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又称地中海弛张热、马耳他热,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变态反应性人畜共患传染病。根据《动物防疫法》,该病在畜间被列为二类动物疫病;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在人间被列为乙类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  相似文献   

2.
布氏杆菌病(简称布病,下同)和结核病为人畜共患传染病,其严重影响奶牛的健康,更极大地危害着人类健康,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已将奶牛两病列为B类动物疫病.  相似文献   

3.
布氏杆菌病流行与防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布氏杆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流行已久,危害严重。消灭与控制布病对保护人民身体健康,提高畜产品兽医卫生质量,占领国内外市场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国家已将布病列为规定的强制防控动物疫病之一。为了进一步查清布病疫情及流行规律,分析防制措施及其效果,巩固布病防制成果,具有重要意义。现以清涧县2005~2008年布病流行与防制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详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布氏杆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杆菌所致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地方性传染病。也是国家指令性防治疾病之一。该病对畜牧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健康都有很大的影响。被农业部列为二类动物疾病,也是世界兽医卫生组织[OIE]规定的必须强制报告的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5.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慢性细菌性传染病,该病属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在全世界各地都有很广泛的分布,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畜牧业发展,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主要引起动物流产、不孕、睾丸炎以及人的波浪热。人医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病情轻重不一的发热、多汗、关节痛等。  相似文献   

6.
正布鲁氏菌病(也叫布氏杆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细菌引起的一种变态反应性人畜共患传染病。在临床上,家畜常表现为流产和跛行,人常表现为波浪热和关节疼。因其传染性强、易反复等特点,我国农业农村部将其列为畜间二类动物疫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在人间,布病被《传染病防控法》列为乙类传染病。近五年来,河南省博爱县通过采取综合防控措施,人间及畜间布病疫情经历由高起到低落过程,  相似文献   

7.
周军 《动物保健》2012,(5):36-37,50
春末夏初,是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的高发季节,布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以侵害生殖器和关节为特征的慢性人畜共患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近年来,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动物及其产品的贸易流通加快,布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特别是2010年12月东北农业大学28名师生因羊活体动物实验感染布鲁氏菌传染病的事件,更加引发了公众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8.
<正>牛布氏杆菌病(也称流产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属引起的以感染家畜为主的人兽共患的慢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本病列为必须通报的传染病之一,布病的主要传染源为患病动物。(一)流行特点牛布病主要侵害乳牛,黄牛和水牛发病较少,一般母畜较公畜易感,幼畜具有一定抵抗力,性成熟的牛最易感。病畜和带菌动物是该病主要传染源。该病可通过饲料、饮水、饲养工具、蚊虫叮咬等直接  相似文献   

9.
奶牛布鲁氏杆菌病,简称布病,又叫布氏杆菌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B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奶牛布鲁氏杆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严重危害奶牛业持续发  相似文献   

10.
布鲁氏茵病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氏杆菌病或布病,是由布鲁菌(简称布氏杆菌)引起的以感染家畜为主的人兽共患的传染病。常见于牛、羊、猪等家畜,并由它们传给人和其它动物。本病以生殖器和胎膜发炎、引起流产、不育和各种组织局部病灶为特征。本病常引起不同程度的流行,给畜牧业和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布病列为B类疫病,我国农业部列为二类疫病。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多见于内蒙古、东北,西北等牧区。  相似文献   

11.
牛布氏杆菌病(布病)是一种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B类传染病,是国际贸易检疫中必检的传染病.近几年来,随着养牛(尤其是奶牛)业的发展,牛及其制品调运越来越频繁,致使牛布氏杆菌病疫情在一些地方有所抬头.加强牛布氏杆菌病监测,扑杀阳性牛是控制牛布氏杆菌病的关键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2.
<正>鹿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以流产、不育、组织器官发生局部增生性炎症或坏死性病变为主要特征的慢性传染病。鹿布氏杆菌病首次确定于1940年,是世界范围的传染性疾病。近年来,随着养鹿业的发展,鹿只的频繁调运,布病的阳性率逐年增高,不仅严重妨碍了养鹿业的发展,同时也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B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相似文献   

13.
当前奶牛布氏杆菌病防控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布氏杆菌病(简称布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B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奶牛感染布病主要以流产、受胎率下降为特征。患牛体内的病菌,可随乳汁、脓汁、流产胎儿、胎衣、生殖道分泌物排出体外,感染其他动物,人与病畜的直接接触,或食用带菌的奶、肉可引发感染布病。近年来,布病在一些地区呈散发流行趋势,对人类及动物健康造成了威胁,  相似文献   

14.
奶牛布氏杆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属于我国规定的二类动物疫病。布氏杆菌分牛型、羊型和猪型,各种布氏杆菌对家畜及人都有致病性,其中,以羊型布氏杆菌对人的致病性最强,危害性最大。布氏杆菌对热,消毒剂,紫外线和各种射线都很敏感,对各种抗生素和化学药物有不同程度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5.
<正>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属于我国规定的二类动物疫病。该病直接影响牛羊生产效益并危害人类健康,因此对该病进行防治和净化极为必要。笔者查阅近3年本地区的布病净化报告,2012年监测5144份,阳性39份,检出率0.76%;2013年监测10760份,阳性109份,检出率1.01%;2014年监测10834份,阳性248份,检出率2.29%。  相似文献   

16.
奶牛布鲁氏菌病主要由牛种布氏杆菌(B.abortus,又称流产布氏杆菌)感染,引起流产、死胎、胎盘滞留、睾丸炎、腱鞘炎、关节炎等主要症状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B类动物疫病和必须通报疫病,也是国际贸易中必检传染病,我国列为二类动物疫病.近几年,奶牛布氏杆菌病在奶牛场发病率逐年上升,不仅给奶牛养殖户带来直接的巨大经济损失,也严重影响整个奶业的经济效益和食品安全,使我国奶牛种源、奶制品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相似文献   

17.
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杆菌引起的一类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的人畜共患性传染病,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规定强制报告的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牛羊猪均为本病易感动物,是养牛业必须严防死守的重点疫病之一。本病分布很广,不仅威胁人类的健康,而且严重影响畜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猪布氏杆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以猪全身感染并导致繁殖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该病主要特征是妊娠母猪的子宫和胎膜发生化脓性炎症,公猪睾丸炎、巨噬细胞系统增生性肉芽肿形成。布病广泛分布世界各地,我国至今仍有该病的存在,对畜牧与人类健康均带来较大的危害。猪布氏杆菌病是人感染该病的主要传染源之一。它引起的公共卫生危害要比其他家畜的布氏杆菌病要大。因为猪种布氏杆菌(亚种1和亚种3)对人类具有很强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19.
春末夏初是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的高发季节。布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以侵害生殖器和关节为特征的慢性人畜共患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近年来,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动物及其产品的贸易流通加快,布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特别是2010年12月东北农业大学  相似文献   

20.
<正>羊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以流产、不育和关节炎、睾丸炎为特征的人兽共患传染病,也称布氏杆菌病(简称布病),为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的B类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该病至今在世界范围内流行,不仅给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带来了不利影响,还严重危害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1病原羊布鲁氏菌是一种细胞内寄生的病原菌,为球杆菌或短杆菌,有高度的侵袭力和扩散力,它不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