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子宫脱出是母牛常见的繁殖疾病之一,也是母牛分娩时的并发症,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适当,会影响母牛以后的繁殖.此病多发生在分娩后12 h内和胎衣未排出前,或年龄较大的瘦弱母牛.根据脱出的程度可分为完全脱出和不完全脱出,牛子宫脱出的治疗,通常是对子宫整复后,为防止子宫再次脱出,采用阴道缝合法.此方法虽然对整复后的子宫有固定作用,但费时费力,效率不高,对一些医疗条件较差的农村,没有缝合针、缝合线等医疗设备,不便应用此方法.今采用阴道酒精注射法对整复后的子宫进行固定,操作简单,药品易购,经济实用无副作用,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笔者临床门诊8年,治疗10余例,全部治愈,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治疗牲畜子宫或直肠脱出的原则是:洗净子宫或直肠,还纳盆腔,然后采取外固定,抗菌消炎。外固定的方法很多,许多外固定法对单一的子宫脱或直肠脱都能收到显著效果。但对母牛子宫脱出后继发直肠脱出,一直没有一种比较满意的外固定方法。母牛子宫脱出后继发直肠脱出,多因子宫脱出后,经整复无效,母牛强烈努责,子宫反复脱  相似文献   

3.
一、子宫脱出子宫和阴道全部脱出于阴门之外称为子宫脱出。多发生在产后数小时之后,致病原因大多因胎儿过大、畸形、双胎时,母牛分娩努责过强或助产不当、强行拉出胎儿损伤产道所致。症状:子宫脱出分为全脱和不完全脱。子宫全部脱出时,子宫全部露出于阴门之外,呈口袋状,胎衣常附着其上,表面有蘑菇状椭圆突出物,子宫黏膜瘀血、水肿,表面常污染粪尿等不洁物,如不及时治疗,可继发全身感染。子宫不完全脱落时,母牛拱背、举尾,频繁努责排粪尿,一般无全身症状。子宫脱出如能早发现早治疗,易整复,愈后良好,但再产犊时复发性极大。…  相似文献   

4.
母牛体质虚弱 ,运动不足 ,胎水过多 ,胎儿过大或多次妊娠 ,致使子宫收缩减退或子宫过度伸张 ,分娩时过度延滞 ,子宫粘膜紧裹胎儿 ,随着胎儿被迅速拉出而造成宫腔负压或胎衣不下时的强烈努责等诱因 ,均可导致子宫脱出。子宫脱出分两种情况 :一是子宫内翻 ,即子宫部分脱出。病畜表现为不安、努责、举尾等类似疝痛的症状 ,阴道检查则见翻入阴道的子宫角尖端 ;二是完全脱出 ,见有呈不规则的长圆形物体垂突于阴门之外 ,有时可达跗关节 ,并伴有阴道脱出。对于体格小 ,努责较弱的母牛 ,可在清洗整复之后 ,阴门采用荷包缝合或纽孔状缝合便可固定子宫…  相似文献   

5.
2009年01月10日,吉林市船营区果树场一奶牛饲养户报告有一头奶牛产后5d发生子宫脱出,经诊断为子宫完全脱出,整复并进行袋口状缝合固定,没有出现复发,奶牛于10d后痊愈。母牛的子宫脱是子宫的一部分或全部脱出于阴道或阴门之外的产后疾病,根据临床症状易于诊断,但整复和治愈比较困难。近几年,当地奶牛和黄牛养殖户增多,但饲养管理技术相对滞后,母牛产后发生子宫脱的病例明显增加,现将治疗方法和康复效果总结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母牛子宫脱出常在分娩后,子宫颈尚未缩小和胎膜还未排出时随母牛努责而发病。传统的治疗方法是,经手术整复后在阴门处作纽扣状缝合再配合使用消炎、护理疗法进行治疗。存在着操作不便、阴门易撕裂、恢复较慢、子宫收缩复位不好、易复发等缺陷。采用子宫脱出复位器和结合中药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治愈率比传统治疗方法有很大的提高。1病因分析母牛子宫脱出是兽医临床常见的一种产科疾病,造成的原因与以下因素有关:(1)饲养管理不当。缺乏营养或圈舍饲养缺乏运动,体质下降,造成子宫平滑肌收缩力降低,其周围的结缔组织与韧带等支撑组织的弹性下降、阴道松弛;  相似文献   

7.
母牛阴道脱出和子宫脱垂是两种常见的产科疾病.前者是指母牛阴道壁的一部分或全部突出于阴门之外;后者是指子宫的一部分或全部经由子宫颈、阴道脱出,突出于阴门之外.传统的治疗方式是手术整复后,采用阴门扭孔状缝合来防止再脱,技术难度大,一般人很难掌握.……  相似文献   

8.
奶牛子宫脱出是母牛产前和产后营养不良或某种疾病致使子宫部分或全部翻出于阴门外的病理过程.由于子宫感染发炎,导致母牛屡配不孕或流产,严重者还会造成母牛死亡.从保定、整复固定等方面对奶牛子宫脱出进行了阐述,以达到治愈的目的.在采用奶牛子宫脱出卧式整复法时,使用高浓度凉盐水清洗子宫,能够引起奶牛子宫收缩并减少出血,有利于奶牛子宫回位.  相似文献   

9.
正怀孕母牛衰老经产、营养不良、运动不足,使子宫弛缓无力,分娩时如果阴道受到强烈刺激,产后强烈努责,腹压增高,便容易发生子宫脱出。子宫脱出必须及时施行手术整复。脱出的时间愈长,整复愈困难,整复方法如下。1保定  相似文献   

