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云南夏秋蚕饲养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高温闷热、高温高湿和低温高湿等不利于养蚕的天气情况,若饲养管理技术不到位,易造成蚕体虚弱或蚕病暴发,致使蚕茧的质量和产量下降。夏秋蚕的产茧量占全年产茧量的三分之二,因此,饲养好夏秋蚕是夺取全年蚕茧大丰收的关键。本文根据云南夏秋蚕饲养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夏秋蚕饲养的技术要点,为蚕农更好地饲养夏秋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方绍光 《云南农业》2008,(10):19-20
在蚕桑生产中,夏秋蚕饲养因气候条件不好、桑叶质量差、病原累积多等因素影响,与春蚕相比发病率较高,蚕农常常说:“蚕难养、病难防,产出效益差”。为此,有些蚕区,特别是零星蚕区,蚕农都有多养春蚕,少养或不养夏秋蚕的现象,大大降低了应有的亩桑产出效益。通过探索总结并推广普及夏秋蚕饲养技术,最大限度地控制夏秋蚕的发病率,提高夏秋蚕饲养的产出率,从而扩大夏秋蚕养殖范围,增加夏秋蚕饲养量,是提高亩桑产出效益,增加蚕农养蚕经济效益,促进蚕桑产业稳步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夏秋蚕是6月至10月下旬期间饲养的蚕。由于夏秋季节叶质差,气候多变,加之连续养蚕,饲育环境中留存的病源体较多,所以在饲养夏秋蚕时应严把四个“关”。1.消毒防毒关蚕室、蚕具消  相似文献   

4.
夏秋蚕每个批次的龄期很短,能够多次饲养,可提高蚕室及蚕具的利用率,但是也存在蚕病多发等问题。简单分析了夏秋蚕病害的发生原因,并总结了夏秋蚕病害的防治技术,以提高夏秋蚕的产量,增加饲养户的收入,促进夏秋蚕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我省夏秋蚕生产蚕病高发的原因,提出合理的品种推广、饲养管理和消毒防病对策,以指导夏秋蚕生产的稳定开展。  相似文献   

6.
夏秋蚕的饲养由于受高温多湿环境的影响,病原易繁殖、叶质差等不利因素的制约,历来是蚕桑生产工作的难点问题,即蚕难养且病多。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针对这一难题,总结出夏秋蚕饲养的关键是做好“二选二控一加强”技术处理工作,即选养抗逆性强的蚕品种,选采好夏秋用叶;控制好病原,控制好饲养环境;加强饲养管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提高夏秋蚕的产量和产值,增加养蚕户的养蚕收入。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气候条件比较好,每年可多批次养蚕,夏秋蚕的饲养在全年养蚕中占有很大比例,尤其是正秋蚕,其发种量基本上与春蚕持平。但因夏秋蚕期气候条件恶劣,叶质较春季差,病原累积多,夏秋蚕易暴发蚕病。  相似文献   

8.
夏秋蚕由于夏、秋蚕期气温高多湿,蚕室、蚕具重复使用,消毒不易彻底,病原多且致病力强,养殖管理非常重要。为了搞好夏秋蚕生产,结合夏秋蚕的主要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浅析南部县夏秋蚕饲养的主要技术措施。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夏秋蚕饲养技术单连德(潍坊丝绸公司261041)夏秋蚕饲养量大,约占全年饲养量的70%,但茧质一般低于春茧。如何改进饲养技术,提高茧质,增加经济效益,显得特别重要。影响夏秋蚕成绩的主要因素有两点:1气象因素适宜蚕生理的温度,稚蚕期为27~28℃,相对...  相似文献   

10.
耿燚 《新农村》2013,(6):33-34
夏秋蚕期,气候高温多湿,蚕儿的生活环境不良,且对病原体滋生繁殖有利,因而蚕病多发,影响蚕茧产量的稳定提高。夏秋蚕期是桑树虫害多发季节,虫口叶多,叶质差、老化快,部分虫粪虫尸又会成为交叉感染蚕病的传染源。夏秋蚕期又是农田用药比较频繁的时期,蚕儿接触农药引起中毒的机会增多。因此,加强夏秋蚕期的科学饲养管理,坚持良桑饱食等  相似文献   

