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CA_2-1是甘肃省农科院大麦课题组从内蒙农科院引进的来自丹麦品种,经我们两年类型选择而成的二棱啤酒大麦新品种。该品种在1990年~1991年两年品比试验中,平均较对照品种法瓦维特增产2.8%;1992~1993年参加全省啤酒大麦区域试验,在黄羊点较对照法瓦维特增产3.5%,在玉门点增产28.6%;在1994年的生产试验中,国营黄花农场种植的0.41亩,平均亩产360kg,较对照法瓦维特增产28.57%;新疆八一农学院种植的5.5亩,平均亩产296.7kg,较对照法瓦维特增产18.82%。1995年在甘肃特大干旱、严重缺水的情况下,黄花农场种植的168亩,…  相似文献   

2.
苏引麦3号:原名为苏农21系江苏农学院大安定引进的日本啤酒大麦农林10号(克怒一号),通过几年鉴定试验,于1993年9月被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暂定名苏引麦3号.该品种从1991年秋开始参加江苏省大麦区域试验,第一年平均亩产370.17千克比对用盐辆接早三增产5.23%,达显著水平,居参试品种第二位;第二年平均亩产317.85千克比对照矮早三增产8.52%,达极显著水平,也居第二位;两年平均亩产344.01于克,比对驱矮早三增产6.72%.居参试品种之首;1992年秋参加江苏省大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32.59千克,比CK矮早三…  相似文献   

3.
杂交早稻“威优35”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周坤炉用成优20不育系与26窄早恢复系配制而成。我县桥墩、灵溪区1984年从福鼎县引进少量种子试种,面积约30亩,其中沪山乡百丈村3.3亩,平均亩产为542公斤,农户金钦标种植1.179亩,平均亩产达577.3公斤,比当地常规品种亩增164公斤,增产40.2%;1985年全县威优35试种面积为1010亩,据25.37亩调查,平均亩产491公斤,比竹菲10号、竹科2号、矮青3号等其他中迟熟品种平均亩产408.5公斤,亩增82.5公斤,增产20.2%;仓桥乡农科员吴传坤种植1.3亩,平均亩产达564公斤,比当地同熟品种增产约3成;1986年全县种植面积扩大…  相似文献   

4.
一、莆大麦4号的示范、推广莆大麦4号从1982年到1986年先后经过鉴定圃。品种(系)比较试验和省市区域试验,产量比对照种早熟3号矮早三增产14.1~25.7%。同时,连续四年在不同地点、不同自然条件下进行小面积试种和大而积示范,比早熟3号和矮早三增产1~2成。1987年继续在平原、沿海丘陵和半山区进行大面积示范,一般亩产200-250公斤,高的达300公斤以上,如莆田县黄石镇1987年种植22200亩,占全镇大麦面积的82%,平均亩产208。5公斤,其中6000亩示范片,平均亩产242.4公斤,比矮早三增产25.8%;福清县种植100多亩,其中音西乡王塘村125亩,平均亩产229.5公斤,比矮早三增产  相似文献   

5.
“中育3号”系中国水稻研究所与国际水稻研究所合作,通过穿梭育种,从原车早/IR18348—36—3—3//NeWS8b。’mit复交组合中选育的新品种。1995年,泉州市种子公司陈长普从中国水稻所引进在晋江市西滨军垦农场,种植两年表明,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性好、米质优、后期转色好等特点。其综合性状及产量均居于近年试种的优质稻品种之首。一、产量表现1995年早季种植2亩、亩产463.skg,比对照种“78130”亩增23.6吨,增产5.3%。1995年晚季种植10亩,平均亩产526.skg,比当家组合“威优63”亩增24.skg,增产4.9%。1996年早季种植5…  相似文献   

6.
“601”用78130为母本与CQ064杂交,于1987年育成的迟熟早籼新品种。 1988年早季本所示范3.85亩,平均亩产417公斤。1989年早季本所示范6.0亩,平均一亩产442.9公斤,在沙县、明溪、尤溪示范种植约200亩,在明溪县梓口坊重病连片种植100亩,平均亩产485公斤,在尤溪县合溪乡种植30亩,平均亩产520.5公斤,其中15亩,亩产545公斤。1990年早季参加三明市联合区试10个试点平均亩产449.32公斤,比对照种79106增产4.89%,居迟熟组首位。1989年在漳平县种植5 14亩,平均亩产473.7公斤。该品种株高88.5厘米,株叶态好,抽穗  相似文献   

