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江汉平原是湖北省最大的优质棉生产基地 ,棉花种植历史悠久 ,也是全国棉区单产水平最高的棉区之一。棉花枯、黄萎病近年来面积呈逐渐扩大、发生程度加重趋势 ,特别是 2 0 0 3年 7月份持续特大暴雨 ,病区面积迅速扩大 ,由此造成的危害将日益严重 ,搞好棉区枯 ,黄萎病综合防治措施 ,必须引起高度重视。1棉花枯、黄萎病发病症状棉花枯、黄萎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检疫性病害。棉花枯萎病在棉株上症状复杂多变 ,在苗期主要表现为子叶或真叶凋萎下垂 ,有的叶脉发黄 ,叶肉仍保持绿色 ,形成网纹 ,被害棉苗大量枯死。成株患病叶片半边黄 ,半边绿 ,节…  相似文献   

2.
棉花枯、黄萎病是棉花生产中的两大土传病害 ,对棉花产量威胁很大。近几年由于当地大量的从外地调进来带病的棉种 ,使枯、黄萎病逐年加重 ,致病类型也逐年加强 ,发病面积也逐年扩大。据2 0 0 1年 8月份在全省主产棉区 65个点的调查 ,发病面积占到 5 2 .3%。轻者减产 1 0 %~ 2 0 % ,重者减产 30 %~ 40 % ,个别严重的地块减产在 5 0 %以上 ,给棉农带来了重大的经济损失 ,也给山西棉区高产、优质、高效的棉花生产造成了严重的障碍。目前在防治上 ,利用抗病品种 ,能起到一定的防病作用 ,但抗黄萎病的品种非常紧缺 ,到棉花中期黄萎病发生时还是…  相似文献   

3.
浅谈新疆棉花枯黄萎病的危害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宪辉  余渝  陈红 《中国棉花》2003,30(8):38-39
棉花枯萎病、黄萎病是危害新疆棉花最严重的两种病害 ,曾被棉农认为是棉花的“癌症”,随着新疆植棉面积的不断扩大 ,重茬面积的不断增加和连作年限延长 ,棉花枯、黄萎病危害迅猛扩大并日益加重。据调查 ,自 1 995年以来 ,枯萎病危害 ,每年绝产面积在 3330公顷左右 ;发病面积已占播种面积的 2 0 %~ 30 %。摸清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情况、流行特点以及病原物的致病性分化 ,制订出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是新疆棉花生产的迫切需要。1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流行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流行受着多种因素影响 ,最主要的是寄生病原菌和生态条件。正确地掌…  相似文献   

4.
1充分利用棉花抗病资源 ,实现病区棉花品种换代辽宁省为我国特早熟棉区 ,棉花品种的抗枯、黄萎病能力和棉花纤维品质都具有独特优势 ,在棉花抗病育种方面具有丰富的抗病育种资源 ,除早熟、丰产外 ,高抗枯、黄萎病是辽宁省棉花品种最突出的特点。自 80年代以来 ,辽宁省利用各种抗病资源 ,培育了 1 7个特早熟棉花品种 ,其中包括 5个高抗枯、黄萎病的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已达5 33.33多万公顷。 1 996年 1 1月审定的辽棉 1 5号保持了高抗枯萎病的特点 ,枯萎病指数为 0 .5 ,同时在抗黄萎病方面又有进一步的进展 ,黄萎病指数7.45 ,是辽宁目前所有…  相似文献   

5.
由于 2 0 0 3年售棉价格不断攀升 ,2 0 0 4年德州市植棉面积增加到 2 5 .33万公顷 ,创历史新高。据调查 ,2 0 0 4年全市 2 0万公顷棉田普遍发生棉花枯黄萎病 ,近 1 /3棉田病株率在 2 0 %以上。如武城、夏津、平原、陵县等老棉区的部分棉田 ,因棉花枯、黄萎病危害 ,减产达 3成以上。据不完全统计 ,2 0 0 4年仅棉花枯、黄萎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上亿元。棉花枯黄、萎病暴发的原因如下。1气象条件诱发棉花枯黄萎病暴发德州市常年 4— 1 0月份降水 5 30 mm左右 ,7、8月份是多雨季节 ,降水量近 30 0 mm;而 2 0 0 4年 4—1 0月份仅 396.9mm,且集中…  相似文献   

