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低碳经济代表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向,而低碳农业将代表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低碳农业是以节能减排为核心,强调资源的节约与循环利用,尽可能降低能耗,减少排放,从而实现生产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能源再生利用、经济效益四者有效统一的一种绿色农业生产方式。近年来广元市昭化区积极推广农业节能减排技术,以发展低碳农业为抓手,精心打造现代农业园区,提升特色产业档次,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了生态与经济双赢。  相似文献   

2.
武慧敏  王红姝  彭晓陈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2):11527-11528,11547
低碳经济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大势所趋,畜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分析了畜牧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环境问题,基于低碳视角,提出了"减粮节能"、"减投节能"、"控量减排"、"循环减排"等畜牧产业经济发展策略,畜牧养殖业需要通过有效合理地利用废弃物以及实施有效的营养均衡措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保证节能减排的实现,最终为畜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3.
林允宁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23):201-203
本文从居住区绿化的总体规划设计、节约原材料、降低绿化成本以及硬质景观和软质景观的适当配置、地形处理、水系岸线处理、假山置石处理、植物的合理配植等方面,对如何建成优化的生态节药型居住小区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为充分发挥居住区的生态功能与效益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和做法。  相似文献   

4.
《吉林农业》2015,(4):14-15
<正>201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围绕"五位一体"总布局,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着力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一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加强顶层设计,研究完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选取57  相似文献   

5.
"三起来"工程始于2006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局之年,是指让农村"亮起来"、让农民"暖起来"、让农业资源"循环起来",主要目的是改善农民的人居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缓解郊区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面丰收.四年来,"三起来"工程有效地促进了农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政府管理服务方式的转变,已经在争创低碳首善之区中初步走上了低碳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该文针对陕西省榆阳区连阴雨雪天气光伏发电少、光热采暖热量不足、冬季低温沼气池难以启动运行甚至冻坏池体的现实情况,设计采用光伏发电、光热太阳能采暖和沼气系统组合运行应用的能源生态模式,打破单一系统新能源使用受限问题,实现清洁能源互补持续利用和农业废弃物循环高效利用,促进农村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绿色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服务打赢"蓝天保卫战""、碧水攻坚战""、净土防御战",推进美丽新农村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山东省聊城市紧紧围绕"节能减排、种养结合、资源循环利用"的原则,积极引导畜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生态模式发展,努力把畜牧业推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减排的环保循环之路,促进现代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市标准化养殖比重达到70%以上,畜禽养殖环节实现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把聊城市打造成为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市。  相似文献   

8.
在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发展低碳农业是农村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分析海盐县以新能源开发、绿色有机农业开发、农业园区建设、土地流转为契机,发展低碳农业的做法与经验,以促进农村低碳生态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声音     
正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原农业部常务副部长尹成杰:实施全面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始终肩负着实现双碳目标的责任和使命。要从实现双碳目标要求出发,切实抓好生态良好和乡村振兴、生态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过程,应该成为节能减排,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要把节能减排贯穿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全过程,促进乡村振兴朝着绿色、节能、减排、低碳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陈明伟 《南方农业学报》2012,42(8):1015-1019
【目的】总结分析广西低碳农业发展模式及实践成效,为积极发展低碳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相关文献资料查阅的方法,阐述了低碳农业的概念、内涵及其发展意义,总结广西低碳农业发展模式及实践成效,并提出广西低碳农业发展对策。【结果】广西低碳农业发展模式主要有立体生态循环模式、绿色植保安全模式、科学节肥减排模式、高效节水灌溉模式、免耕栽培节能模式、再生能源替代模式、废弃物综合循环利用模式等,这7种发展模式均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议】应树立低碳理念、提高低碳意识、加大鼓励扶持、建立健全低碳农业发展政策、积极推动低碳农业多元化发展、加大科技创新、加强宣传培训等,以推动广西低碳农业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提出了解决突出生态问题、创造宜居环境的号召.居住区是城市居民基本活动单元,建设高质量的居住区景观环境在城市生态发展和应对外界环境灾害冲击等方面的作用尤为重要.目前,韧性理论特有的自我生态修复和抵抗外界干扰的功能逐渐成为当今城市风险治理新思路.该文在韧性理论视角下,结合当前延边州居住区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分析广西低碳农业发展模式及实践成效,为积极发展低碳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相关文献资料查阅的方法,阐述了低碳农业的概念、内涵及其发展意义,总结广西低碳农业发展模式及实践成效,并提出广西低碳农业发展对策。【结果】广西低碳农业发展模式主要有立体生态循环模式、绿色植保安全模式、科学节肥减排模式、高效节水灌溉模式、免耕栽培节能模式、再生能源替代模式、废弃物综合循环利用模式等,这7种发展模式均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议】应树立低碳理念、提高低碳意识、加大鼓励扶持、建立健全低碳农业发展政策、积极推动低碳农业多元化发展、加大科技创新、加强宣传培训等,以推动广西低碳农业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发展低碳经济、改变能源结构、降低低碳排放是新时期低碳农业发展的核心,低碳农业是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重要的途径,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通过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是解决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降低农业生产中碳排放,促进生态和谐发展的重要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为认真贯彻落实好节能减排工作,扎实推进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切实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农村能源建设有机结合在一起,把实施循环农业,建设生态文明,当作重要内容,把发展农村沼气建设作为开发利用农村清洁能源、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落实节能减排的目标.近年来,为在广大农村树立节能减排理念,使农民真正成为农业农村节能减排的主体,白城市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建设,不断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推行有机废弃物的能源化利用.实现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做出了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15.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环境景观在居住区中逐渐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居住区景观构成要素的解析,结合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以期在发挥景观环境功能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居住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满足居民进行社会性活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为减少农业生产活动中的碳排放量,从发展精准农业、提高肥料使用效率、科学使用农药、节水灌溉、病虫害生态防治和农机农艺节能减排等方面探讨了低碳农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新农业》2015,(23)
<正>近几年,辽宁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民需求为导向,重点推进生物质综合利用技术,优化农村生活用能结构,改善农村居住环境,促进农业农村节能减排,农村能源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凤城市从2011年起被列为辽宁省农村能源综合示范县以来先后推广新型生物质成型燃料炊事采暖试点炉具2760台,实现了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对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节能减排、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美丽凤城都  相似文献   

18.
城市水景规划设计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是景观中最具有灵性的景观要素,以紫欣园居住区的水景规划设计为例,从城市小区水景观的设计和水管理系统的设计两个方面探讨了城市绿地景观中水景规划设计模式和可行性。笔者认为不仅要设计出视觉美好,意境深蕴的水景观,而且必须处理好水的自净、自循环再利用问题,水资源管理系统是为了组织和管理景观水源,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二者不可或缺,只有这样才能使水景发挥其生态功能,才能使水景与城市文化环境协调共存。  相似文献   

19.
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为认真贯彻落实好节能减排工作,扎实推进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切实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农村能源建设有机结合在一起,把实施循环农业,建设生态文明当作重要内容,把发展农村沼气建设作为开发利用农村清洁能源、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落实节能减排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为认真贯彻落实好节能减排工作,扎实推进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切实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农村能源建设有机结合在一起,把实施循环农业,建设生态文明当作重要内容,把发展农村沼气建设作为开发利用农村清洁能源、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落实节能减排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