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家蚕春用品种991×992的育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把家蚕暗化型灰黑蛾基因(mln)导入实用品种,育成系列暗化型灰黑蛾品种991,与常规白蛾品种992(离子束诱变育成)组配成一代杂交种,经安徽省桑蚕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该品种强健好养,眠起齐一,茧形匀整,农村饲养产茧量高,蚕种生产繁育系数高,特别是991为暗化型灰黑蛾,与常规白蛾品种992组配成一代杂交种,可利用蛾色差异把杂交率提高到99%以上。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A3型细胞质甜高粱杂交种和A1型细胞质甜高粱杂交种为试材,通过套袋和不套袋2种处理,研究分析了它们在不同生态区的生物产量、茎秆含糖锤度、出汁率及预期产糖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虽然出汁率降低,但不育化的A3型细胞质杂交种生物产量、含糖锤度和总产糖量均得到显著提高。A3型细胞质杂交种完全可以在能源用甜高粱生产中应用,并为解决A1型细胞质杂交种所存在的倒伏、分期收获、鸟害等问题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以水稻“三系”杂交种和保持系或不育系种子为材料,进行幼苗紫色性状外显差异性试验,筛选出:25℃NC303型电热恒温箱内暗培养+均匀摆种和适宜水分+适宜光因子效应+开叉期芽苗或不完全叶身的紫色性状为幼苗培养组合。获得杂交种子真实性和纯度检验方法,即暗培养幼苗紫色性状有或无鉴定。作初步认为:暗培养幼苗紫色性状外显可能是“光因子效应”的结果;紫色性状外显有或无是由于纯合基因型与杂合基因型存在不同基因数  相似文献   

4.
以水稻“三系”杂交种和保持系或不育系种子为材料,进行幼苗紫色性状外显差异性试验,筛选出:25℃NC303型电热恒温箱内暗培养+均匀摆种和适宜水分+适宜光因子效应+开叉期芽苗或不完全叶身的紫色性状为幼苗培养组合。获得杂交种子真实性和纯度检验方法,即暗培养幼苗紫色性状有或无鉴定。作者初步认为:暗培养幼苗紫色性状外显可能是“光因子效应”的结果;紫色性状外显有或无是由于纯合基因型与杂合基因型存在不同基因数目的剂量效应差异,从而表现外显时间差异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不育化玉米杂交种,全称是恢复型玉米雄花不育胞质杂交种,它是由母本雄花不育系及其保持系和父本恢复系组成,因此,又叫三系配套杂交种或三系杂交种.制种田母本不用人工去雄,省时省力,种子纯度高,成本低,产量高.当今世界利用的玉米雄花不育系(简称不育系)主要有3种,即T型、S型和C型.科研和生产实践表明,只有利用不育性稳定和纯度高的不育系作母本,配以纯度高的父本恢复系,才能获得纯度高、产量高的不育化杂交种.因此,搞好雄花不育系的防杂保纯工作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研究认为,在引进基础品种中发现的暗化型灰黑蛾个体,其幼虫期的褐头尾斑及成虫期的灰黑蛾性状为隐性遗传,并受同一基因控制。采用两段连续回交法将暗化型基因(mln)快速导入到实用品种中,选育出中系灰黑蛾春用及夏秋用品系各4个,并育成灰黑蛾春用品种991×992及夏秋用灰黑蛾品种517×518,已通过安徽省桑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杂交品种一方为灰黑蛾,另一方为常规白蛾,利用蛾色差异,可把杂交率提高到100%。  相似文献   

7.
不育化玉米杂交种,全称是恢复型玉米雄花不育胞质杂交种,它是由母本雄花不育系及其保持系和父本恢复系组成,因此,又叫三系配套杂交种或三系杂交种。制种田母本不用人工去雄,省时省力,种子纯度高,成本低,产量高。当今世界利用的玉米雄花不育系(简称不育系)主要有三种,即T型、S型  相似文献   

