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剑麻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剑麻H 116 48茎尖在MS 6 -BA 4mg/L NAA 1 0mg/L 2 ,4 -D 0 5mg/L培养基上培养 4 0d后诱导产生小芽点 ,此时将它们切分 ,转入改良MS 6 -BA 2 5~ 4mg/L NAA0 4mg/L KT 1 0mg/L中培养 ,经过 3~ 4代 2 5~ 30d一周期转移培养 ,繁殖系数 4~ 5 ,芽长 3~ 4cm ,再切分成单芽在 1/ 2MS IBA 0 5mg/L NAA 0 5mg/L 活性炭 0 1%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较好。  相似文献   

2.
马蹄茎尖在MS+BA2.0 +NAA0.2(mg/L)培养基上培养60天后诱导产生丛生芽 ,此时将它们切分 ,转入MS+BA0.5~2.0+NAA0.05~0.2(mg/L)培养基中进行继代增殖培养。每30天继代1次 ,每代增殖倍数为5~6倍。经过7~8次继代培养后 ,当芽长至3~4cm时 ,再切成单芽培养在1/2MS+NAA0.5(mg/L)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新铁炮百合和金百合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新铁炮百合和金百合的鳞片为外植体成功获得再生植株,并建立快速无性繁殖系.新铁炮百合鳞片的最佳芽诱导培养基是MS BA1.5-2.0mg/L NAA0.05mg/L;芽增殖培养基是MS BA0.5~1.0mg/L NAA0.05~0.1mg/L;最适蔗糖质量分数为5%;结球培养基为MS BA0.2mg/L NAA0.05mg/L.金百合鳞片的最佳芽诱导培养基是MS BA3.0mg/L NAA0.05mg/L;芽增殖培养基足MS BA1.0-2.0mg/L NAA0.05-0.1mg/L,蔗糖质量分数变化对芽的生长没有明显影响;结球培养丛为MS BA0.2-0.5mg/L NAA0.05mg/L.两种百合均较易生根,采用1/2MS NAA0.2-0.5mg/L培养基可长出健壮的根系,移栽成活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4.
大蕉组织培养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蕉吸芽经诱导培养基MS 6—BA5.0mg/L NAA0.2mg/L诱导出不定芽后,接种于添加5种不同浓度细胞分裂素6—BA的增殖培养基上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2—4代的增殖培养中,MS 6—BA4.0mg/L NAA0.1mg/L培养基对大蕉不走芽分化作用较好,平均分化倍数为2.3倍,且不定芽分化正常;不定芽在MS NAA0.5mg/L IBA0.2mg/L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经1周后长出根;组培小苗在假植移栽中成活率在95%以上,且未出现变异苗。  相似文献   

5.
以蝴蝶兰的花梗为外植体,研究蝴蝶兰快繁方法。结果表明,花梗外植体在培养基MS+BA3mg/L+NAA1mg/L上培养15d后产生幼芽;丛生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BA5mg/L+NAA0.1mg/L,增殖率为2.07%;生根诱导最佳培养基为1/2MS+NAA1mg/L+IBA1mg/L,生根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6.
矮牵牛的离体再生与快速繁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矮牵牛带芽嫩茎、嫩叶作为外植体,经培养都能再生完整植株。诱导分化阶段,带芽嫩茎以腋芽发育为主,也有不定芽发育,最适培养基为MS 6.BA0.5mg/L, NAA0.1mg/L或MS 6-BA1.0mg/L NAA0.5mg/L。叶片以不定芽发育为主,在MS 6-BA0.5mg/L NAA0.5mg/L,及MS 6.BA1.0mg/L NAA0.1mg/L培养基上,丛生芽分化效果最好。继代增殖阶段,切割新梢接种于MS培养基或切割丛生芽接种于MS 6.BA0.5mg/L培养基,均可获4~5倍的增殖。生根培养阶段,MS IBA0.01~0.05mg/L,培养基的生根效果好,移栽成活率可达95.6%。  相似文献   

7.
番茄ZF遗传转化再生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番茄 ZF无菌苗出芽后 5~ 7d,子叶切成 0 .5 cm× 0 .5 cm小块 ,下胚轴切成 1cm的小段作为外植体 ,以 MS为基本培养基 ,玉米素 1.0 mg/ L,6 -苄基腺嘌呤 1.0 m g/ L 分别与吲哚乙酸 0 .0 5 ,0 .2 ,0 .5和 1.0 mg/ L配成 7个激素组合 ,经诱芽比较 ,确定 MS+BA1.0 m g/ L+IAA0 .2 mg/ L 为最佳生芽培养基 ,MS添加吲哚乙酸0 .0 ,0 .0 5 ,0 .1和 0 .2 mg/ L 进行生根比较 ,确定 MS+IAA0 .0 5 mg/ L 为最佳生根培养基。卡那霉素 (Kan)临界浓度确定为 2 5 mg/ L。转化培养过程为 :外植体于生芽培养基 2 6℃ ,2 6 0 0 lx光下预培养 2 4 h。农杆菌 L BA4 4 0 4过夜培养 ,用 MS培养液稀释 10~ 2 0倍 ,侵染外植体 5 m in,2 8℃黑暗共培养 4 8h。然后在 MS+BA1.0 mg/ L+IAA0 .2 m g/ L+Kan2 5 mg/ L+Cef2 0 0 mg/ L 筛选培养基上诱芽 ,每 14 d转接 1次。芽长至 2 cm时 ,切下转至 MS+IAA0 .0 5 mg/ L+Kan2 5 m g/ L+Cef10 0 m g/ L 培养基上生根。  相似文献   

