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龙眼是南安市第一大宗水果,其栽培面积达1.17万hm2,占全市水果总面积的54.7%,年产量1.0~1.8万t,产值约2000万元,已成为南安水果业的支柱。1978年南安市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六大龙眼生产基地之一,1997年又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组委会命名为"中国龙眼之乡",2000年"南安福眼"通过福建省名牌农产品认定。1南安龙眼产业现状南安龙眼生产基地已初步实现规模化,全市  相似文献   

2.
第一部分龙眼高产稳产示范试验年度执行情况一、前言龙眼是我省南亚热带的主要果树之一,栽培面积与产量均占全国首位,1981年全省龙眼产量达115万担,创历史最高产量,现有栽培面积近20万亩左右,主要分布在莆田、泉州、晋江、南安、同安等五个全国、  相似文献   

3.
<正>杨梅是南安重要的果树,栽培面积达3533hm2,但目前生产上普遍存在着品种单一、熟期集中、果实质量部分较差等问题。为优化品种结构,提高果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2003年以来,我们在东田、南金林场等镇(场)实施杨梅高接换种,收到了较好的成效;嫁接后  相似文献   

4.
<正> 我国的龙眼生产,在世界上据有独特的地位。福建的龙眼栽培,就面积、产量而言,在我国龙眼生产中居举足轻重的地位;就品种、质量及栽培技术,名在前列。1978年全国南方水果基地县规划座谈会上确定的全国六大龙眼生产基地县中,福建占有五个县,即晋江、莆田、泉州、同安和南安。龙眼在我省水果生产中,面积仅次于柑桔、荔枝,而产量却居首位。一、福建龙眼生产概况我国龙眼的栽培历史,有文字记载的,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福建龙眼的栽培,有据可查的,也在一千年以上。解放前,我省的龙眼,均是个体少量栽培。多数栽种在房前屋后;较成片者,亦分布于村落附近。至解放时,全省龙眼种植面积约6万亩左右。解放后,随着生产力的解放,龙眼生产  相似文献   

5.
南安市官桥镇黄山村栽培龙眼历史悠久,至2006年底栽培面积达67公顷,1986年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六大龙眼生产基地;1997年被命名为"中国龙眼之乡";是1999年南安"福眼"获省级优质农产品认定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随着人们对果品质量和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2003年该村龙眼生产被南安市政府列入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之一,2006年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列为第4批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之一.经多年按照标准化生产规程管理,该村龙眼生产由传统的粗放型经营向现代化、集约化、商品化转化;由传统的以面积产量为中心的生产模式向优质高产低耗的生产模式转化;由传统烘焙桂圆干通过技术革新向机械烘干工艺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南安南林场建场40余年,名优水果有龙眼、荔枝、杨梅,其中龙眼栽培面积达200公顷。2000年桂圆干获“绿喜”牌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2003年龙眼生产被南安市政府列入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之一,2004年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列入第4批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之一,2006年通过各项标准生产指标验收,  相似文献   

7.
采访专家:中国园艺学会杨梅分会副秘书长、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张泽煌副研究员 记者:近20年来,福建杨梅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继浙江后我国第二大杨梅主产区。张老师,请您介绍一下福建杨梅产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以及主栽品种与区域分布。张泽煌:福建杨梅栽培遍布全省各县市,主要分布于龙海、南安、建瓯、漳浦、长汀等县市。2010年福建省杨梅栽培面积发展到17542.2hm^2,总产量达99003t。  相似文献   

8.
龙眼是我国南方佳果 ,在水果生产中占有重要位置。南安市现有龙眼栽培面积1 36万hm2 。但异常结果现象明显 ,严重影响龙眼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笔者多年来通过定点观察、调查 ,并进行技术指导 ,探讨了异常结果的原因及相应的克服途径 ,取得一定成效 ,并由此认为 ,加强常规管理是克服龙眼异常结果的关键。1 观察点基本情况供观察、调查和指导的龙眼园有南安南金林场、南安龙眼示范场等及其周边的龙眼园 ,共有龙眼 5 0 0 0多株。主栽品种福眼占95 %。 1 996~ 1 999年 ,上述各观察场在常规管理的情况下 ,龙眼均获得丰收 ;周边龙眼园除 1 9…  相似文献   

9.
龙眼是我省的主要水果种类之一,其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首位,我省龙眼主要分布于沿海的红壤、赤红壤地带,土壤养分贫瘠,缺乏科学施肥,为此,198年我们在南安进行配方施肥试验,为高产优质龙眼提供理论依据。1材料与方法1号为推荐施肥法加滴注微肥,即每株年施...  相似文献   

10.
1生产现状 草莓是辽宁省的特色水果之一,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并在国内居领先地位.2000年辽宁省草莓栽培面积大约为0.67万hm2.随着我省农业经济的发展及国际贸易的需求,草莓生产发展迅速,到2003年全省草莓生产面积已达1.323万hm2,产量22.3万t.其中露地栽培面积为0.45万hm2,产量为6.57万t;设施栽培面积为0.87万hm2,产量为15.73万t.以丹东市栽培面积最大,达0.88万hm2,其中温室栽培面积3 420 hm2,大棚栽培面积2 100 hm2,露地栽培面积3 393 hm2,年生产量16万t,产值6.4亿元.其次是铁岭栽培面积为1 333 hm2,产量1万t;大连栽培面积为1 200 hm2,产量2.7万t;鞍山栽培面积为400hm2,产量0.8万t;盘锦栽培面积320 hm2,产量0.75万t.  相似文献   