8.
<正> 玉米不育化制种是提高种子纯度的重要途径为了解决玉米杂交种种子混杂,提高种子纯度,河北农业大学与易县科委协作,利用C—型不育系黄早4及其保持系为母本,以C—型恢复系获白和罗系3为父本,分别制成冀单10号和京早7号两个杂交种共四个组合,(即黄早4×获白,C—黄早4×获白、黄早4×罗系3、C—黄早4×罗系3),並在百亩连片制种田中进行对比试验,每个组合占地10亩以上。结果表明:采用不育化制种  相似文献   

9.
文章为帽儿山红松人工林立地研究之一。对红松人工林立地类型划分进行了研究,找出了影响帽儿山红松人工林生长的3个主导因子,即土壤类型、A层厚度和坡向。按主导因子帽儿山红松人工林可划分为3个立地级、13个立地型,即Ⅰ立地级含有厚黑土层阴坡和阳坡暗棕壤红松林以及中黑土层阴坡典型暗棕壤红松林3个立地型;Ⅱ立地级含有厚黑土层阴坡和阳坡、中黑土层阴坡和阳坡白浆化暗棕壤红松林以及轻度侵蚀阳坡典型暗棕壤红松林5个立地型;Ⅲ立地级下分成厚和中黑土层阳坡白浆土红松林、轻度侵蚀阳坡白浆化暗棕壤红松林以及轻度侵蚀阴坡和阳坡白浆土红松林5个立地型。  相似文献   

10.
玉米雄性不育化杂交种加速应用的商榷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雄性不育化杂交种由于出现种子混杂以及管理失误造成产量的减低与失收,未能实现大面积的推广。介绍了我国利用雄性不育化杂交育种的情况,探讨了雄性不育化杂交种实践应用价值,明确了雄性不育化杂交种育性稳定、技术匹配可靠及高产特性,阐明雄性不育化制种可以取得纯净、整齐一致的种子,而管理具有突出的重要性。因此,应用雄性不育化杂交种,不但有增产的趋势,而且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家蚕为试验材料,研究药用植物狼毒大戟对鳞翅目昆虫的药杀效果。[方法]取多年生新鲜狼毒大戟根制成水浸液,用于涂抹家蚕背部、浸泡家蚕、涂抹桑叶饲喂家蚕。[结果]用药液涂抹背部的家蚕无明显的中毒症状;浸泡1、3 min的家蚕取出后可存活7 d左右;浸泡5 min的家蚕可存活2 d左右;浸泡15 min的家蚕取出后最多可存活10 h。家蚕取食涂抹狼毒大戟水浸液的桑叶后,2 d内100%死亡。[结论]狼毒大戟水浸液对家蚕具有明显的触杀和胃毒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分析续春蚕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对比夏蚕期、续春蚕期的气象要素,指出续春蚕期气象条件更适宜蚕生长,可在修水县地势高的地区进行续春蚕养殖。  相似文献   

