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水产科技情报》1999,26(4):187-189
二、白点病(Cryptoearyoniasis)白点病是石斑鱼养殖中的常见病,也是危害最大的鱼病,台湾省几乎全年皆有发生,往往造成业者很大的损失。1.病因由海水白点虫(Cryptocaryoniritans)引起,其生活史及寄生情况与淡水鱼的白点虫(...  相似文献   

2.
二、白点病(Cryptoearyoniasis)白点病是石斑鱼养殖中的常见病,也是危害最大的鱼病,台湾省几乎全年皆有发生,往往造成业者很大的损失。1.病因由海水白点虫(Cryptocaryoniritans)引起,其生活史及寄生情况与淡水鱼的白点虫(...  相似文献   

3.
一、石斑鱼的习性与饲养管理近几年,台湾的养虾业一直不甚理想,许多海水鱼纷纷改养各种海水鱼类,如黄腊鱼参、黑鲷、黄鳍鲷、鲈鱼及石斑鱼等。海水鱼产量大增,价格直线滑落,唯独石斑鱼还维持稳定的价格,其主要原因是苗种的产量有限,加上疾病的困扰,尤其是白点病...  相似文献   

4.
《水产科技情报》1999,26(2):88-89
一,石斑鱼的习性与饲养管理近几年,台湾的养虾业一直不甚理想,许多海水鱼纷纷改养各种海水鱼类,如黄腊鱼参,黑鲷,黄鳍鲷,鲈鱼及石斑鱼等。海水鱼产量大增,价格直线滑落,唯独石斑鱼还维持稳定的价格,其主要原因是苗种的产量有限,加上疾病的困扰,尤其是白点病...  相似文献   

5.
<正>作者从淡水石斑鱼亲鱼繁殖技术、淡水石斑鱼苗种培育技术和淡水石斑鱼苗种培育技术这三方面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了北方地区淡水石斑鱼苗种生产技术。淡水石斑鱼,学名马拉瓜丽体鱼(Cichlasoma rnanaguense),又称花老虎、美洲虎鲷等,属鲈形目(Perciformes),隆头鱼亚目(Labroidei),慈鲷科(Cichlidae),丽体鱼属(Cichlasoma),原产于中美洲的尼加拉瓜、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等地的河流及湖泊中。  相似文献   

6.
淡水石斑鱼池塘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淡水石斑鱼(Cichlasoma managuense)原产于中美洲尼加拉瓜,属慈鲷科鱼类。淡水石斑鱼的体型特征是躯干两侧各有8条黑条纹,垂直的黑条纹中央有较黑的色素块,胸鳍淡黄色,腹鳍、背鳍、臀鳍皆具有黑色条纹,尾鳍黑色条纹与身体垂直。除黑白条纹外,成鱼体略带黄色,体色随外界水环境呈适应性变化。淡水石斑鱼具有抗病力强、个体较大、鱼体美观、肉质细嫩、刺少肉多等优点,经济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7.
淡水石斑鱼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志华 《淡水渔业》2005,35(2):42-43
为了探索淡水石斑鱼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解决制约淡水石斑鱼大面积推广养殖的"瓶颈"苗种问题,笔者于2004年开展了淡水石斑鱼人工繁殖、苗种培育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淡水石斑鱼(Ciehlasoma managuense)原产于中美洲尼加拉瓜,1988年被引入台湾地区试养,后成为台湾南部地区的淡水鱼养殖品种之一,1996年被广东、江西等一些养殖单位从台湾地区引进养殖。该品种在广东、江西一带养殖非常成功,而且市场价格较高。近年来,淡水石斑鱼的养殖技术,已引起国内水产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养殖技术日臻成熟,养殖规模也越来越大。现结合本地的养殖经验,将淡水石斑鱼的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淡水石斑鱼,学名马拉瓜丽体鱼(Cichlasoma rnanaguense),又称花老虎、美洲虎鲷等,属鲈形目、隆头鱼亚目、慈鲷科、丽体鱼属,原产于中美洲的尼加拉瓜、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等地的河流及湖泊中。淡水石斑鱼1976年率先由我国台湾地区引入,并逐渐成为台湾南部地区普遍的淡水养殖品种,20世纪90年代广东、江西、福建等地一些科研单位从台湾地区引入淡水石斑鱼进行了研究和试养。淡水石斑鱼不仅鱼体美观、色彩鲜艳,而且肉质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淡水石斑鱼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解决制约淡水石斑鱼大面积推广养殖的“瓶颈”一苗种问题,我们于2004年开展了淡水石斑鱼人工繁殖、苗种培育试验,取得了理想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淡水石斑鱼(Cichlasoma managuense)外形与海水石斑鱼相似,因属肉食鱼类,可用于控制湖泊中小杂鱼的过度繁殖。养殖实践表明,此鱼具有生长快,耐低溶氧,抗病力强,肉质细腻、鲜美,是一种较高档的淡水养殖品种。  相似文献   

