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烟草根结线虫病近年来已上升成为我县烟草的主要病害,在全县范围的各个烟区均有发生危害,经最近几年的调查表明,此病害的危害面积、危害程度在逐年增加。根结线虫除直接为害烟株外,还会因线虫在烟株根部造成伤口而诱发黑胫病、根黑腐病、青枯病等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烟草黑胫病由烟草疫霉菌(Phytophthora nicotianae)引起,发病率高,危害严重,是困扰我国烟草生产的主要病害。本研究采取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assay,LAMP),针对烟草疫霉菌特有的半胱氨酸蛋白酶基因PpCys45设计四条引物,之后在PCR仪中对贵州省收集的两个烟草疫霉菌菌株的DNA进行检测,最后在普通水浴锅中对感染黑胫病烟草组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两个菌株的DNA均可以通过LAMP反应产生绿色荧光。感染黑胫病的烟株根部组织和茎基木质部组织与也可以直接通过LAMP反应产生绿色荧光。由此得出,本研究针对烟草疫霉菌特异的致病因子半胱氨酸蛋白酶开发的LAMP体系,利用普通水浴锅就可以直接针对感染黑胫病的烟株组织完成检测反应,对该病害在基层站点的检测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降雨量变化对烟草生长及病害发生的影响。[方法]于2010~2014年调查昌宁烟区烟草病害,并研究降雨量变化对烟草生长及病害发生的影响。[结果]昌宁烟草主产区共发生病害13种,其中,主要病害有烟草黑胫病、烟草青枯病、烟草根黑腐病、烟草白粉病和烟草赤星病;各年份间随着降雨量不同,烟草病害发生程度亦有所变化,旺长期降雨量偏少时部分病害发病较轻,烟草黑胫病和烟草青枯病病情指数均达20,发病烟株多被2种或2种以上主要病害侵染。2012年烟草根结线虫病被首次发现,应引起重视。[结论]试验结果为昌宁烟区烤烟的种植、病害预防及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农技服务》2017,(11):11-12
烟草黑胫病是烟草生产上最具有毁灭性的病害之一,广泛的分布在各烟草种植区,造成严重的危害,对黑胫病的发生与防治已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通过对德宏烟草黑胫病的发生及其原因、防治措施进行介绍,为德宏烟草黑胫病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以加强烟草黑胫病的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5.
为弄清降雨量变化对烟草生长及病害发生的影响,于2009-2011年对该烟区烟草病害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兴义市烟草主产区共发生病害22种,其中,主要病害有烟草普通花叶病、烟草黄瓜花叶病、烟草赤星病和烟草黑胫病;各年份间随着降雨量不同,烟草病害发生程度与种类亦有所变化,降雨量偏少时部分病害发病较重,其中,烟草普通花叶病和烟草黑胫病病情指数均达5.5以上,发病烟株多被2种以上病害复合侵染,4种主要病害复合侵染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烟草黑胫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草黑胫病(Phytophthora nicotiana Breda de Haan)俗名烂腰、瘟兜,是烟草的毁灭性病害,同时也是世界烟草生产中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该病在我国各产烟省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且危害较为普遍和严重.近年来由于连作烟田面积扩大以及连作年限的增长,不少地方烟草黑胫病有加重流行的趋势,给烟农造成很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7.
烟草黑胫病是由烟草疫霉菌(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r. nicotianae)引起的对烟草生产危害最严重和最具毁灭性的病害之一,其具有隐秘性强、传播速度快、防控难度大等特点。综述了烟草黑胫病的发生情况、危害特征、发病条件、作用机制、防控措施等内容,根据烟草黑胫病侵染和流行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旨在为烟草黑胫病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烟草黑胫病的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烟草黑胫病广泛分布于我国各烟草种植区,是烟草生产中最具毁灭性的病害之一,严重危害我国烟草生产和烟农的切身利益。文章概述了烟草黑胫病的发生、传播规律,并根据多年经验,详细介绍了该病的多种防治方法,以控制烟草黑胫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烟草黑胫病是危害世界烟草生产的一种毁灭性的土传病害。采用田间系统调查和普查的方法,对云南省玉溪市易门县烟草黑胫病的发生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烟草黑胫病主要发生在旺长期至采收期,发病程度达1~3级,而且该病害的发生、发展与生长期间的降雨量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在雨水丰富的年度要特别注意烟草黑胫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0.
1987-1989年对安徽省各烟区烟草病害发生情况进行系统调查并作病原菌鉴定,确定病害种类.首次报道了安徽烤烟病害种类、分布及危害情况,认为烟草黑胫病、赤星病、烟草黄瓜花叶病、青枯病、炭疽病等为主要流行病害;根黑腐病、镰刀菌萎蔫病、烟草根结线虫病有蔓延趋势.提出防治烤烟病害必须实行系统管理,从苗床期到大田期直至收获贮藏及成品放置要有一套全面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木霉菌防治烟草黑胫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黑胫病是烟草生产上的重要土传病害之一,广泛分布于各个烟草种植区。综述了利用木霉菌防治烟草黑胫病的菌株筛选、防治效果、拮抗机制的最新进展,为烟草黑胫病的生物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烟草黑胫病是我国烟草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在陕西商州地区发病率一般为10%~15%,重者达30%,致使烟农造成极大损失。笔者根据近几年对烟草黑胫病防治的试验与实践,将烟草黑胫病发病及综合防治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2012年对桂阳县烟草病害进行系统普查,结果表明:对桂阳县烟草危害较大、损失较重的病害有烟草猝倒病、炭疽病、普通花叶病、气候型斑点病、赤星病、野火病、黑胫病、青枯病、空胫病、根黑腐病等10种,为桂阳县烟草病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开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2012年对桂阳县烟草病害进行系统普查,结果表明:对桂阳县烟草危害较大、损失较重的病害有烟草猝倒病、炭疽病、普通花叶病、气候型斑点病、赤星病、野火病、黑胫病、青枯病、空胫病、根黑腐病等10种,为桂阳县烟草病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开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了解云南省烟草青枯病的危害情况,指导病害预测预报与综合防治;2004年至2006年,对云南省烟草青枯病的发生进行了调查,对田间采集的烟草茎下部黑色坏死症状样品进行了病原菌分离。在文山州文山县、砚山县、广南县、西畴县和麻栗坡县主要栽烟乡镇的重病田块,茎下部黑色坏死病株86.3%感染青枯病,27.7%感染黑胫病,其中包括14%病株复合感染青枯病和黑胫病。从云南省12个县(市)采集的258个烟草病样中分离青枯雷尔氏菌株219个,病原菌回接试验和ELISA检测结果表明文山州、保山市的烟草茎下部黑色坏死症状病害,大部分为烟草青枯病,伴随部分黑胫病。  相似文献   