11.
正2020年,烟台市苹果栽培面积18.7万hm2,产量575万t,产值198.2亿元。其中富士栽培面积14.2万hm2、产量480.7万t,分别占全市苹果栽培面积的75.9%和产量的83.6%;红将军品种栽培面积1.26万hm2、产量45.3万t,分别占全市苹果栽培面积的6.7%和产量的7.9%;嘎拉品种栽培面积8 933 hm2、产量22.9万t,分别占苹果栽培面积的4.8%和产量的4.0%;珊夏、藤牧一号、乔纳金等品种面积2 867 hm2,产量10.1万t,分别占全市苹果栽培面积的1.5%和产量的1.8%。近年来,在国家、省、市各级政府政策的扶持下,全市苹果现代矮砧集约栽培模式取得较快发展,目前栽培面积达到1万hm2,占苹果栽培总面积的5.3%。  相似文献   

12.
南安市果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南安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自然条件优越,适宜发展多种亚热带、热带和部分温带果树。目前,全市水果种植面积2.03万hm2,年产量7.48万t,共有果树42种122个品种,龙眼、柑桔、杨梅、香蕉、荔枝、桃、李、  相似文献   

13.
<正>‘寒富’苹果的选育成功是我国抗寒苹果育种史上的重大突破,在40°N以北和广大冷凉地区栽培优质大苹果成为可能,苹果适宜栽培的北界因此向北推移200 km。截至2016年底,全国‘寒富’苹果栽培面积超过14万hm~2;辽宁省‘寒富’苹果栽培面积达到12万hm~2,占全省苹果栽培面积的45.6%,成为辽宁省苹果栽培的第一大品种。也是目前我国苹果栽培面积最  相似文献   

14.
在日本,果品需求大于供给,收入远高于成本,利润高,果树的栽培面积就增加,新品种的面积也增加;需求与供给基本平衡,收入高于成本,利润低,栽培面积稳定,新品种增加的少或者不增加;需求小于供给,收入低于成本,无利润或亏本,栽培面积就减少,新品种也不增加。  相似文献   

15.
我国茄子产业发展现状及茄子性状评价方法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1我国茄子产业发展现状1.1我国茄子栽培现状东南亚是世界茄子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茄子生产国。根据FAO数据统计,中国茄子的种植面积约占世界的52.2%;其次是印度,约占世界茄子种植面积的31.3%;非洲及欧美国家也有栽培,但种植面积不大。茄子适应范围较广,栽培管理简单,生长期长,产量较高,是夏秋季节的主要蔬菜之一。目前我国利用设施栽培实现了茄子的周年供应,茄子栽培面积约为71万  相似文献   

16.
我国柑橘产销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国柑橘资源丰富,誉称"世界柑橘资源库",栽培历史悠久,长达4 000年以上,历史上谱写了光輝的篇章。当今是世界柑橘产销的大国。1生产现状1.1栽培面积、产量2016年,全国的柑橘栽培面积为255.67万公顷、产量3 618.80万吨,分别为同期世界柑橘栽培面积880.89万公顷、产量13 500万吨的29.02%和26.79%。我国的柑橘栽培面积、产量已双双久居全球之冠。  相似文献   

17.
紫头乌杨梅是南安市主栽的杨梅优良品种.全市种植面积0.21万公顷,产量达1.2万吨,2011年鲜果市场价每千克5元以上。经济价值高,是南安果农主要经济收入之一。  相似文献   

18.
(五)无袋栽培随着消费者对苹果食用风味要求的严格,和劳力紧张程度的加剧,日本各地近年来积极推行无袋栽培,作为改进风味的措施之一,成为省工栽培的主要途径。据农林省和有关县的调查,日本苹果主产县无袋栽培的面积,1979年达到20746公顷,占结果园面积的45.6%;青森县进行无袋栽培的面积为5875公顷,占结果园面积的  相似文献   

19.
<正> 一、广西菠萝生产概况及其水平解放初期广西菠萝面积还不到1000亩,以后逐年有所发展,到1970年全区栽培面积达到7万多亩,总产量达21万多担,但平均亩产不到400斤(其中国营农场为797斤).后来由于霜冻寒害,栽培面积下降,到1980年全区面积大约为55,000亩,总产量为48.3万担,与1970年相比,在栽培面积相对减少  相似文献   

20.
<正> 日本果树栽培有3个主要特点: 第一,管理面积小而集约化程度较高。日本有75%的果树栽培者,其果园面积为0.5ha以下,而拥有1ha以上面积果园的还不到10%。妨碍果园面积扩大的主要原因是地形特点(地块小,山多)和台风频繁、病虫害严重使得栽培不稳定,需要大量劳力。在日本,几乎栽培各种果树,每0.1ha每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