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楼观台森林公园油松松阿扁叶蜂化学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危害油松的阿扁叶蜂为试验对象,研究了树干注药防治、叶面喷雾防治及烟雾防治等施药技术对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不同景区、不同立地条件油松松阿扁叶蜂幼虫防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3种施药技术对油松阿扁叶蜂幼虫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30%敌畏·氧乐注干液剂以1.3mL/cm树干胸径的注药量,树干注药药后7 d防效为92.71%.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80%敌敌畏乳油(2:1)1 000倍液叶面喷雾时,药后5 d为防效93.69%.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80%敌敌畏乳油(2:1)与柴油按1:15,采用烟雾机喷烟施药后5 d防效为84.85%.采用树干注药法和叶面喷雾法对油松针叶保护效果较好,其中在松阿扁叶蜂卵期注药对油松针叶的保护效果最佳,其针叶损失率仅为9.06%.在森林公园中,针对不同景区、不同立地条件的油松林,可采用不同化学防治方法防治阿松扁叶蜂,以满足生产实际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大通县鼠害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通县主要害鼠有三种高原鼢鼠、田鼠、鼠兔,在退耕还林还草和幼林地中发生严重,笔者对鼠害在大通发生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在互助县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区内森林鼠、兔害严重,危害日益加剧,已成为影响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主要因素之一。针对森林鼠、兔害防治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对互助县森林鼠、兔害开展了全面调查,并对各项综合防治措施及其效果进行了分析,以总结和积累有效的防治经验和方法为目的。为今后全面治理森林鼠、兔害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对丹巴腮扁叶蜂危害的环境因子与防治技术进行了调查与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丹巴腮扁叶蜂其危害和环境因子有一定的相关性,不同浓度的3种药剂防治丹巴腮扁叶蜂3龄幼虫效果均明显,并提出了适宜的丹巴腮扁叶蜂生物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固原县林区鼠害在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区域性,黄峁山林区是典型的地面害鼠分布区,叠叠沟林区是典型的地下害鼠分布区.针对固原林区的实际情况,在防治时,要掌握鼠情,正确选择防治对象,根据不同的防治对象,采用不同的防治策略,选择理想的灭鼠剂,科学使用化学灭鼠技术,选择最佳防治时机,及时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6.
丹巴腮扁叶蜂在青海危害云杉,两年一代。成虫和卵发生于6月中旬至7月上旬;幼虫危害7月达到盛期,老熟虫下树入土并土栖21个月。防治可用人工挖掘和烟剂防治、引用天敌;重害林则用新型化学药剂按叶蜂生物学特征抓住关键时期,及时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7.
云杉阿扁叶蜂是一种危害性较大的害虫,严重影响沙地云杉林的健康生长。本文介绍了云杉阿扁叶蜂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具体包括幼虫期林间防治、幼虫期航空喷雾防治、天敌种类及利用、营林措施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云杉阿扁叶蜂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8.
固原县林区鼠害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固原县林区鼠害在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区域性,黄茆山林区是典型的地面害鼠分布区,叠叠沟林区是典型的地下害鼠分布区。针对固原林区的实际情况,在防治时,要掌握鼠情,正确选择防治对象,根据不同的防治对象,采用不同的防治策略,选择理想的灭鼠剂,科学使用化学灭鼠技术,选择最佳防治时机,及时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9.
新松叶蜂在蓝田林区一年发生一代,以卵在油松针叶内越冬。采用烟剂、喷粉和喷油烟防治,使有虫株率由95%下降到14%以下,单株虫口减退率达95%  相似文献   

10.
自2009~2013年,在青海省5州2市共28个农业县(市、区)开展农田害鼠种类调查工作,基本掌握了我省农区主要发生的害鼠种类及分布情况。主要的害鼠种类有3目8科30种:农田地下害鼠有高原鼢鼠、甘肃鼢鼠、斯氏鼢鼠等3种;农田地上害鼠有黄胸鼠、小家鼠、褐家鼠、长尾仓鼠、灰仓鼠、藏仓鼠、柴达木根田鼠、甘肃根田鼠、青海田鼠、松田鼠、达乌尔黄鼠、阿拉善黄鼠、大林姬鼠(朝鲜姬鼠)、黑线姬鼠,子午砂鼠、五趾跳鼠、三趾跳鼠、林跳鼠、花鼠、巢鼠、小毛足鼠、中国蹶鼠、库蒙高山鼠平、喜马拉雅旱獭、高原鼠兔,间颅鼠兔、臭鼩等27种。其中,黄胸鼠为我省历史文献未记录的害鼠。  相似文献   

