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分析测定了营养液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总量幅度为10.68mg/100ml~8.47g/100ml,且大都含有十八种氨基酸。  相似文献   

2.
[目的]促进沙棘资源的深度加工利用。[方法]采用国标分析方法对内蒙沙棘果汁中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分析测定。[结果]结果表明,沙棘果汁中含总糖3.90%、总酸1.80%、粗纤维0.05%、蛋白质0.60%、灰分0.30%、脂肪0.30%、Vc 358 mg/100 ml和游离氨基酸116.0 mg/100 ml,其中检测到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特殊氨基酸——γ-氨基丁酸(GABA),含量为13.4 mg/100 ml,占游离氨基酸总量的11.6%。[结论]沙棘果汁中营养成分丰富,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尝试以核桃和红枣为主要原料,对核桃红枣发酵乳工艺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核桃红枣发酵乳的最好配方为:核桃汁添加量20%,红栆汁添加量10%,接种量6%,加糖量3%。42℃发酵6 h,最终测得制品的乳酸菌数达到3.83×10~8 cfu/ml,蛋白质含量2.5 g/100 g,高于普通酸奶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初步探索不同采收期白花延龄草根茎、茎叶及果实中氨基酸的组成及其与药用价值的相关性。采用高效离子交换色谱法测定样品中17种水解氨基酸的含量。7个白花延龄草样品中均含有17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T在5195.67mg/100g~6985.62mg/100g之间,富含人体必需氨基酸和药用氨基酸。白花延龄草茎叶必需氨基酸含量和氨基酸构成模式都优于根茎。各采收期白花延龄草药用部位中的药用氨基酸含量M在3496.18mg/100g~4673.85mg/100g之间,且M/T值大于60%,其中根茎精氨酸含量高,茎叶亮氨酸含量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筛选影响骏枣果实氨基酸的主要土壤养分因子,为提高骏枣氨基酸含量和分类开发利用以及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测定新疆阿拉尔市骏枣果园土壤养分状况、果实氨基酸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及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当地骏枣含有15种氨基酸,6种必需氨基酸,9种非必需氨基酸;骏枣中药用氨基酸7种,含量为1.08μg/100g;支链氨基酸3种,含量为0.172μg/100g;芳香族氨基酸5种,含量为0.31μg/100g;鲜味氨基酸4种,含量为0.211μg/100g;苦味氨基酸7种,含量为0.322μg/100g;酸味氨基酸2种,含量为0.789μg/100g。骏枣园土壤pH为8.03;含盐量为7.14 g/kg;有机质含量为12.96 g/kg;全氮含量为1.08 g/kg;全磷含量为1.01 g/kg;全钾含量为19.40 g/kg;有效磷含量为55.60 mg/kg;速效钾含量为232.37 mg/kg;有效铜含量为1.88 mg/kg、有效锌含量为1.63 mg/kg、有效铁含量为24.39 mg/kg,有效锰含量为4.33 mg/kg,有效硼含量为1.35 mg/kg;水解...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化木瓜酸奶的制作工艺条件,为研制新型的果蔬酸奶及营养强化乳提供新途径。【方法】以木瓜和鲜牛奶为原料,以成品酸奶为发酵剂,加入蔗糖、稳定剂,经杀菌、冷却后发酵制备果汁型酸奶,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木瓜酸奶制品的工艺条件。【结果】木瓜酸奶的最佳原料配比为鲜牛奶∶木瓜汁∶蔗糖∶发酵剂(光明益生菌发酵乳)∶稳定剂(CMC∶明胶=1∶1)=100∶30∶12∶60∶0.2,生产工艺为40℃发酵7 h后放入4℃冰箱冷藏12 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获得的木瓜酸奶酸度为90.02°T,含蛋白质含量3.09 g/100 g,Ca、Fe、Zn含量分别为121.75、3.8575和5.0275 mg/L。【结论】以木瓜和鲜牛奶为原料,以市售酸奶为发酵剂制备木瓜酸奶,其原料易得,方法简单可行,发酵时间短,尤其适合家庭式的生产制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化木瓜酸奶的制作工艺条件,为研制新型的果蔬酸奶及营养强化乳提供新途径。【方法】以木瓜和鲜牛奶为原料,以成品酸奶为发酵剂,加入蔗糖、稳定剂,经杀菌、冷却后发酵制备果汁型酸奶,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木瓜酸奶制品的工艺条件。【结果】木瓜酸奶的最佳原料配比为鲜牛奶∶木瓜汁∶蔗糖∶发酵剂(光明益生菌发酵乳)∶稳定剂(CMC∶明胶=1∶1)=100∶30∶12∶60∶0.2,生产工艺为40℃发酵7 h后放入4℃冰箱冷藏12 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获得的木瓜酸奶酸度为90.02°T,含蛋白质含量3.09 g/100 g,Ca、Fe、Zn含量分别为121.75、3.8575和5.0275 mg/L。【结论】以木瓜和鲜牛奶为原料,以市售酸奶为发酵剂制备木瓜酸奶,其原料易得,方法简单可行,发酵时间短,尤其适合家庭式的生产制作。  相似文献   