13.
运用人工饲料中定量添加氟化物的方法,探讨了氟对家蚕中肠碱性磷酸酶(AKP)、血液酸性磷酸酶(ACP)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氟对家蚕中肠AKP、血液ACP的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随着添氟浓度的增加而增强,间隔添氟、停止添氟不能减轻这种抑制作用。添食石灰能减轻氟对中肠AKP、血液ACP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定量调查了间歇性大气苯酚在蓖麻蚕生态系统中的积累和迁移。大气苯酚通过气孔被蓖麻植物和蓖麻蚕吸收并积累 ,蓖麻植物又通过蓖麻叶把苯酚带入蚕体 ,也会带入蓖麻籽 ,并且通过植株残体把苯酚迁入土壤和水分。苯酚进入蚕体后 ,除积累在蚕体组织外 ,还通过蚕丝和蚕粪排出体外。蚕粪作为肥料 ,内含的苯酚通过植物进入下一轮循环 ;蚕粪作为动物饲料 ,则影响鱼和鸡等动物生产。污染蓖麻叶中的苯酚一部分进入蚕体组织 ,并在其中积累 ,但大部分通过粪便排出体外。大气中的苯酚直接进入蚕体后 ,很少通过粪便排出体外 ,而主要在血液等组织中积累 ,在丝腺中的积累也大大超过污染饲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家蚕抗逆性与若干品种性状的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家蚕品种性状与抗逆性的关系。[方法]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对15个家蚕品种的3个抗逆性状及若干品种性状进行分析。[结果]所分析的这些性状可以综合为4个主因子性状群:抗逆性状因子、经济性状因子、茧质性状因子和生长发育因子;通过提高家蚕品种的虫蛹率,可以增强家蚕的耐氟性和耐高温多湿性,但不利于改良家蚕的耐吃湿叶性,对家蚕幼虫生命率、全茧量和茧层量的提高只能协调改良。[结论]由于因子间具有独立性,可依据该群体因子的相对重要性,采取有重点的逐步改良方法,以提高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16.
家蚕和中国野桑蚕远缘杂交育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三个远缘杂交后代的选育结果表明,野桑蚕可用于培育细丝品种和龄期短品种等。由于野桑蚕茧丝表现较差,对家蚕亲本的茧丝质应有较高的要求,同时可回交家蚕亲本以改良远缘杂交后代的茧丝质。远缘杂交后代宜尽早根据形质性状的分离建立品系,实行蛾区育,但对茧丝性状(除纤度外)的选择宜延迟到F4代以后进行;另外利用性状间相关和选择隐性性状可克服远交后代分离复杂、分离时间长的缺点,以加快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17.
桑蚕血液型脓病是对桑蚕生产危害最严重的一种疾病,此病的传染力、耐药性、致病力都特强。传染途径除食下传染和创伤传染之外,也可与很多种类昆虫交叉感染发病。对该病要以防为主,做到养前、养中、养后彻底消毒,杜绝病原。在幼虫期可采用蚕用脓病灵预防,取药10 mL兑水1 000 mL稀释后,均匀喷洒在10 kg桑叶上,叶表稍干无水迹后喂蚕。4龄起蚕1次,5龄起蚕后隔日1次;采用含有效氯0.3%~0.5%的漂白粉澄清液、1%的新鲜石灰澄清液、消特灵1代主剂125 g,加水5 kg,浸渍桑叶或喷洒桑叶进行消毒,叶表稍干无水迹后喂蚕,可有效的预防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邓祥元  沙鹏  高坤  孙俊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331-21332
[目的]为更好地开发利用蚕沙资源,并为蚕沙叶绿素提取的深入研究打下基础。[方法]以蚕沙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有机溶剂法提取蚕沙叶绿素,并以叶绿素a浓度为指标,比较研究不同溶剂对蚕沙叶绿素提取效率的影响。[结果]应用超声波辅助有机溶剂法提取蚕沙叶绿素的工艺路线是正确可行的,且以常用有机溶剂丙酮和无水乙醇(体积比为1∶3)的混合溶液为提取剂,可显著提高蚕沙叶绿素的提取效率。[结论]研究结果不仅为蚕沙叶绿素提取工艺的进一步优化打下了基础,还为工业化生产蚕沙叶绿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防治家蚕微粒子病的新方法。[方法]利用60Co-γ射线辐射处理微孢子虫、感病家蚕幼虫和蛹及带毒蚕卵,研究60Co-γ射线辐射对家蚕和微孢子虫作用的差异及其对家蚕微粒子病的治疗效果。[结果]以20-160 Gy剂量辐射,不能杀死微粒子,不能去除感病蚕体的微孢子虫。感病家蚕幼虫体重随辐射剂量的增加而降低,感病蚕的死亡率在80 Gy以上处理时有明显增加的趋势。随辐射剂量的增加,辐射处理卵的孵化率降低,孵化蚕的带毒率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孵化蚕和未孵化蚕总的带毒率降低;20-160 Gy小剂量辐射,不能去除蚕蛹体内的微孢子虫。随辐射剂量的增加,蚕蛹羽化率、母蛾带毒率、卵带毒率和雄蛾交配能力逐步降低,但20 Gy辐射处理的蛹羽化率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结论]低剂量60Co-γ射线辐射对家蚕卵具有一定的除毒效果。  相似文献   

20.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家蚕品种为菁松、皓月,由该研究室提供;解剖镜为OLYMPUS SZ51;精子细胞采集所用器材均为自制。Penicillin—Streptomycin和胰蛋白酶购自Invitrogen公司。TC-100培养基购自Sigma公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