8.
以印楝带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快速繁殖技术研究,愈伤组织诱导率为100%,其繁殖系数30 d可达5~7倍,生根率30 d可达100%.诱导培养基以MS+BA 1.0 mg/L+NAA 0.01 mg/L+3%蔗糖最佳,继代增殖以MS+BA 0.5mg/L+NAA 0.1 mg/L+3%蔗糖为宜,生根培养以1/2MS+NAA 0.1 mg/L+1.5%蔗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香水百合组织培养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8,自引:3,他引:38  
通过筛选获得最佳的香水百合组培外植体 ,接种于 1 / 2 MS+ 2 ,4- D3 mg/L(单位下同 ) + 6 - BA1+ GA0 .1的诱导培养基上 ,诱导形成不定芽 ,且不定芽迅速形成小鳞茎 ,分化率达 93 .3 3 % .将不定芽接种到 1 / 2 MS+ 6 - BA0 .5的增殖培养基上 ,1个月左右小鳞茎增殖率可达到 1∶ 6 .80 .切取单个小鳞茎 ,考查不同基本培养基、蔗糖、生长素和活性碳浓度对小鳞茎复壮的影响 ,结果在培养基 3 / 4MS+ 6 - BA0 .6+ NAA0 .1+ GA0 .2 中生长的小鳞茎复壮效果最好 ,2 5d左右即可转入1 / 2 MS+ KT0 .3 + NAA0 .5的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 .形成完整的百合小苗移栽至苗圃中 ,可打破休眠 ,使开花期提前  相似文献   

10.
以碧海万年青的幼叶和带侧芽的茎段进行离体培养,幼叶在MS+BAlmg/L+NAA0.1mg/L的培养基中生长约1周形成愈伤组织,约20d出现丛生芽。碧海万年青茎段侧芽的生长及丛生芽的增殖需要较高浓度的BA。侧芽在添加BA2-4mg/l的MS培养基中约20d可诱导出丛生芽,这苗在1/2MS+NAA0.2-0.5mg/L培养基中生长约2周可生根,1个月即可出瓶移栽。绿大帝蔓绿绒侧芽在MS+BA3mg/L的培养基中诱导增殖,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2-0.5mg/L,试管苗的移栽成活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1.
榨菜子叶和带柄子叶再生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榨菜子叶及带柄子叶等为外植体,在添加不同激素的MS培养基上,经不定芽诱导,不定芽伸长,生根等步骤,获得了完整的再生植株.结果表明:4 d苗龄的子叶再生能力最强,带柄子叶的最佳苗龄为5~6 d.子叶和带柄子叶分别在MS BA 2 mg/L NAA 0.4 mg/L AgNO3 5 mg/L和MS BA 2 mg/L NAA 0.2 mg/L AgNO3 5 mg/L的培养基中不定芽分化的效果较好.不同基因型间对子叶外植体的再生影响不大,但对带柄子叶的再生影响较明显.  相似文献   

12.
以珍稀植物猬实的休眠芽为外植体进行快速繁殖研究。结果表明,诱导丛生芽的最适培养基为 MS+2·00 mg/L 6 BA+0·10 mg/L NAA;增殖培养最适培养基为 MS+2·00 mg/L 6 BA+0·05 mg/L NAA;生根培养最适培养基为1/2MS+0·20 mg/L NAA+0·30 mg/L IBA+0·01 mg/L 2,4 D;生根苗移栽温室45 d 成活率达100%。  相似文献   

13.
无刺树莓的离体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选用优良的红、黑树莓的顶芽为外植体 ,剥取茎尖接种于MS +6-BA 0 .2mg/L +NAA 0 .3mg/L +GA30 .5mg/L +3 .0 %蔗糖的培养基上可诱导出再生植株。再生植株红树莓、黑树莓分别在MS +6-BA 0 .5mg/L +NAA 0 .1mg/L +3 .0 %蔗糖、MS +6-BA0 .1mg/L +NAA 0 .1mg/L +3 .0 %蔗糖的培养基上继代培养 ,繁殖系数 3~ 4,芽生长粗壮。把壮芽切割接种于MS +NAA 2 .0mg/L+3 .0 %蔗糖培养基 ,培养 3 0d左右 ,可形成具有 3~ 5条粗壮根、6~ 7cm的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14.
青岛百合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赵秀芳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2):254-254,341
采用不同诱导、继代和生根培养基对青岛百合组培快繁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鳞片不定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 + 6 BA1.0~ 1.5mg/L(单位下同 ) +NAA 0 .2~ 0 .4;不定芽继代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MS + 6 BA 1.0 +NAA 0 .2 ;最佳生根培养基为 1/2MS +NAA0 .3 ;蛭石 1份 +珍珠岩 1份 +园土 1份是青岛百合试管苗最佳的驯化移栽基质 ,在该基质中生根苗移栽成活率达 89%。  相似文献   