16.
不同药剂对陆良县烟草黑胫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出能有效防治烟草黑胫病的药剂,减少烟草黑胫病对烟草生产的危害,2016年4—7月在曲靖市陆良县新甲乡进行了不同药剂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6种试剂中,以70%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治效果最好,其次是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和50亿活芽孢/g多粘类芽孢杆菌。这3种药剂可以作为烟草生产中防治陆良烟区烟草黑胫病的首选药剂。  相似文献   

17.
黑胫病和青枯病是危害烟草生长的主要土传病害,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菌株F012和F028对烟草黑胫病和青枯病等多种植物致病菌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用平板对峙法和盆栽试验研究F012和F028混合发酵液对烟草黑胫病和青枯病的防治作用及机制。结果表明:平板对峙试验中混合发酵液对烟草黑胫病病原菌抑菌率为77.91%,对烟草青枯病病原菌的抑菌圈直径为31.7 mm;盆栽试验中对烟草黑胫病和青枯病防效分别为74.49%和77.27%;混合发酵液能显著上调烟草叶片抗病关键基因NtPAL、NtEDS1、NtPR1和NtPR2的表达,提高苯丙氨酸解氨酶、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和多酚氧化酶等保护酶活性。由以上结果可知,F012和F028混合发酵液可以激活烟草防御系统,提高烟草对黑胫病和青枯病的抵抗能力。F012和F028菌株将是研制复合微生物菌剂的理想原料。  相似文献   

18.
试验测定了烟草-青蒿间作处理对TMV(烟草花叶病)、TLCV(烟草曲叶病)和烟草黑胫病等烟草病害的防控效果,分析农田昆虫群落结构,评价间作处理对烟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烟草-青蒿间作能有效降低田间烟草花叶病、烟草曲叶病和烟草黑胫病的发病率,并降低田间烟蚜和烟粉虱的种群相对密度。与对照相比,青蒿间作模式下烟株光合速率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基本农艺性状无显著差异,参试烟株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9.
陕西烟田主要病害种类调查与病毒分子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陕西烟田病害种类,于2013-2015年对陕西烟田病害开展系统调查,鉴定出9种病害,分别是赤星病、白粉病、黑胫病、灰霉病、青枯病、角斑病、野火病、根结线虫病和病毒病,其中,赤星病、白粉病、灰霉病、黑胫病和病毒病发病普遍,危害严重;野火病、青枯病、角斑病和线虫病仅在个别烟田发生。烟草感染病毒的种类包括烟草花叶病毒(TMV)、黄瓜花叶病毒(CMV)、马铃薯Y病毒(PVY)、烟草蚀纹病毒(TEV)和烟草脉带花叶病毒(TVBMV),其中,CMV、TMV、TEV和PVY检出率分别为23.6%、34.7%、21.3%和18.4%,TMV+CMV、CMV+TEV和CMV+PVY检出率分别为27.4%、24.9%和20.9%,烟田病毒复合感染普遍,造成损失较大。  相似文献   

20.
烟草黑胫病与烟草根黑腐病俗称"双黑病",近年来,在黄淮、武陵秦巴烟区,特别是陕西、四川、河南等省有逐年加重之势,渐成为影响烟草生产的主要病害.目前以微生物菌剂为代表的生物农药在防治烟草"双黑病"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也是当前绿色防治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但大量、不同方面的研究仍较为分散和凌乱.本文系统论述了近10a来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