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治:回顾我在茶行业里的从业经历,我种茶,管茶,开茶馆,从事茶文化的推广,可以说从茶的田间地头一直做到茶馆里面。好茶馆要具备什么条件?我归纳为两大要素:好茶与茶艺。必须要有好茶的道理很简单,客人到茶馆里来,你不能让他怀着对茶沉甸甸的希望而来,却抱着满腔的失望而去,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没有好茶,客人有什么理由第二次进你的茶馆呢?另外一个是茶艺,我对茶艺有自己的理解,首先它是艺术,不是表演,而且它不是茶艺艺术,而  相似文献   

2.
《茶世界》2015,(2)
<正>回望过去,2014年绝对是茶叶市场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中,"崩盘"、"冬天"、"寒流"等等言论引发了行业不小的震动,也让不少人有了恐慌的心里,究竟茶行业怎么了?其实每一个行业都会有着自己的经济周期,2014年是茶行业的低谷时期,也是调整时期,笔者认为是2014年是茶行业的"洗牌年"。那么茶行业到底为什么要洗牌,洗的是什么牌?  相似文献   

3.
《茶世界》2016,(8)
正中国是茶业大国,但不是茶业强国。这个问题似乎没有争议,但产生问题的原因却见仁见智。品牌不足?标准缺乏?产业链分工不明?消费者不成熟?……茶业到底有什么问题?怎么破解?笔者带着这些困惑求证中国茶业商学院执行副院长欧阳道坤先生。"我们都是茶业的从业者,对茶怀揣梦想,肩负使命。茶行业不是哪一个方面存在问题,而是需要系统性解决。教育先行,人才辈出,国家才能兴旺发达,茶行业更是如此。一切问题其实  相似文献   

4.
茶馆情结     
正茶馆是中国最时兴、最热门的行业之一,遍布中国城乡。也是中国人日常聚谈、交流、找乐子的场所。旧时,在城乡小茶馆,只要花几文小钱,到茶馆泡壶茶,可以坐半天,与相识的和不相识的人家长里短、海阔天空地随便交谈。茶馆也是摆谈天下新闻轶事,打探消息的最好的场所,一些孤陋寡闻之人,常到茶馆坐坐,就可以了解本城本乡的许多事,大长见识。所以茶馆是社会的一个侧面,一个小世界的浓缩。百姓们有什么痛快或不痛快的事,到茶  相似文献   

5.
《中国茶叶》2007,29(1):11-11
《中国茶馆鉴赏》讲述了茶馆的故事、茶馆的设计装饰,解析茶馆的经营之道、树立茶馆的榜样,是目前国内全面展示茶馆形态的第一本大型书目,也是茶馆行业和设计行业必备的工具书,更是一本实用性较强的书。茶馆的故事——讲述了茶馆里形形色色的人和事。茶馆的装修与设计——图文并茂地点评了茶馆的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6.
普洱茶之外     
我想古今中外也不会有哪个人把国产的茶叶都喝一遍?你就是多么嗜茶,也只能偏爱哪几种。如南方多数人偏爱绿茶;北方多数人偏爱花茶。各地茶馆、茶楼、茶艺馆,按地域特点只卖当地人爱喝的茶。甚至有的茶艺馆,对生僻一点的名茶都不知道。我去北方某茶艺馆喝“太平猴魁”,茶艺小姐说没有,嘴里还嘟囔说,不是动物园,哪里有猴喝的茶。我这“猴”只当没听见,讪讪地要了一壶别的茶。卖茶叶的北京张一元,天津正兴德,也不可能国产的茶叶都卖。而城市的茶叶城,倒使茶叶的品种多起来。我作为北方嗜茶人,有意把名茶都尝一遍,尤其对过去贵族们喝过的茶,像托…  相似文献   

7.
《茶世界》2015,(2)
<正>有许多人问应该怎么看今天淘宝、天猫、聚划算之间的协同和他们的定位?事实上,这三个都是独立的品牌,都是足够大的,给客户能够提供明确价值,给消费者能够提供明确价值的市场。他们之间需要一些连接,但是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所谓你协同于我,我协同于你,这是没办法做好的。但是今天我们对这三个业务的关键词非常明确。  相似文献   

8.
成都茶馆     
还没去成都之前就听说了成都人泡茶馆的功力,印象中那是一个悠闲的不得了的城市,想象着或许人们走路的速度都会慢好几拍呢。俗话说,在商言商,那么在茶馆呢?一定要言茶馆,所以去成都必去茶馆。  相似文献   

9.
茶馆     
《茶世界》2012,(2)
开展茶馆业调查是全面掌握我国茶馆业基本情况的重要手段。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已于2010年率先开展了此项工作,调查的主要目的是掌握基础数据,为各级政府的产业规划和政策制定提供专业的分析报告,为我国茶馆行业的产业政策和相关制度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持。深入研究茶馆行业的发展规律,帮助茶馆经营者提升经营效益,扩大经营规模。发现茶馆行业的产业优势,为茶馆行业的品牌建设与健康发展提供指导与助力。以下报告内容选自《2011中国茶叶行业发展报告》。  相似文献   

10.
《茶世界》2012,(5)
开展茶馆业调查是全面掌握我国茶馆业基本情况的重要手段。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已于2010年率先开展了此项工作,调查的主要目的是掌握基础数据,为各级政府的产业规划和政策制定提供专业的分析报告,为我国茶馆行业的产业政策和相关制度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持。深入研究茶馆行业的发展规律,帮助茶馆经营者提升经营效益,扩大经营规模。发现茶馆行业的产业优势,为茶馆行业的品牌建设与健康发展提供指导与助力。以下报告内容选自《2011中国茶叶行业发展报告》。  相似文献   

