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大豆羞萎病是一种较老的大豆病害,属次生病害,但由于生态环境的变化,耕作结构不合理,导致逐年加重. 春季土壤干旱墒情差,农民为保全苗抢底墒播种过早过深,大豆出苗后生长势差;  相似文献   

3.
《广西农业科学》2001,(3):121-121
  相似文献   

4.
黄栌(Cotinus Coggyg ria Scop Var Cine-reu Engl.)是驰名国内外的北京香山红叶主体树种。自1980年发现该树有黄萎病以来,扩展蔓延迅速。据香山公园在1990年调查,发病率达46.2%。在已确定黄栌黄萎病菌为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的基础上,笔者对黄栌黄  相似文献   

5.
根据有关资料和笔者的实践摸索,特就栝萎的田间栽培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一些关键栽培技术进行总结,以期为栝萎的大面积人工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大豆羞萎病是一种较老的大豆病害,1957年,吉林省九站农业科学研究所首次发现。属次生病害,但由于生态环境的变化,耕作结构不合理,导致逐年加重。该病主要危害茎及叶片、叶柄,发病地块植株大部分折倒,且茎秆髓部变褐色,严重地块发病率达70%,减产50%左右。一、危害症状大豆从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发病,茎、叶柄、叶片、荚、种子均可受侵染。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和茎。叶片染病沿  相似文献   

7.
番茄斑萎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番茄斑萎病毒(TSWV)的生物学特性、分布、寄生范围、危害症状、传播途径、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乌龙茶的萎凋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几年来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乌茶萎凋温度35-38℃,萎凋时间为15-20min时,能获得较好的品质,且香味最佳,综合效益最好,萎凋程度则以失水率为7%-10%时能获得高的品质,鲜叶失水率最好控制在8%左右。  相似文献   

9.
几年来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乌龙茶萎凋温度为35-38℃,萎凋时间为15-20min时,能获得较好的品质,且香味最佳,综合效益最好,萎凋程度则以失水率为7%-10%时能获得较高的品质,鲜叶失水率最好控制在8%左右。  相似文献   

10.
萎蒿是一种重要的多年生保健蔬菜,主要以鲜嫩的茎秆作蔬菜用,清香鲜美,脆嫩可口,营养丰富,风味独特.蒌蒿能解河豚鱼毒,有开胃、行水、解毒等功效.可治胃气虚弱、纳呆、浮肿及河豚中毒等病症;民间用于治疗急性传染性肝炎;其所含多种营养价值可与马铃薯媲美,可为肌体提供热量能源,也可作为神经结构成分和酶、激素的组织成分,同时也可起保护头脑的作用和充当肝脏贮备肝糖元而起解毒的作用;蒌蒿还含有芳香油,可作香料.  相似文献   

11.
一、培肥土壤,育苗移栽选择地势较高,土壤疏松、肥沃、土层深厚,涝能排水、旱能灌溉,土壤砂质、中性或微酸性的土地种植。先整好地.施足水肥,每亩于植株旁开沟施人人畜粪尿肥1500公斤、饼肥50公斤、尿素10公斤,覆土盖肥。3月底至4月初采用催芽籽进行温床育苗.双膜覆盖.可以提前50天左右出苗移栽.促进花芽提早分化,提早结果。块根移栽掌握地温稳定在5℃时进行.带苗移栽掌握气温在10℃时较为适宜.采取地膜覆盖.促进生根发芽。  相似文献   

12.
为改进白茶萎凋工艺,实现白茶加工品质的稳定性和可控性,以15个茶树品种春季鲜叶为原料,在控湿条件下考察不同萎凋温度(30、25、20℃)对鲜叶萎凋失水速率、白茶感官品质及生化成分的影响,并通过二维"点集"分布视图和主成分分析对其主要生化成分含量进行模式差异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鲜叶失水速率随萎凋过程均呈逐步减小趋势;温度越高,萎凋失水速率越快,萎凋失水拟合方程均符合双曲线函数。与室内自然萎凋相比,在25℃环境下平均萎凋时长缩短了13.6 h。感官审评表明,在萎凋温度为25℃时,白茶品质最优,与自然萎凋的白茶品质相当,且各生化成分的含量与自然萎凋无显著性差异。由此可见,在萎凋温度为25℃时可以大幅缩短白茶的萎凋时间,且制成的白茶品质优异。该研究结果可为提高白茶生产效率和改进白茶工艺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14.
2005年9月底开始至12月份,郑州市及周围县市,很多农户种的西红柿出现了萎焉症状,这些西红柿不分品种,不分地域,发病迅速,受害面积大.为此,我们对西红柿萎焉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有效地控制了西红柿萎焉病的流行蔓延.  相似文献   

15.
镰胞菌是造成丝瓜萎凋病的一种新病害,台湾采取的防治方法主要是晚植和嫁接两种方法,后一方法不但可以防治萎凋病,所生产的丝瓜品质也较优良。台湾南投县埔里、鱼池等地生产的丝瓜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16.
<正>手机尾号为5473的用户问:番茄植株矮化,最后上部叶片萎蔫枯死,果面上有褪绿环斑,凸起,有些褐色坏死斑,这是什么病,怎么治?专家解答:这是番茄斑萎病毒病。建议:一是选用抗病毒品种。二是防虫。番茄苗期和定植后要注意防治蓟马,可用多杀霉素、乙基多杀霉素、溴氰菊酯、氟虫腈、噻虫嗪、阿维菌素等药剂防治,交替轮换用药,选择在傍晚  相似文献   

17.
一、症状 亚麻顶萎病在亚麻全生育期均可发生。其症状是:幼芽变黑腐败而死;幼苗叶上生黑色小斑点或叶尖枯黄;茎的头部及附近叶片呈淡白色.后变褐色,顶端枯萎下垂:幼茎靠地面处变褐变软,最后全株枯死;种子储藏高湿时可发生变黑腐败以致死亡。  相似文献   

18.
范志红 《油气储运》2005,(10):59-59
与牛奶相比,喝羊奶的人较少,很多人闻不惯它的味道,对它的营养价值也不够了解。其实,早在《本草纲目》中就曾提到:“羊乳甘温无毒、润心肺、补肺肾气。”中医一直把羊奶看作是对肺和气管特别有益的食物。  相似文献   

19.
1.压蔓。西瓜压蔓可防止大风吹摆损伤蔓果,有利坐瓜和诱发不定根的生长,充分利用瓜地空闲土壤中的养分,从而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20.
番茄斑萎病毒(TSWV)是广泛寄生于各种蔬菜和观赏植物的一种严重的病原。因番茄斑萎病毒引起的番茄萎蔫病在澳大利亚首次报道。番茄斑萎病毒在1965年第一次从大丽菊分离出,随后从番茄、青椒和许多其他观赏植物分离出。20世纪90年代末番茄斑萎病毒迅速在日本各地传播,成为对温室栽培的蔬菜和观赏植物侵袭最严重的病原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