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几种牧草种子空间诱变效应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2003年11月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牧草种子,返回后对其标准发芽率、田间出苗率、株高、分蘖数、生育期等生物学性状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空间搭载后标准发芽率、硬实率和田间出苗率没有显著变化。空间诱变对牧草株高和分蘖数的影响因物种而异。搭载时种子含水量对空间诱变效应影响大小因物种而异。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搭载后代中出现矮化、早熟、黄化等突变体。空间搭载对牧草部分农艺性状有显著的诱变作用,通过空间搭载获得有价值的突变体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卫星搭载白三叶种子发芽及其植株生长和生理特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卫星搭载对白三叶种子萌发,植株生长及生理特性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卫星搭载的白三叶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和芽长显著高于对照,根长、根芽比低于对照,且差异显著(P<0.05);卫星搭载对株高无显著影响,对叶片大小有一定抑制作用,但促进白三叶的分枝;卫星搭载白三叶幼苗的POD、CAT、SOD活性较对照均有提高,其中POD...  相似文献   

3.
卫星搭载对苜蓿种子PEG萌发及生长的影响(简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种子发芽能力是开展空间诱变的前提。卫星搭载对种子发芽能力的影响因物种和基因型而异[1]。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种子空间搭载后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提高4.8%和17.1%,田间出苗率较对照提高10.4%[2]。二色胡枝子(hespedeza bicolor)搭载后,田间出苗率显著降低[3]。本文通过比较不同基因型苜蓿(Medicago sativa L.)搭载种子PEG胁迫发芽能力的差异,探索卫星搭载对苜蓿种子PEG胁迫发芽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卫星搭载对新麦草二代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不同含水量的新麦草种子经卫星搭载,返回后对其二代种子进行室内分析。结果发现,卫星搭载对新麦草二代种子发芽能力、种苗生长、种子浸出液电导率有显著影响,具体变化因品种而异。种子含水量对卫星搭载效应有重要影响,当含水量为10%-12%,卫星搭载效应减弱;当含水量偏离这一范围时,卫星搭载效应增强。  相似文献   

5.
紫花苜蓿种子含水量对卫星搭载诱变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实践八号育种卫星搭载水分含量分别为9%、11%、13%、15%、17%的紫花苜蓿品种"中苜一号"(Medicago sativa L.cv.Zhongmu No.1)种子,返回后对其各发芽指标、分枝数、叶面积、株高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水分含量对紫花苜蓿种子活力及植株生长发育具有影响,未搭载13%~17%含水量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株高、分枝数和叶面积均不同程度低于自然含水量种子;高水分含量可以提高空间诱变效率,搭载后13%~17%含水量种子各项指标均高于相应对照;含水量13%~15%为紫花苜蓿种子卫星搭载进行品种选育的适宜含水量。  相似文献   

6.
研究卫星搭载对2个紫羊茅品种细胞有丝分裂,核畸变,种子萌发,植株生长及形态特性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卫星搭载的2个紫羊茅细胞有丝分裂指数高于对照,分别为20.7%和18.8%,紫羊茅本明杰核总畸变率是对照的4倍,普通紫羊茅核总畸变率是对照的10倍,显著高于对照;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均高于对照;生育期缩短、植株高度、小穗数/分枝显著高于对照,有效穗数极显著高于对照;叶片宽度明显的变窄,其中,本杰明紫羊茅生长速度曲线与对照相似,种子/小穗显著的低于对照,普通紫羊茅生长速度曲线与对照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7.
卫星搭载不同紫花苜蓿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反应(简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太空育种具有变异多、幅度大、高产、优质、早熟及抗病力强等特点,是集航天技术、生物技术、农业育种技术于一体的农业育种新途径。以不同时期株高为指标,对3个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卫星搭载效应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对于中苜一号,幼苗期卫星搭载株高显著低于地面对照,分枝期和初花期则相反,搭载后株高显著增加;对于龙牧803,卫星搭载后幼苗期和分枝期的株高显著增加,初花期则表现为无显著差异;对于敖汉苜蓿,卫星搭载植株在3个时期的株高都显著高于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卫星搭载的生物学效应因品种和时期而异,这可能是由不同紫花苜蓿品种间诱变敏感性的差异引起的。  相似文献   

8.
黔草1号高羊茅种子的千粒重对发芽成苗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黔草1号高羊茅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其不同千粒重对发芽率、出苗率、出苗速度和成苗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千粒重越大,其发芽率、出苗率、成苗率越高,出苗速度越快,成苗素质越好,同时,种子的发芽率与出苗率、发芽率与成苗率以及出苗率与成苗率之间存在极为密切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不同播种深度对羊草出苗率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利用盆栽研究了7种播种深度(0cm、1cm、2cm、3cm、4cm、5cm和6cm)对羊草出苗率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羊草出苗率与种子萌发率呈极显著正相关(r=0.9147),而与播深呈极显著负相关(r=-0.9408)。在浅播(0~2cm)条件下,羊草初始出苗时间为5.0~7.7d,最终出苗率为70.0%~80.7%;在深播(4~5cm)条件下,初始出苗时间延迟到16.3~20.0d,羊草种子萌发率下降到41.0%~43.0%,但出苗率不足7%,株高不超过2cm;当播深在6cm以上时,其萌发率为37.0%,但出苗率为0。此外,播种深度显著影响羊草幼苗株高、茎叶鲜重及叶片数量。  相似文献   

