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宋富贵  段升杰 《食用菌》1995,17(1):27-28
近年来,金针菇在国内外市场比较畅销,是仅次于双孢蘑菇、香菇而占据国际市场第三位的食用菌。因此,发展金针菇生产具有美好的前景。但是在金针菇生产中普遍存在着菇体质量差、产量较低等较难解决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金针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菌袋缺乏水分、养分,使金针菇处于“半饥饿”出菇状态。为了探索金针菇优质高产的栽培新途径,笔者于1993年秋冬季节进行了以覆土栽培为主的大棚金针菇优质高产栽培研究,探索出了金针菇“立体覆土横向出菇”新技术,现将试验结果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
金针菇抗癌有效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闵三弟  臧珍娣 《食用菌》1992,14(5):44-44
自1968年T.Kamasuka和T.Ikekawa从金针菇子实体提取多糖,发现对小鼠瘤S-180有明显抑制作用后,近来对金针菇的抗癌作用的研究十分活跃。发现在金针菇中存在丰富的抗癌有效成分。本文主要介绍金针菇中的免疫性物质及抗癌有效成分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3.
赵士杰  李树林 《食用菌》1995,17(1):16-17
金针菇子实体的氨基酸含量,特别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含量直接影响其营养价值,所以不同培养料对金针菇子实体氨基酸含量有无影响及金针菇不同菌株的子实体氨基酸含量是否相同,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我们于1988年结合金针菇培养料筛选试验和品种评比试验进行了此项研究。结果证明金针菇不同品种子实体氨基酸含量不同,不同培养料对金针菇子实体氨基酸含量的影响也不同。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李建英  张婉如 《食用菌》1996,18(2):11-1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金针菇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为此我们从1993年开始用农副产品进行塑料袋栽培金针菇试验,先后采用金针菇、金针92和黄金针三个品种。为了筛选出产量高、品质好、适应本省气候条件栽培的优良品种,我们于1994年1月进行了三个金针菇品种比较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不同碳氮比与金针菇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瑞贞  曹晖 《食用菌》1993,15(4):14-15
金针菇培养料的配方有诸多报道,但金针菇培养料中碳氮比究竟多少为适宜,尚未见有详细试验报告。为此,笔者于1992年进行了本试验,目的是寻求金针菇最佳的碳氮比,以提高其产量。  相似文献   

6.
《食用菌》2005,27(1):53-53
城北大钟寺金针菇 4 .60呼市东瓦窑金针菇 4 .90合肥周谷堆金针菇 3 .2 0南京紫金山金针菇 4 .0 0江苏连云港金针菇 4 .60浙江温州金针菇 3 .50赣九江浔阳金针菇 5 .2 0郑州陈砦金针菇 4 .0 0鄂十堰堰中金针菇 5 .50湖南株洲金针菇 3 .90深圳布吉金针菇 7.60广东汕头金针菇 5 .70贵阳五里冲金针菇 3 .0 0咸阳新阳光金针菇 6 .50辽宁鞍山金针菇 6 .0 0山东滕州金针菇 2 .70浙嘉兴蔬菜金针菇 3 .60闽福鼎农贸金针菇 8.50江西乐平金针菇 2 .2 0鄂潜江江汉金针菇 5 .0 0邵阳江北金针菇 2 .0 0甘肃秦安金针菇 6 .95北京岳各庄平菇 3 .2 0天津当城…  相似文献   

7.
<正>江山市是浙江省金针菇生产大县,种植金针菇已有20多年的历史。2014年江山市金针菇栽培总量达1.6亿袋,产值4亿元,是农民脱贫致富、农业提质增效的好项目。近年来,由于受到工厂化金针菇产品的冲击,市场价格逐年降低,种植效益不断下降,而金针菇栽培主料棉籽壳的价格坚挺。当地油茶资源丰富,油茶壳多用作燃料。于是,我们利用油茶壳粉替代部分棉籽壳栽培金针菇试验,效果不佳。1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我县从1984年开始栽培金针菇,到1987年已在闽北地区推广发展到120万袋,被列入国家“星火计划”食用菌综合开发项目。为了保证制罐和脱水金针菇的质量,提高产品出口创汇的竞争能力,我站于1987年对从上海、三明引进的8个优良金针菇品种进行区域  相似文献   

9.
玉米芯栽培金针菇高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闫培生  蔡德华 《食用菌》1996,18(5):14-15
为了充分利用丰富的玉米芯资源,提高玉米芯栽培金针菇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我们在1994年筛选出适于玉米芯栽培的金针菇品种基础上,进行了玉米芯栽培金针菇高产技术的探索,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江山市从1987年开始金针菇人工栽培,经过30多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技术创新及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经验,推进了金针菇产业科技进步、品牌建设及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主要针对金针菇品种更新、生产工艺改进、生产模式改变来阐述江山金针菇生产发展历程及推广经验。  相似文献   

