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瓜温室无土栽培品种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津优 30号、津优 10号、津优 1号、津优 2号、津美 1号、杨行黄瓜等 6个黄瓜品种 ,冬季在温室内进行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津优 30号、津优 10号、津优 1号分别在播种后 5 8 3d、 5 9 9d、 6 2 7d开始采收 ,可分别连续收获 5 9 8d、 5 6 4d、 5 1 5d ,产量分别为 4 0 2 5 3kg/ 6 6 7m2 、 3912 0kg/ 6 6 7m2 、 3895 3kg/ 6 6 7m2 ,早熟性和丰产性等综合表现比津美 1号、津优 2号、杨行黄瓜好  相似文献   

2.
褚晓艳 《现代农业》2014,(10):12-13
<正>一、品种选择选用耐低温弱光、根瓜节位低、节间短、节成性好、品质优,对霜霉病抗性强、产量高的品种,如津优20号、津绿3号、中荷8号。二、培育壮苗1.播种时期越冬茬栽培可于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2.配制营养土土壤选用没有种植过瓜类作物疏松肥沃的大田土。普遍采用田土1/3、马粪或草炭土或堆肥等腐熟的有机肥2/3,配合混匀之后按每立方米体积床土中加入磷酸二铵1~2千克、硫酸钾0.5~1千克、尿素  相似文献   

3.
1品种选择经多年试验示范,宁夏海原县早春茬黄瓜栽培中,能够高产、稳产的黄瓜品种有:津杂2号、密刺系列、津春3号、津优3号等。  相似文献   

4.
读者互动     
《农村新技术》2014,(2):66-67
<正>四川读者刘应洪问:黄瓜白粉病怎样防治?答:可通过以下4项措施防治。1.选用抗病品种。目前的主栽品种除密刺类黄瓜易感白粉病外,大多数杂交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均较强。露地主栽新品种有津春4号、津春5号、中农4号、中农8号、夏青4号、津研4号等。大棚栽培新品种有津春l号、津春2号、津优1号、津优3号、中农5号、中农7号、龙杂黄5号等。温室栽培可选用津春3号、津优3号、中农13号、农大春光1号、津优2号、鲁黄瓜10号  相似文献   

5.
秋大棚黄瓜不同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中农16号为对照品种,对津优4号、津优5号、津优10号、津春2号、津春4号、津春5号、秋棚1号、秋棚2号、供试1号、北京203、北京204和津绿1号12个黄瓜品种进行生长发育情况、商品性、抗病性以及产量的比较,选择出了适合北京地区秋大棚高产高效种植的6个黄瓜品种,即秋棚2号、秋棚1号、北京204、北京203、津优10号和津春2号。  相似文献   

6.
一、品种选用适于大棚春黄瓜早熟栽培的品种有:津优2、30、31、32、号、津春2号等。二、育壮苗1.配制营养土。按体积计,未种过瓜类的大田土6份,优质腐熟的堆厩肥4份,每立方米培养土再加过磷酸钙0.5~1  相似文献   

7.
一、品种选择选用抗病虫、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产量高的黄瓜品种。冬春茬要耐低温、弱光,夏秋茬要耐高温。冬春茬主要品种有:津绿3号、绿宁3号等;夏秋茬主要品种有:津春5号等。二、育苗1.营养土的配制。选用无病虫源的田土占1/3,其余腐熟农家肥、草木灰等占2/3,搅拌均匀后装入营养钵。2.床土消毒。每平方米播种床用福尔马林30-50毫升,加水3升,喷洒床土,用塑料薄膜闷盖3天后揭膜,待气体散尽播种。  相似文献   

8.
正日光温室越冬茬黄瓜,不需人工加温可以在严冬季节结瓜。元旦前后开始采收,春节期间大量上市。这一茬黄瓜产量高,效益好,其栽培技术要点:一、品种选择选择耐低温、耐弱光、雌花节位低、前期产量高的品种。如津春3号、津优3号和新泰密刺等。二、整地施肥每亩施腐熟鸡粪3000—4000千克,优质腐熟厩肥6000—7000千克,磷肥100—120千克,钾肥70—100千克,尿素20—30千克,腐熟豆饼  相似文献   

9.
1黄瓜 1.1品种选择 应选抗病性强,耐低温弱光、商品性好的品种,如:津育3号、中农14、津优16号等.  相似文献   

10.
温室黄瓜无公害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品种选择:越冬黄瓜必须进行嫁接育苗。接穗选择耐低温弱光,抗病性强,商品性好的黄瓜品种,如:津绿3号、津春3号、津优3号等。砧木选用黑籽南瓜。  相似文献   

11.
1品种选择 甘南地区一般选择抗病性强、抗逆性好、品质优、产量高、耐贮运的黄瓜品种。其中有刺黄瓜如:津优30、津优32、博耐13、山农1号无籽黄瓜等;无刺黄瓜如:戴多星、碧玉、京研迷你2号等。  相似文献   

12.
<正>选择适宜品种接穗品种的选择选择产量高、品质好、抗病性强的早熟抗寒品种,如津优31号、津优32号、中农16号、兴科6号等。砧木品种的选择选择嫁接亲和力强,耐寒抗病并能够保持黄瓜原有风味的砧木品种,如云南黑籽南瓜。培育壮苗浸种催芽黄瓜浸种催芽每667 m2用种0.15~0.2 kg,用温水(2份开水+1份凉水,约55℃)浸种10~20 min,并不断搅拌,温度降至常温时再浸泡5 h。温水浸种可杀灭种子表面  相似文献   

