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种草养鹅的牧草地建植与科学利用 为实现种草养鹅的高产和高效,根据养鹅方式的不同,应分别建立与养殖方式相适应、相配套的优质高产牧草地。(一)放牧养鹅 种草放牧养鹅,牧草的供应主要是通过建立可放牧鹅群的优质高产人工草地来解决,为搞好放牧养鹅,就要建植好人工放牧草地。人工草地建设和利用上主要应做到:  相似文献   

2.
《农民致富之友》2005,(6):26-26
(一)放牧养鹅。放牧养鹅是一种比较普遍的饲养方式,也是很多农民朋友短、平、快的致富途径。我国南北方多数农民都采用放牧方式养鹅,因为我国有大量的天然牧场,有大量的草山、草地、草坡、果木林地,沟渠道旁的零星草地以及水稻等收割后的茬地都是放牧的好场所,那里生长着茂密的、鹅喜欢吃的野生牧草如水稗草、苦荬菜、蒲公英、鸡眼草、鹅冠草、灰菜等等,不但营养成分高,而且很少污染。农民们在春夏季买鹅苗,  相似文献   

3.
放牧养鹅,不但能节省精料降低成本,而且能较快达到育肥目的。1.场地选择牧鹅场地应有充足茂盛青草,牧地附近应有洁净水源。确定场地后,要选择高燥地方,建好活动的简易鹅舍,便于鹅群休息。2.分群训练一般以300~400只鹅为一群,由2人管理。对准备放牧的鹅要加强训练,从雏鹅开始就用固定的语言和动作训练,如在每次补喂、放牧前后的哄赶,放牧员可发出固定的语言信号,使鹅群逐渐形成条件反射,便于指挥。3.放牧时间一般每天放牧8~9小时,应让鹅每日吃到5个饱,即上午2个饱,下午3个饱。鹅的食道  相似文献   

4.
<正>选好杂交品种要想养鹅,须选择好的品种。可利用本地母鹅产蛋多、耐粗饲、抗病强的优势,与引进的莱茵鹅做父本进行杂交,其后代既保留了本地鹅的特点,又有莱茵鹅生长速度快的优势,经济效益十分明显。饲养方式放牧养鹅放牧养鹅是农家短、平、快的致富途径,可利用田野中的水稗草、苦卖菜、蒲公英、鸡眼草、鹅冠草等进行牧饲。每年4~5月雏鹅开始放养,至  相似文献   

5.
几种养鹅牧草的种植与词喂东北农业大学崔国文,陈雅君鹅是草食动物,要想养得好,必须供应充足的优质牧草.鹅的饲养方式有3种:一是放牧饲养,二是舍内饲养,三是半舍饲半放牧饲养.一般大型养鹅场都是水草丰足,或利用现有天然草地,或建设人工草地,以放牧饲养为主....  相似文献   

6.
<正>一、选好品种,进行经济杂交,取长补短选择好的品种是提高养鹅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可利用本地母鹅产蛋多、耐粗饲、抗病强的优势,引进莱茵鹅做父本进行杂交,其后代既可保留本地鹅的特点,又有莱茵鹅生长速度快的优势。这种杂交鹅的后代经8周龄育肥,平均体重在3.6千克以上,经济效益十分明显。二、饲养方式1.放牧养鹅。放牧养鹅是一条短、平、快的致富途径。农村地区有大量天然牧场,生长着众多鹅喜食的野生牧草,如水稗草、苦荬菜、蒲公英、鸡眼草、鹅观草等,  相似文献   

7.
果园种草养鹅的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草地的选择。作为果园刈割草地,草地的地形、坡度和离鹅舍的远近方面的要求比放牧草地要低一些。为了防止水土流失,也不要在30℃度以上的坡地建立刈割草地。作为放牧草地,则要求离鹅舍近、坡度平缓、鹅行走的道路和放牧场地  相似文献   

8.
鹅在传统上是以采食青粗饲料为主的水禽。我国养鹅业以采用放牧为主、适当补饲的个体养殖为主,虽然投资较少,但仔鹅生长慢、母鹅产蛋少,总体效益有待提高。以全价配合饲料为主的舍饲集约化是发展趋势,但我国北方的地区可供养鹅放牧的水、草地和青饲料有限,制约了养鹅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1种草养鹅的意义 种草养鹅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种植一亩黑麦草可养鹅200只左右,料肉比由放牧养鹅的3:1降至2:1,每只鹅可节约饲料粮7斤左右,种植一亩黑麦草养鹅可节约饲料粮2000斤,等于夏熟每亩产粮2000斤,  相似文献   

