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比较5种培养料配方的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商品性状及鲜菇产量,筛选猴头菇工厂化栽培适宜培养料配方。结果为:配方B(木屑37%,棉籽壳24%,麦麸20%,玉米粉19%)走菌速度快,菇形好,头2潮菇平均产量最高,为315g/袋,生物转化率达85.1%;其次是配方D(木屑35%,棉籽壳25%,麦麸15%,米糠5%,玉米芯7%,玉米粉7%,大豆皮6%),头2潮菇平均产量310 g/袋,生物转化率为83.8%。  相似文献   

2.
为了有效利用废弃芒果枝、菠萝格等家具边材废料,进行了以芒果枝屑、硬质家具边材木屑为主料的配方栽培秀珍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30%芒果枝屑,30%家具边材木屑,20%棉籽壳,17%麦麸,2%石灰,1%轻质碳酸钙的配方出菇前中后期产量稳定,前7潮菇生物学转化率为85.35%,出菇后劲也足,第5潮的子实体厚度还有4.61mm,与常规配方(CK)相比,成本降低了0.11元/袋,利润提高了0.25元/袋,该配方可以进行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3.
我省是大豆生产基地之一,农村大豆秸秆量大,秋末杨树的落叶遍地皆是。为了就地取材,我们作了杂木屑加豆秸和杨树叶栽平菇试验。(一)试验配方:(1)木屑30%,豆秸60%,麦麸8%。(2)木屑30%,豆秸30%,杨树叶30%。(3)木屑40%,豆秸50%,麦麸8%。(4)木屑30%,豆秸40%,杨树叶20%。(5)木屑78%,麦麸20%(对照)。以上各配方均加蔗糖1%、石膏粉1%,含水量约60%,pH 自然。按常规拌料、装罐头瓶(各5瓶),灭  相似文献   

4.
以"辽杏鲍2号"杏鲍菇为试材,研究比较了不同工厂化瓶栽培养基配方对杏鲍菇生长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合瓶栽杏鲍菇的配方。结果表明:30%棉籽壳,20%木屑,34%玉米芯,10%麦麸,5%玉米粉,1%石膏配方为杏鲍菇工厂化生产的最佳基质配方,其生物学效率达到85.4%。  相似文献   

5.
陕西是我国主要产棉区之一,棉籽壳资源丰富,为了扩大香菇培养料的来源,我们于1981~1982年进行了棉籽壳不同配比栽香菇试验。一、材料与方法供试菌种是“7402”。原种及栽培种的培养料配方为:①纯棉籽壳,即棉籽壳78%,麸皮20%;②棉籽壳与青冈栎木屑(下同)以3:1配合,即棉籽壳60%,木屑20%,麸皮20%;③棉籽壳与木屑以1:1配合,即棉籽壳40%,木屑40%,麸皮20%;④木屑(木  相似文献   

6.
海鲜菇工厂化瓶栽配方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海鲜菇为试材,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研究了不同高粱粉、棉籽壳、玉米芯和麸皮用量的培养基对海鲜菇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子实体产量高、品质优、菇型好的海鲜菇工厂化瓶栽配方为棉籽壳1.00kg、麸皮4.00kg、高粱粉0.55kg、玉米芯1.50kg、干木屑2.50kg、添加剂0.20kg;在含水量65%时,生物学转化率最高可达89.10%。  相似文献   

7.
一、菌种的选择:经试验,浙江常山99号品种,具有出菇早,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产量高等优点,较适合于袋式栽培。二、材料:栽培材料采用棉籽壳、甜菜丝、木屑等。配方:棉籽壳68%,木屑20%麦麸15%,糖、石膏各1%;甜菜丝63%,木屑15%,麦麸20%,糖、石膏、过磷酸钙各1%,含水量70%,pH值5-4.5。三、装袋灭菌:将料拌匀,含水量65-70%。采用长33厘米、宽12厘米的低压聚乙烯或高压聚丙烯袋,袋装干料200克,袋二  相似文献   

8.
为了摸索猴头瓶栽的生育规律,我室于1985年9月进行人工瓶栽猴头试验,共栽149瓶,出菇三潮,头潮鲜猴头平均个重47.7克,最大的67克,生物学效率75.6%以上。(一)配料:主料为棉籽壳40公斤,麸皮10公斤,石膏、糖各0.5公斤。辅料为硫酸镁30克,磷酸二氢钾100克,酵母100片,高锰  相似文献   