13.
<正>一育苗壮苗一半收,培育优质壮苗是温棚黄瓜无公害生产技术中重要的技术措施。1.品种选择选用耐低温弱光,保护地条件下抗性强的品种,如津春3号、津优3号、津绿3号、博杰系列黄瓜品种等,种子质量达到国标二级标准以上。2.育苗方式  相似文献   

14.
<正>为了提高日光温室黄瓜生产的科技含量和实现标准化生产,兴安盟经济作物工作站研究制定了《日光温室黄瓜生产技术规程》地方农业标准,并与2011年7月15日起在全盟范围内发布实施。一、种子及其处理1.品种选择根据不同茬口栽培类型,选择适宜的抗病、丰产品种。津春3号、津优2号、津优5号、中研21、金胚98等品种,耐低温、前期产量高、抗病性强,可选用日  相似文献   

15.
正俗话说"苗好成一半",培育黄瓜壮苗、搞好前期管理对于温室黄瓜非常重要。1.品种选择好的黄瓜品种具有很高的生产潜力,在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能够获得很高的生产潜力,目前适宜种植的越冬茬黄瓜品种主要有津优30号、裕优3号、津优3号、新泰密刺等。2.适期播种越冬茬黄瓜最佳播期为10月中旬。播种过早,由于日照长,温度高,造成黄瓜  相似文献   

16.
以保护地品种津优35号、津优36号、津优30号、中荷5号和露地品种园丰元6号、津杂4号为试材,研究了分别在300μmol/m2.s和30μmol/m2.s光照条件下形态指标、生理指标和光合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弱光下,黄瓜幼苗叶面积增长量和比叶重减小,MDA含量增加,SOD活力降低,净光合速率降低;各品种间MDA含量和SOD活力变化的差异不大,叶面积增长量、比叶重和净光合速率值与品种耐弱光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7.
黄瓜种子萌芽期及嫁接砧木幼苗期耐盐力评价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目的】进行黄瓜不同基因型和嫁接砧木耐盐性的筛选。【方法】对20个黄瓜品种种子萌发期和22个嫁接砧木幼苗期的耐盐力进行鉴定,对黄瓜种子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指数等耐盐力指标和嫁接砧木的盐害指数进行聚类分析。【结果】20个黄瓜品种中,早多佳、华早2号、中农8号、津育1号、津优3号为耐盐力强的黄瓜品种,津冠1号、许优1号 、津春5号、津春4号、东方明珠、湘早3号、特早1号、津优1号为中等耐盐黄瓜品种,白皮黄瓜、宁丰8号、美农4号、津春3号、津杂4号、津杂2号、津春2号为耐盐力弱的黄瓜品种;22个嫁接砧木中,可分为二大类,其中,春白玉西葫芦、早青一代西葫芦、铁将军F1南瓜、极早秀玉西葫芦为耐盐力弱的品种,其它为耐盐力强的品种。耐盐力强的砧木品种可分为3个亚类,孝感瓠瓜、同心瓠瓜、汉龙碧玉瓠瓜、超丰8848瓠瓜耐盐力很强,黑籽南瓜耐盐力强,其它13个品种耐盐力较强。【结论】黄瓜不同基因型和嫁接砧木的耐盐性具有较大差异,在黄瓜种子萌发期和嫁接砧木苗期可对其耐盐性进行快速鉴定。  相似文献   

18.
采用孢子悬浮液喷雾接种法(孢子浓度为1伊104个/m L),选择分离自靖远县日光温室罹病黄瓜茎和叶片的2个多主棒孢霉(Coryne sp ora c assiicola)菌株,对白银地区市售的15个黄瓜品种进行了黄瓜褐斑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测试的15个品种中,津旺68表现高抗,津棚A2、津典303、津优312、津棚A1、碧丽1号、SV1102CC表现抗病,建议在白银地区优先选用。  相似文献   

19.
品种选择 选择抗病、抗虫品种.如津优1号、长春密刺、新泰密刺. 育苗 黄瓜育苗期在1月下旬~2月上间,用酿热温床育苗.播种前3天~4天浸种催芽.播种前,要先浇透底水,播种时,将种子直接播在营养钵、营养袋或营养土块上,在每钵的中央浅穴内播一粒发芽的种子,然后用细土覆盖,全部播种完后,均匀覆盖1 cm~1.5 cm厚的细土.  相似文献   

20.
马利允 《河南农业》2014,(17):48-48
<正>一、选用优质高产品种优良品种是水稻高产的基础。适合濮阳市栽培的优质高产品种有新丰2号、豫粳6号优系、方欣1号、红光粳1号、津稻1007等。二、采用旱育稀植技术,培育壮秧(一)做床与苗床处理每667m2本田备30~35m2秧床,播前1~2d完成做床。秧田畦宽1.2~1.5m,床土深翻20cm。(二)苗床施肥苗床每平方米施腐熟有机肥10kg、尿素20g、磷肥200g、钾肥40g、硫酸锌和硫酸亚铁各10g,将肥料与10cm深床土拌均匀,施于翻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