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苹果树腐烂病是果树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难题,它不仅影响果树产量,使果实品质变劣,降低商品价值,而且容易造成树势衰弱,缩短丰产年限;严重时,导致果树大量减产和死亡,是一种毁灭性病害。腐烂病是阳曲县果树的主要病害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克拉玛依果树腐烂病生物防治的效率,为相关果树高效生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和物质基础。【方法】从克拉玛依林杨的苹果树和李子树腐烂病发病植株及周边采集病灶和土壤样品,分析病原菌及其拮抗菌的筛选及微生物分子鉴定及拮抗效果。【结果】苹果树和李子树腐烂病病原菌均黑腐皮壳菌属(Valsa),其中李子树病原菌涉及该属的两个种:Valsa mali 和Valsa leucostoma ,而苹果树病原菌仅为Valsa mali。同时获得各类真菌拮抗菌15株,涉及4个属9个种,筛选到具有高效拮抗细菌2株,其最大抑菌圈菌落比分别达到2-11和2-79。【结论】菌株芽孢杆菌B4和B6对果树腐烂病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研究报道了李子树腐烂病病原菌,为相关果树的高效生物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3.
苹果树腐烂病是一种毁灭性的病害,经常会造成果树的死亡或大量减产。所以要了解苹果树腐烂病并掌握苹果树腐烂病的防治措施,进而控制危害,保证苹果的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4.
苹果树腐烂病是影响果树产量、品质和树体寿命的重要病害,有苹果树"癌症"之称。几年来白水县苹果树腐烂病发生呈上升趋势,造成的损失不可估计,危害十分严重。为此,我们在白水县林皋镇新卓村开展了苹果树腐烂病综合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5.
<正>苹果树腐烂病又称为烂皮病,是北方苹果树的主要病害之一,一旦发病,损失惨重,是果农较为头疼的一种果树病害。近几年,随着苹果价格越来越高,果农对苹果树的管理越来越重视,腐烂病防治技术已成为果农必须掌握的主要技术。1腐烂病发病原因  相似文献   

6.
曲世鹏 《新农业》2006,(10):30-31
苹果树腐烂病是制约铁岭东部山区苹果栽培的主要病害之一。由于受当地冬季寒冷气温的影响,这一区域苹果幼树的树干阳面上,都会不同程度地发生冻害。每年3月底到4月中旬,病原菌就会在苹果树干的冻伤部位侵入树体,经过一段时间的侵染危害,使树干皮层组织产生腐烂现象,从而导致根系向上输送养分受阻。发病严重时,环病斑处的输导组织全被破坏,造成整株果树死亡,严重地制约了当地果树生产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研究了苹果树腐烂病病害的种类、腐烂病的病原形成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果树腐烂病只有冬季和春季防治结合,才会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8.
甘肃平凉苹果树腐烂病发生及防治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树腐烂病是发生范围广、难根治的常见病害,了解平凉市苹果树腐烂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现状,并提出平凉市苹果树腐烂病绿色措施,为当地苹果园腐烂病防治和苹果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于2020—2021年对平凉市崆峒区、静宁县、庄浪县、泾川县、灵台县和崇信县6个县区22个乡镇的89个苹果园进行了苹果树腐烂病发生及防治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在所调查的2 225株苹果树中,苹果树腐烂病总体发病率达39.64%,其中庄浪县的果园的苹果树腐烂病发病率最高,为45.60%;崇信县的果园的苹果树腐烂病发病率最低,为27.00%。随着果树树龄的增大,苹果树腐烂病发病率提高,4~10年生苹果树的腐烂病发病率为11.56%,11~15年生苹果树的腐烂病发病率19.43%,15~20年生苹果树的腐烂病发病率为52.46%,20~25年生苹果树的腐烂病发病率64.50%。不同生态区苹果树腐烂病发生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王群 《农业与技术》2013,(8):117-117
摘要苹果树腐烂痛是一种危害极大的果树常见病害。本文从苹果树腐烂病的发病原因入手,提出了其防治措施(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制剂防治和生物防治),并对苹果树腐烂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述,以期为苹果的保产丰收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0.
《新农业》2017,(19)
<正>苹果树腐烂病,又称苹果树烂皮病,是辽宁地区苹果树几种常见重要病害之一。造成树势衰弱、枝干枯死、死树,甚至毁园。苹果腐烂病有溃疡、枝枯和表面溃疡3种类型。1发病症状腐烂病不仅危害苹果,还可以危害梨树、桃树、樱桃、梅等果树。腐烂病在枝干上的发生症状有溃疡型、枝枯型两种类型。腐烂病除了危害枝干还可以危害到果实。腐烂病的发生可导致苹果树整体树势凋零、树主干和枝干枯萎死亡、最后整株死树,直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影响苹果树腐烂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及存活的环境因子进行研究,为防治苹果树腐烂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苹果树腐烂病菌分生孢子的萌发条件、在不同环境下的存活时间进行了测试。[结果]苹果树腐烂病菌分生孢子在清水中不能萌发,在PDA、ABA和RA 3种培养基上24 h萌发率均超过80%。分生孢子在0~35℃均可萌发,但在不同温度下萌发时间有较大差异,最适萌发温度是25℃,24 h萌发率超过90%。在0℃培养18 d,孢子萌发率可达64%。分生孢子角在49℃下10 m in即可致死。腐烂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率随紫外线强度增加及照射时间延长而显著下降。在室内外分别测试了腐烂病菌分生孢子角的存活时间。在室内,树枝上的腐烂病菌分生孢子角可存活9周,而在树皮上的分生孢子角放置5周即失去萌发能力。在室外,自然背阴条件下,分生孢子可存活2周;而在向阳处经1周,分生孢子即丧失萌发能力。分生孢子在室温下无菌水中可存活5周。[结论]腐烂病菌分生孢子对环境的适应力较强,在冬季的低温下也能萌发造成侵染。  相似文献   