11.
松扁叶蜂是一种食叶害虫,主要危害油松、赤松、樟子松针叶,一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入土做土室以预蛹越冬。笔者在本文中介绍了该虫在桦南县的发生分布、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以及发生防治等。  相似文献   

12.
落叶松腮扁叶蜂是一种常见的也是主要的森林害虫类型之一,其发生时会对落叶松的生长造成极大的危害。近年来,我国森林防虫害工作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如何有效控制落叶松腮扁叶蜂的发生是重要防治措施之一。本文针对落叶松腮扁叶蜂的发生规律及特点,对如何防治腮扁叶蜂的发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四川省红原县是一个以藏族为主的纯牧业县,牧业健康发展是当地社会稳定的基础,而鼠害对草场的破坏会直接影响牧业经济安全。本研究针对当地草场2种优势害鼠种类[高原鼢鼠(Myospalax baileyi)和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于2013年7-9月采用"有效洞口法"和"样方内捕尽法"分别调查了红原县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种群密度。结果表明,当地草场高原鼢鼠有效洞口平均密度为113.3个/hm2,高原鼢鼠种群平均密度为39.7只/hm2;高原鼠兔种群平均密度88只/hm2,危害程度均为Ⅳ级(危害程度严重)。为此,应进一步扩大调查范围,探明草场鼠害现状,深入研究害鼠生物学特性,为主动防控鼠害提供数据参考和理论支持,以维护当地牧业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4.
黄缘阿扁叶蜂自然种群生命表与防治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组建自然种群生命表来研究黄缘阿扁叶蜂的种群动态。研究结果表明,黄缘阿扁叶蜂的存活率达14.94%,种群趋势指数为1.152 2。在各虫态中,危害期幼虫期死亡率最高,达到45.97%,其中主要影响因素是气候因素和被捕食。其中捕食性天敌影响很大,黄缘阿扁叶蜂的防治关键时期也在危害期幼虫期。最后,根据这一结果,编制了黄缘阿扁叶蜂防治历。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松黄叶蜂卵、幼虫在油松针叶上的数量变动规律和幼虫的种群动态 ;根据松黄叶蜂各虫期、虫态林间存活率和死亡率调查 ,推算出松黄叶蜂自然种群消减动态 ,提出了松黄叶蜂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6.
大兴安岭人工林鼠害防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近4a的试验研究,搞清了大兴安岭地区人工林8种害鼠的分布及发生危害规律,从而确定了6种群落鼠类和以秋防为主的适宜防治时间。在使用药剂上筛选出以第一代抗凝血剂杀鼠迷为主的灭鼠药剂,丰富了林区灭鼠剂种类,找出了一套经济、有效、安全的林鼠防治应用技术,特别是塑料袋装毒饵灭鼠可以有效地杀灭害鼠,且对天敌、人畜安全,还可以延长药效,是在林区应用的新技术。该项研究对东北林区的防治灭鼠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门源县农田高原鼢鼠危害现状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门源县鼠类分布广、密度大、危害重.通常危害农田、草场及林地的害鼠有四种,主要为高原鼢鼠、小家鼠、褐家鼠及鼠兔.它们从农作物播种至收获,均危害作物.播种后,取食种子;生长期,啃食青苗,土丘压青;成熟期,拉食穗粒;收割后,危害捆子,特别是高原鼢鼠已成为门源地区主要的害鼠之一。  相似文献   

18.
通过多年对罗山松阿扁叶蜂发生危害情况的监测调查及分析,结合自然保护区管理需要,提出了控制罗山松阿扁叶蜂种群扩大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依据森林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策略原理,提出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森林鼠兔害的可持续控制策略,试验并总结了区内主要森林害鼠中华鼢鼠的综合治理措施,进行了大面积推广防治。  相似文献   

20.
对西吉县农田害鼠发生情况及其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该县不同生态区域的农田害鼠发生种类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达乌尔黄鼠和鼠兔为优势种。在年周期内,害鼠的发生总体上呈现4-6月和9月两个高峰期。分析了人为因素、环境因素、天敌因素对害鼠种群消长的影响,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