15.
 利用小叶龙竹种子培养的试管苗对其快速繁殖体系的建立与离体保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根、茎、叶和小芽各外植体中,小芽切段可以较好的诱导芽的增殖且基本培养基MS附加3mg/L BA和0.1mg/L NAA为芽增殖最适培养基,增殖率可达1∶4.4。培养基1/2MS附加1mg/L NAA和1mg/L IBA为最佳生根培养基,15d丛芽生根率为93%,27d丛芽生根率则达到了100%。MS培养基附加10mg/L CCC培养基为最佳离体保存培养基,保存时间可达120d以上,转接到MS外加3mg/L BA和01mg/L NAA的恢复培养基上,培养50d,可以100%恢复生长。据调查:小叶龙竹的快速繁殖与离体保存研究国内外尚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6.
以木立和库拉索芦荟为试材 ,研究芦荟微繁的生产工艺技术 ,结果表明 :外植体在MS +BA 3mg/L+NAA 0 2mg/L不定芽诱导与增殖最佳培养基上 ,培养 2 5~ 30天 ,诱导再生不定芽 2 7~ 4 0个 ,增殖培养采用母芽切顶或基部环割接种方式 ,再生芽能力显著提高 ,增殖系数达 8 9~ 10 3倍 ;生根培养用 1/ 2MS +NAA0 8~ 1mg/L培养基 ,15~ 2 0天组培苗生根 3~ 8条 ,生根率达 97 4%~ 10 0 % ;组培苗移栽河沙中成活率达90 %以上。同时 ,对大规模微繁降低生产成本等具体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蔓生百部组织培养快繁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蔓生百部的茎段上侧芽进行组织培养,结果表明:初代培养在MS+6BA 2mg/L+kT 1mg/L+NAA 0.2mg/L培养基上,约10d茎段上侧芽开始萌发;继代繁殖在MS+6BA 2mg/L+NAA 0.2mg/L培养基上,约30d几乎全部诱导形成多芽体,多芽体的芽数平均为3个左右;生根壮苗一般采用1/2MS+IBA 0.2mg/L培养基.  相似文献   

18.
对橡皮树茎段离体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基本培养基在 NAA和 BA相同条件下的诱导芽分化效果以 MS NAA 0 .1mg/l BA 0 .5 mg/l最好 ,其分化芽数量、分化倍数最高 ,分别为 2 0 7.0个和 13.8倍 ,其苗高也最高 ,为 4 .7cm;在 MS培养中附加不同量的 NAA和 BA对芽分化影响的试验结果 ,以 MS BA0 .5mg/l NAA 1.5 mg/l效果最好 ,其芽分化数为 2 32 .5个 ,分化倍数高达 15 .5倍 ;生根培养基以 1/3MS NAA 0 .1mg/l最好 ,生根率为 98.2 % ,平均根长 3.0 cm,平均株高 3.4 cm。生根植株经炼苗后上盆移栽在泥炭 珍珠岩 蛭石 田园土 (比例 5∶ 3∶ 1∶ 1)的基质中的成活率达 90 %以上。  相似文献   

19.
驱蚊香草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驱蚊香草嫩茎叶为外植体,研究了驱蚊香草试管苗快速繁殖方法。结果表明:4个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均能诱导出愈伤组织,以B5+BA2.0mg/L+NAA0.2mg/L(单位下同)最好;愈伤组织在MS+BA3.0+NAA0.2中培养40d后,可分化出大量的不定芽;芽在MS+BA2.0+NAA0.2继代培养基上的增殖倍数最大,为6.05倍;将苗高长至2-3cm的无菌苗分别转接到3个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31d后生根率均达到100.0%,从根系总体生长状况来看,1/2MS+IAA0.2生根培养基最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红花白千层进行离体培养,为红花白千层的工厂化育苗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红花白千层茎段为外植体,探讨不同激素组合对不定芽诱导、丛生芽增殖、生根诱导的影响。【结果】带茎段的萌发腋芽进行增殖培养,可直接诱导形成不定芽,并可形成丛生芽。在MS培养基中添加6.BA0.1~2.0mg/L+NAA0.01mg/L和6.BA0.1-1.0mg/L+IBA0.01mg/L组合,芽增殖系数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培养基MS+6.BA0.5mg/L+IBA0.01mg/L最适宜芽增殖,增殖系数达2.2倍。在1/2MS培养基中添加0.1-0.5mg/L的NAA或IBA后,芽苗生根率明显提高,分别为100.0%和56.0%-90.0%,平均生根数为12.6~14.8和3.1-4.8条,以NAA的生根效果明显优于IBA。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1~0.3mg/L。在培养基中添加300mg/L活性炭均不利于芽增殖和生根诱导。以泥炭为栽培基质,采用常规管理的试管苗移植成活率可达99.0%。【结论】茎段离体培养是红花白千层快速繁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