10.
腹部切开法整复母猪子宫脱许炳树(四川省南充农业学校,637102)母猪产后子宫脱出,临床上常采用传统的体外整复方法整复。此法对部分脱出、脱出不久、子宫未受损伤或子宫水肿淤血不严重的,母猪体型较大,而且在分娩后骨盆韧带、荐坐韧带比较松弛、骨盆腔较大的患...  相似文献   

11.
<正>母牛的子宫脱是指子宫的一部分或全部脱出于阴道或阴门之外的产后疾病。1治疗1.1整复1.1.1子宫半脱的整复采用快速还纳法,将病牛行前低后高站立保定,术者手戴长臂塑料手套,首先剥离胎衣,用消毒过的搪瓷盆托起脱  相似文献   

12.
猪的子宫不全脱出和直肠部分脱出用中草药高渗洗液敷熨、搓揉、推送、还纳的外部整复法整复 ,再按不同症型投喂中药消除病因和善后则可望痊愈。至于猪的子宫或直肠 ,甚而两者完全脱出 ,上述治疗往往存在一定局限性而很难奏效。猪的子宫完全出单纯依靠外部整复往往发生困难 ,即使少数病例能将脱出子宫推送入阴道或盆腔 ,也多发生子宫内翻或左右子宫角相互套叠 ,且不能像大家畜那样可能通过直肠检查或经阴道的子宫内探查及时发现 ,以致由此而发生再脱出或子宫、直肠因复位不全、错位进而引起套叠、绞窄、扭转而致病畜死亡。其次 ,猪的子宫脱出…  相似文献   

13.
奶牛阴道脱出是常见的产科疾病之一.本病发生在怀孕后期,多见于年老体弱的母牛.主要发生原因:雌激素量过多,腹内压过大,饲养管理不当,运动不足,缺乏钙、磷,阴道壁松弛等.按其脱出的部分分为阴道全脱出和部分脱出,一般部分脱出的轻症可以用保守疗法,有一定防治效果,但对阴道完全脱出和不能自行复位的部分脱出病例,要进行局部清理和整复固定法.如果不及时治疗,导致脱出部位坏死、阴道炎、子宫脱出,治疗不当还可引起流产,导致胎儿和母牛的死亡等.笔者在近几年的工作实践中接诊2例阴道脱出的病例,在此论述这2例不同的阴道脱出病例的临床检查、诊断方法及治疗效果的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14.
子宫脱出是指子宫全部或部分由子宫颈、阴道脱出于阴门之外,是母牛常见的产后疾病,如不及时治疗会引起繁殖障碍造成不孕,给农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本病多采用手术整复,术后采取抗感染和恢复子宫功能的治疗措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奶牛子宫脱出多发生在产后不久,本病在产科疾病中,虽然发病率低,但对奶牛业的危害较大。现对近年来临床上遇到的5例子宫脱出采用站立式、卧式法进行整复与治疗的情况报告如下。1症状母牛产后不久,孕角子宫内翻,后经阴道外翻,囊状物由小变大,自阴门内突出出来,脱出物有许多暗红色呈圆形或长圆形的囊状物,此即母体胎盘。脱出物极易出血,脱出角的末端向内凹陷,靠近明门。表面光滑的部分为阴部脱出部分,呈圆桶状。若脱出时间较长,则子宫颈也暴露在阴门之外,子宫粘膜充血,水肿,有血水渗出。脱出后不久,母牛拱腰,不安,有的卧地…  相似文献   

16.
母牛分娩后子宫部分或全部经由子宫颈、阴道脱出于阴门外,称为子宫脱出,一般在产后数小时内发生。作者在兽医临床实践中成功治疗1起水牛产后子宫脱出病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阴道脱出是指阴道全部或部分脱出于阴门之外,是母牛常见的产科疾病。对轻度脱出症的母牛要改善饲养管理,饲喂容易消化的精饲料,适当运动,让母牛卧在前低后高的地方,可促使其逐步康复。脱出的阴道不能自行复位的,多采用手术整复,术后采取抗感染治疗措施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8.
母牛的子宫脱是子宫的一部分或全部脱出于阴道或阴门之外的产后疾病,根据临床症状易于诊断,但整复和治愈比较困难。近几年,当地奶牛和黄牛养殖户增多,但饲养管理技术相对滞后,母牛产后发生子宫脱的病例明显增加,笔者对18例患畜进行了整复治疗,取得了一定的康复效果,现将治疗方法和康复效果总结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子宫脱出是指子宫的全部或部分经由子宫颈、阴道脱出于阴门之外。常用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整复,但整复后不进行抗感染治疗和恢复子宫功能的治疗措施,易造成感染和败血症,笔者在术后用补中益气汤加味和西药疗法,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奶牛子宫脱出是奶牛养殖过程中一种比较常见的产后疾病。通常发生在母牛分娩后的3到4小时内。奶牛分娩过程中,子宫角很可能会翻入到子宫腔内,这个时候如果母牛出现强力的努责现象,腹部压力过高,部分或者全部子宫可能会翻出阴道之外。奶牛子宫脱出后子宫常常呈现粉红色,过一段时间后则会变成暗红色,胎盘常常会因为奶牛努责而挤压或摩擦出血,整复和治愈难度比较大。传统奶牛子宫脱出的治疗手段主要采用西药治疗,但是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发现,传统西药治疗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治疗效果差,成本投入高。近些年,中兽医治疗手段在治疗奶牛子宫脱出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补中益气汤治疗奶牛子宫脱出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防治该种疾病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