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落叶松具有干形通直、饱满的特点,其根部的尖削度也不大。在采伐时,将伐根上部的土扒开,就可使伐根降低20厘米左右。通过降低伐根来提高木材产量,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且简便易行的增产途径,无论是人工作业或机械作业都可进行。在主伐林地内,通过降低伐根处理,既增加了产值,又能改善采伐迹地的卫生状况,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有利于造林整地作业。  相似文献   

2.
1981~1990年间,苏联在伐根密度超过600株/公顷的采伐迹地上进行森林更新作业时,需预先用专用机械进行迹地清理。通常是开出2.5~3m 宽的通道,以便让开沟机或植树机通过。伐根的清除作业,有的用拔根机来完成,有的则利用伐根削片机将根的地上部分进行削片粉碎处理。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省西部地区各国营林场杨树低质林采伐后,在迹地伐根清理工作中,存在着“挖疙瘩难”。突出表现为人工挖疙瘩雇工难、工价高、效率低、质量差。但从国内资料上看,现有的掘根机械都是针对伐区的较大伐根设计和制造的。其作业方式是单株间断式拔根作业,用来清理“低改”迹地上较小伐根,显然是效率低、成本高。为了解决人工林采伐迹  相似文献   

4.
由黑龙江省木材采运所和广西柳州机械厂研制的3WC 挖穴机,于1987年12月22日在柳州通过省级技术鉴定。该机累计运行200小时,为卧轴式,适于北方林区荒山和采伐迹地的穴状整地作业。由于转速低,碰到伐根、石块能自  相似文献   

5.
1前言科尔沁沙地的治理工程,是三北防护林建设的重点之一,已取得可喜的进展,林地面积逐年增加。为充分利用土地,每年都有相当面积的速生林、小老树、过熟林采伐更新。采伐迹地的伐根清除后,才能使迹地重新利用。以往清除伐根是靠人力,投入大,效率低,影响土地的利用率。为使伐根得到及时清除,研制了ZCJ-SO型掘根机。2总体设计2.l作业原理伐根的清除基林业工作的一项重要作业。国内外已有的掘根机种类很多,如捆绑式、切割式、旋切套出式和削片粉碎式等等。这些掘根机,都需有大功率拖拉机作配套动力。在科尔沁沙地,能为其配套…  相似文献   

6.
采伐迹地伐根清理机整体设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采伐剩余物中,伐根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伐区的伐根蓄积量很大,用途广(伐根可用于硫酸盐纸浆生产、微生物工业和制造木塑料等),将伐根取出利用经济效益极为可观.伐根清除后的林地易于人工更新造林,可有效利用林地,并可清除繁殖在伐根上损害树木的病虫害和真菌.在我国原始林区和人工林中,伐根清理很少,一般留在采伐迹地任其腐朽.所以,伐根清理是高效利用伐区剩余物和伐区边地更新造林的关键.采用机械化、自动化清理采伐迹地上的伐根,使采伐剩余物得以充分利用,对森林生态环境保护,促进人工更新造林,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保证…  相似文献   

7.
我国迹地更新的任务非常繁重,据有关统计资料,每年新增采伐迹地面积约750万亩。在采伐迹地上进行机械造林之前,需要进行林地清理,其中以清除伐根的工作最为艰巨。目前我国尚未有适宜的除根机械,极待进行研究设计。  相似文献   

8.
2CT—20型掘根机是通辽林机厂根据林业技术要求设计制造的。适用于大面积用材林和防护林的疏伐、抚育间伐、采伐迹地清除根径20公分以下的伐根作业。  相似文献   

9.
森林采伐对迹地径流流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实验方法,对针阔混交林地实施不同方式森林采伐作业后,迹地和径流量发生的变化进行了样地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皆伐对迹地径流量变化影响程度最大。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1960年10月在东北林学院凉水实驗林場的紅松林內所进行的不同寬度伐区皆伐作业主伐試点的迹地上所作的天然更新調查材料,闡明了迹地植物条件的变化,詳細分析了迹地天然更新的效程及其成敗原因,并得出下列几点結論:紅松林皆伐迹地的天然更新一般需要經过闊叶树(主要是楊、樺)的更替阶段,即伐后10—15年楊、樺郁閉成林时,才可能有更多的紅松更新。皆伐迹地通常能及时为小粒种子楊、樺所更替,但多分布不均,不少土地变为极密草丛和部分平湿地沼泽化的加强。迹地上的前更幼树能于采伐后迅速提高生长量,因此在森林采伐时应当特別注意保留幼苗幼树。皆伐迹地的人工更新是加快更新速度的积极措施,但更新期不应迟于采伐当年或次年,否則四、五年后的迹地为杂草、灌丛所布滿,将会大大增加整地、撫育所需的劳力和經費。  相似文献   