6.
《江西棉花》2009,31(4):63-64
根据棉花枯、黄萎病在我国棉区的发生状况和防治研究结果,防治棉花枯、黄萎病应该贯彻保护无病区,消灭零星病区,控制轻病区和改造重病区的技术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7.
新疆棉花品种推广中的问题及解决途径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新疆棉花生产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1 995年棉花面积和总产稳居全国第一 ,单产水平也居全国第一。其中新品种的引进、更换、推广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重视。1存在问题1 .1随意引种导致病虫害蔓延。 2 0世纪 70年代 ,新疆棉区枯、黄萎病仅零星发生 ,80年代开始扩大 ,90年代更呈迅速蔓延之势 ,90年代末枯、黄萎病在南、北疆均已普遍发生。 80年代末开始 ,南疆一些地区开始从内地引进抗病品种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抗病和高产的问题 ,但由于不注意病区向无病区调种的检疫 ,致使病区面积进一步扩大。1 .…  相似文献   

8.
棉花枯黄萎病是我国棉花最主要病害.洞庭湖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发生。其发病面积、病原菌种类增加.发病程度加重,枯黄萎病混合发生是当前枯黄萎病的发展趋势.病害仍是制的棉花生产的主要障碍之一.防治棉花枯黄萎痛的最佳对策是配套综合防治技术(利用生物、农业、化学、物理),达到重痛区病害减轻、轻病区得到控制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1 棉花主要病虫害的发生情况近年来 ,随着当地棉花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重茬时间延长、品种更换和一些耕作制度的改变等 ,目前威胁当地棉花生产的主要病虫害是枯萎病、黄萎病、棉铃虫、棉蚜、棉叶螨。1 .1 枯、黄萎病。危害面积迅速扩大 ,日益严重 ,已严重威胁棉花生产。棉花枯萎病从 60年代初在南疆个别棉田发现零星病株后 ,现已扩展到 9个地州31个县 (市 )的 2 0 2个植棉乡和兵团 5个农业师 2 2个团场。 1 995年统计发病面积 4万~ 4.7万公顷 ,估计绝产面积 2 667公顷以上 ,仅莎车县因枯萎病绝产 667公顷 ,损失皮棉近 1 0 0 0吨。1 996…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缘起棉花枯黄萎病是发展棉花生产的大敌。枯黄萎病的扩展面积与年俱增。60年代以来,每年以15%的速度递增,近几年则每年以30%的速度递增。1982年全省普查,枯萎病  相似文献   

11.
新疆兵团农一师三团有 40多年的植棉史。近年来由于忽视了抗病育种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2 0 0 2年该团 670 0公顷棉田枯黄萎病发病面积达 60 %以上 ,减产超过 40 % ,生产力水平急剧下降。为破解棉花枯黄萎病的难题 ,三团党委带领职工 ,采取水旱轮作 ,扩大水稻面积 ,兼种茴香弥补职工收入 ,条田改建推迟灌水 ,延迟发病时间等一系列减轻病害措施。同时积极与中棉所、辽宁棉花研究所、新疆农科院、康迪种业、塔里木农业大学等 1 4家科研院所联合 ,筛选抗病新品种。得益于抗病品种的种植 ,2 0 0 3年该团 70 0 0公顷棉花总产子棉 470 0公斤 ,公顷产…  相似文献   

12.
枯黄萎病是棉花生产的重要病害,对棉花产量影响很大。在育种上,对枯萎病的抗性较易达到高抗水平,而对黄萎病的抗性大多表现为耐病。新疆是我国优质棉基地,棉花是其支柱产业,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黄萎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已成为限制石河子地区棉花生产的重要因素。2003—2004年的大田生产及2005年生产示范表明,辽棉18早熟性好、结铃性强、丰产性突出,抗枯、黄萎病,纤维品质综合指标好,适宜本区种植。1特征特性及纤维品质该品种为早熟陆地棉品种,植株塔形,I~II分枝,叶片中等偏大,掌上5裂,叶色较深,铃卵圆形,以5室铃居多。株高63cm,果枝始节5.…  相似文献   