8.
使用日立83-50型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异形琵甲(Blaps variolosa(Faldermann,1835))成虫的氨基酸进行测定和分析,共测定出17种氨基酸(色氨酸未测),氨基酸总量占53.10%,其中必需氨基酸占51.20%,以蛋氨酸(MET)的含量最为丰富,占氨基酸总量的13.51%.此外,甘氨酸(GLY)、亮氨酸(LEU)、谷氨酸(GLU)和丙氨酸(ALA)的含量也较高,分别为5.863 mg/100 mg,5.160 mg/100 mg,4.939 mg/100 mg和4.321 mg/100 mg.将异形琵甲的氨基酸指标与几种营养源相比较,其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9.
红稗的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红稗开发高附加值功能性食品的可行性,对红稗中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红稗中蛋白质含量为5.2%,脂肪2.66%,膳食纤维2.57%,碳水化合物76.73%,氨基酸总含量为5.111%。其中,人体必需的氨基酸量占氨基酸总量的46%,矿质元素K、Na、Ca、Mg、Fe、Zn、P、Cu、Se含量分别为516.6 mg/100 g、24.4 mg/100 g、208.5 mg/100 g、181.6 mg/100 g、1.87 mg/100 g、1.66 mg/100 g、206 mg/100 g、0.29 mg/100 g、0.0017 mg/100 g。维生素B1含量相对较高。以红稗为原料进行深加工,有望开发出具有高附加值的功能性食品。  相似文献   

10.
排骨汤烹制过程中游离氨基酸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排骨汤是深受我国人民喜爱的传统菜肴之一,其氨基酸含量与其营养价值、风味等密切相关,研究了排骨汤在烹制过程中各种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500 g排骨加去离子水2 000 g烹制排骨汤时,猪肉中总游离氨基酸为450~650 mg/100 g,而必需氨基酸为60~100 mg/100 g;且在焯水、煮沸和煲汤3个关键时间点,猪肉中总游离氨基酸和必需游离氨基酸均呈现上升趋势。肉汤中总游离氨基酸与必需氨基酸含量远远低于猪肉,且肉汤中各种氨基酸的含量和氨基酸的溶解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一款以黄精、山楂、牛奶为主要原料的酸奶配方。方法 通过正交设计及感觉评分研究白糖、奶粉、黄精药液、山楂药液对酸奶成品色、香、味、组织状态的影响。结果 黄精山楂酸奶以奶粉180 g/L,山楂药液(0.6 g生药/mL)50 mL/L,黄精药液(0.6 g生药/mL)100 mL/L,白糖80 g/L作为配方,酸奶成品色泽、口感、风味较佳。质量分析显示黄精山楂酸奶脂肪含量3.2%,非脂乳固体8.3%,蛋白质3.2%,酸度78°T,乳酸菌群1.3×106 CFU/mL,大肠菌群5 MPN/mL,致病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未检出。感官特性、微生物指标和理化指标都符合国家标准GB19302-2010《发酵乳》的相关规定。结论 黄精山楂酸奶的制备具有可行性,为中医药开发新型功能性食品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掺假原料乳对酸牛奶发酵酸度和粘稠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5种掺假原料乳和不掺假原料乳对酸牛奶成品粘稠度和酸度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掺假原料乳的密度为1028~1032,制成酸牛奶的酸度为110~115°T,20℃时粘度为350mpa·s。当原料乳密度由1023升至1028,酸牛奶酸度由50°T升至110°T,粘稠度由162mpa·s升至350mpa·s逐渐趋于正常;原料乳的酸度从15°T升至18°T时,酸奶的酸度由79°T升至104°T,粘度由236mpa·s升至350mpa·s,当原料乳的酸度升至20°T时,酸奶的酸度偏高达121°T,而粘度下降到295mpa·s,影响酸奶组织状态,有乳清析出;原料乳中掺入Na2CO3量由005g/100mL增至02g/100mL时,酸奶的酸度由97°T降到42°T,粘度由280mpa·s降至208mpa·s;原料乳中掺入NaCl量由025g/100mL到125g/100mL,酸奶的酸度由101°T降至52°T,粘度由282mpa·s降至209mpa·s;掺青霉素原料乳由01I·U/mL增至04I·U/mL时,酸奶酸度由105°T降至47°T,粘度由286mpa·s降至213mpa·s。  相似文献   