9.
十三个树种幼龄树林屑栽培香菇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清华  叶庆其 《食用菌》2002,24(1):17-18
庆元县食用菌研究所根据县科委重点项目“速生丰产菇木材培育技术研究”的课题设计要求 ,于 1997~ 1998年对 13个 4~ 5年树龄的菇木树种进行了袋栽香菇试验 ,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供试材料  13个树种树龄为 4~ 5年 ,1996年 11月 2 5日在庆元县举水造水林基地采伐 ,按不同树种粉碎成木屑 ,晒干备用 ,其他辅料从市场购买。菌种 2 41-4 ,由庆元县食用菌所提供。1.2 栽培试验方法 各处理投干料均为 60 kg,3次重复 ,培养料配方 :木屑 78% ,麦麸 2 0 % ,石膏 1% ,红糖 1%。以常规杂木屑培养料对照。菌棒制作和菌丝培养…  相似文献   

10.
玉米芯玉米面袋栽香菇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俊芳  刘振钦 《食用菌》1998,20(1):24-24
在食用菌栽培中,用玉米芯、玉米秆及玉米面生产平菇报道较多,但在香菇栽培中少见报道,本文主要报道用玉米芯及其废弃物栽培香菇的试验结果。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 香菇菌种Cr04。培养料配方共11个:①(对照)木屑78%,玉米芯20%;②玉米芯78%,麦麸20%;③木屑39%,玉米芯39%,麦麸20%;④(对照)木屑78%,麦麸20%;⑤木屑78%,玉米面20%;⑥木屑39%,玉米芯39%,玉米面20%;⑦(对照)木屑78%,麦麸20%;⑧玉米芯78%,玉米面20%;⑨木屑78%,稻糠20%;⑩木屑88%,玉米面10%;(11)木屑44%,玉米芯44%,麦麸10%,玉米面10%。以上配方均加石膏1%,糖1%,多菌灵0.1%。 1.2 试验方法 采用半熟料块栽,每处理19个菌块,每块干料2kg,按配方配成不同处理,含水量60%。采用蒸料法(见气就撒),撒至离蒸桶顶端10cm高时,停止上料,将锅盖严,锅上圆气2小时后出料,趁热用消  相似文献   

11.
试验采用四种以柞枝木屑为主的栽培料配方栽培滑菇(对照采用杂木屑85%,麸皮13%,石膏2%,含水量60%~65%),筛选出适合北方柞蚕产区的柞枝木屑栽培滑菇的高产高效配方。结果表明:供试配方中配方④(柞枝木屑55%,棉籽壳30%,麸皮11%,玉米粉2.5%,石膏1%,生石灰0.5%)的产量最高,但从综合效益来看配方②(柞枝木屑75%,玉米芯10%,麸皮13%,石膏2%)最优。  相似文献   

12.
白莲是广昌县主要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4万余亩。每年约有1000余吨莲壳。为了充分利用资源,我们于1986~87年进行了莲壳栽培香菇试验,现将1987年的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供试菌株为香菇CrO2。莲壳要晒干、粉碎备用。试验配方(%):①莲壳97;②莲壳57,麦麸10,木屑30;③莲壳58,麦麸19,木屑20;④莲壳20,麦麸19,木屑58;⑤木屑78,麦麸19(对照).五个配方均要加石膏1.2,糖、过磷酸钙0.5,尿素0.3。料拌匀后装袋(规格15×60cm),每处理150袋.常压灭菌,按种后于室内发菌,层架上出菇,按常规法管理。  相似文献   

13.
袋栽香菇出菇后期,时值春夏之交,常遇持续高温天气,菇房温度超过香菇生长的最适温度,原基难以分化成菇蕾,影响产量.为此,笔者于近年来对出菇后期的茁袋进行浸液、拉大温差等方面的探讨,现将结果简报如下:材料与方法(一)试验材料为出过五批菇的黑荆树木屑香菇菌筒,原培养基配方为;木屑78%,麸皮20%,糖、石膏粉各1%,每个菌筒干料重为500克,试验前菌筒用清水去霉后刺洞备用.  相似文献   

14.
芒果木屑栽培灵芝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有效利用当地适生树种芒果的木材废料,变废为宝,以芒果木屑作为基质主要木材原料,加入棉籽壳、麦麸等辅料以代料栽培方法进行栽培灵芝试验。结果表明:芒果木屑适合作为灵芝栽培基质木材原料,最适的代料栽培基质配方为:芒果木屑69%、棉籽壳10%、麦麸20%、硫酸钙1%,培养基含水量60%,芒果木屑粉碎成直径≤5mm的颗粒。  相似文献   