12.
苹果树腐烂病菌(Valsa mali)引起的真菌病害严重制约着苹果经济产业的发展,深入研究其致病机制,对该病害的防控十分重要。初步鉴定了小G蛋白VmRab7的功能,为解析苹果树腐烂病菌的致病机理和病害防控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同源重组的方法对VmRAB7进行基因敲除,获得ΔVmrab7敲除突变体;通过菌落直径的测量,分析VmRab7对菌丝生长速率的影响;通过离体枝条和叶片接种,分析VmRab7对致病力的影响;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分析ΔVmrab7突变体的自噬体及液泡形态。研究发现,VmRAB7基因的缺失使菌丝生长速率降低了约40%,致病力降低了约50%,突变体丧失了产孢能力;ΔVmrab7敲除突变体具有小且多的碎片化液泡,液泡中无球状的自噬体结构。因此,VmRab7调控着苹果树腐烂病菌的营养生长、产孢、致病力、液泡融合和细胞自噬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苹果树腐烂病菌的种类及其亲缘关系,为有效防治苹果树腐烂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阿克苏地区不同区域苹果树腐烂病病样为材料,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和枝条烫伤接种法分离和鉴定菌株,记录形态学特征和发病情况;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获得β-tubulin与EF1-α序列,在NCBI网站对比分析Blast同源性,采用邻接法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同源性。【结果】菌丝生长最适温度 20~30℃,最适pH值为5~6,最适碳氮源分别是葡萄糖和蛋白胨;共分离出11个菌株,将菌株接种到健康苹果枝条上均可发病且能分离出相同的菌株,各菌株分别与Valsa maliValsa ceratosperma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结论】阿克苏地区苹果树腐烂病菌为黑腐皮壳属V. mali(无性型C. mali)和V. ceratosperma(无性型C. sacculus),其中V. mali为阿克苏地区的主要致病种,在PDA上存在不同类型的培养性状。  相似文献   

14.
不同生境下苹果腐烂病发生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调查了四川盐源、茂县和西藏林芝、昌都4个苹果产区腐烂病的发生情况,分析了苹果腐烂病发生程度与树龄、品种、立地条件、季节及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随树龄增加,腐烂病发生严重;金冠品种对腐烂病的抵抗力最差,红将军对腐烂病的抗性较强;土壤越黏重,植株根系生长发育不良,容易发生腐烂病;阳坡较阴坡更易发病;四川盐源与西藏林芝2个地区腐烂病发生程度较其他地方严重,且在苹果年生长周期中,腐烂病存在2个发生高峰。  相似文献   

15.
对引起的树木溃疡病的病原菌B otryosphaeria属及其相关无性态的分类演化、形态特征和寄主种类、分布及危害进行了归纳,并提出其在分类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树木溃疡病菌具有寄主多样性、危害症状复杂且分布广泛的特点,快速简便地区分真菌类别是杨树溃疡病研究及防治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在对树木溃疡病菌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发现以M13为引物的PCR扩增可以在不同的种类之间产生稳定分化的带型。因此,本研究分离了43株18种树木溃疡病相关真菌,并且对这些菌株进行rDNA-ITS序列测定及M13-PCR。结果显示,M13带型差异与真菌的特定种类相对应。因此,认为M13分子标记可以准确快速地鉴定、区分树木溃疡病菌。  相似文献   

17.
根据对中卫山羊场果园及附近果园的调查,分析了苹果树腐烂病的发生特点及发病原因,提出防重于治的苹果树腐烂病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