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汪为均 《齐鲁渔业》2006,23(12):29-29
小型水库面积不大,水深3~10m,溶氧及饵料丰富,是养鱼的理想场所。如何提高鱼产量是许多养殖户一直关注的。安徽广绥县属山区县,有90座小型水库,现全部都进行了鱼类养殖。笔者通过多年的调查研究,并结合实际,认为要提高水库鱼产量,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1合理放养1.1品种搭配合理根据水库的实际情况,合理搭配放养鱼种,一般水库浮游生物较丰富,应以鲢、  相似文献   

2.
黄疃水库位于乳山市境内,可养鱼水面24 hm2.每年投放规格6~8尾/kg的鲢、鳙、草鱼、鲤、鲫、鲂等大规格鱼种,提高了鱼种成活率,鱼类养成周期由3年缩短至2年.发展网箱养殖1 000 m2,养殖的成鱼近一半出口到韩国.随市场行情决定捕捞时间,每年可增收5万~6万元.套养梭鲈,达到清野增产目的.水库渔业年纯收入30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3.
郭严军 《齐鲁渔业》2009,26(1):46-46
段家沟水库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境内,养殖水域面积133.3hm^2(2000亩),正常养殖水面66.7~100hm^2(1000~1500亩),水深10~20m。水库兼顾发电、灌溉、防汛等功能。上游涧河源头来自三门峡市的绳池、义马市。上游县市是全省有名的化工、煤矿、煤炭生产基地。煤矿较多,洗煤厂、煤焦油厂等相关化工厂较多。水库内主要养殖鱼类有鲢、鳙、鲤、鲫、草鱼等。  相似文献   

4.
章忠 《齐鲁渔业》2005,22(5):47-48
我县拥有石臼湖[其中溧水部分面积9067hm^2(13.6万亩)]和各种水库、河沟面积总计1.17万hm^2(17.67万亩)。从1993年起,我县开始利用大水面进行网围养殖,到2002年发展到高峰,目前常年网围养殖面积稳定在2000hm^2(3万亩),主要有2种养殖模式,一是养殖鱼类(以鳙和团头鲂为主的混养),二是养殖河蟹。一般养鱼每公顷产量5130kg,产值39240元,养蟹每公顷产量350kg,  相似文献   

5.
通河县现有水面13.5万亩,其中已养鱼水面9万亩。通河县较大的山泉河流7条、水库16座,其中,较大的水库有6座。水温常年在18℃以下(距表层0.8m),冷水资源非常丰富,发展冷水性鱼类资源潜力巨大。2008年,通河县水产局从黑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引进冷水鱼一虹鳟稚鱼,并投放到大通河水库养殖,取得了良好的养殖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一、我国网箱、网围的养殖史1.网箱养殖据史料记载,中国约在800年前已用密目网箱来暂养由江河中捞取的鱼苗,暂养时间约15~30天,等待出售。这方法在捕捞天然鱼苗和池塘养鱼业中一直延用至今。但是真正有意义的网箱养鱼则始于1973年,目的是利用兴建水库的初级生产者(浮游植物)而设置网箱,培育13厘米以上的大规格鲢、鳙鱼种,再放养于水库,以提高鱼种在水库中的成活率。这种模式一直延用至今,以后又发展到培育2龄鲢、鳙鱼种。1977年起开展不投饵的网箱养殖鲢、鳙成鱼,同时开展了投饵的网箱养殖草鱼、鳊、鲤等鱼类,为充分利用水资源找到了有效途…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世界上进行池塘养鱼最早的国家,迄今约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从唐朝以后,养殖鱼类一直沿袭以肥水鱼即鲢、鳙鱼为当家品种,而青、草、鲤、鲫、鳊等吃食鱼则为搭配品种。随着渔业生产迅猛发展,时至今日,人们的食物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以鲢、鳙鱼为当家品种远远不能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为了缓和市场供需矛盾,多生产适销对路的优质鱼和特种水产品,改变过去养殖鱼类品种结构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过去湖泊、水库等小水面(1000亩以下)多采取的是以鲢、鳙等滤食性鱼类为主的粗放式养殖方式,以施肥(化肥、粪肥)为主,少量投喂饲料或不投喂饲料,产量低,效益差。近些年来,随着鱼价上涨,特别是吃食性鱼类价格的上涨,激发了渔民养鱼积极性,增加了鲤、鲫、草等吃食性鱼类放养量,加大投饲量,大幅度提高了小水面养殖产量,产量达到200~300kg/亩,其中鲢鳙鱼产量达到75~100kg,同时经济效益也显著提高。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水质恶化和鱼类病害频发。针对  相似文献   

