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虾养殖产业是近20年来发展最快的水产养殖产业之一,我国已成为世界主要的养虾大国,养殖产量已经跃居世界前列。随着世界水产业技术壁垒和贸易壁垒的加固,对虾养殖业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论述对虾养殖业自身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养殖大规格优质对虾的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2.
近两、三年来,随着全国对虾养殖业的发展,虾病的发生越来越频繁,发病的区域也不断扩大,危害性越来越严重,给对虾养殖业带来了严重威胁。1993年,全国沿海养殖对虾大面积暴发虾病,发病面积达150万亩,占全国当年对虾养殖总面积210万亩的71.4%,减产10万多吨,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亿元。广东两造对虾养殖发病面积达11万亩,  相似文献   

3.
对虾养殖产业是近20年来发展最快的水产养殖产业之一,我国已成为世界主要的养虾大国,养殖产量已经跃居世界前列。随着世界水产业技术壁垒和贸易壁垒的加固,对虾养殖业面临着新的挑战。为了应对市场,养殖业必须根据新形势的要求,从对虾养殖生产的特点,采取无公害、质量安全的新型养殖技术进行养殖生产,才能在激烈竞争中立足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对虾康养殖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虾病是对虾殖业的最大危害,每年因虾病全球对虾养殖的产量减少一半,损失几百亿元人民币。1993年,由于对虾病毒性疾病的暴发,我国对虾养殖业出现大幅度滑坡,使年产对虾20多万吨、年创汇5亿美元,成为世界养虾大国的我国对虾产业走入低谷,随后,为了恢复和发展对虾养殖业,广大科技工作和虾农做了大量的科研攻关和细致的工作,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但在全国范围内,对虾养殖业仍没有恢复到虾病暴发流行前的水平,并存在一定的差距,虾病依然是对虾养殖业的瓶颈。本对广东省对虾养殖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对虾健康养殖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5.
天津警备区汉沽养殖场,在全国性对虾暴发病流行的情况下,自1995年连续养殖中国对虾获得成功。采取综合防病技术措施,设置沉淀池,严格水质管理,彻底清淤消毒,鱼虾混养,投喂药饵,采取半封闭养殖方式,养殖中后期少量换水,并定期对池水消毒。95年精养池对虾亩产在32.1kg。鱼31.5kg,亩利润1058元;粗养池对虾亩产达9.4kg,亩8.9kg,亩利润291.45元。  相似文献   

6.
1992年南方暴发的对虾瘟疫,次年便传染到全国沿海,使中国对虾养殖产量一直在低谷中徘徊。为了尽快改变现状,学习外地高产经验,2002年9月26日我们奔赴天津市汉沽区中国对虾高产养殖基地,进行现场考察,同时认真听取了该区杨家泊镇东山坨村委张书记的介绍,现将他们的中国对虾高产养殖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黄则平  王正辉 《海洋渔业》1995,(1):21-23,32
自70年代末以来,我国对虾养殖业进入飞速发展时期,养殖面积不断扩大,产量逐年成倍增长,产品规格、质量逐步提高,经济效益比较显著。如今,全国各地的养虾面积已达二百多万亩,对虾养殖的品种和一系列养殖技术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但是,近年来各地对虾养殖业都不同程度地遇到了一些问题,部分地区甚至给养殖生产带来了难于弥补的经济损失。如去年我国沿海的许多养殖单位,遭受了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灾害袭击,受灾面积之大,地域之  相似文献   

8.
潘鱼青 《齐鲁渔业》2001,18(3):22-24
分析了我国对虾养殖业的发展历程,阐述了目前对虾养殖业面临的问题与病害防治研究进展。从系统生态学角度,提出了加强相关海洋生物技术研究,构建综合防病、高健康对虾养殖模式,建立负责任和可持续发展对虾养殖业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对虾集约化健康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虾养殖是我国海水养殖的支柱产业,自1993年发生对虾大面积暴发性流行病后,对虾养殖业急剧滑坡,养殖产量由20多万吨下降到7万—8万t,经济损失达数十亿元。为了有效地防治对虾病害的发生,国家有关部门向全国大力推广集约化健康养成技术。经过多年的努力,对虾养殖模式有较大改革,对虾暴发性病害得到有效的遏制,养殖产量持续增长。但是我们看到,  相似文献   