11.
酒糟代麸皮栽金针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元弟 《食用菌》1992,14(6):23-23
酒糟是酿酒工业的下脚料,含有丰富的碳、氮、磷等营养物质和多种氨基酸.为增加生产金针菇的原辅材料,降低金针菇生产成本.我们于1991年10月至1992年3月进行了以鲜酒糟代替麸皮栽培金针菇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供试材料金针菇菌株为FV25,引自江山市农科所.鲜酒糟由我市酒厂提供,分黄酒糟与白酒糟两类,出厂后隔天直接使用.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作为食用菌大省和食用菌强省,金针菇工厂化栽培经历了从起步、快速发展到产业优化调整发展阶段。回顾江苏省金针菇工厂化栽培近三十年发展历程,分析其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江苏省金针菇工厂化生产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蒋炳和 《食用菌》2011,(5):44-45
金针菇在我国各地均有栽培,它滑嫩鲜美,营养丰富,市场前景广阔。由于金针菇出菇期要求较低温度,特别适合在我国北方地区栽培。所以近年来在我地区栽培较广泛,2010年9月,笔者利用新建的4座半地下式菇房进行栽培金针菇获得较好收益。现介绍如下。1金针菇栽培季节的选择金针菇是一种低温型食用菌,在无人工控温的情况下,应充分利用自然温度,掌握好栽培季节是促进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金针菇标准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沈秀法  李德兴 《食用菌》2006,28(4):34-34
我县金针菇规模化生产已有二十余年,年栽培量8000万袋以上,外出菇品遍布23省(市),并在80多个大中城市占居相当市场份额。现将经多年研究推广应用的金针菇标准化栽培技术介绍如下:本规程规定了金针菇的产地环境和生产管理措施,适用于金针菇大棚或室内袋装栽培。  相似文献   

15.
金针菇新12号菌株的特性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鹰  唐利民 《食用菌》2003,25(2):14-14
金针菇新12号,是1998年2月从一栽培户种植的四川大面积推广种金针菇12号中自然选育的变异株,通过无性繁殖获得纯菌种。新12号菌株与原出发菌株产生轻度拮抗现象,经1998年秋至2002年夏3年多的栽培,遗传性状和农艺性状稳定,具有比原始菌株商品性优、产量相当的特点,现已成为四川金针菇的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16.
金针菇在绝对黑暗条件下可以形成正常子实体;环境中较高浓度CO_2(0.095-0.152%)含量是抑制菌盖开伞,促使菌柄伸长的最重要因素;弱光可以诱导处于较高浓度CO_2环境条件下的金针菇整齐地朝着光的方向快速伸长,光移位可将菇扭曲。这是笔者在一九八二年研究了金针菇与光和空气的关系之后得出的新结论。这一理论是金针菇床式出菇商品生产高产优质的基础。八四年以前国内出版的所有关于金针菇栽培技术的专著都把金针菇商品生产条件归结为黑暗培养的“软化法”。认为:“在黑暗的地方,菌盖和菌柄的绒毛色素不形成而  相似文献   

17.
李良 《食用菌》1992,14(5):31-32
金针菇的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产品除供应国内市场外,还可出口创汇.因此,我省金针菇栽培面积日益扩大,农家栽培数量也日趋增多,为此,笔者从1988~1990年进行金针菇工厂化栽培基本条件的研究和探索,现将试验结果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工厂化栽培金针菇废料二次利用配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将部分金针菇废料二次用于工厂化栽培金针菇,结果表明5%金针菇废料配方出菇快,整齐度好,生产周期与目前工厂化生产配方基本一致,产量高,品质优,可用于工厂化生产.日产10t的厂家据此配方生产,年可节本21.6万元.  相似文献   

19.
金针菇又名朴菇,是一种营养丰富,国内外市场畅销的食用菌。为满足市场的需要,近年来我们进行了金针菇栽培工艺改革的探索,并于1986年冬~1987年春进行了室内高产栽培与制罐试验,共种植88000袋,总产鲜菇15333公斤,生物效率87%,收入67468元,纯利达3万多元,加工三鲜菇(金针菇、香菇、蘑菇)罐头74吨,荣获省新产品奖。现将金针菇室内高产栽培与制罐工艺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当前栽培金针菇一般都用棉籽壳做主料,用棉籽壳栽培金针菇,菌丝生长较慢,出菇不够整齐,而且栽培周期较长,又因原料紧缺,价格逐年上升。在无棉区开辟新原料栽培金针菇变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从1986年开始探索以砻糠为主料栽培金针菇的试验,现将结果初报如下:(一)试验材料供试金针菇菌株为三明1号。母种培养基为马铃薯250克、蔗糖和琼脂各20克,水1000毫升。原种培养基为棉籽壳78%、麸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