9.
龙头水库位于吉林省东丰县西南部,距东丰县城45km,是一座以防洪、灌溉、工业供水为主,结合养鱼的中型水库。水库总库容1104万m3,兴利库容605万m3,最大养鱼水面2730亩,多年平均养鱼水面2200亩,每年可捕捞各种经济鱼类3.5万kg左右。龙头水库年均接收太阳辐射108—122kc/m2,年平均气  相似文献   

10.
广东目前共有淡水养殖水面35万公顷,其中池塘养殖面积为26万公顷。全省生产淡水鱼苗3967亿尾,淡水鱼种27.4万吨,淡水养殖产量为291.11万吨,淡水渔业产值为345亿元。其中草鱼56.03万吨,罗非鱼51.78万吨,鳙31.56万吨。另外,年产量超过10万吨的淡水养殖鱼类还有鲢、鲤、鲫、鲈鱼、鳜鱼等。广东省淡水养殖无论在产量、产值和养殖面积均位于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11.
山东费县许家崖水库建于1958年,流域面积550km2,总库容2.9亿m3,兴利库容1.74亿m3,淹没面积2133hm2(3.2万亩),可养鱼水面900hm2(1.35万亩),属于山谷型水库。流域内人口密集,无大工业项目,无污染,水质肥沃,适宜多种鱼类的生长繁殖。  相似文献   

12.
1 基本情况 2005年我市开展水产养殖面积共5 664hm2,其中池塘养殖1 548hm2,水库3 838hm2,网箱294 375m2,河道拦养211hm2,其他养殖67hm2.主要养殖品种:鲤、鲢、鳙、罗非、鲫、虹鳟、元鱼、鲟等.全市病害测报区共设7个,测报点21处,养殖品种主要有:鲤、鲢、鲫、草鱼、罗非鱼、虹鳟等,养殖方式除池塘混养外,还有流水养殖及网箱单养.其中:流水养鱼5.3hm2,网箱83 220m2,池塘混养333.3hm2,测报员人数23人,测报范围基本涵盖了全市渔业重点县,可以客观地反映我市渔业病害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3.
日本锦鲤为鲤科鱼类,它具有鲜艳似锦的色彩,是一种大型的观赏鱼类,享有“水中活宝石”的美誉。养殖观赏鱼能美化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品味,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观赏鱼养殖市场前景非常广阔。为探索日本锦鲤引种养殖经验,2012年4月山东省沂水县跋山水库管理处从青岛即墨市兰村镇养殖场引进日本锦鲤乌仔40万尾,其中:红白10万尾、大正5万尾、昭和10万尾、秋翠5万尾、黄金10万尾,放入跋山水库鱼种场3口塘(4800m2/口)中分养,经210天的精心喂养管理,于2013年3月9日经水产养殖专家现场验收和鉴定,其综合技术达省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4.
微流水养鱼是介于工厂化流水高密度养鱼和传统池塘静水养鱼之间的一种养鱼方式,其单产大大高于静水池塘,其设施比工厂化养鱼简单,投资省、技术上也较易为群众所接受。我国水库众多,坝下鱼池一般受地形限制、面积较小,但有利条件是水源充足并具有自然落差。许多水库只要对坝下鱼池作适当改造,即可进行微流水养鱼,从而大幅度提高单产。笔者曾在武汉市夏家寺水库,利用坝下5口土质鱼池改建成一套微流水养鱼设施,以虹吸管引入库水,自流排灌,一、二级池鱼产量分别达到3005.7kg/667m2和1493.3kg/667m2。我们对微流水养鱼的鱼池结构…  相似文献   

