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种子是重要的生产资料,种子的优劣直接关系农业生产的丰收与否。但是自从《种子法》实施以来,虽然繁荣了种子市场,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一些不法商贩利用农民对种子信息的缺失,通过各种手段对农民进行欺骗。究其原因是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种子使用者获得种子信息的渠道太少),其主要责任在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种子管理部门。  相似文献   

2.
剖析了种子市场欺诈行为的种种表现、危害及其产生的一般原因和特殊原因,针对性地提出了遏制种子市场欺诈行为的措施:加强市场销售网络建设,尽可能使买卖双方的市场走向对称;加强种子生产经营单位的资格管理,加大对不法经营者的处罚力度;提高种用者的相对误差呼保护能力;积极推进经营体制改革,组建育繁批销一体化的种业集团。  相似文献   

3.
对种子市场发展机制的思考江苏省种子站(南京210008)施永基改革开放10多年来,从总体上看,我国的农业种子市场的流通机制有明显改善,具有开放交易、沟通信息、调剂供求作用的多种形式的种子市场和多种经济成分的种子经营实体陆续出现;时而举办的种子交易会、...  相似文献   

4.
李剑峰 《种子科技》2007,25(1):30-30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实施以来,虽然繁荣了种子市场,但是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一些不法商贩利用农民对种子信息的缺失,通过各种手段对农民进行欺骗。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让广大种子使用者及时获取种子信息,是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尤其是种子管理部门的职责。笔者2005年曾写过一篇《农业信息网站应增设种子信息查询栏目》的文章(详见《种子科技》2005年第  相似文献   

5.
浅谈种子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颁布以来,贯彻深入执行《种子法》,履行法定职责,加强种子市场检查管理力度,规范种子市场环境,维护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保障农业生产用种安全成为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通过执行种子市场监督检查,发现种子市场上存在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是违法经营未审定农作物品种,种子标签、种子经营档案制作不规范,拆包销售等问题,影响了种子市场的健康发展,必须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颁布实施,打破了种子经营行政区划,拓宽了种子经营渠道,种子市场由专营转变成市场经营。庄河市由一家种子公司专营,变成大小30家种子企业,300多家种子委托代销门市,经营的品种纷繁复杂,经营的人员参差不起,经营的方式各式各样。[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吕西群 《中国种业》2013,(Z1):91-91
种子管理是《种子法》赋予各级政府农业行政职能部门对种子相关信息要素的收集、整理、发布、实施监管的权利。信息在种子管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种子管理工作的灵魂,种子管理工作实质上就是信息管理工作。目前,我国农业处在一个巨大的转折时期,市场经济带来很多变数,种子市场也不例外。如何在这复杂多变的种子市场环境下,把种子管理工作做好,是摆在种子管理部门面前的重大课题。1信息是种子管理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8.
王键 《种子世界》2007,(5):14-14
种子包装规格直接关系到种子经销商经营量与种子执法检查操作的问题;而种子标签是反映包装内商品种子的重要信息之一。就我县2007年度水稻、玉米杂交种子市场调查和农民反映的情况来看,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小装量规格种子包装太少,二是种子标签的标注内容不规范。我们对整个市场种子标签做了一次抽查,并将企业标注的内容与国家或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发布的公告做了核对。  相似文献   

9.
康国光 《种子科技》2006,24(4):29-30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深入实施,湖北省种子管理与种子经营彻底分离,市场快速发育,市场主体多样化、市场竞争激烈化、管理规范化等特征趋于明显。湖北省种子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如引种不规范,未审定先推广的现象时有发生;种子市场信息化水平低,种业宣传杂乱无序;经营档案不健全,种子标识不规范;经销商管理不规范,个别违法经营;种子后续服务不到位。这些问题如不及时加以制止和解决,将严重影响种子事业的发展。为此,我们应针对问题强化管理,促进行业自律,逐步建立起一个开放、竞争、有序的种业市场。  相似文献   

10.
杨治仁 《种子科技》2006,24(1):27-27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颁布实施以来,由于种子市场放开,经营种子市场发育不健全,管理不规范,假冒伪劣种子充斥市场严重,坑农害农现象时有发生,种子质量纠纷也越来越多,尤以种子质量田问纠纷更为突出,不但给农民带来了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而且影响了农民正常的生活与农村社会的稳定。笔者从事种子管理工作多年,现对如何避免或减少种子质量田间纠纷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种业导刊》2013,(5):37
根据全国种子终端市场信息观察点信息,目前,全国杂交稻种子市场销售进度加快,华南稻区、长江中下游稻区杂交早稻种子销售已到尾声,西南中稻区种子销售在平原区已近尾声,长江中下游杂交中稻区种子开始进入旺销。市场价格总体平稳,部分地区相比3月中旬价格略降。其中杂交水稻  相似文献   