10.
卤水兑地下淡水中国对虾精养高产技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农业部天津汉沽对虾养殖病害防治示范区,利用当地特有的条件,采用卤水配兑淡水的半封闭式对虾养殖模式取得了高产高效。1979年示范区20ha,平均产量6225kg/ha,效益238500元/ha;1998年示范区33.3ha,平均产量9840kg/ha。总结了一套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对虾综合病害防治精养高产技术。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东沟县对虾养殖事业,开创于八十年代初,十年来累计生产7万吨,创总产值近10亿元。仅原料虾收购一个环节,向国家提供税收6千万元左右。出口成品虾3万余吨,为国家创汇近2亿美元。对虾养殖业的兴起,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开拓发展,为繁荣城乡经济,增加社会收入,做出了巨大贡献,对虾养殖业已成为我县重要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2.
乔振国 《海洋渔业》2001,23(2):53-56
自1993年发生全国性对虾爆发病以来,我国的对虾养殖业在经历了几年的探索、徘徊之后,在各级政府和水产主管部门的支持和有关科技人员及养殖生产单位的努力下,得到了明显的恢复和发展,2000年全国养殖对虾产量20余万t,达到了对虾发病前的最好水平。认真回顾、分析我国对虾养殖业得以重新发展的各种因素,寻求其不足之处,对于这一产业的顺利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对虾养殖业是防城港市海水养殖中普及面最广,发展速度最快,产值最高,周期最短,产品供不应求的产业之一,是深受各地重视的优良海水养殖品种。由于对虾的市场需求量大,经济效益显著,是其他品种难以代替的。目前我市对虾养殖业已发展成从苗种、成虾养殖到加工运销等设施配套,功能齐全,以外向型为主的海水养殖龙头产业。  相似文献   

14.
Liao  I 卢祖丽 《水产科技情报》1989,16(1):27-29,26
引言台湾省的对虾养殖业已得到世界各国养殖专家们的高度赞扬,其养殖品种有斑节对虾(台湾称草对虾)Penaeus monodon,刀额新对虾Metapenaeus ensis,日本对虾P.japonicus和长尾对虾P.penicillatus,其中斑节对虾年产已超过18000吨。台湾省对虾养殖业的成功在于:1、已具备了幼虾养殖技术,且幼虾价格合理;2、已研制并能生产供应28种  相似文献   

15.
水产病害是制约水产养殖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年来河北省沿海海水养殖业,从工厂化养殖到池塘养殖都受到了病害的困扰,特别是工厂化鱼类养殖,发病频繁,病害种类繁多,严重影响了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本所自2005年至今,对全省海水主要养殖品种病害的流行病进行监测及跟踪调查,调查养殖品种10种,主要包括红鳍东方、牙鲆、大菱鲆、半滑舌鳎、日本对虾、南美白对虾、三疣梭子蟹等;病害种类超过20种之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主要病害有10种以上.  相似文献   

16.
2003年养殖对虾的售价经历了从上半年的高开(规格为70尾/千克的对虾售价25元/千克),到10月份的低走(规格为70尾/千克的对虾售价19元/干克),再到2004年1月份的持续平稳(规格为70尾/千克的对虾售价23元/千克)。反思我们的对虾养殖业,规格大了,产量增加了,而比较经济效益却下降了。就使得我们必须充分重视养殖  相似文献   

17.
<正> <一> 唐海县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开发沿海滩涂,较快地推进了对虾养殖业的堀起。从1984年起,6年间累计固定投入1.4亿元,初步形成对虾精养面积5.5万亩,总产超万吨,年创利税几千万元的养殖规模。对虾养殖业已成为我县经济的重要支柱。1988年以来,连续3年夺得单产、总产、规格、效益和出口创汇的全国养虾五项第一。海水养殖业的发展,使唐海经济得以振兴,人民得以富庶,成为全国农垦十大创汇企业之首。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优质蛋白质需求量大幅度增长,目前凡纳滨对虾养殖业迅速发展,在水产养殖业中地位显著提升。为进一步提高养殖效益,更好地满足公众需求,借助反季节工厂化养殖技术,不断提升工厂化养殖凡纳滨对虾的品质,确保产品质量,提升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养殖经济效益,推动对虾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杨明  丁福江 《水产养殖》2013,(11):38-40
虾类养殖业作为我国水产养殖业支柱产业之一,不仅为人们提供高档蛋白水产品,还为促进渔民增收、渔业增效做出了重要贡献。2008年我国的对虾产量占据全球对虾产量的份额达43.2%,是世界上对虾养殖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国家。但我国当前的虾类养殖主要采用高密度、高换水率的传统方法,整体养殖技术水平不高,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水产》2012,440(7):48-49
技术概述:对虾养殖业是我国水产养殖的支柱性产业,为沿海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其快速发展,由于盲目追求高产,养殖技术混乱,药物大量使用和滥用,养殖废水随意排放,而导致对虾的可持续发展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本技术围绕对虾养殖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倡导健康养殖,生产无公害、安全、优质对虾产品,满足国内国际市场需求。增产增效情况:采用对虾健康养殖技术,整个养殖过程养殖环境稳定,换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