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介绍了海晏县生态环境现状,分析了其"生态立县"战略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生态环境建设对策,总结出生态环境的战略及治理水土流失的重点。在加强"三防"建设的同时也促进水保造林、保持水土和生态环境的实施。  相似文献   

2.
基于GIS技术的闽江流域生态脆弱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闽江流域生态脆弱性为研究对象,鉴于生态脆弱性成因的复杂性及闽江流域生态环境的现实情况,构建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基于GIS技术闽江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各指标体系的属性库,通过GIS的空间主成分分析方法,采用综合指数法实现闽江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的评价.结果表明,闽江流域生态脆弱度的总平均值为0.5012,且各县市的脆弱度差异不太明显,其中最大的脆弱度值为0.6239,最小的脆弱度值为0.4014,属中度脆弱.  相似文献   

3.
在详细分析生态脆弱地区城市发展的生态因素和非生态因素的基础上,归纳我国内陆干旱区、高寒地区等不同地域类型下生态环境脆弱区共性,依托现代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调控理论框架,提出了适合我国生态脆弱地区的城市发展建设与生态环境调控模式,为加快生态脆弱区域的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采用系统分析方法,构建了表征农业生态环境脆弱性的指标体系.根据“五大功能区”发展战略,对比研究了各区县农业生态环境的脆弱度.结果表明,重庆市农业生态环境脆弱性按经济地理分类,都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属于资源-环境脆弱型,渝东北生态涵养区属于生态脆弱型,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脆弱程度较小.按自然聚类,将39个区县的脆弱性分为资源脆弱型、生态脆弱型、环境脆弱型、一般脆弱型4种类型.农业生态环境脆弱性主要影响种植业,特别是单位耕地粮食产出率.  相似文献   

5.
卓玛 《现代农业科技》2014,(10):255-255
介绍海晏县生态环境治理现状,分析生态建设制约因素,并提出了具体的发展对策,对打造全省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安全屏障,实现海晏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生态文明共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庆阳市西峰区生态脆弱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峰区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根据导致该区生态环境脆弱的自然成因-结果表现因素,构建了该区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变异系数法对西峰区10a来的生态脆弱性变化趋势进行了量化评价.结果表明:西峰区生态脆弱度指数随时间呈波动式下降趋势,由2000年的0.714 3下降到2009年0.490 3.经历了2000年的强度脆弱阶段到2009年的轻度脆弱阶段,西峰区生态环境呈现出良好状态发展趋势.人为因素是影响生态脆弱性的关键因素,西峰区脆弱生态环境具有不稳定性,对外界干扰较敏感的特性.  相似文献   

7.
黄河下游引黄灌区农业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黄河下游引黄灌区的水资源条件、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受到脆弱生态环境影响的主要因素,其中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等。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引黄灌区农业脆弱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了农业生态环境脆弱度计算方法,对黄河下游农业生态脆弱度进行了计算。依据计算结果对农业脆弱特征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改善黄河下游农业生态环境的合理性对策。  相似文献   