10.
应用柱花草种子丸衣化接种根瘤菌技术处理种子,出苗率高,生长势好,产草量高。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1.
赵丽丽  王普昶  陈超  马林  陈莹 《草地学报》2015,23(1):120-124
采用聚乙二醇(PEG-6000)0, -0.2, -0.4, -0.6, -0.8和-1.2 Mpa模拟干旱胁迫,以CaCl2浓度0, 5, 15, 30和50 mmol·L-1为外源钙离子梯度,研究干旱、外源钙及二者交互作用对二色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种子萌发的影响,以探寻减缓干旱胁迫抑制二色胡枝子种子萌发的最佳外源钙施入量.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强度增加,二色胡枝子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正常水分条件下,中低浓度外源钙(< 30 mmol·L-1)对二色胡枝子种子萌发无显著影响,而高浓度外源钙(50 mmol·L-1)对种子萌发具有抑制作用.干旱胁迫下,随外源钙浓度增加,二色胡枝子种子4个萌发指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外源钙浓度为15 mmol·L-1时,种子发芽的各项指标均达到最大值,而当外源钙浓度在30~50 mmol·L-1时,二色胡枝子种子4个萌发指标均呈下降趋势,并且随着干旱胁迫加剧,下降趋势更明显.因此,在二色胡枝子生产利用中,对于中等干旱条件的地区,可以在播种前利用15 mmol·L-1的外源钙浸种,以提高出苗率.  相似文献   

12.
为了给牧草抗盐品种的筛选和选育以及在盐渍土上栽培牧草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对Na2CO3和NaHCO3混合盐胁迫下细叶胡枝子和兴安胡枝子种子的萌发特性进行了研究和品种间的比较。结果表明:盐胁迫下的种子发芽受到抑制,且在相同混合盐浓度下细叶胡枝子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累积发芽率都显著高于兴安胡枝子种子(P<0.05)。说明细叶胡枝子的耐盐性高于兴安胡枝子。  相似文献   

13.
胡枝子属植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马彦军  曹致中  李毅 《草业科学》2010,27(10):128-134
胡枝子属(Lespedeza)的部分种属于自花授粉植物,部分属于异花授粉植物。该属植物种子硬实性比较高,在播种时需要处理,破除其硬实性,才能保证其播种时有较好的出苗率。抗逆性研究比较少,主要集中在种子萌发期及幼苗的抗逆性,对后期生长研究比较少;种研究的也比较少,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种上。胡枝子属植物具有较大的药用价值,在西部干旱山区和水土流失地区栽植,既能防止水土流失,也能为当地群众提供一定的经济收入。我国进行胡枝子属植物研究的单位比较少,未能系统的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所涉及的种比较少,研究的技术手段比较落后。因此,需要扩大研究单位以及加强科研单位之间的合作,争取国家更多的经费投入,对胡枝子属植物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使其在生态环境建设、退化草地改造以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阎子盟  陈倩  张玉娟  潘利  黄顶  王堃 《草地学报》2016,24(1):178-183
为研究河北坝上天然割草地补播不同品种豆科牧草早期建植情况,试验选择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黄花草木樨(Melilotus officinalis)、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箭筈豌豆(Vicia sativa)、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6种豆科牧草在河北坝上天然割草地进行补播,对补播牧草当年幼苗生长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小叶锦鸡儿出苗率及存活率最高,分别为60%和92%。紫花苜蓿、箭筈豌豆幼苗株高最高,分别为13.34和13.74cm;二者平均相对生长速率最大,分别为0.160cm·d-1和0.179cm·d-1;达乌里胡枝子出苗率和存活率最低,分别为6.67%和0%。天然割草地补播豆科牧草,其中紫花苜蓿和箭筈豌豆早期建植能力最强,其次是小叶锦鸡儿,达乌里胡枝子早期建植能力最差。  相似文献   

15.
盐胁迫对达乌里胡枝子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达乌里胡枝子在浓度为1、2、3、6、7、8、9、10、11、12、13、14、15 mg/L的NaCl,Na2CO3和Na2SO4胁迫下种子发芽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3种盐不同浓度的胁迫下,种子的发芽率均低于对照,在NaCl胁迫下,盐浓度为8 mg/L时发芽率最高,浓度为10 mg/L时发芽率出现一低峰;在Na2SO4处理下,盐浓度为10 mg/L时发芽率也出现一低峰;在Na2CO3处理下,浓度为6 mg/L时所有种子不发芽;NaCl处理组种子发芽率高于Na2SO4处理组,3种盐的耐受程度大小为:NaCl>Na2SO4>Na2CO3。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尖叶胡枝子、达乌里胡枝子和二色胡枝子牧草再生性研究表明,尖叶胡枝子和达乌里胡枝子宜晚刈割利用(7月13日),留茬高度分别为10和5cm;二色胡枝子宜早刈割利用(6月23日),留茬高度10cm。3种胡枝子均具有较好的再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