12.
种子市场营销策略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闵思桂 《种子科技》2000,18(5):268-269
种子市场从计划经济发展成现代市场经济后 ,过去的种子营销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种子发展要求。因此 ,如何适应新形势而采取种子营销手段 ,对于种子生产经营部门特别是种子公司今后的生存发展是至关重要的。1 种子市场调查与预测种子市场调查是获取种子市场信息的重要手段 ,是种子营销的基础。种子市场预测则是在种子市场调查的基础上 ,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和研究所收集的种子市场信息 ,预测种子市场的发展趋势 ,目的在于使种子部门对当前种子的供求现状及未来的种子市场需求有详细的了解 ,能够紧紧掌握种子市场动态 ,以便更好地生存发展。因…  相似文献   

13.
信息非对称条件下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发生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总结分析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不对称的基础上,利用博弈模型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发生机制进行了分析。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缺失和模糊不清会导致农产品市场呈现“柠檬”化特征,从而进一步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整体下降.引发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政府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不对称的根本途径是构建有效的信号传递机制.消除农产品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  相似文献   

14.
种子法的出台和实施,农业院校、农业科研院所及民营企业等将和省、市、县级种子公司一起加入种子经营的行列,使得种子市场的竞争变得空前激烈,有形种子市场的缺乏使得种子经营商家无竞争的场所,由于历史的原因,种子市场的建设大大落后于其它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市场的建设,有条件的种子公司,农业院校、农业科研院所应利用自身的优质优势和工商部门联手建设种子市场,通过种子市场的运作,在加快种子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发展壮大自己。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颁布实施以来,种子经销商如雨后春笋,数量急增。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经销商户及其网点达到20多万个,呈裂变增长和迅速膨胀的态势。今天种子市场呈现出种子管理规范化、经营主体多元化、市场品牌多元化、销售品种同质化、营销模式单一化等特点。由于市场容量的有限性,市场空间越来越小,市场竞争更是短兵相接、日趋激烈,这一系列的因素造成现阶段的种子经销商面临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张孟玉 《种子世界》2002,(12):19-21
我国加入WTO后,农产品市场的开放已成必然,种子市场的开放亦是大势所趋。如同经济全球化一样,我国种子的国际化或全球化进程将日益加快。开放、竞争和垄断将成为激活我国种子市场的矛盾统一体。《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实施,将不仅能够规范我国种子企业的行为和种子市场,并将能够引导我国种子市场开放、竞争和垄断的有序……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种子市场基本特点的基础上,系统地论述了在种子市场主体类型多、市场功能弱、基础设施差、经营秩序乱的形势下,培育种子市场主体、完善市场功能、建立市场机制、维持市场秩序等发育种子市场的基本思路,提出了种子市场发育在组织管理上的基本要点,为发育种子市场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农作物种子标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作物种子标签是种子使用者选购种子的重要依据,是种子企业信誉的重要载体,是种子市场管理者把握市场;隹入关口的形式要件和追究种子质量责任的基本依据。为了明示质量信息,明确质量责任,加强质量监督,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6年7月12日发布了《农作物种子标签通则》(以下简称《通则》),并于2007年11月1日正式实施。[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周治华 《种子科技》2008,26(1):29-30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实施以来,种子经营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多种形式的经营主体,新优品种不断涌现,种子市场十分活跃,同时也出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经营推广未经审定的品种;二是经营单位质量意识不强,管理不严谨;三是制假售假,以劣充优,以假乱真;四是种子包装、种子标签极不规范;五是种子生产缺乏规范管理。为规范种子市场经营秩序,彻底改变种子市场的不良经营环境,确保品种选育者、种子生产者、种子经营者和种子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必须加大种子市场的监督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20.
当前,在种子市场的销售活动中,将不再分装种子(习惯称小包装种子)拆零销售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各地对小包装种子拆零销售问题认识不一致,导致实施监管的措施存在较大差异。有的将其认定经营散装种子,予以查处;有的视同正当经营行为,不予以追究;有的承认其合理』生,不诉不究,有诉则按经营散装种子给予处理。笔者认为,这种市场法理环境的多样性和不平等是十分有害的,应当加以克服,本文就小包装种子拆零销售的行为属性谈点粗浅看法,与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