15.
为降低食用菌生产成本,实现农林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利用板栗苞、银杏叶分别开展不同比例(5%、10%、15%)代替棉籽壳栽培效果试验,比较分析不同处理平菇、秀珍菇的菌丝生长、子实体性状、产量和生物转化效率。结果表明:与对照(棉籽壳87%、麦麸10%、石灰3%)相比较,配方板栗苞10%、棉籽壳78%、麦麸10%、石灰3%能促进平菇菌盖的生长,提升平菇品质,对平菇菌丝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可促进秀珍菇菌丝的生长;平菇、秀珍菇单袋产量分别为1 077.53、815.53 g,生物转化率分别比对照提高31.40、32.40个百分点。配方银杏叶10%、棉籽壳78%、麦麸10%、石灰3%能促进平菇、秀珍菇菌丝的生长,单袋产量分别为1 010.16、608.93 g,生物转化率分别比对照提高20.55、3.50个百分点。板栗苞、银杏叶可用于平菇、秀珍菇生产。  相似文献   

16.
韩菊学 《食用菌》2021,(1):44-46
对引进的两个海鲜菇菌株进行分子鉴定及培养料配方试验。结果表明,供试海鲜菇菌株最佳栽培料配方为玉米芯28%,棉籽壳30%,木屑20%,麸皮15%,玉米面5%,石灰1%,石膏1%;最佳配方栽培海鲜菇菌丝后熟期以40 d为宜。试验为海鲜菇工厂化栽培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食用菌》2018,(6)
6组配方栽培长根菇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配方(6)(木屑10%、棉籽壳60%、麸皮20%、玉米粉6%、豆粕3%、石灰1%)栽培长根菇时,长根菇原基转化速度和产量质量均优于其他配方。  相似文献   

18.
玉米芯栽培猴头菇试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猴头菇以其特有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倍受人们的青睐,栽培量也越来越大.为了寻找猴头菇栽培新材料,我们进行了玉米芯栽培猴头菇试验,现将结果简报如下:1 试验配方①柞木屑78%,麸皮20%,糖、石膏各1%.②柞木屑30%,棉子壳48%,麸皮20%,糖、石膏各l%.③棉子壳88%,麸皮10%,糖、石膏各1%.④玉米芯78%,麸皮20%,糖、石膏各1%.  相似文献   

19.
金针菇高产培养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国内栽培金针菇的主要原料有棉籽壳和木屑。且以棉籽壳为主料袋栽在湖南极为普遍,本人通过多年的实践,发现棉籽壳栽培纯白金针菇,生物转化率难于突破120%,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开展了本项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试验方法及经过采用初雪试管菌种,按常规方法制备其原种和栽培种,试验设三个处理:棉籽壳培养基(对照):棉籽壳78%,麦麸20%,过磷酸钙1%,石膏粉1%,料水比1:1.4;棉籽壳甘蔗渣培养基:棉籽壳68%,甘蔗渣15%,麦麸15%,过磷酸钙1%,石  相似文献   

20.
利用桑枝屑栽培秀珍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秀珍菇别名环柄斗菇,学名为黄白侧耳,属担子菌纲,侧耳属。秀珍菇菇形秀小、口感柔嫩、美味爽口、营养丰富,备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是目前杭州地区栽培规模最大的珍稀食用菌之一。栽培秀珍菇最常用的培养料是棉籽壳和杂木屑。自浙江省省委、省政府提出“蚕桑西进”的发展战略以来,杭州地区的蚕桑生产有了很大发展,桑园总面积已达20多万亩(1亩≈667m2,下同);同时产生了大量的桑枝条等副产品(每年大约有12万吨),成为农村新的环境污染源。若能将蚕桑副产品桑枝条用于栽培食用菌,不仅能将桑枝条变废为宝,还能有效提高蚕桑生产经济效益,促进蚕桑生产的稳定发展。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菌株杭农1号秀珍菇,由杭州市农科院菌种站提供。1·2试验地点时间杭州市农科院菌种站试验大棚。2008年1月上旬生产菌包,3月上旬出菇,统计前两潮菇产量。1·3试验配方6个配方:①桑枝屑10%,棉籽壳68%,麸皮20%,石膏1%,蔗糖1%;②桑枝屑20%,棉籽壳58%,麸皮20%,石膏1%,蔗糖1%;③桑枝屑30%,棉籽壳48%,麸皮20%,石膏1%,蔗糖1%;④桑枝屑40%,棉籽壳38%,麸皮20%,石膏1%,蔗糖1%;⑤桑枝屑50%,棉籽壳28%,麸皮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