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利用单因素实验、Box-Behnken试验设计结合响应面分析法,从提取溶剂(蒸馏水、50%甲醇、甲醇、50%乙醇、乙醇)、乙醇浓度(60%~100%)、提取温度(60℃、70℃、80℃、90℃、100℃)、提取时间(60 min、90 min、120min、150 min、180 min)和液料比等对抑菌活性的影响几方面优化苦参抗水产病原哈氏弧菌(Vibrio harveyi)活性物质(ASSF)的提取工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和标准品比对技术,鉴定ASSF的抗菌活性化合物;从对哈氏弧菌的生长、细胞膜的完整性和通透性、细胞壁的通透性等方面探讨ASSF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ASSF的最佳提取条件是:无水乙醇为溶剂,液料比30∶1 m L/g,提取温度79℃,提取146 min。在此条件下,提取物抑菌圈的实际值为(17.64±0.22)mm,与预测值无显著性差异。固态ASSF的得率为(21.17±0.91)%。鉴定出苦参酮是ASSF中的抗哈氏弧菌活性化合物。ASSF和苦参酮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125 mg/m L和0.062 5 mg/m L。ASSF对于哈维氏弧菌的抑制作用主要是通过破坏...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遵义金鼎镇合江源养殖场患病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的致病原因,通过对患有腹水、鳍条充血和游动缓慢等症状的黄颡鱼进行了病原菌分离纯化,得到纯培养菌株MLT-1,经过回归感染证实其为黄颡鱼的致病菌,经生理生化和16S rDNA鉴定为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同时采用乙醇提取法获得30种中草药醇提物,固体培养基打孔测试中药醇提物对MLT-1的抑菌作用,结果显示:诃子、大黄、烟叶、樟叶、桑白皮5种中草药对MLT-1的抑菌效果较好,诃子和大黄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及最小杀菌浓度(MBC)均为0.49 mg/mL,烟叶的MIC和MBC均为0.98 mg/mL,樟叶和桑白皮抑杀温和气单胞菌效果相同,MIC和MBC分别为0.195 mg/mL和3.91 mg/mL。结果表明诃子、大黄、烟叶、樟叶、桑白皮5种中草药可用于防治黄颡鱼温和气单胞菌细菌病。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溶壁酶对水产动物水霉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以同丝水霉(Saprolegnia monoica)为研究对象,溶壁酶设0、5、10、20、40、80 mg/m L共计6个浓度处理组,取浓度为103个/m L的水霉孢子菌悬液0.1 m L,涂布于不同溶壁酶浓度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上,25℃培养5 d,以最低抑菌浓度为判定指标,研究溶壁酶溶解同丝水霉孢子的抑菌活性;在此基础上,以溶壁酶最低抑菌浓度30℃分别水浴2 h和4 h处理同丝水霉菌丝块,PDA培养基上25℃培养5 d,通过用体外抑菌试验、菌丝显微结构观察等方法,研究溶壁酶最低抑菌浓度对同丝水霉菌丝的抑菌活性,为进一步开发水产动物抗真菌(替代孔雀石绿)药物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溶壁酶对同丝水霉孢子的最低抑菌浓度为20 mg/m L,通过间隔添加溶壁酶该浓度,72 h能够有效抑制同丝水霉菌丝的生长;溶壁酶30℃水浴处理同丝水霉菌丝块的时间(2 h和4 h)与溶壁酶溶解菌丝效果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文章研究了高压静电场结合冰温气调保鲜技术对罗非鱼鱼片的保鲜效果,通过罗非鱼片贮藏过程中肉汁渗出率、菌落总数、感官品质、色差值、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脂质氧化(TBA)、p H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分析比较3.8 kV、1.8 kV、0 V高压静电下罗非鱼肉品质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高压静电场能够显著改善鱼肉的品质,贮藏至第30天,样品无异味,感官品质良好,可显著抑制肉汁渗出;可有效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挥发性盐基氮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鱼肉内脂肪氧化,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总体上3.8 kV高压静电对鱼肉的保鲜效果优于1.8 kV高压静电,可延长肉片的保质期至30 d。  相似文献   