7.
(一) 大麦浙皮2号(即83—122)是浙江农科院作物所选育的强春性大麦品种,一九八四年引入我站试种,在适当迟播情况下表现较好。我站连续四年迟播组品比(11月20—25播种)均居首位。平均亩产291公斤,比对照沪麦四号254.7公斤增产14.25%,经测验t=3.76~*,P<0.05,达显著增产标准。一九八六年,我站在11月24日迟播条件下,试种3.25亩,平均亩产312.8公斤,比同时播种的早熟3号0.56亩,亩产230公斤增产36%,其中农技站12号田1.01亩,平均亩产达358  相似文献   

8.
港啤一号(原名KA-4B)系二棱偏春性啤酒大麦。我场于1994年引进,经二年试验、示范、推广种植,表现较耐迟播,适应性较强,该品种分蘖力强,单株成穗率高,需肥性和抗倒性均优于苏引麦2号,在我场大面积生产上亩产均在400kg左右,百亩丰产万亩产达到450kg以上水平,表现高产、稳产、增产潜力大。为揭示港啤一号大麦高产栽培规律,进一步挖掘其增产潜力,特将五个百亩丰产方,亩产450kg的栽培技术和小区辅助试验有关资料整理分析总结如下。1高产群体结构1.1产量构成因素对5块百亩丰产方测定,亩产450kg以上产量构成因素如表1所示,每亩…  相似文献   

9.
80优9号     
80优9号系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用不育系80—4A与恢复系皖恢9号配组于1988年育成的早熟晚粳杂交组合。1994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产量表现1991年参加安徽省粳杂双晚区试,平均亩产405.1kg,较对照鄂宜105增产6.1%;1994年平均亩产384.3kg,较对照鄂宜105增产2.75%;同年参加双晚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01.7kg,较对照鄂宜105增产12.02%。目前在安徽省已累计种植10万多亩,一般比当地对照品种增产10%以上。庐江县1993年种植1万亩,平均亩产…  相似文献   

10.
施永基 《中国稻米》1995,(3):F004-F004
盐稻4号:原名91-3,系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育成的中籼稻品种。该品种综合性状较好,产量结构协调,耐肥抗倒,穗大粒重,丰产稳产性好,适应性较强:熟期适中(稍早于汕优63),米质较优。抗白叶桔病,高抗稻瘟病,纹枯病轻。省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66.94公斤,比对照扬辐籼2号增产8.2% 达极显著水准,居各参试品种首位。1994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08公斤,比扬辐籼2号增产2.1%。适宜中籼稻地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  相似文献   

11.
啤酒大麦邯87-163是邯郸市农科院系统选育出的大麦新品系。1992年参加黄淮区试,1993年在河南新乡,河北成安、大名、磁县、宁晋等地大面积示范,该品系表现早熟、矮秆、耐肥、抗倒、穗大粒多、千粒重高,是适合春、冬麦区种植的优良品系。1产量表现邯87-163连续4年参加本所的品比试验和黄淮区试.平均亩产410.46kg,比对照品种邯大麦一号增产9.3%,达显著水平,见表。大面积示范结果,1990年临漳县郝王村试种5亩,总产1960kg,平均亩产392kg,比邯大麦一号355Lg增产10.4%,1991年所内示范!2亩,总产4870切,平均亩产405.SLg,比…  相似文献   

12.
冈2,1987~1989年度参加江苏省大麦区域试验,在参试的七个品种(系)中,在昆山、宜兴、大丰、泰县、徐州、沿江、沿海等七个试验点上,两年总平均亩产341.9公斤,为全试验第一位,比对照盐辐矮早三330.2公斤,增产3.5%,达极显著水平。1986年秋播开始,我中心连续三年用早熟3号、盐辐矮早3、冈1和冈2作啤酒大麦产量试验,即粒径大于2.5mm的产量试验,冈2平均亩产257.8公斤,居第一位,比盐辐矮早3高3.4%。1988~1989年东辛农场六分场30亩冈2平均亩产408公斤。黄海农场二月中旬小面积春播,亩产突破250公斤。1989年大麦生长后期因受天气影响,盐城市大麦粒重普遍下降,但沿海  相似文献   