15.
水库施肥养鱼是通过投施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培育水质,促使浮游生物繁殖生长,为滤食性鱼类提供饵料,从而提高水库商品鱼产量的一项技术措施.我们应用这一技术措施,于1989—1991年在塔桥湾水库进行了施肥养鱼高产项目的实施。其目的是针对我区的自然及气候等特点,采取春放秋捕,主养鲢、鳙,搭配鲤、鲫,并开展游钓,总结出适合我区的低投入、高产出、见效快的施肥养鱼综合高产技术,以便在全疆水库大面积推广。一、水库自然条件塔桥湾水库位于乌鲁木齐市近郊的米泉县,距乌鲁木齐28km,距米泉县城8km,交通方便.该水库属中型灌注式水库,冬春一次性蓄水。设计库容11.7×10~6m~3,实际蓄水库容10.5×10~6m~3,经多年核定养鱼水面1067亩.库区多年平均气温7℃,初霜期10月中旬,终霜期4月上旬,无霜期约180天.日照时数2808小时,15℃以上积温3062℃,年均降雨量212mm。库底平坦,水质肥  相似文献   

16.
黄疃水库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乳山市徐家镇境内,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的小(一)型水库,总库容243万m3,兴利库容172.5万m3,集雨面积7.51km2,最大水深15 m,宜渔水面24 hm2.该库上游植被良好,人口较多,水质肥沃,且库水交换量较大,比较适宜开展水库鱼类养殖.2001年-2006年,水库年平均鱼产量达到54 443 kg,网箱养殖年均生产成鱼60 000 kg,鱼种20 000 kg,渔业纯收入35万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7.
网箱养鱼是一种先进的集约化养鱼方式。80年代初期,我国在水库利用天然饵料进行网箱养殖鲢鳙等滤食性鱼类,获得成功,随后发展到网箱养草食性鱼类以及海洋中网箱养石斑鱼等肉食性鱼类。80年代以来,网箱养鱼技术不断提高,养殖对象不断增多,已成为我国“三网”的主要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一、关于大水域的合理施肥施肥作为一种养鱼的增产手段对于滤食性鱼类效果最显著,而我国的大水域养鱼以养殖滤食性鱼类——鲢、鳙为主,这就决定了施肥这一措施在我国大水域养鱼中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降低养鱼成本,提高水产品质量,减少养鱼水体污染,鼓励农民发展无公害水产养殖,种草养鱼乃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现将种草养鱼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正确选择养鱼模式养殖品种以草鱼、鳊鱼、鲂鱼等草食性鱼为主,放养模式可采用:一是80∶20池塘主养模式。以养殖草食性鱼为主,全部投喂青草饲料,养成时草食性鱼的产量达到总产量的80%以上,搭配部分鲢、鳙鱼以调节水质。二是多品种混养模式。放养的草食性鱼种数量占投放鱼种总重量的50%以上,混养35%左右的鲢、鳙鱼等肥水性鱼类和15%左右的鲤、鲫鱼等杂食性鱼类,适当搭配几尾肉食性鱼类,如加州…  相似文献   

20.
《水利渔业》1987,(4):37-39
洈水水库位于湖北省松滋县境内,与湖南省澧县相连,总库容5.93亿立方米。库区跨湘、鄂两省,有养鱼水面20300亩。长江水产所1980年查明,水库属一般营养型?饵料生物较为丰富,有鱼类37种,鱼产力在40万公斤左右,其中鲢、鳙20万公斤,其它经济鱼类15~20万公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