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9 毫秒
1.
农四师75团场地处高寒冷凉地带,海拔1772~1862m,年平均气温3.6℃,无霜期120天左右,≥0℃活动积温2445℃。由于受气候条件的制约,可耕地以种植小麦、油菜为主。全团场种植春小麦采用模式化栽培技术措施,平均单产达到464.9kg/667m2,其中七连一条田种植宁春17号春麦,获得594kg/66  相似文献   

2.
阿克苏地处南疆塔里木盆地北缘,丰富的光热资源极其有利于发展种植优质小麦.近年来地区通过推广应用优质小麦品种和研究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逐步探索了夺取小麦高产的途径.全地区种植小麦9×104hm2,单产达到400kg/666.7m2左右.  相似文献   

3.
新源县位于伊犁河谷东部,著名的巩乃斯草原腹地,属大陆性半干旱气候。由于地处逆温带,故春长夏短,冬暖夏凉。年降水量为500~600mm,有效积温2800~3200℃,非常适宜亚麻的生长,新源县播种面积最高时达10万(666.7m2),平均产量达到436kg/666.7m2,最高产量可达610kg/666.7m2。  相似文献   

4.
茭白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茭白肉质细嫩,色白,含有大量氨基酸,营养丰富,可煮食或炒食。1997年,米东区长山子镇引进茭白种植获得成功,2011年种植面积达13.3hm2,平均产量1400kg/666.7m2左右,最高产量达到2000kg/666.7m2。  相似文献   

5.
莲藕池栽技术能有效解决土壤、水、肥等技术难题,产量高,易采收,省水、省工。在于田县种植,平均产量4000kg/666.7m2左右,产值1.2万元/666.7m2左右,取得了良好的收益。1藕池建造一般选择地势平坦、向阳、灌排水方便、没有  相似文献   

6.
正巴里坤县大河镇地处巴里坤盆地北部,莫钦乌拉山中段南坡扇缘地带,是巴里坤县最大的一个镇(乡),属温带大陆性冷凉气候,年平均气温1℃,历年≥10℃有效积温1 730℃,无霜期104天,全年日照时数3 211小时。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优势,形成了极有利于蔬菜生长的气候和生态条件,其土壤和水源污染极少,适宜种植根菜类、叶菜类、甘蓝类、白菜类等各类喜冷凉性蔬菜。大河镇农民种植蔬菜以重施农家肥为主,生产出的蔬菜不仅品质好、耐运输,而且无污染,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尤其芹菜在巴里坤县种植不仅产量高(667米2平均产量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尼勒克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在农业科技示范园引进了金香蕉西葫芦进行育苗移栽示范种植,产量达到4 000 kg/666.7m2,按4元/kg计算,产值16 000元/666.7m2,扣除投入7 200元/666.7m2,纯收入8 800元/666.7m2,经济效益显著,具有广阔的推广种植前景.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尼勒克县在农业科技示范园示范种植特色蔬菜紫豆角,产量达到2500kg/666.7m2左右,销售价格较普通豆角价格高2~3元/kg,按6元/kg计算,产值达到15000元/666.7m2,扣除投入7148元/666.7m2,纯收入7852元/666.7m2,经济效益明显.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培育壮苗 1.1 备种选种 选择适应性强、抗性好的优良品种,尼勒克县宜选用春秋紫架豆豆角品种,按2.5~3 kg/666.7m2备种.  相似文献   

9.
罗平县油菜“3414”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罗平县油菜"3414"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在土壤中有效养分为中氮、中磷、中钾及肥力中上等的地力条件下种植云油杂一号油菜,以施纯氮20.7 kg/666.7 m2、五氧化二磷6.4 kg/666.7 m2、氧化钾9.0 kg/666.7 m2产量最高,为199.013 kg/666.7 m2。应用回归方程进行分析,求出最佳产量为176.457 8 kg/666.7 m2,最佳参考施肥量为施纯氮9.942 7 kg/666.7 m2、五氧化二磷0.036 1 kg/666.7 m2、氧化钾10.074 3 kg/666.7 m2。  相似文献   

10.
贵南县地处海南台地,属于半农半牧地区,除黄河谷地的少部分耕地外,大部分耕地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台地上,海拔高,气候冷凉,无霜期短,自然条件差,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全县耕地面积2.66万hm2,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有青稞、小油菜、饲草等。根据贵南县地理气候等条件,县委、县政府和农业部门因地制宜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特色农作物。2011年贵南县建立万亩蚕豆生产基地一个,种植蚕豆1000hm2,平均666.7m2达到400kg,采用全膜双垄栽培技术种植马铃薯200hm2,平均666.7m2产量达到  相似文献   

