械化作业。汶上县是山东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常年玉米播种面积35万667m^2左右,大力推广夏玉米“一增四改”高产栽培技术.对促进玉米增产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玉米"一增四改"核心内容是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改种耐密型品种、改匀垄种植为大小垄种植、改粗放用肥为配方施肥、改人工种植为机械化作业。通过多项技术的优化组合,提高玉米产量水平,集成玉米高产群体结构与质量控制技术、优化施肥等研究成果,紧紧围绕玉米丰产的关键技术,进一步挖掘玉米在农业生产中的增产潜力。一、目前通辽玉米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耕作及机械化配套问题缺少大型深耕深松机具,耕层普遍较浅。农户对  相似文献   

8.
<正>玉米"一增四改"技术,核心内容是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改种耐密型品种,改套种为直播,改粗放用肥为配方施肥,改人工种植为机械化作业。技术要点1.合理增加种植密度。耐密紧凑型玉米品种:攻关田每667平方米(1亩)实收5500~6500株。高产示范田每667平方米实收4500~5000株。一般大田每667平方米实收4000~4800株。玉米种植密度要与品种要求相适应,并且随产量指  相似文献   

9.
总结潜山市直播稻"六改"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改种植中籼杂交稻组合为选用适宜直播杂交组合、改传统水直播为旱直播、改老经验播种期为根据杂交稻组合生育特性推算安全抽穗期直播期、改老经验用种量为计算经济用种量、改粗放播种为提高播种质量、改老经验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为精准实施技术等方面内容,同时对该项技术的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以为当地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2007~2009年青岛市农技人员在平度市北张家丘村和胶州市大半窑村连续2年组织进行了冬小麦"四高一改"超高产栽培技术与传统高产栽培技术的对比试验,探索出以"培育高肥力土壤、筛选推广高产广适品种、提高播种质量、创建高效群体以及改革种植方式"为核心的冬小麦"四高一改"超高产栽培技术,使小麦连续多年多点实现亩产700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夏玉米“一增四改”高产栽培技术,核心内容是合理增加品种种植密度、改种耐密型品种、改套种为直播、改粗放用肥为配方施肥、改人工种植为机械化作业,以期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农业部粮油高产创建项目的支持下,2007-2009年青岛市农技人员在平度市北张家丘村和胶州市大半窑村连续2年组织进行了冬小麦"四高一改"超高产栽培技术与传统高产栽培技术的对比试验,探索出以"培育高肥力土壤、筛选推广高产广适品种、提高播种质量、创建高效群体以及改革种植方式"为核心的冬小麦"四高一改"超高产栽培技术,提高了土壤肥力、土地利用率,实现了多年多点亩产700 kg以上的产量目标。  相似文献   

13.
关于发展密植玉米品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玉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保障全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2007年,农业部就加快玉米生产发展出台一系列措施,主要内容就集中体现在"一增四改"."一增",就是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根据品种特性和生产条件因地制宜地将现有品种的种植密度普遍增加500~1 000株/667m2."四改",一是改种耐密型高产品种,二是改套种为平播,三是改粗放用肥为配方施肥,四是改人工种植为机械化作业.  相似文献   

14.
林西县地处农牧结合带,属玉米种植区域的北部极限区,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林西地区的玉米高产模式为:围绕"一增四改"的技术措施,以更新、高产、优质、耐密型品种为核心,组装集成针对性强的配方施肥,大小垅种植,地膜覆盖,机械化作业.病虫害综合防治等高新技术,实现技术和产量的高起点、强优势.  相似文献   

15.
左霞  黄正来  胡承霖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715-13716
介绍安徽小麦高产4项主推技术,包括扩大种植半冬性品种、趁墒适期播种与降低播量、改"一炮轰"施肥为基追肥并举及改施返青肥为施拔节肥、及时综防病虫草渍害等;探讨小麦高产技术面向农民传播的方式,主要有安徽人民广播电台专题栏目、安徽日报农村版宣传报导、省市县电视台新闻专题报导、安徽农网宣传、省市县联动举办小麦高产技术培训与专家技术服务等;分析安徽人民广播电台《金色田园》节目技术传播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小麦、玉米生产技术正由以高产为目标向高产高效转变,精耕细作向精简栽培转变,分散种植向规模化生产转变,手工操作向机械化生产转变。该文介绍了"两早两晚"、"一增四改"、种子包衣、种肥同播、"一喷三防"、节水灌溉等现代农业技术,从而实现小麦、玉米生产的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17.
该研究对不同晚粳品种在兴国县的种植表现进行了对比试验,以期筛选适应本地生态条件种植的高产粳稻品种,为全面普及和推广"籼改粳"工作做好基础工作。结果表明,甬优858、春优84和春优284等品种综合表现较优。  相似文献   

18.
超级杂交稻高产栽培“六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过大面积推广种植超级杂交稻的试验示范研究,结合其茎秆粗壮、穗大粒多、结实率高等特性,提出了超级杂交稻"六改"高产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9.
经过大面积推广种植超级杂交稻的试验示范研究,结合其茎秆粗壮、穗大粒多、结实率高等特性,提出了超级杂交稻"六改"高产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20.
百合产量不稳定,有些丘块发"灾"死苗早,几乎没有产量。种植百合想获高产,要重点抓"四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