5.
山姜对益生芽孢杆菌体外抑菌活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中草药山姜粗提液对益生芽孢杆菌体外抑菌效果,特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和管碟法检测不同浓度的山姜煎煮液和乙醇提取液在体外对蜡样芽孢杆菌PAS38菌株和枯草芽孢杆菌Pab04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抑菌直径,并以肠毒性大肠杆菌(ETEC)、4μg/mL硫酸庆大霉素作阳性对照,生理盐水作阴性对照。结果表明,山姜煎煮液和乙醇提取液对两株益生芽孢杆菌和ETEC无抑菌作用,硫酸庆大霉素对蜡样芽孢杆菌PAS38和枯草芽孢杆菌Pab04菌株MIC均为1.25μg/mL,对ETEC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0.625μg/mL。山姜煎煮液和乙醇提取液对受试菌株抑菌直径与生理盐水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硫酸庆大霉素与其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山姜粗提液对两株益生芽孢杆菌无明显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6.
氟苯尼考是一种新型动物专用氯霉素类广谱抗菌药,在畜禽及水产动物细菌性疾病的防治中应用较广。而其在水中溶解度小,所配药液浓度低,长时间贮存稳定性差,使用极其不便。本实验摸索了常用的二甲基亚砜、甲醇、乙醇三种助溶剂在不超过70%添加量下促进氟苯尼考水溶液所能达到的最大浓度,观察了在低温(4℃)、常温(20℃)和高温(30℃)下药物的稳定性,通过抑菌实验检测了助溶剂对药物抑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二甲基亚砜助溶效果最好,对药效影响最小,可作为氟苯尼考水溶制剂的首选助溶剂。甲醇最大可促进氟苯尼考溶液达到2%,乙醇仅为0.7%,两者对药物抑菌效果影响较大,但可增强药液在低温下的稳定性,长时间放置(7d)无药物析出。  相似文献   

7.
海参皂苷极性较大,多采用醇提法进行提取,为减少海参皂苷制备过程中多糖和蛋白质的干扰,简化后续分离过程,本实验考察了乙醇浓度、温度、料液比对干海参中海参皂苷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醇浓度为0%、80%时海参皂苷得率较高,其中0%乙醇提取时提取液中多糖含量较少,更有利于后续分离;20℃、30℃提取时皂苷得率高,30℃提取时杂质更少;料液比为1∶15时提取得到的海参皂苷含量较高,提取时间控制在8 h内,可有效减少杂质产生且能获得较多皂苷。  相似文献   

8.
乳酸菌胞外产物对副溶血弧菌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离到对副溶血弧菌有抑制作用的3株乳酸菌,命名为A-1、A-2、A-3。对其胞外产物的抑制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株乳酸菌胞外产物对副溶血弧菌有较强抑制作用,抑菌环直径分别可达18.6mm、20.3 mm1、9.5 mm;抑菌物质对热处理不敏感:在60℃、80℃抑菌活性基本不变,在121℃处理20min条件下抑菌效果分别是原液的67%,83%,74%,蛋白酶K处理对其活性有较大影响,抑菌成分可能是细菌素。进一步研究了细菌素抑菌活性与乳酸菌培养时间的关系。根据形态特征和常规生理生化反应进行鉴定,A-1、A-2鉴定为嗜热链球菌,A-3鉴定为嗜酸乳杆菌。  相似文献   

9.
马氏珠母贝精子的超低温保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比较不同pH值(5.5-9.5)、不同盐度的海水等作为基础液对马氏珠母贝精子保存的影响,选择其中无激活精子作用又对其生理特性(活力,寿命,受精能力等)无影响者,加入二甲亚砜抗冻剂配制成超低温保存的抗冻保护液,精液与保护液按1:10和1:20的比例混合,样品按4组不同的降温程序平衡后转入液氮冷冻,比较其超低温冻存的效果。结果表明:以海水(pH7.5—8.0)为基础液,配制10%DMSO作为抗冻保护液,精液与保护液比例为1:20,在低温(0-4℃)中平衡约30min,在距液氮面15cm、5cm处分别停留5min、10min后转入液氮(-196℃),冻存精子效果良好。冷冻24h、48h及5个月后,在38—40℃下水浴解冻复苏后,用终浓度0.25‰的氨海水刺激,精子存活率可超过60%,受精率可达80%。  相似文献   