11.
尼勒克县旱作区无壳南瓜滴灌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尼勒克县胡吉尔台乡旱作区采用滴灌技术种植无壳南瓜33.33 hm2,平均单产达到125 kg/666.7m2,并产老熟瓜肉3 000 kg/666.m2,瓜肉是牲畜的优质饲料,效益达到1 520元/666.7m2左右,为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拓宽了途径,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2.
罗平县水稻"3414"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田块的整体地力属中上等肥力,土壤中有效养分含量丰缺度表现为中氮、中磷、中钾。在该地力条件下,以施纯氮13.5 kg/666.7 m2、五氧化二磷8 kg/666.7 m2、氧化钾6 kg/666.7 m2产量最高,为755.95 kg/666.7 m2。应用回归方程分析求出,在该地力田块种植鄂粳杂一号,最佳产量为674.552 1 kg/666.7 m2,最佳施肥量为纯氮1.841 2 kg/666.7 m2、五氧化二磷8.407 2 kg/666.7 m2、氧化钾6.198 4 kg/666.7 m2。  相似文献   

13.
茄子嫁接从根本上解决了土传病的危害,通过嫁接,对茄子黄萎病、枯萎病、青枯病、根结丝线虫病达到了高抗。2008年吐鲁番鄯善县大棚温室种植表现良好,尤其一年种植多年收获,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9年试验示范推广,茄子产量10t/666.7m2,收入1.8万元/666.7m2,2010年平茬产量12t/666.7m2,收入2.4万元/666.7m2,2011年再次平茬,截止2012年元月10日生长良好,产量6t/666.7m2,单价2元/kg,收入1.2万元/666.7m2,预计  相似文献   

14.
籽用栝楼高产栽培技术与立体种植模式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籽用栝楼,是栝楼中以食用栝楼籽为主的栽培品种,栝楼籽药食兼用,具良好的口味和保健作用,是炒货中较理想的休闲食品。大田种植,一次投入,多年收益,种植当年,666.7m2产籽75~100 kg,产值2000~2500元左右,二年以上生产量稳定在150 kg左右。种子繁育苗666.7m2留雌株550株左右,雄株60株,可用于建园1 hm2左右,且当年可产籽50~75 kg.栝楼适合立体种植,能很好地间作早春作物,还可在棚架下进行养殖,是一项效益高、市场好的“短平快”项目。  相似文献   

15.
正巴里坤县年≥10℃有效积温在2 000℃左右,全年平均气温1℃,最高气温≤30℃,年降雨量270毫米左右,是典型的内陆气候,只适宜种植部分喜冷凉蔬菜。作为喜冷凉蔬菜的甘蓝在巴里坤县有长时间的种植基础和经验,适宜引导部分农户种植早熟春甘蓝。一、品种选择选用抱球结实、商品性好、产量高、适宜露地种植的早熟品种8398。  相似文献   

16.
裸燕麦是禾本科草本植物,喜凉爽,耐寒冷,适合在日照时间长、无霜期短、气温较低的寒冷地区种植。巴里坤县海拔高、气候冷凉,无霜期104天左右,非常适合燕麦种植,平均667米2产量150千克左右。  相似文献   

17.
桂林市是广西冬种油菜的主产区,以稻一稻一油种植制度为主.由于耕作栽培管理粗放等因素严重制约着单产的提高,平均每666.7m2产量仅50千克左右,冬种油菜效益低,不利于冬种油菜生产的发展.1990年以后,积极引进新品种,开展试验、示范,积极探索油菜高产综合配套栽培技术,油菜生产得到了较大的发展,面积扩大,单产提高,种植效益好.到1995年全市面积达44160公顷,平均每666.7m2产量75.4千克,1996年面积44450公顷,每666.7m2产量80.5千克,1997年以后,油菜面积基本稳定在40000公顷以上,每666.7m2产量80千克左右,2000年平均每666.7m2产量达85.2千克.通过近年的探索,油菜综合高产栽培技术已趋成熟,油菜每666.7m2产量最高可达226.6千克.同时,为大面积油菜生产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指导依据和理论依据.现将油菜综合高产栽培技术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8.
克拉玛依将畜牧业发展作为今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之一.紫花苜蓿成为克拉玛依牧草基地的主栽品种.但目前苜蓿种植的主要问题是产量较低,品质较差.近两年研究和引进了适合本地区的苜蓿滴灌高产栽培技术,将产量由原来的600 kg/666.7m2提升到了1 000 kg/666.7m2左右,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近两年,随着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鄯善县温室甜瓜种植面积迅速增加,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根据这两年的种植经验,总结出一套温室甜瓜早春高效栽培技术。1施肥起垄定植前,一般施入腐熟有机肥5t/666.7m2左右、磷酸二铵30kg/666.7m2、多菌灵2kg/666.7m2。深翻后起垄,沟宽60cm,垄宽90cm。定植前,全垄和沟均用地膜覆盖,选择宽1.4m的地膜,防止垄面和沟面水分蒸发造成棚内湿度过高。定植前10~15天拉放棉被进行高温闷棚,提升地温。2定植当10cm地温稳定在12℃以上定植,一般宜选  相似文献   

20.
巴里坤县气候冷凉,年平均降水量在220毫米左右,昼夜温差大,适宜胡萝卜种植。为解决胡萝卜生长需水多的问题,近几年,我县大力推广胡萝卜滴灌种植技术,平均667米^2产量达5800千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