11.
夏秋蚕期间,由于高温闷热、干旱少雨、叶质下降等多方面原因,极易造成蚕病不同程度发生.为避免蚕病大面积发生,确保养蚕收入的稳定,夏秋蚕饲养要认真做好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12.
就蚕的生理特性和饲养操作过程而言,夏秋蚕基本上和春蚕相同。但由于气候、桑叶等条件不同,需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创造良好的饲育环境,从而夺取夏秋蚕的丰收。  相似文献   

13.
我省农村养蚕一般可养5批次,即春蚕、夏蚕、早秋蚕、中秋蚕、晚秋蚕,春蚕饲养比例占全年饲养量的40%左右,而夏秋蚕占60%左右,夏秋蚕能否优质高产,对全年养蚕效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夏秋蚕饲养时间从6月中下旬开始到9月下旬,经历3个多月,此时正值高温季节,环境条件差,同时桑叶质量不如春季好,桑树的病虫害多。要夺取夏秋蚕高产优质,我们认为必须采取以下4条措施:1.选用优良的夏秋蚕品种优良的蚕种是确保丰产的重要前题。选用夏秋蚕种,不但要考虑优质高产,更要考虑抗高温和抗病虫害。目前,多选用我所选育的“芙蓉×湘晖”“、洞庭×碧波”“…  相似文献   

14.
歙县地处亚热带北缘,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夏秋蚕生产在7~9月,期间高温多湿或商温干燥,温湿条件常超过家蚕的生理范围,给夏秋蚕生产带来不利的影响.加强桑园田间管理,保证桑叶质量,狠抓消毒防病,强化饲养管理,提高蚕儿自身抗逆性是确保夏秋蚕丰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徽州地区栽桑养蚕历史悠久,是我省重点蚕区之一。但饲养夏秋蚕,却是在1926年以后,由于蚕种制造技术的改进,创造出蚕种人工孵化法,才得到逐渐发展的。近年来,夏秋蚕茧比重占全年蚕茧收购量的31.7%左右,因此,抓好夏秋蚕大面积稳产增产的技术措施,对提高蚕茧产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趁去年进行省一级蚕桑区划调查之便和1964、1965两年在绩溪灵川、旌德三溪搞蚕桑样板的同时,探讨了徽州地区饲养夏秋蚕一些技术上的问题,现提出粗浅的看法与同志们商榷。  相似文献   

16.
楚雄市每年饲养春、夏、秋、晚秋4期蚕,其中以春蚕为蚕茧生产的重点,但夏、秋2期由于气温高,桑叶生长发育快,可以多养蚕,提高桑叶、蚕室、蚕具等的利用率,是增产蚕茧的有效途径.夏秋蚕的产茧量占全年产茧量的60%.但从楚雄市夏秋蚕的单产看,各乡(镇)、村之间高低相差悬殊.究其原因,认为夏秋期蚕病多损失大,是影响夏秋蚕单产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实践证明,要取得夏秋蚕的稳产、高产,关键是要控制蚕病危害.  相似文献   

17.
歙县地处亚热带北缘,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夏秋蚕生产在7~9月,期间高温多湿或商温干燥,温湿条件常超过家蚕的生理范围,给夏秋蚕生产带来不利的影响。加强桑园田间管理,保证桑叶质量,狠抓消毒防病,强化饲养管理,提高蚕儿自身抗逆性是确保夏秋蚕丰产的关键。1加强桑园管理,改善桑叶  相似文献   

18.
夏秋蚕期间,由于高温闷热、干旱少雨、叶质下降等多方面原因,极易造成蚕病不同程度发生。为避免蚕病大面积发生,确保养蚕收入的稳定,夏秋蚕饲养要认真做好以下工作。1认真及时做好蚕室、蚕具及环境消毒在养蚕前,对蚕室、蚕具、周围环境等场所,要认真清理,彻底消毒。先打扫洗涤,  相似文献   

19.
广东夏秋蚕品种选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了广东夏秋蚕品种多年的选育实践,论述了夏秋蚕品种选育正确选配亲本,应用高温多湿定向培育,不停食饲养,活蛹缫丝,多元杂交,品种夏壮等技术,指出夏秋蚕品种选育以应“强健,优质,高产,易繁”为选育目标,选育上要与抗病育种,生物工程技术相结合。  相似文献   

20.
建议通过桑蚕良种的选用,蚕病的预防,掌握好夏秋蚕饲养的关键技术,加强桑园管理和提高收烘技术等来提高皖西地区夏秋季蚕茧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