11.
森林采伐后,在采伐迹地上残留下来的树皮、枝丫、梢头、伐根、造材剩余物以及不适于加工为经济材、薪炭材和小规格材的废材统称伐区剩余  相似文献   

12.
从营林为基础的观点讲,可以把采伐作业看做是营造新林的第一道工序。而采伐迹地的清理。又是伐区作业的最后工序。因此,为了减轻采伐作业对森林环境的破坏和尽快的恢复起一代新林,为伐后保留木的生存和生长以及人工更新创造有利条件。采伐迹地的清理应满足如下要求:  相似文献   

13.
皆伐天然林迹地采用天然更新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0多年来,东北地区采伐天然林的方式大多采取皆伐。伐后的采伐迹地一般采用人工栽植落叶松的方法进行人工更新。辽宁宽甸硼海镇98%的采伐迹地营造落叶松,这样的造林方式若持续下去,必将导致天然林面积逐年减少,既不利于水土保持,也不利于林业可持续发展。皆伐天然林的采伐迹地采用天然更新有很多好处。  相似文献   

14.
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A·A·莫尔恰诺夫指出,由于采伐木材,森林覆盖率下降,径流层和径流系数便增加,而在皆伐迹地上则几乎增长9倍。伐区的分布位置甚为重要,集水区下部的伐区对径流影响最大。上部和中部的皆伐迹地上形成的地表径流被集水区下部未经采伐的森林所吸收。在头5—6年内采伐对径流和径流系数变化的影响最大。美国在科罗拉多州选了两个毗邻的、完全绿化的集水区,面积各约90公顷。经8年观测  相似文献   

15.
南亚热带米老排人工林皆伐迹地天然更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南亚热带米老排人工林落种后皆伐迹地的天然更新调查资料,对其皆伐迹地天然更新幼树的树种、起源、数量、空间格局、分布频度和树高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皆伐迹地上绝大多数的天然更新树种为米老排树种;(2)在0~10 m空间尺度内,米老排种子更新幼树的分布为聚集分布(P0.01);(3)米老排种子更新幼树的数量和频度,可达到森林天然更新的良级标准,亦符合采伐迹地人工更新成林的验收标准;(4)种子天然更新幼树树高的分布近似正偏山状的weibull密度函数;(5)在米老排人工林皆伐作业后1.5年左右,对采伐迹地天然更新幼树进行间苗定株较为适宜;(6)对米老排人工林适时适地的采用小面积皆伐、非炼山方式清理迹地剩余物、保护和利用迹地天然更新幼树的方式,可有效实现采伐迹地的森林更新。  相似文献   

16.
一、林区伐根材急待利用伐根是人们十分熟悉但又常被人们所忽视的采伐剩余物。林区采伐每年遗弃在采伐迹地的伐根材,数量很大,却被白白地浪费掉了,实属可惜。在当前我国木材供应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伐根材的生产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全树利用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森业资源利用率的重要途径。这一点,在当前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7.
王润梅 《河北林业科技》2012,(3):102-102,108
近几年来,随着林业的迅猛发展,杨树速生丰产林的比重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其中大部分林子已经进入成熟采伐期,采伐后如何利用采伐迹地更新、如何快速成林、如何使林农快速增加收益、如何不减少林木的蓄积量不降低生态效益,成为重中之重的焦点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结合廊坊林业的发展现状,我们主要采用杨树伐根嫁接和根蘖萌条培育的伐后更新技术,  相似文献   

18.
1998年至2001年,青海省平安县林业局在天牛虫害木采伐迹地更新和杨树低产林分改造项目中,探索出了在杨树伐根上嫁接毛白杨的育苗技术,现介绍如下: 1.嫁接时间:四月中下旬。 2.整修伐根:将冬季采伐的旧伐根用锯再截一次,露出新鲜伐根断面,再用修枝剪或嫁接刀在此断面边缘的韧皮部和木质部密接部位斜削成一个小平面,保持接口干净新鲜,形成层部位明显。  相似文献   

19.
利用伐根更新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造林地和农田林网的成龄树采伐后,大量的树根留在造林地,给重新造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同时,采伐迹地不能及时更新将很快使迹地条件恶化。因此,利用伐根更新既可以提高更新造林的速度又提高林地的生产力,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进行伐根更新利用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采伐方式对森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卢伟  高峰  周泽民 《森林工程》2001,17(3):17-18
本对采伐方式对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皆伐和择伐对采伐迹地物理性质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不显,对采伐迹地化学性质的影响较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