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菊花(Flos Chrysanthemi)、桑(Morus alba L.)叶和优质奶粉为原料,配以蔗糖,研究了发酵生产天然保健型酸奶的工艺条件以及桑菊提取液的制备方法,并对产品质量作出评价。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桑菊酸奶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桑、菊提取液添加量25%(桑叶提取液10%、菊花提取液15%)(V/V),蔗糖添加量7%(W/V),凝固剂CMC-Na添加量0.1%(W/V),接种量5%(保加利亚乳杆菌2%、嗜热链球菌3%)(V/V)。  相似文献   

2.
将炒制碾磨后的青稞粉加入到牛奶中,探索制作青稞酸奶的最佳工艺配方。以感官评价为指标,经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得到制作青稞酸奶的最佳工艺配方:青稞粉添加量为2%、菌添加量为2.5%、蔗糖添加量6%,42℃条件下发酵8h。用最佳配方研制的青稞酸奶,不仅有青稞粉及酸奶的独特风味,且兼具青稞粉和牛奶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3.
以香瓜(Cucumis melo)和牛奶为原料制作香瓜酸奶,以感官评定为依据,采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对其配方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香瓜酸奶最佳配方工艺参数为:发酵剂添加量4%,香瓜汁添加量30%,白砂糖添加量8%,发酵温度43℃,发酵时间3.5 h,添加0.4%羧甲基纤维素钠和果胶复合稳定剂(比例为7∶3)。在此条件下,酸奶具有独特的香瓜风味。  相似文献   

4.
以鲜牛乳、山药浆、香蕉粉、蔗糖为主要原料,以感官评价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产品工艺参数,研制一种风味发酵酸奶最佳工艺配方。结果表明:山药浆添加量7.5%,香蕉粉添加量0.4%,蔗糖添加量8%,发酵剂接种量0.2%,发酵时间7h,以此条件制作的山药香蕉风味酸奶,感官评分最高。  相似文献   

5.
青稞酸奶的加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欢  梁琪  毕阳  米兰  张炎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2,47(2):135-140,151
以青藏高原青稞、鲜牛奶为主要原料研制青稞谷物酸奶,青稞经炒制、粉碎、糊化、液化后与鲜牛奶混合进行发酵,研究了青稞的液化工艺和不同试验条件对青稞酸奶感官、理化性质、质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的青稞液化条件为α-淀粉酶添加量20U/g,液化时间40min,液化温度70℃,青稞粒度80目.青稞谷物酸奶的最佳加工工艺为青稞添加量为6%,稳定剂添加量为1%,蔗糖添加量为6%,发酵时间为6h,所制得的青稞酸奶口感细腻,组织状态均匀,风味独特.  相似文献   

6.
赵侣  李红良  徐家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9083-19084
[目的]寻求芒果椰浆凝固型酸奶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方法]以芒果与椰浆为原料,先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奶粉添加量、接种量、椰浆添加量等因素对芒果椰浆凝固型酸奶感官评价的影响,然后通过L9(3^4)正交试验,获得芒果椰浆凝固型酸奶的最佳工艺条件,最后对该产品进行感官评价。[结果]正交试验表明,4因素对该产品感官评价的影响由强到弱的顺序为:发酵温度〉发酵时间〉芒果添加量〉蔗糖添加量;芒果椰浆凝固型酸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奶粉添加量14%,接种量3%,蔗糖添加量8%,椰浆添加量10%,芒果添加量10%,发酵温度42℃,发酵时间4 h。[结论]该产品乳白色,具有芒果和椰浆特有的香气,风味协调,且有芒果果粒,口感丰富。  相似文献   

7.
苦荞牛乳混合发酵酸奶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春和 《现代农业科技》2010,(24):335-336,341
以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按1∶1混合作为生产菌种,采用单因素试验(阿斯巴甜添加量、菌种添加量、发酵时间、苦荞浆添加量)和L9(34)正交试验,研究苦荞牛乳混合发酵酸奶工艺。试验结果表明,苦荞牛乳混合发酵酸奶的最佳工艺条件:苦荞浆添加量25%,阿斯巴甜添加量0.125%、菌种添加量3.0 g,发酵时间4.5 h。以此工艺生产的苦荞保健酸奶其色、香、味、组织状态俱佳,口感细腻,风味浓郁,酸甜适中,凝固状态好,各项卫生指标均符合国家规定标准,产品易被人体消化吸收,特别是含有苦荞麦的保健成分,是优良的凝固型酸奶饮品。  相似文献   

8.
以鲜铁皮石斛、干花生仁、鲜牛乳为原料加入川秀双歧杆菌进行发酵制备花生铁皮石斛功能型酸奶,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铁皮石斛汁添加量、花生浆添加量和菌种接种量对花生铁皮石斛功能型酸奶品质的影响,以确定各因素的最佳添加量,在此基础上进行L9 (33)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优化花生铁皮石斛酸奶的最佳发酵条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花生铁皮石斛功能型酸奶品质的影响依次表现为菌种接种量花生浆添加量铁皮石斛汁添加量,花生铁皮石斛功能型酸奶最优配方和工艺为铁皮石斛汁20%、花生浆15%、乳酸菌菌种2.5%、蔗糖5%、均质压力22Mpa、42℃下发酵5h,在此最优加工条件下可得到色泽紫黄、酸甜适度、口感细腻、品质优良、风味独特的酸奶,且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9.
芹菜酸奶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酸奶工艺基础上,将芹菜汁添加到牛乱中,经乳酸发酵制得产品。本实验主要从芹菜汁在牛孔中的添加比例、乳酸菌接种量、蔗糖添加量等方面经正交试验确定芹菜酸奶发酵的最优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芹菜汁添加量为8%,保加利亚扎杆菌和嗜热乳酸性球菌(1:1)添加量为2%,蔗糖添加量为7%,可制得质地细腻、风味优良的芹菜酸奶。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马铃薯酸奶的加工工艺,研究了加糖量、马铃薯滤液与鲜牛奶体积比、发酵剂添加量、发酵时间等加工工艺参数对发酵结果的影响,并优化了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马铃薯酸奶的最佳加工工艺为加糖量5%、马铃薯滤液与鲜牛奶体积比70:20、发酵剂添加量8%、发酵时间5 h,该工艺条件下加工的马铃薯酸奶质量最佳。  相似文献   