13.
骆桂兰 《安徽农业科学》2013,(20):8714-8715
[目的]研究探讨可生产良好品质的凝固型金针菇酸乳所需的生牛奶与金针菇配合比例。[方法]以金针菇与生牛乳为主要原料并配以辅料研制凝固型金针菇酸乳饮料,以外部感官检验与口感鉴定相结合来优化金针菇与生牛乳的配比。[结果]试验得出,生牛乳与金针菇液配合比例为6∶4、7∶3时,生产出的金针菇酸乳无分层,乳清析出较少,口感风味俱佳,符合大众需求。[结论]研究制得的金针菇乳酸产品外观及风味俱佳,且具有营养保健功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制口感、风味良好的凝固型核桃酸奶。[方法]以核桃、牛奶、白砂糖为主要原料,通过调配、均质、杀菌、发酵等制成一种风味优良、营养丰富的酸奶制品。[结果]将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以1∶1混合作为发酵剂进行乳酸发酵,即接种量为3%、白砂糖添加量6%、奶粉添加量7%、核桃浆含量7%,制得的凝固型核桃酸奶营养丰富,品质优良。[结论]为新型凝固型核桃酸奶的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化茯苓酸奶的制作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探讨茯苓多糖液体发酵条件,确定茯苓酸奶制作的最佳工艺。[结果]茯苓多糖最佳液体发酵条件为:26℃,150 r/min,培养基初始pH值5.6,接种6%的菌龄为2 d的茯苓菌,摇瓶振荡培养7 d,发酵液中茯苓多糖含量为6.91 mg/ml。各因素对茯苓酸奶发酵质量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混合液(奶粉、发酵液、水)的构成质量>发酵温度>接种量>糖浓度。[结论]茯苓乳酸制作的最佳工艺为:奶粉∶发酵液∶水=1∶1∶7,混合发酵剂(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菌=1∶1)接种量6%,糖浓度6%,发酵温度40℃,发酵6 h后后熟12~24 h,制取的酸奶品质最好,兼具茯苓发酵液的香味与酸奶的风味。  相似文献   

16.
张洪坤  张瑞菊 《安徽农业科学》2014,(11):3399-3400,3412
[目的]研制具有丰富的营养功能和保健功能的板栗酸奶.[方法]以板栗和鲜牛奶为主要原料,利用市售发酵剂进行酸乳发酵,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出板栗酸奶主要原料的最佳配方.[结果]板栗酸奶主要原料的最佳配方是10%的板栗浆液、85%的鲜牛奶、0.20%的接种量、6%的白砂糖.在43℃的温度下进行发酵培养,即可得到质地均匀、细腻光滑、凝固性好、色泽均匀一致、酸甜可口、具有较浓板栗风味和乳香味的板栗酸奶.[结论]该研究为板栗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一种新型乳酸产品——巧克力搅拌型酸奶的研制过程。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巧克力粉的预处理、凝乳酶方的准备、原料的配比以及发酵时间等因素对酸奶产品的影响。确定了巧克力酸奶的最佳配方为100mL鲜牛奶中含巧克力浆3.0%、白砂糖6.5%,接种量为3%,发酵6h;最佳复合稳定剂中,变性淀粉:PGA:SB-252=4:1:1,所得产品风味良好、口感细腻滑润。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解决市场上褐色酸奶出现的口感稀薄、风味不足、乳清析出等技术问题。[方法]以牛奶和葡萄糖为原料,经过热处理发生美拉德反应,接种乳酸菌发酵制成褐色酸牛奶产品。考察葡萄糖添加量、褐变工艺、复合稳定剂、菌种对褐色酸奶品质的影响。[结果]褐色酸奶的最优配方为葡萄糖最适添加量5%,褐变参数95℃、120 min,复合稳定剂添加量0.3%,接种Yo-C571-F菌种。[结论]该研究能够给低温乳企工业化生产褐色酸奶提供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19.
[目的]优化得出木糖醇酸奶的最佳发酵工艺。[方法]以还原乳和木糖醇为主要材料,以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为发酵菌种发酵生产无糖酸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木糖醇添加量、发酵剂接种量和发酵时间3个因素,确定木糖醇酸奶发酵的最佳工艺。[结果]木糖醇酸奶的最佳发酵工艺:12%还原乳,木糖醇添加量5.5%,发酵剂接种量为1.5%,发酵温度42℃,发酵时间3.5 h。在该条件下发酵的酸奶色泽均匀,酸甜适中,柔和细腻,组织状态稳定。[结论]该产品的研制增加了酸奶的营养保健功能,丰富了酸奶市场,同时为市场开发木糖醇酸奶产品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芦荟红枣奶的制作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李竹君  刘晓娟  张挚旋  温柔  陈文通  赵俊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3822-13824,14024
[目的]确定芦荟红枣奶的最佳制作工艺条件。[方法]以新鲜库拉索芦荟、红枣和奶粉为原料,以感观评定为指标,选取琼脂、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和单甘酯为稳定剂,以沉淀率和分层状况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确定芦荟红枣奶的最佳原料配比和稳定剂配比。[结果]芦荟红枣奶的最佳原料配比为:芦荟汁10ml/100ml,奶粉6.5g/100ml,红枣汁45ml/100ml。各稳定剂对产品稳定性的影响程度顺序为CMC-Na〉单甘酯〉琼脂;稳定效果最佳时,各稳定剂复配用量为:琼脂0.02g/L,CMC-Na0.01g/L,单甘酯0.01g/L。[结论]该工艺制作的芦荟红枣奶口感香滑,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