10.
黄向荣  康惠 《内陆水产》1993,(5):15-16,14
采用平板抑菌法,试管抑菌法测定渔家乐A型对鱼类细菌病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该鱼药对草鱼赤皮、肠炎、烂鳃及鲢鱼暴发病等细菌性鱼病具有明显的抑菌效果,在10ppm浓度时,平均抑菌范围达35mm以上。最低有效抑菌浓度为0.1ppm。且稳定性好,置30天,后抑菌效果无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1.
热处理是南极磷虾粉加工的一个重要环节,磷虾在热处理过程的特性变化对最终虾粉的得率和品质有较大的影响。为了研究南极磷虾热处理过程中不同中心温度下虾品质变化规律,采用常压水煮加热方式,设置热处理温度固定为100℃对南极磷虾进行热处理,以热处理损失率、固形物含量、脂肪含量、蛋白质组分含量、虾青素为品质评价指标,分别测定当中心温度在30℃~80℃区间范围、温度梯度5℃时南极磷虾的品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热处理达到不同中心温度对南极磷虾的品质有较大影响(P0.05)。随着中心温度的升高,磷虾的热处理损失率和固形物含量先逐渐增加后减少并趋于稳定,脂肪含量不断增加;水溶性蛋白和盐溶性蛋白的含量大致呈随着中心温度的上升而减少,仅在55℃~65℃略微升高后继续缓慢下降;虾青素含量在温度30℃~55℃时随温度升高缓慢下降,55℃之后下降速率加快;虾粉得率随温度升高呈不断下降趋势。综合考虑各项指标,认为南极磷虾常压水煮加热时中心温度应尽量控制在55℃~60℃。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黄连素对主要海水养殖病原菌的抑菌作用,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黄连素对迟缓爱德华氏菌、哈维氏弧菌等10种病原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和最小杀菌质量浓度,并以美人鱼发光杆菌美人鱼亚种为指示菌,研究黄连素在不同温度、存储条件和金属离子影响下的药效稳定性。试验结果显示,黄连素对10种海水养殖病原菌均具有较好的抑菌及杀菌作用,最小抑菌质量浓度为64~256mg/L,最小杀菌质量浓度为256~1024mg/L。其中,黄连素对大菱鲆弧菌和溶藻弧菌抑菌作用最明显,最小抑菌质量浓度为64mg/L;对鳗弧菌、大菱鲆弧菌、迟缓爱德华氏菌、溶藻弧菌、鲨鱼弧菌和轮虫弧菌杀菌作用最强,最小杀菌质量浓度为256mg/L。质量浓度为512mg/L的黄连素溶液分别在20、40、60、80、100、121℃处理下作用30min,对美人鱼发光杆菌美人鱼亚种的杀菌率均超过99%,将20、60、100℃处理的黄连素溶液于室温下避光存储35d,对指示菌的杀菌率依然大于99%,显示其良好的药物稳定性。金属离子的影响试验也证实,水环境中的Na+、Mg2+、Ca2+、K^+等离子对黄连素的杀菌效果无显著影响。因此,黄连素适宜作为防治水产动物细菌性疾病的临床药物。  相似文献   

13.
黄芩对7种水产动物病原菌的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纸片扩散法和二倍稀释法,利用黄芩水提液对副溶血弧菌、嗜水气单胞菌、鳗弧菌、哈维氏弧菌、温和气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进行最低抑菌质量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的测定。试验结果表明,黄芩对鳗弧菌、嗜水气单胞菌、副溶血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菌效果,最低抑菌质量浓度均为15.63 mg/ml,最低杀菌质量浓度分别为31.25、15.63、31.25、31.25 mg/ml;黄芩对大肠杆菌、温和气单胞菌和哈维氏弧菌的抑菌效果弱于副溶血弧菌、嗜水气单胞菌、鳗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低抑菌质量浓度分别为31.25、62.51、31.25 mg/ml,最低杀菌质量浓度分别为62.5、62.5、125 mg/ml。  相似文献   

14.
低值淡水鱼的酶法水解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研究了胰蛋白酶对低值淡水鱼的水解效果,结果表明:当酶用量为600u/100g 鱼肉、水解温度为45℃、水解时间为1.5~2.0小时,鱼肉蛋白质的水解度达30~40%;水解产物营养成分测定表明:水解鱼肉蛋白粉蛋白质含量达85.1%,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总氨基酸的40%,同时富含Ca、P、Fe、Zn 等矿质元素,是理想的食物蛋白添加剂。  相似文献   