11.
对以新鲜芦荟、山药为原料制得的芦荟汁和山药浆按一定比例添加到牛奶中生产芦荟山药酸奶的工艺进行研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芦荟汁和山药浆的添加比例、稳定剂的种类和数量、加糖量及乳酸菌接种量等对酸凝乳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芦荟用1.5%β-环糊精包络脱苦,山药用0.2%抗坏血酸和0.1%柠檬酸的护色;芦荟山药酸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80%的鲜牛奶、8%的白砂糖、6%的山药浆、6%的芦荟汁、3%的菌种(保加利亚乳酸杆菌∶嗜热链球菌=1∶1)、0.2%的果胶(或0.2%耐酸CMC和0.1%果胶),经55℃、18MPa条件下均质后发酵,制得的酸奶营养丰富、感官品质佳、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2.
李霞  李达 《河南农业》2008,(6):29-30
本文以新鲜大豆和成品牛乳为原料,研究了乳酸菌发酵大豆乳酸奶的工艺条件.以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乳酸链球菌混合菌为发酵剂进行乳酸发酵生产酸奶.用L9(34)正交实验得出最佳工艺条件:接种量5%,蔗糖量6%、发酵温度42℃,豆奶加入比1∶2,在此工艺条件下,研制出了风味浓郁的乳酸菌发酵酸奶.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制口感、风味良好的凝固型玛卡酸奶。[方法]以玛卡提取液和鲜牛乳为原料,添加适量蔗糖、发酵剂,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BBD)响应面法优化凝固型玛卡酸奶的最佳工艺。[结果]优化后的凝固型玛卡酸奶工艺:玛卡提取液添加量为4%、蔗糖添加量为4%和发酵剂添加量为3%。按照优化后的凝固型玛卡酸奶工艺发酵,玛卡酸奶呈有光泽淡黄色,质地均匀一致,具有浓郁的乳酸菌发酵和较适宜的玛卡味道,测得的玛卡酸奶p H为3.8、持水力为42%。[结论]研究可为新的乳制品的产品研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开发出兼有木瓜、山楂特有果香味的营养、健康的新型发酵酸乳,以新鲜木瓜和山楂为主要原料,开发果汁复合型保健酸奶,通过试验确定复合型酸奶的最佳制作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木瓜汁(料水比1∶2)和山楂汁(料水比1∶3)的比例为6∶4,复合果汁添加量40%,奶液浓度13%,白砂糖的添加量6%,乳酸菌接种量3%,40℃发酵20h。该工艺条件下的产品兼有木瓜、山楂的特有果香味和发酵乳风味,酸甜适中、爽口滑润。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菊粉、牛奶、白砂糖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合质构指标分析以及感官评价来确定菊粉酸奶的生产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菊粉添加量为6%,白砂糖添加量8%,发酵剂接种量为0.1%,发酵温度为42℃。  相似文献   

16.
吕宜娜  张福利 《北京农业》2012,(12):156-158
本试验研究了豆乳和牛乳配比、蔬菜汁添加量、白砂糖添加量、接种量这4个主要因素对营养型蔬菜汁大豆酸奶风味的影响。结果显示,接种量为5.00%,豆乳与牛乳的配比为2:3,蔗糖添加量10.00%,蔬菜汁添加量15.00%的条件下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凝乳状态、色泽、口感等感官性质方面均较好。  相似文献   

17.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淮山粘液质酸奶发酵工艺。采用中心组合试验设计,考察了不同粘液质粉添加量、蔗糖添加量、发酵剂接种量和发酵时间对酸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淮山粘液质酸奶发酵的优化工艺条件为粘液质粉添加量1.6%、蔗糖添加量7.1%、发酵剂接种量4.9%、发酵时间5.9 h,此时产品感官评分为91.53。  相似文献   

18.
研究芦荟原汁的制取工艺,并以一定比例加入到牛奶中研制纯天然芦荟酸奶。结果表明:制备芦荟原汁的最佳工艺为:去皮,95℃热烫1 5min,均质。芦荟原汁热烫后无需添加任何稳定剂在0~5℃下保藏,性质稳定达30天。芦荟酸奶制作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蔗糖6%,芦荟原汁与牛乳的比例1∶20,接种量3%,42℃培养4h。生产出适口性好,风味独特的保健型芦荟酸奶。  相似文献   

19.
确定清热型酸奶的配方及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确定金银花汁、菊花汁、梨汁最佳添加量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三者的配比.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果胶、发酵剂的最佳添加量和最佳发酵时间.以发酵时间、发酵剂添加量、果胶添加量为因变量,以感官评分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试验.清热型酸奶的最佳配方为金银花汁4%、菊花汁5%、梨汁7%、冰糖8%...  相似文献   

20.
选取高纯度大豆异黄酮和纯牛奶为主要原料,以大豆异黄酮添加量、甜味剂添加量、发酵剂添加量、发酵温度为单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制备大豆异黄酮酸奶,通过感官评价得出试验结果并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分析,以获得最佳工艺配比。结果表明:在大豆异黄酮0.075%、甜味剂10%、发酵剂0.2%、发酵温度44℃的工艺条件下,酸奶得分最高,为85.3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