10.
群牧养马是利用天然草地终年或一年大部分时间大群放牧的一种养马方式。其特点是利于大规模生产,设备较简单,投资少,成本低,经济效益高,适合于马的生物学特性要求。……  相似文献   

11.
鹅是畜牧业的组成部分,其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大力发展养鹅业,对于繁荣农村经济,拓宽农民致富之路,为城乡居民生活提供美味食品,具有重要意义。1发展养鹅业符合我国国情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国情之一.而且我国还面临着人口的不断增长,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状况。因此,限制了食粮畜禽的发展,为满足城乡居民对动物性蛋白质的需要,实现我国的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草食畜禽,以草换取畜禽产品,应成为我国今后畜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而养鹅属节粮型畜牧业,鹅作为草食家禽,可利用草滩、草地、草山、草坡、林间隙地等群牧养殖,而且养鹅业还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2发展养鹅业是优化畜牧业产业结构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紫花苜蓿草地可以组织马、牛、羊、猪和鸡鹅等畜禽放牧利用,但由于多种原因人们对于苜蓿草地的放牧利用有些担心。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二个方面:一方面,担心反刍家畜在单一播种的紫花苜蓿草地上放牧容易引起臌胀病,造成家畜死亡;另一方面,担心在早春紫花苜蓿幼芽返青期和冬前营养积累期放牧过度,造成紫花苜蓿冬  相似文献   

13.
<正>一、放牧产蛋期母鹅行动迟缓,放牧时只宜跟随走,不可急赶。尽量少走坡地和高低不平的路,以防造成腹内和输卵管内出血而导致腹膜炎等。放牧时,发现有鹅表现出产蛋迹象,如不愿随群、高声叫、行动不安、寻巢等,应及时将其赶回舍内或抱回鹅棚让其产蛋。鹅群放牧到八成饱时应赶至水源处饮水、戏水。放牧前要注意放牧地和水源不能被农药等污染,同时对放牧的草地、茬地、畦地等要有计划地轮换放牧。二、管理母鹅产蛋时间多数在凌晨至10:00以前,此时不宜  相似文献   

14.
二、中鹅的饲养管理中鹅是指1月龄至选种或转入育肥时为止的鹅。对中小型品种鹅而言,就是指30日龄以上至70日龄的鹅;大型品种鹅(狮头鹅)则是指30日龄至90日龄的鹅。选入种用的中鹅称为后备鹅,不能种用的转入育肥群,经短期育肥供食用,即所谓肉用仔鹅。中鹅又称青年鹅或育成鹅,是骨骼、肌肉、羽毛生长最快阶段,所需营养要丰富完善。主要采取放牧、放牧与舍饲相结合、舍饲饲养3种方式。1.中鹅的饲养鹅是草食性水禽,放牧是当前最基本方式。俗话说“鹅要壮,需勤放;鹅要好,放青草;养鹅无巧,清水草青”,充分说明放牧对养鹅的重要性。(1)牧地选择和…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梨园放牧养鹅控制杂草效果。[方法]在梨园开展杂草种类与特性、鹅喜欢取食的杂草种类、鹅最佳饲养密度的调查和研究。[结果]供试梨园杂草种类共有29种,分属于17科27属。蛇莓为匍匐类杂草的优势种群,钻叶紫菀、凹头苋为高杆杂草的优势种群。鹅最喜食的种类与高杆杂草的优势种群相吻合,具有明显控制效果;最不喜食的杂草种类为蛇莓,恰好梨园地被植物得以保护。夏季每667 m2成年梨园饲养10只鹅,可以达到取食量与杂草生长量的相对生态平衡。[结论]该研究为自然生草梨园放牧养鹅控制杂草有机栽培模式探索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养鹅不怕精料少,关键在于放得巧”。充分说明了放牧在养鹅中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强调了“巧”放牧在养鹅中的意义。“巧”放牧可使鹅得到充分的运动,增强体质,又采食到大量的青绿饲料,既满足了鹅的营养需要,又可节约精料,降低饲养成本。  相似文献   