15.
植酸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德国巴斯夫植酸酶为对象,研究了pH、温度以及热处理对其活性的影响。实验显示:该植酸酶在pH4.5~6的范围内均有80%以上的酶活性,最适pH为5.5;在温度30~50℃之间具有5 000 U/g以上的酶活性,最适温度为40℃;在80℃热处理20 min可保持90%以上的酶活,在90℃热处理20 min仅剩51.04%酶活。结果表明:pH、温度、热处理对植酸酶均有一定影响,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应该考虑这些因素。  相似文献   

16.
采用抑菌圈法测定海洋溶菌酶、茶多酚及山梨酸钾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并对其抑菌能力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海洋溶菌酶可有效抑制多数水产腐败菌的生长,作为复配剂山梨酸钾、茶多酚也有各自的抑菌范围,三者最小抑菌浓度均在允许添加范围内。所以,海洋溶菌酶可以作为保鲜剂用于水产品保鲜。  相似文献   

17.
王锐  王秀华  王玉娟  韩雯  黄倢 《水产学报》2014,38(4):593-600
为了实现对目标细菌的有效示踪,实验以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为标记物,分别设置FITC标记浓度0.2、2、20、50、100、200μg/mL,标记时间1、15、30、60、120、240 min,研究了FITC标记浓度与标记时间对鳗弧菌标记效果的影响,同时对在不同温度(25、4、-20、-70℃)及不同时间(24、48、96、192 h)存储条件下鳗弧菌标记荧光的稳定性进行了比较,对标记鳗弧菌经甲醛灭活后的荧光变化进行了观察,研究了不同光照条件(0、150、1 500、25 000 lx)对标记鳗弧菌的荧光衰减影响,以及在-20和-70℃条件下反复冻融对标记鳗弧菌荧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FITC的最适标记浓度范围为20~100μg/mL,最适标记时间范围60~120 min,储藏在-20和-70℃条件下,标记后的鳗弧菌荧光信号比储藏在4和25℃条件下稳定,标记后的鳗弧菌经甲醛灭活后的荧光信号稳定性优于对照组,不同强度自然光照对标记鳗弧菌的荧光衰减效果不明显,标记细菌经3次冻融,发现在-70℃条件下冻存的细菌荧光信号稳定性保持良好。本研究结果为FITC用于标记海洋细菌提供了实用的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8.
选用嗜水气单胞菌、副溶血弧菌、荧光假单胞菌三种常见水产病原菌,用于测定柠檬酸的抑菌效果及最小抑菌浓度,并研究了柠檬酸抑菌作用的稳定性。三种菌均为革兰氏阴性菌。试验结果表明,柠檬酸对三种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并得到最小抑菌浓度,依次是:0.0011g/mL,0.0008g/mL,0.00125g/mL;在最小浓度下抑菌作用可达6d之久,柠檬酸抑菌效果有一定的稳定性。将Nisin溶于0.00125g/mL,得到复合液的抑菌效果强于柠檬裴单独作用,且稳定性增强。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电解水预处理对冷藏大黄鱼品质变化的影响,实验利用有效氯浓度分别为50、100和200 mg/L的电解水和1%NaCl溶液浸泡处理新鲜大黄鱼,考察其在4°C冷藏过程中的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ATP关联化合物含量、pH值、硬度、色泽、滋味和气味的变化。结果显示,伴随冷藏时间的延长,对照组鱼肉的菌落总数、TVB-N值、HxR含量、Hx含量、K值和pH值逐渐增加,而电解水处理抑制了这些品质指标的增加,抑制效果与有效氯浓度成正比。在同一冷藏时间下,鱼肉的黄度b*值随有效氯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贮藏过程中,对照组鱼肉的苦味、苦味回味和丰富性逐渐增加,鲜味、咸味和甜味逐渐降低,而电解水处理组鱼肉的苦味回味和咸味均高于对照组。有效氯浓度为200mg/L的电解水预处理能减少鱼肉在冷藏4~10 d期间的挥发性气味,但在冷藏16 d后反而高于对照组。研究表明,电解水处理能有效延缓冷藏大黄鱼的品质变化,但当电解水的有效氯浓度较高时会导致鱼肉色泽变黄和腐败后的挥发性气味增加。研究结果为电解水在大黄鱼保鲜中的应用及其有效氯浓度的选择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石斑鱼的低温盐水微冻保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石斑鱼低温盐水微冻保鲜的特点.经低温盐水冷却后的石斑鱼,在-3±2℃条件进行微冻保藏,其保鲜效果良好,保鲜期长,29天后仍未达到腐败界限,鱼肉有咸味,鱼体产生失重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