11.
《茶世界》2012,(4)
开展茶馆业调查是全面掌握我国茶馆业基本情况的重要手段。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已于2010年率先开展了此项工作,调查的主要目的是掌握基础数据,为各级政府的产业规划和政策制定提供专业的分析报告,为我国茶馆行业的产业政策和相关制度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持。深入研究茶馆行业的发展规律,帮助茶馆经营者提升经营效益,扩大经营规模。发现茶馆行业的产业优势,为茶馆行业的品牌建设与健康发展提供指导与助力。以下报告内容选自《2011中国茶叶行业发展报告》。  相似文献   

12.
蒋粤闽 《福建茶叶》2016,(12):76-77
在茶馆的室内空间设计中,我们细心研究可以发现很多的设计细节,地域文化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每一个地区都有每一个地区的地域文化和地域特色,比如南方的茶馆与北方的茶馆在内部空间设计上风格迥异,大有区别。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也是同样的道理,这都要源于文化,源于各地的地域特色。本文就以江苏的地域特色为例,试分析江苏的地域特色在茶馆内部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人们开始从注重物质生活上升到了注重精神生活。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品茶的习惯,悠久的茶文化历史让中国的茶馆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茶馆文化是我国茶文化的衍生品,其不断地传播我国精神文化。为了将人们饮茶的环境设计得更有韵味,我们需要分析茶馆的传统元素,并通过现代的室内设计,尽可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由于茶馆具有特殊文化性,因此,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它的精神文化内涵。当下的茶馆建筑设计往往只停留在表面,并没有将茶文化的历史感表达出来,所以大多数的茶馆建筑都大同小异,不能吸引人们的目光。本文将从茶文化的内涵出发,去分析茶馆建筑设计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和细节,并探讨如何将茶馆设计与室内设计一体化。  相似文献   

14.
正茶馆,简单来说就是市镇中集体饮茶的场所。茶馆的产生与茶业的发展密不可分,也与城市的变迁紧密相连,研究一个城市茶馆的发展历程也是在研究一个城市的发展与变迁。通过搜集与考订材料、历史比较法等方法探究武汉古代茶馆的发展历程,一方面比较出武汉茶馆与其他地区茶馆发展过程的不同,一方面分析了武汉城市变迁和湖北地区茶业发展对于武汉茶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对于现代茶馆的装修和设计也有了新的要求,很多现代茶馆的空间设计和内部装饰都少不了传统建筑装饰元素,也都离不开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的影响。现代茶馆的设计将传统的装饰元素与现代的装饰元素相结合,完美地体现了现代人们对于茶馆设计装饰的要求,体现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完美结合。笔者将在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的基础上,根据传统建筑元素的特点,分别从茶馆的外部设计和内部构思两个方面来进行探究和讨论传统建筑装饰元素在现代茶馆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人们休闲娱乐,陶冶情操的生活方式也越来越多。茶文化一直都是中国特有的文化,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利用闲暇时间在茶馆和好友品茶聊天。那么,茶馆的设计就一定要有一个古色古香的氛围,只有这样的设计才能够让人在茶馆能够充分的放松自己的身心。同时,为了更加突出茶馆的氛围,茶馆的室内设计中就要有我国地域文化的运用,满足不同文化人的不同需求。但现在的茶馆室内设计偏现代化,缺少地域文化运用等问题需要我们去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主题茶馆内雅间的环境艺术设计,既能反映一个茶馆的品味和定位,也能为招揽消费者起到一定的作用。本文从主城区主题茶馆的功能入手,阐述主题茶馆在城市的功能定位。此外,还对主题茶馆消费人群作了细分,根据消费特点作了简要归纳。从茶馆的功能、主题以及消费者的角度,分析了影响主题茶馆雅间内环境设计的因素。举例说明了主题茶馆雅间内环境艺术的设计方法,又结合环境艺术设计的实用性和艺术性,对装修装饰材料的选择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老舍先生喝茶竟然喝出一个《茶馆》来?这可不是耸人听闻!他一生嗜茶,尤喜是上品花茶。有一杯好茶,可以万物静观皆自得,引发起热烈的追忆。《茶馆》就是在他热烈的追忆下,用幼时就熟悉的茶馆为载体,写的三幕话剧。我看过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饮茶历史已有四千多年了,随着时间的沉淀、历史的演变,诞生了以茶为主的茶文化,在被赋予丰富内涵的同时也为中国留下了不朽财富,经久不衰的文化内涵也伴随着茶文化传遍全球。茶文化是茶艺与精神的结合,茶馆作为人类生活中重要的社交场所,同样拥有了很长的历史,它具有极强的包容性,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各个行业的人在此聚集,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茶馆独特的风情与艺术魅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物质水平和精神追求的提高,茶馆的社会功能也在不断丰富扩大,不再仅仅局限于喝茶聊天的场所,茶馆的创新设计也在不断的更替,在如今现代化生活中茶馆设计更要在进行科学设计的前提下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共赢,下面就来谈谈茶文化与茶馆设计分析。  相似文献   

20.
陈凌 《广东茶业》2003,(2):30-30
北京医科大学齐国力教授曾说,人的寿命标准应该说是100至175岁,为什么很多人都达不到这个标准呢?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不重视保健。大部分人根本不知道保健,凑合活着,问题很严重。 张学良将军100岁寿辰时,眼不花,耳不聋,很多人问他:“少帅您怎么活这么久?”他回答很明确:“不是我活得久呀,而是他们活得太短了。”这句话的意识是,你活得短,还嫌我活得长。我们很多人很糊涂,对保健一无所知,天天处在不健康、亚健康状态。我见过很多人,他们活得很长,都是100多岁。他们能活,我们为什么不能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