12.
正在当前的淡水石斑鱼人工养殖中,流水养殖模式仍为主流,但随着环保和土地资源管控愈发严格以及养殖病害的逐年增多,淡水石斑鱼养殖业迫切需要转变现有养殖模式和调整养殖结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是一种集工程化、设施化、集约化、智能化于一体的新型养殖模式,具有节水、节地、环保、高效和产品质量可控等优点。为优化淡水石斑鱼工厂化循环水苗种培育技术,笔者于2020年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开展了淡水石斑鱼大规格苗种培育试验,取得了初步成功,现将试验过程和技术要点总结如下,供淡水石斑鱼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淡水石斑鱼是从中美洲引进养殖的鱼类,近年来在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等地已经逐渐推广养殖。通常,采用土塘作为繁殖和培育池来进行淡水石斑鱼苗种繁育工作。淡水石斑鱼成鱼在繁殖过程中有打窝的习性,对塘底有破坏作用。另外,繁育出的苗种在土塘进行培育,由于规格大小不一,互相残杀,不便管理。同时,淡水石斑鱼苗的饵料选择和水质管理也影响苗种的成  相似文献   

14.
淡水石斑鱼的温室养殖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6~10月进行了淡水石斑鱼的温室饲养试验,旨在探索淡水石斑鱼的最适摄食温度以及温度与其摄食和体重增长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淡水石斑鱼的最适摄食温度为25~30℃,当水温低于25℃时,其摄食量明显减少,生长缓慢。  相似文献   

15.
团头鲂套养淡水石斑鱼增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祖荣 《河北渔业》2007,(1):25-25,55
淡水石斑鱼属肉食性鱼类,可用于控制池塘养鱼中小杂鱼的过度繁殖.养殖实践表明,此鱼生长快、耐低氧、抗病力强、肉质细腻鲜美,是池塘混养较高档的淡水养殖品种.为探讨精养塘套养淡水石斑鱼技术,于2006年在本场进行了主养团头鲂池塘套养淡水石斑鱼技术试验,取得了增产增效的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卓琦 《海鲜世界》2001,(1):29-31
海水观赏鱼的刺激隐核虫病又称白点病,对水产养殖和海水观赏鱼的养殖危害很大。本文就刺激隐核虫的分类地位及形态特点;生活史;感染的典型症状以及刺激隐核虫病的治疗进行了描述。并对铜离子治疗海洋水观赏鱼白点病及剂量控制;淡水浴或低盐度溶液疗海水观赏鱼白点病;刺激隐核虫不同株的研究和刺激隐核虫的繁殖进行了讨论。同时对引发海水观赏鱼白点病的原因及机理以及水族箱中新进鱼和老鱼同时发生白点病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淡水石斑鱼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淡水石斑鱼(Cichlasomamanaguense)为原产于中美洲尼加拉瓜的慈鲷科鱼类。1988年引入台湾 ,是台湾南部地区普遍的淡水养殖品种 ,1996年广东、江西一些养殖单位从台湾引入 ,1999年我院名优水产养殖实验基地引进试养。近年来 ,淡水石斑鱼的养殖技术的研究已引起国内水产工作者的重视 ,淡水石斑鱼的养殖规模也越来越大 ,可望成为一种淡水养殖新品种。现将其生物学特性与养殖技术分述如下 :一、形态特征淡水石斑鱼体型为纺缍型 ,口上位。其躯干两侧各有8条黑纹 ,垂直黑条纹中央有较黑的色素块。胸鳍淡黄色 ,…  相似文献   

18.
<正>淡水石斑鱼,属鲈形目、丽鱼科,学名马那瓜丽体鱼(Cichlasoma managuense),又名"美丽罗非`鱼",为热带肉食性鱼类,具有生长快,耐低氧,抗病力强,耐运输、肉味鲜美等优点,既可单养,也可混养,近年来已成为南方地区名贵淡水养殖品种。2012年我县引进淡水石斑鱼,开展内陆山区高产养殖试验,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养殖试验情况介绍如下,以期为山区淡水石斑鱼养殖的进一步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 白点病又称小瓜虫病,是多子小瓜虫(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寄生于皮肤、鳍、鳃而引起的鱼病。该病流行广,是对淡水养殖鱼类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我国白点病发病区几乎遍及全国养殖区。白点病防治的研究,已引起国内外鱼病工作者的极大关注。作者于1972~1976年在将乐县鱼苗场工作期间,白点病连续几年严重流行。现根据几年来防治白点病的体会,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报道的资料,就其防治方法、程序和药物优选等问题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淡水石斑鱼(Cichlasomamanaguense)原产于中美洲尼加拉瓜,属慈鲷科鱼类。我们于2000年从广东省引进淡水石斑鱼大规格鱼种进行养殖试验,基本掌握了其生物学特性,于2001年开展了淡水石斑鱼人工繁殖、苗种培育试验,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试验条件和方法1.1人工繁殖a.池塘条件:试验池塘位于江苏省现代渔业(西山)科技示范园内,试验池2只,面积各为1亩,池塘编号为5号、6号,池深1.8m,水深1.5m,淤泥5cm左右,池塘底部平坦,水质清新无污染,进排水方便。b.亲鱼培育:此次繁殖用的亲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