17.
肉用仔鹅是指20~70日龄的幼鹅.其消化器官逐渐发育,食量显著增加,消化力、抗病力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增强,生长迅速,必须有足够的饲料来满足其营养需要.放牧饲养是最适合于仔鹅的饲养方式,也是目前最经济的饲养方式. 1.放牧场地选择 仔鹅时期宜选择较近、草嫩、草地平坦的草场.仔鹅体力弱,行走慢,如果路远,应该用箩筐或笼子运去放牧,中午或傍晚运回.放牧场地要预先观察好,有计划地安排好轮流放牧,使每只仔鹅均能吃到鲜嫩的牧草.  相似文献   

18.
【背景】 内蒙古草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天然生态屏障,其中草甸草原处于森林向草原过渡地带,在我国温性草甸草原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自然再生资源。且内蒙古草原在我国温性草甸草原所占比例最大,其中大部分是放牧场。放牧是人类影响草地生态系统最主要的方式之一,过度的放牧会导致草原群落发生逆行演替,草地的生产性能不断降低,从而限制了草地畜牧业的稳定发展。【目的】 全面准确及时地评估放牧场退化状况,为维护和促进草地可持续利用提供支持。【方法】 通过总结草地放牧场退化演替规律及驱动机制,采用层次分析、专家调查以及比较矩阵分析方法,构建了内蒙古草甸草原放牧场退化指标体系,包括地上生物量、盖度、平均高度、植物种数、枯落物量、退化指示植物比例、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容重共8个指标。基于评估综合指数模型的建立,提出对照基准指标的参数,利用定量评估的综合指数反映草甸草原放牧场退化的整体状况。同时,探讨和研究了内蒙古草甸草原放牧场退化定量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及其技术方法,以呼伦贝尔谢尔塔拉控制放牧试验为基础,对该方法进行了评估验证。【结果】 研究得出内蒙古草甸草原放牧场评价指标体系的8项指标权重由大到小依次为地上生物量、盖度、平均高度、退化指示植物比例、植物种数、枯落物量、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容重增加比例。草甸草原退化分级可以分为未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4个等级,当放牧等于零或很轻的放牧状态时草地属于未退化草地范围。当放牧为90%以上时草原属于重度退化草地范围。【结论】 基于上述研究,建议在今后的研究中进行更长时期的探讨,对基准参考值做进一步的完善和更新,对放牧场退化评估指标体系更加完善和成熟有利,可以为放牧场退化定量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饲料博览》2005,(1):53-53
雏鹅初次放牧时间,可根据气候和雏鹅的健康状况而定,热天约在出壳后3~7d,冷天为10~20d。一般3周后天气晴朗就可全牧。第一次放牧和放水必须选择风和日丽的天气,在喂后赶放到附近平坦的草地上活动、采食青草,放牧约1h便赶回舍内。以后逐日延长放牧时间与距离。开始放牧后就可放水。初次放水可将雏鹅赶至水浴池或浅水边任其自由下水,切不可强迫赶入水中,否则易受寒。  相似文献   

20.
短花针茅草原划区牧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绵羊野外放牧试验,连续5a在内蒙古高原短花针茅草原研究划区轮牧和季节连续放牧对草地植被、土壤和家畜生产性能的影响,为草地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划区轮牧有利于发挥绵羊的生产性能,在草地可利用牧草生物量供应短缺时,表现更为明显。在可利用牧草生物量供应十分充足的情况下,划区轮牧和季节连续放牧绵羊的生产性能比较接近。划区轮牧下绵羊发挥较高的生产性能是绵羊放牧行为、可利用牧草生物量、牧草营养物质含量、气象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绵羊放牧行为格局的改变是最重要的。绵羊在轮牧小区内活动范围受到限制,游走时间大大减少,对牧草选择性采食明显降低,极大地提高了绵羊的采食效率和饲草的转化效率,并且绵羊消耗的能量也大为降低;草地可利用牧草生物量是草地放牧制度评价的可靠,当可利用牧草生物量低于24g/m^2时,划区轮牧优于季节连续放牧,而且绵羊的采食量受到明显影响,它能作为牧场确定绵羊冬季补饲育肥日期的有效参考指标,草地植被、土壤对放牧制度的反应不很敏感。划区轮牧和季节连续放牧区植被、土壤装况很接近,或轮牧稍好一些,在短期内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