13.
谢君 《中国棉花》2007,34(3):9-10
近几年来,随着棉花种植年份的增长,棉田枯、黄萎病的面积不断扩大,严重影响了棉花产量。为此,2006年本团在13连枯、黄萎病较严重地,进行了2%宁南霉素防治棉花枯、黄萎病药效试验。1材料和方法供试药剂:2%宁南霉素可湿性液剂、990A、卫福。供试品种为长绒棉新海21号。试验地设在  相似文献   

14.
新疆博州棉花枯、黄萎病连年流行的原因及综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花枯萎病、黄萎病是当前博州棉花生产中最主要的两大病害,广泛分布于全州各棉区。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病以来,中度以上危害程度已达1 .0万~1 .4万公顷,约占棉花播种总面积的40 %~5 0 %。因此,探求其发生、流行规律,并制定出合理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是提高博州棉花产量的关键途径之一。1流行原因分析博州棉花枯、黄萎病连年发生与地区土壤条件、品种特性、近年来的气候变化以及农事操作等原因是分不开的。1 .1气候因素。近年来,博州气候变化显著,特别是2 0 0 1年、2 0 0 3年夏季雨水急剧增多,导致棉花蕾期前后低温高湿,从而给棉花枯、黄…  相似文献   

15.
棉花枯、黄萎病是我国棉区的重大病害 ,难以防治 ,且日渐严重。新疆的 80 %棉田发生黄萎病 ,发病株率达 30 %~ 5 0 % ;棉花枯萎病现已发展到 9地(州 )、31县 (市 )、2 0 2个植棉乡和兵团的 5个农业师中的 2 2个团场 ,1 995年统计发病面积 4万~ 4.7万公顷 ,估计绝产面积 2 667公顷以上 ,仅莎东县因枯萎病绝产 667公顷 ,损失皮棉近 1 0 0 0 t。据报道 :2 0 0 3年河北省棉田黄萎病发病面积占 5 2 .93% ,其中衡水市 80 %以上棉田受害。棉花的枯萎病和黄萎病已成为棉区高产优质高效生产的障碍因素 ,引起了有关各级领导和部门的高度重视。中国农…  相似文献   

16.
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是两种毁灭性病害。由于其症状类型多、病菌习性顽、传播途径广,比常年流行的苗期根病、中期铃病和后期红叶茎枯病防治上困难更多,对棉花生产威胁更大。我省自1972年成立棉花枯、黄萎病研究协作组以来,实行重病区以推广抗病品种为主、轻病区以轮作换茬为主、初病区以铲除  相似文献   

17.
棉花枯、黄萎病是新疆植棉区棉花生产的两大主要病害,而防治枯、黄萎病经济、有效的方法除轮作倒茬外,就是培育和种植抗病品种。随着病区的扩大和病情的加重,抗病品种已成为棉花生产发展的迫切需求。针对该团目前种植的棉花品种,对其抗病性进行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8.
枯黄萎病是制约新疆棉花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据自治区植保站等单位的调查显示,1995年全区枯萎病面积达4万~4.6万hm2,其中绝产面积2666.7hm2以上;目前全疆80%以上的棉田受枯黄萎病危害,枯黄萎病蔓延后导致本区自育丰产、优质、不抗病棉花品种难以推广。研究枯黄萎病对棉花产量性状和品质的影响,对于提高新疆自育棉花新品种的抗病性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材料和方法试验于2002年在新疆的库车县齐满镇枯黄萎混生重病田和无病田进行。参试材料14份,分别为自育品系抗虫2000和5,自育中长绒棉品系25、29、30、32、9-2065号;美棉99B、33B;SGK32…  相似文献   

19.
特多收对棉花枯黄萎病的防治效果黄连超,汪家合荆沙市种子公司湖北江陵434100枯、黄萎病是棉花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枯、黄萎病在主产棉区蔓延较快,为害很大。在生产中发现特多收农药对棉花枯、黄萎病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并能促进病株迅速恢复。为探索其防治效果及...  相似文献   

20.
敦煌地区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楠  巩玉芳 《中国棉花》2008,35(10):40-41
敦煌是甘肃省棉花生产的主要基地,全市每年棉花播种面积均在1.33万公顷左右.棉花是敦煌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自1983年普查发现枯、黄萎病以来,发生面积逐年扩大.近年来由于抗病品种的选育和推广,特别是抗枯萎病品种的推广应用,其危害损失明显减轻.但随着品种抗病性退化,以及枯、黄萎病致病性增强,两病依然是制约敦煌棉花生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