13.
47-104(原代号756)是省农科院稻麦所用“(卷2×IR58)×(窄叶青8号×龙菲313)”杂交选育而成的早晚兼用型水稻新品种。1989年早季试种亩产504.3公斤;晚季在金谷乡金东村示范6.5亩,平均亩产473.4公斤,比晚稻当家品种钢白矮4号亩增58.4公斤,增产14.1%,最高亩产511.1公斤。1990年早季全县扩大示范824亩,一般亩产450~550公斤,最高亩产699.5公斤。经品种对比试验田三次重复对比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4.
盐引一号1989年由盐城市种子公司从日本引进交与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作亲本材料,1990年经大麦黄花叶病圃鉴定,并在1992年盐城市大麦区试中因表现突出推选参加省区试。1993~1995年参加江苏省大麦区试并予以通过。1996年通过省大麦生产试验,现已审定定名。1产量表现1.1产量:1994年和1995年省大麦区试平均亩产336.35kg和369.7kg,分别比对照苏引麦二号增产5.11%和3.75%均达显著水平。两年平均亩产353.02kg,比对照苏引表二号增产4.39%。1996年省大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71.41kg,其中在淮海农场试点亩产达510kg,比对照苏引麦二…  相似文献   

15.
为适应啤酒工业的需要,近年来我市逐步推广优质大品种苏引麦2号(原名冈二)。但因原来种植的盐辐矮早三大麦亩产可达550公斤左右,苏啤一号也在500公斤左右,植株高于上两个品种的苏引麦2号能否获得500公斤以上产量,关系到该品种的推广速度。因此,1990年和1991年秋播时我们开展了苏引麦2号超高产关键栽培技术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6.
“普菜纽姆”是1979年从中国农科院品种资源所引进107个大麦品种中经过反复试验和筛选,评选啤酒大麦“普菜纽姆”。1982—1985年是农垦系统所属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05—572公斤比对照早熟三号增产30%;1986~1988年又参加宁夏啤酒大麦区域(17个品种),平均亩产343.5公斤比对照耶费欧增产17.7%为首位。此外,在大面积推广中产量最高达410公斤,一般均在270~370公斤。该种制麦品质较佳,经中国农科院品资所等单位化验分析:蛋白质含量9.240%,淀粉含量64.53%、色度0.14,发芽率95%水敏感性93%浸出率96%等指标均符合轻工部颁优级标准。该种早熟、高产、质优,由宁夏回族自治区通过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7.
单二是中国科学院遗传所,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采用单倍体技术联合有成的啤酒大麦新品种。1992年淮海农场开始引进试种。表现抗病、抗倒、高产,亩产400切左右。随着该品种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的深入研究,1996年夏收400亩丰产片,单产超千斤,单二大麦是我场所种植大麦品种产量潜力最大的品种之一,目前是我场大麦主栽品种。1特征特性1.1茎秆粗壮,弹性较好,抗倒性强,群众称之为“铁秆大麦”。单二属二校皮大麦,弱春性,幼苗直立,株高85~95cm,高产条件下IO0an左右,比苏引麦2号矮7~10cm。基部第一节间2.65~3.4an,第2节间6.…  相似文献   

18.
如东七号原编91-305,是我们从87-47(自育中间材料)×冈2组合中选育成。1987年更繁、1990年田间鉴定白粉病免疫,更繁、1991年稳定。1991~1992年鉴定,3重复平均亩产382.5kg,比如东3号增产7.22%,显著。1992~1993年如东县大麦品种多点试验,平均亩产402kg,比苏引麦2号增产9.72%,极显著。增幅为6.83%~11.77%。1993~1994年参加上海市区域试验居6个参试品种(系)首位,平均比沪麦8号增产17.6%,1994~1995年上海市区试亦为首位.平均比沪麦8号增产174%,2年平均增产17.5%。1996年上海市审定定名为如东七号,准备代替…  相似文献   

19.
江西省宜春地区于1984年开始引进试种低酚棉。1984和85两年是由河南省农科院提供的豫无19品种的原种一代种子,在我区丰城县梅岗原种场试种,面积2亩,结果平均亩产皮棉71公斤,比在同样条件下的本地推广的赣棉78—7品种增产7.5%。1985年又在该县荣塘棉种场试种4亩,也获得与本地推广的沪棉204品种同样水平的产量。1986年我区高安县石脑乡相山村十户农户示范种植了10亩低酚棉,由湖南省棉科所提供的湘无11品种的原种一代种子。尽管从7月下旬开始,受到了连续57天的干旱威胁,仍然获得了平均亩产93.5公斤的较好收成,此在同样条件下栽培的波棉2号品种增产3.8%,同时还出现了一些高产典型,如棉农胡学武种1.19亩湘无11品种,平均亩产达到101.7公斤;棉农胡长树0.85亩低酚棉,折合亩产皮  相似文献   

20.
早熟早籼“558012”陈向阳(晋江市农技站)“558012”是福建省稻麦所选育的常规良种。1991年,参加泉州市早稻品种区试,折亩产462.5公斤,比对照种“11g”亩增86.4公斤,增产25.2%。1992年晋江市扩大种植2000亩,平均亩产4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