8.
延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及其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黄土丘陵区延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在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应用空间主成分分析方法,综合评价该区生态环境脆弱性,对其生态环境脆弱性特征进行简要分析,以期为延河流域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决策依据.结果表明,延河流域生态环境整体上以中度脆弱为主,其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54.87%,生态系统较不稳定,抗干扰能力较差;微度脆弱最少,仅占7.55%;重度及以上脆弱程度占11.36%;轻度及以下脆弱程度占33.78%.延河流域极度脆弱带主要分布在陕西省靖边县、志丹县西部;重度脆弱带主要分布在安塞县西北部及子长县;中度脆弱带主要分布在安塞县东南部、延川县及宝塔区;轻度脆弱带主要分布在宝塔区东南部及延长县西北部;微度脆弱带主要分布在延长县东南部.延河流域从上游到下游,生态脆弱性程度依次减弱.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生态脆弱性程度存在很大差异,坡耕地、裸地、荒草地脆弱性程度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9.
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探寻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协调关系对于生态脆弱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国内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和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为例,通过频度统计法构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再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生态脆弱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整体呈上升趋势;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建设速度小于经济发展速度。在此基础上,通过定性分析和文献分析法确定了开发效率、产业结构和相关法律法规等主要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提高开发效率、优化产业结构以及构建绿色法律制度体系等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以鄂温克族自治旗为研究区域,基于1995-2010年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进行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其生态脆弱性的动态变化及驱动因子。结果显示:1995年至2010年间,研究区生态脆弱性指数由-0.878 98增长至0.699 19,其脆弱性等级由轻度脆弱发展为中等脆弱,并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造成鄂温克族自治旗生态环境脆弱的主要驱动力是其恶劣的生态环境背景情况以及不合理的产业发展结构和较低的社会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研究区生态脆弱性调控对策,以期为鄂温克族自治旗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艾比湖区域生态脆弱性评估与保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选取新疆西部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的艾比湖区域为研究区,正确认识和评价艾比湖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本质,监测生态环境演变的规律并加以恢复和重建,为干旱区生态脆弱性评价提供示范性案例.[方法]采用区域综合生态脆弱度模型评价艾比湖区域生态脆弱性.[结果]研究区的生态环境具有较强的脆弱性,而且局部区域的脆弱程度在不断加强.[结论]根据对艾比湖区域生态脆弱性评价的结果,说明在人类与自然的交互作用下,艾比湖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总体上随时间的推移由低脆弱度向高脆弱度演进.提出研究区生态脆弱性分区恢复与保护的对策,其目的是防止生态系统进一步退化,使其朝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定西市安定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判出定西市安定区生态脆弱度水平。[方法]以安定区为研究对象,从环境资源条件、社会经济水平和生态平衡程度3个方面选取18个因素作为参评因子,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该地区生态环境进行定量评价,并采用均方差方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确定指标权重,计算生态环境脆弱度。[结果]安定区自20世纪90年代生态治理以来,生态脆弱度指数随时间呈波动式下降趋势,由1993年的0.713 2下降到2003年的0.286 8,经历了1993年的中等脆弱阶段,到1999年进入一般脆弱的相对稳定阶段,最后过渡到不脆弱阶段,其生态环境向良好阶段发展,并据此评价提出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与建议。[结论]采用指标体系评价法得出的评价结果基本符合实际情况,为今后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青海省自然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生态良性转变缓慢,通过对60年代至今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动、植物种群下降,分析了生态恶化及物种种群下降的原因,并提出了保护生态环境及恢复物种种群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4.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5):167-169
"PPE怪圈"是生态脆弱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运用生态资本运营理论、反贫困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等,分析了脆弱生态环境与农村贫困的耦合性以及传统扶贫模式的经验与弊端,阐明了新常态下生态式扶贫基本要素与运行路径,构建了"生态投资-生态产业-生态补偿-生态移民"四种协调发展的生态式扶贫模式框架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加强生态脆弱区生态式扶贫的政策导向及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陕西吴起县为例,对生态脆弱地区生态经济的发展进行探讨。[方法]以陕西吴起县为例,针对社会经济贫困、贫困人口数量较多、生态环境脆弱等实际情况,以生态脆弱区、生态经济理论为依据,介绍生态经济发展现状,分析该区的主要环境问题。[结果]生态脆弱、经济落后地区应汲取经验积极探索,着力走出一条在经济建设中恢复生态、在生态恢复中发展经济的良性循环路子,因地制宜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结论]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严峻局面、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使更多的人过上幸福生活,是顺应时代潮流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6.
张冰  高照良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386-11391
[目的]以陕西吴起县为例,对生态脆弱地区生态经济的发展进行探讨。[方法]以陕西吴起县为例,针对社会经济贫困、贫困人口数量较多、生态环境脆弱等实际情况,以生态脆弱区、生态经济理论为依据,介绍生态经济发展现状,分析该区的主要环境问题。[结果]生态脆弱、经济落后地区应汲取经验积极探索,着力走出一条在经济建设中恢复生态、在生态恢复中发展经济的良性循环路子,因地制宜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结论]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严峻局面、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使更多的人过上幸福生活,是顺应时代潮流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7.
苏建安  王玲  奚秀梅  任远景  成海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7):9451-9453,9469
生态需水的研究在国内外已经成为一个热点问题。水是新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最大的制约因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使得生态需水随着西部开发受到广泛的关注。新疆生态环境脆弱,是生态需水研究的主要地区。介绍了国内外对生态需水的定义,讨论了干旱区植被生态需水的计算方法及在新疆的应用,并对新疆生态需水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最后,提出当前生态需水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李俊有  王志春 《现代农业科技》2007,(15):187-189,191
依据赤峰市2004~2006年的气候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分析、比较、评估赤峰市气候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环境状况,主要包括2004~2006年气候生态脆弱区的基本生态概况、气候概况、主要气候灾害、地下水位、土壤水分、天然牧草营养成分、牧草生长发育状况、大气干尘降物等的监测评估,为各级决策和生产科研部门制定针对性强的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措施,分区分类实施长远生态建设规划提供气候生态监测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宁国市山核桃林下生态环境的调查,认为其林下因长期过度经营,生态防护功能十分脆弱,生态亟待进行恢复和重建,结合本地林业生产的现状和现实需求,提出了生态脆弱林地生态修复的各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大同市地处山西省北部,属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同时又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为了合理利用生态资源,在开发建设中保护环境,对大同市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了评价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改善建议。结果表明,大同市生态环境属于中度脆弱,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退耕还草是该地区生态治理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